学术投稿

健康教育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护理的应用效果

马冬玲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 围手术期的护理, 健康教育, 效果
摘要:目的 主要是对已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进行护理以及不同的护理治疗方法所带来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分别设立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护理方法进行病情监控以及基础护理,而观察组则采用已改进的、较为完善的健康教育管理模式来护理患者.结果 在治疗与护理之后,比较之下对照组的患者术前以及术后康复、情绪都比观察组好,在对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下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科学合理的健康教育应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护理中,不仅促进患者康复,还可以帮助医生及时掌控患者的病情.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彩色多普勒与右心声学造影对先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在先心病的诊断中,右心声学造影、彩色多普勒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接收的先心病患者(37例)运用右心声学造影、彩色多普勒检查,对2种检查方式获得的诊断效果予以评价.结果 37例患者中,右心声学造影、彩色多普勒检查分别诊断有2、7例为无显著分流,有18、14例为右向左分流,有11、14例为左向右分流,有6、2例为双向分流.结论 在先心病的诊断中,彩色多普勒对左向右分流的敏感性较高,右心声学造影对右向左分流和复杂心血管畸形的诊断效果更好.

    作者:毕秋香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超声诊断及其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诊断中应用超声诊断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 本组49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具体形成部位为:颈动脉的分叉处26例、颈内动脉的起始处14例、颈总动脉的主干处者9例.结果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超声特征可分为四类:扁平斑、软斑、硬斑和溃疡斑.结论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在早期对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情况进行观察判断,能够更有效的采取治疗措施进行干预,可对患者出现的缺血性脑卒中形成良好的预防作用.

    作者:陈静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护理安全教育在护理技术操作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护理安全教育在护理技术操作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2月在我校护理专业学生100例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采用单双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式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护理安全教育,对比两组护理技术操作得分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护理技术操作得分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技术操作教学中采用护理安全教育可显著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有效提升学生操作水平,值得推广.

    作者:田程;代琳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疼痛护理干预用于新生儿护理的效果探讨

    目的 观察疼痛护理干预用于新生儿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接收的64例伴有疼痛症状新生儿为本次研究对象,在征得患儿家属同意的情况下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32例:常规护理)与实验组(32例:常规护理联合疼痛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干预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儿护理干预24小时、48小时、72小时后新生儿疼痛评分(NIPS)得分同一时间段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伴有疼痛症状新生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疼痛护理可有效降低新生儿疼痛症状.

    作者:董晓飞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断指再植术治疗拇指近节完全离断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断指再植术在拇指近节完全离断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接受治疗的27例拇指近节完全离断患者展开研究,所有患者进行断指再植术治疗,以手指关节TAM、握力、手指功能优良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四个评价指标对研究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手术治疗后患者的手指关节TAM和握力检测数值显著高于手术治疗前;手术治疗后手指功能优良率为92.59%,显著高于治疗前(7.41%);手术治疗后1名患者出现创伤皮肤坏死不良症状,经换药治疗后康复,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70%.结论 断指再植术在拇指近节完全离断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较好,非常难值得在本院和其他医院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李太锦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探讨正清风痛宁片联合非布司他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

    目的 评估痛风性关节炎中应用正清风痛宁片与非布司他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与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6月接收的54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纳入研究,其中对照组27例,应用雪山金罗汉止痛涂膜剂治疗.观察组27例,联合应用正清风痛宁片与非布司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中有15例患者达到治愈标准、9例显效、2例有效、1例无效,临床疗效96.30%;对照组中,治愈、显效、有效分别有10例、7例、4例,临床疗效77.78%,6例无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中,建议联合应用正清风痛宁片和非布司他.

    作者:佀玲玲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尿病肾病患者对糖蛋白尿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尿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4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贝那普利口服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开展治疗.对比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尿蛋白定量及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尿蛋白定量及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率13.04%,对照组为8.70%,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尿的治疗中,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以降低患者脑蛋白定量及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徐炯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检测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应用

    目的 对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检测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近期前来我院接受检查并治疗的冠心病患者72人,其中包括稳定性心绞痛36人,心肌梗死患者36人,同时选择前来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员36人,将三组人员分别命名为研究1组,研究2组和研究3组.三组患者在空腹时对其静脉血进行采集,并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胆固醇总水平值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研究1组和研究2组患者的上述水平值均高于研究3组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两组患者的各项检测值高于研究1组患者,两组患者间的对比具有统计学价值.结论 小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检测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与价值,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使用.同时,小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值与患者的疾病程度成正比.

    作者:刘泽霞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美托洛尔+曲美他嗪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冠心病伴有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联合美托洛尔与曲美他嗪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07月~2018年07月收治的冠心病伴有心力衰竭患者,将所选患者采取抽样方式分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性.结果 观察组住院次数、住院时间、病死率与对照组相比,住院次数较少,住院时间比较短,病死率比较低,组间对比存在显著的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伴有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联合美托洛尔与曲美他嗪治疗能够改善患者各项指标,值得应用.

    作者:崔娟娟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双心护理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冠心病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双心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60例,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心血管疾病护理;观察组实施双心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心电图表现复常时间和治疗总时间、满意度情况、并发症例数.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电图表现复常时间和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96.7%,高于对照组的80.0%;并发症例数仅有2例,少于对照组的5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双心护理干预,效果显著.

    作者:熊婷英;朱莎莎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左旋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合并心衰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左旋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合并心衰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110名高血压合并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左旋氨氯地平进行治疗,研究组的患者在此基础之上增加依那普利.结果 研究组患者各项治疗指标改善理想,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对于高血压合并心衰的患者来说,在治疗中可以选择左旋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的联合治疗方式,以此来提高患者治疗的有效率.

    作者:李磊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联合用药对慢性胃炎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究联合用药对慢性胃炎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在保证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的前提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32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进行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入氟哌噻吨美利曲辛作为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7.5%,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3.44%,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及组间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雷贝拉唑和莫沙必利对慢性胃炎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意义,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秦轩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以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为研究对象,分析单纯西医治疗方法与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的优势所在,为患儿疾病的迅速痊愈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94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入组研究,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所有患儿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和单纯西医组两个组别,并分别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单纯西医治疗方法.结果 中西医结合组患者的症状消退时间较短,治疗有效率高于单纯西医组患者.结论 为了提升小儿支原体肺炎治疗的有效性,应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方法巩固.

    作者:何素娟;林楼健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伤科接骨片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骨折的疗效探讨

    目的 伤科接骨片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骨折的疗效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5月收治的120例老年性骨质疏松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骨折内固定术外复方丹参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则接受骨折内固定术外伤科接骨片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分别就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进行对比.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5.00%,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80.00%,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得知,在老年性骨质疏松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在其接受骨折内固定术后,给予其伤科接骨片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马宽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儿科护理人员继续教育的实践与探讨

    继续教育作为在职护理人员更新自身知识积累、增强护理水平及拓展知识面的主要途径,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及作用.然而,从目前我国儿科护理人员继续教育情况来看,仍存在着较多问题亟待解决,例如:学习盲目、缺少时间及认知错误等,直接影响护理人员广泛产于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及主动性,无法保证儿科护理服务质量.本文以继续教育为切入点分析儿科护理人员实行继续教育的必要性,就提出具体的实践措施进行深入探究,旨在为相关从业人员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

    作者:赵丽英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艾滋病晚期并发压疮的护理干预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一种危害极大的传染病,HIV病毒主要侵犯人的免疫系统,造成免疫系统低下,故而会并发各种机会性感染,如结核、带状疱疹、口腔霉菌感染、特殊微生物引起的肠炎、肺炎、脑炎、恶性肿瘤等,并长期消耗,后全身衰竭而死亡.压疮是长期卧床患者一种常见的并发症,艾滋病患者一般情况和营养状况均较差,消瘦、乏力、各种感染所致的高热、肿瘤所致的疼痛等一些不适会造成患者卧床休息为主,这就大大增加了压疮发生的几率.与预防压疮密切相关的五个因素即:体位、疾病的不同时期、按摩、高危人群及缓解压力.结合基础护理学研究对已经发生的压疮做出恰当的治疗,减轻患者对压疮的痛苦,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

    作者:严曙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腹腔镜手术应用于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小儿腹股沟斜疝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6月收治的58例腹股沟斜疝患儿并进行等比例分组:对照组中29例患儿,实施传统手术;观察组同样29例,采用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指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自主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术口长度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治疗中采用腹腔镜手术,疗效理想、安全性高、创伤小,对于促进患儿术后恢复意义重大,建议推广.

    作者:马月红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胃肠恶性肿瘤合并腹水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就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胃肠恶性肿瘤合并腹水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接受治疗的胃肠恶性肿瘤合并腹水患者9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接受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分别就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 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临床治疗有效率上77.7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肠恶性肿瘤合并腹水患者在治疗期间中,采用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效果显著,且可有效的改善临床症状,加快患者康复.

    作者:杨利芳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PDCA循环法用于临床检验危急值管理效果分析

    目的 对比且分析在临床检验中运用PDCA循环法以实现对危急值检测的管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8年5月入住本院的需要检测危急值的病患98例,并随机分为A、B两组,各49人.其中,A组为观察组,B组为对照组.对A组病患采用PDCA循环法的方式以实现对其危急值的管理工作;对B组病患实施常规的方式以实现对其危急值的管理工作.其次,对比两组病患的得出检验结果时间(分钟)、开始医疗干预时间(分钟)以及抢救成功率等方面.结果 两组病患的得出检验结果时间(分钟)、开始医疗干预时间(分钟)以及抢救成功率等方面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的抢救工作中,采用PDCA循环法的方式以实现对其危急值的管理工作,能够缩短得出结果的时长从而得以尽早的对病人实施医疗干预,进而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降低了病患的死亡率,为病患的生命争取到了更多的机会.PDCA循环法在对病患进行危急值的管理工作中有着重大的意义.

    作者:罗鹏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60例炎症性肠病及缺血性肠炎临床与病理诊断分析

    目的 分析60例炎症性肠病及缺血性肠炎临床与病理诊断特征.方法 根据疾病类型的不同,将本院肠道疾病患者,分为炎症性肠病组与缺血性肠炎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断结果、病理诊断结果以及临床特征.结果 炎症性肠病组临床诊断检出率为63.33%、缺血性肠炎组临床诊断检出率为40%.与病理诊断结果相比,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炎症性肠病组患者男70%、患者年龄(31.52±3.06)岁、腹痛者73.33%、腹泻者70%、便血者93.33%.与缺血性肠炎组相比,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临床诊断而言,病理诊断炎症性肠病及缺血性肠炎,准确率更高.为提高疾病检出率,临床应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症状鉴别疾病,以防误诊或漏诊.

    作者:朱莉萍 刊期: 2018年第31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