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素娟;林楼健
目的 探究饮食护理措施对胃溃疡患者饮食保健知识及疗效的影响.方法 以常规护理组(n=42例)和饮食护理组(n=45例)的形式将87例胃溃疡患者进行分组,进而对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饮食护理组经过护理后饮食保健知识掌握程度(95.69±5.21)分和身体健康状态(90.22±4.71)分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经过护理后饮食保健知识掌握程度(81.66±3.88)分和身体健康状态(83.52±3.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了促进胃溃疡患者经过护理后对于饮食保健知识拥有更多的了解,同时为了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护理人员需要将饮食护理措施运用到患者的康复工作之中.
作者:于芝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胺碘酮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伴心力衰竭的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选择急性冠脉综合征伴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104名作为研究的对象,在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和心力衰竭进行治疗的基础上,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对患者进行胺碘酮的注射和口服,统计各项观察指标.结果 显效患者有70名,有效患者有22名,整体质量效果理想,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后,心功能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改善,同时患者在用药期间并没有出现,由于胺碘酮导致心衰发生更加严重的现象.结论 在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当中,使用胺碘酮的治疗的疗效比较理想,同时安全性也比较突出,是首选的治疗药物.
作者:徐凤;田敏;韩金丽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分析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给予关节镜下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50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25例)与治疗组(25例).其中对照组实施保守治疗;治疗组给予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结果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治疗当中治疗组总及格率为88%,对照组为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膝关节功能评分在手术前后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在关节镜手术辅助下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改善其膝关节功能.
作者:鞠德泉;王振宇;王海峰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伤科接骨片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骨折的疗效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5月收治的120例老年性骨质疏松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骨折内固定术外复方丹参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则接受骨折内固定术外伤科接骨片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分别就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进行对比.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5.00%,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80.00%,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得知,在老年性骨质疏松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在其接受骨折内固定术后,给予其伤科接骨片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马宽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探究精细化护理工作在脑梗死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8年9月脑梗死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其给予肠内营养干预,共纳取患者60例.本研究根据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的30例和对照组的30例患者.分别给予其精细化护理和常规护理干预,对其应用效果进行探究.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腹胀和患者肢体肌肉萎缩方面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相对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腹泻、感染和转氨酶升高等放面的差异性则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差异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的伤残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脑梗死患者进行肠内营养干预的过程中,将精细化护理干预进行应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避免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钱夕芸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微生物检验对医院感染发生率以及对临床合理用药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3月收治的960例患者进行作为研究对象,将9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80人,对其中一组进行微生物检验并作为试验组,对照组不作微生物检验处理.对两组患者的合理用药率、医院感染发生率及严重程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对照组医院感染发生率、感染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合理用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生物临床检验技术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降低传染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鹏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手段辅以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再加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管再通率、再闭塞率、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cTn I)、90天左心室射血分数(30 dLVEF)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血管再通率和再闭塞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K-MB、Tn I水平均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唐丽丽;吴玉婷;廖燕平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分析蒙医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联合按摩方法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12月接受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80例,将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常规组和蒙医组,各4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手术治疗,蒙医组给予蒙医手法复位外固定联合按摩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治疗后3个月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和骨折愈合时间状况.结果 两组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没有统计学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蒙医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比常规组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蒙医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联合按摩方法可促进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提高骨折愈合速度,且该方法操作便捷,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佟呼格吉乐图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对比且分析在临床检验中运用PDCA循环法以实现对危急值检测的管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8年5月入住本院的需要检测危急值的病患98例,并随机分为A、B两组,各49人.其中,A组为观察组,B组为对照组.对A组病患采用PDCA循环法的方式以实现对其危急值的管理工作;对B组病患实施常规的方式以实现对其危急值的管理工作.其次,对比两组病患的得出检验结果时间(分钟)、开始医疗干预时间(分钟)以及抢救成功率等方面.结果 两组病患的得出检验结果时间(分钟)、开始医疗干预时间(分钟)以及抢救成功率等方面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的抢救工作中,采用PDCA循环法的方式以实现对其危急值的管理工作,能够缩短得出结果的时长从而得以尽早的对病人实施医疗干预,进而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降低了病患的死亡率,为病患的生命争取到了更多的机会.PDCA循环法在对病患进行危急值的管理工作中有着重大的意义.
作者:罗鹏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探究护理安全教育在护理技术操作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2月在我校护理专业学生100例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采用单双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式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护理安全教育,对比两组护理技术操作得分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护理技术操作得分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技术操作教学中采用护理安全教育可显著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有效提升学生操作水平,值得推广.
作者:田程;代琳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中医正骨矫正功能性下肢不等长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2018年收治的80例骨盆倾斜致下肢长度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针刺推拿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双下肢长度差异变化,并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27.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 中医正骨能有效地矫正功能性下肢不等长,且安全可靠,对临床有很好的价值.
作者:李良彬;祝乾清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探索中医护理方案在盆腔炎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3月22日~2018年3月22日收治的盆腔炎70例患者,采用计算机分组模式,观察组进行中医护理方案,有3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有35例.结果 观察组下腹坠痛评分、带下增多评分、神疲乏力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盆腔炎患者实施中医护理方案效果明显.
作者:张蒙蒙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探究益气活血法对非ST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3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组68例患者,在传统抗凝、降脂、抗血小板聚集、ACEI、β受体阻滞剂等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再联合益气活血法(50 ml/d方药人参山楂饮)治疗,对照组67例患者,仅采用同实验组相同的西药治疗.治疗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对患者心率变异性的营销.结果 经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SDNN、SDANN、RMSSD、PNN50等指标提升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益气活血法治疗非ST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以显著提高患者治疗疗效,并改善心率变异性各项指标,从而减少心脏突发、恶性心律失常等事件的发生.
作者:乔东波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对小儿秋季腹泻临床症状改善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8月~2018年9月收治的120例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在随机原则指导下将本次研究的120例腹泻患儿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个60例.给予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给予实验组患儿实施整体护理,并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退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一是组间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是组间临床症状消退时间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组明显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是组间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秋季腹泻患儿实施整体护理,可以让患儿的治疗效果得到提高、可以加快患儿临床症状消退的时间,也可以提升患儿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这对于患儿尽早康复意义重大,在临床中应该大力推广.
作者:郑珍珍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对比性分析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治疗甲状腺结节的100例患者定为观察对象,同时根据数字分配法,将全部患者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甲状腺次全切术,研究组患者接受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二次出血、声嘶、低钙抽搐、饮水呛咳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很低.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指标普遍高于对照组,组间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腺叶切除术的合理应用,可以大大提高甲状腺结节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再配合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和谐医患关系的确立,现代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燕勇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早期腔隙性脑梗死病变采用CT和MRI两项技术进行病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86例在治疗后证实为早期腔隙性脑梗死病变的患者病历,以治疗前所接受的检查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治疗前以CT进行检查;研究组治疗前以MRI进行检查.对比两组检查操作时间、诊断导致的纠纷事件情况、治疗前检查与治疗后证实结果的符合率、误诊和漏诊例数.结果 研究组研究对象检查操作时间长于对照组;诊断导致的纠纷事件仅有1例,少于对照组的7例;治疗前检查与治疗后证实结果的符合率95.3%高于对照组79.1%;误诊和漏诊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腔隙性脑梗死病变采用MRI技术进行病情诊断,虽然检查时间会有一定的延长,但能够减少漏诊和误诊情况的出现,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张红万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痔环切术是环形痔疮的手术方式之一,由于此方式对肛门损伤比较大,所带来的并发症比较多,因此被许多医院已摈弃,不过仍有些地方医院将此方法作为常规手术方式.近日我院收治了一位因痔疮环切术而造成肛管缺失Ⅰ度直肠脱垂患者,经我院治疗后,症状完全消失,且后期随访发现患者无任何不适感.
作者:李彩云;叶茂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评价Carelink远程随访系统在心脏植入性电子装置中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03月~2013年07月植入具有Carelink远程随访功能的心脏植入性电子装置的患者33例.对通过远程随访系统数据传输操作过程相关信息进行评价,评价该系统的使用难易度、患者可接受度.结果 对33例入组患者进行了3年的数据传输评价.期间共有309次数据传输,其中213次传输记录到传输时间,平均传输时间7.6±4.3 min.随访医生通过互联网对所接收到的传输数据进行查看,其平均花费时间5.8±1.9 min.同时对患者的传输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整个传输过程比较容易,绝大多数患者通过该系统传输数据比较满意.结论 Carelink远程随访系统因其使用过程简便,在患者中表现出较高的满意度和可接受度.此外,Carelink随访系统是一项便捷、省时的随访手段,有望帮助随访医生改善植入心脏电子装置患者术后临床随访.
作者:任飞;韩燕如 刊期: 2018年第31期
强直性脊柱炎作为慢性进展性风湿疾病,容易复发、较长的病程、难以治疗、较高的致残率,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中西医结合治疗作为公认的治疗方向,在治疗的同时予以中医护理对提升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予以的中医特色治疗及中医辨证护理进行梳理,为中医护理的临床应用提供借鉴.
作者:杨金轩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儿内科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中抗生素使用情况,以促进儿内科用药.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3月儿内科上呼吸道感染患儿320例,统计患儿使用抗菌药物情况.结果 330例儿内科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运用抗菌药物治疗的有220例患儿,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8.75%,有76例联合用药34.55%.220例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治疗的患儿,静脉给药有170例77.27%;静脉联合口服给药的有32例,占14.55%,仅口服给药的有18例8.18%.抗菌药物使用较多的为大环内酯类、β-内酰胺类药物.结论 医院应加强监管力度,促进临床合理、规范使用抗生素.
作者:侯艳霞 刊期: 2018年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