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媛;曲姚姚
继续教育作为在职护理人员更新自身知识积累、增强护理水平及拓展知识面的主要途径,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及作用.然而,从目前我国儿科护理人员继续教育情况来看,仍存在着较多问题亟待解决,例如:学习盲目、缺少时间及认知错误等,直接影响护理人员广泛产于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及主动性,无法保证儿科护理服务质量.本文以继续教育为切入点分析儿科护理人员实行继续教育的必要性,就提出具体的实践措施进行深入探究,旨在为相关从业人员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
作者:赵丽英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分析蒙医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联合按摩方法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12月接受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80例,将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常规组和蒙医组,各4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手术治疗,蒙医组给予蒙医手法复位外固定联合按摩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治疗后3个月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和骨折愈合时间状况.结果 两组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没有统计学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蒙医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比常规组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蒙医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联合按摩方法可促进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提高骨折愈合速度,且该方法操作便捷,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佟呼格吉乐图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对比且分析在临床检验中运用PDCA循环法以实现对危急值检测的管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8年5月入住本院的需要检测危急值的病患98例,并随机分为A、B两组,各49人.其中,A组为观察组,B组为对照组.对A组病患采用PDCA循环法的方式以实现对其危急值的管理工作;对B组病患实施常规的方式以实现对其危急值的管理工作.其次,对比两组病患的得出检验结果时间(分钟)、开始医疗干预时间(分钟)以及抢救成功率等方面.结果 两组病患的得出检验结果时间(分钟)、开始医疗干预时间(分钟)以及抢救成功率等方面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的抢救工作中,采用PDCA循环法的方式以实现对其危急值的管理工作,能够缩短得出结果的时长从而得以尽早的对病人实施医疗干预,进而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降低了病患的死亡率,为病患的生命争取到了更多的机会.PDCA循环法在对病患进行危急值的管理工作中有着重大的意义.
作者:罗鹏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静脉留置针患者静脉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4月收治的剖宫产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和留置针留置时长.结果 观察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且术后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更长,数据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剖宫产术后静脉留置针患者实行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感染,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减轻患者输液痛苦.
作者:刘玉娟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探究急性心梗溶栓治疗中检测D-二聚体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5月收治的81例患者患有急性心梗进行研究,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溶栓组(51例)与末溶栓组(30例),溶栓组在治疗后对比冠状动脉是否开通,根据结果可划分为溶栓再通组(29例)与溶栓未通组(22例),检测不同组别D-二聚体水平不同时间点变化,观察对比各组血浆D-二聚体差异.结果 溶栓再通组的患者溶栓之前与溶栓之后的2 h,6 h血浆内所含有的D-二聚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溶栓为未通组与溶栓后2 h、6 h的血浆中的D-二聚体含量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患有急性心梗患者D-二聚体,能够将溶栓再通效果有效的反应出来,可将其作为治疗急性心梗、判断冠状动脉是否再通的指标之一.
作者:刘忠喜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对PICC导管所致静脉炎应用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118例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仅进行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为10.1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42%;实验组患者静脉炎发生时间晚于对照组,治愈时间少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PICC导管所致静脉炎患者进行早期护理干预,既可以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又可以提高静脉炎的治愈率,尽快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玉敏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探究精细化护理工作在脑梗死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8年9月脑梗死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其给予肠内营养干预,共纳取患者60例.本研究根据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的30例和对照组的30例患者.分别给予其精细化护理和常规护理干预,对其应用效果进行探究.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腹胀和患者肢体肌肉萎缩方面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相对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腹泻、感染和转氨酶升高等放面的差异性则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差异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的伤残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脑梗死患者进行肠内营养干预的过程中,将精细化护理干预进行应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避免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钱夕芸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接受救治的90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以护理方式为分组依据将90例患者分成每组例数均为45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护理前心理状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AS和SDS评分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护理干预措施,可使患者负面情绪得到明显缓解,值得在深入探讨的础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代琳;田程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本文分析护理督导制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本文选择我院6名护理人员组成了护理督导小组,并结合医院护理工作实际情况建立护理督导制度,在此基础上开展对护理人员护理工作的监督,总结了我院护理安全事件发生概率、护理工作合格率、护理满意度,并分析了护理督导制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结果 在执行护理督导制度后,我院护理安全事件发生概率由去年的5%下降到了1.2%,护理工作合格率由去年的95.2%提高到了98.8%,护理满意度由去年的94%提高到了99%.结论 护理督导制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能够加强护理部门对护理人员的管理力度,有利于护理督导工作的进行,联系各个临床部门.
作者:孙姣松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治疗尿毒症患者不宁腿综合征(RLS)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科2016年4月~2018年4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4例,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分为血液透析组与联合治疗组,随机序列通过计算机产生.24例患者两组各12人.血液透析组采用充分血液透析,联合治疗组采用充分透析基础上加用静脉使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治疗时间2周,随访12周.比较两组意识评分、iPTH水平、PSQI评分、不良反应出现率.结果 联合治疗组意识评分、PSQI评分、iPTH水改善程度大于血液透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在治疗尿毒症患者不宁腿综合征方面确有疗效,且在改善临床症状体征上较有优势.
作者:吴义萍;卿永洪;刘育莲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儿内科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中抗生素使用情况,以促进儿内科用药.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3月儿内科上呼吸道感染患儿320例,统计患儿使用抗菌药物情况.结果 330例儿内科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运用抗菌药物治疗的有220例患儿,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8.75%,有76例联合用药34.55%.220例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治疗的患儿,静脉给药有170例77.27%;静脉联合口服给药的有32例,占14.55%,仅口服给药的有18例8.18%.抗菌药物使用较多的为大环内酯类、β-内酰胺类药物.结论 医院应加强监管力度,促进临床合理、规范使用抗生素.
作者:侯艳霞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改良胃管留置长度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01月~2018年8月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按照技术规范要求留置胃管,对照组胃管插入的长度为发际到剑突,45~55 cm;观察组胃管插入长度为发际到剑突再加上10 cm,55~65 cm.结果 观察组鼻饲并发症发生率6%,低于对照组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胃内残留量第1天(76.56±30.45)mL、第5天(75.37±29.28)mL、第10天(72.22±28.35)mL低于观察组的(154.54±50.13)mL、(143.22±47.36)mL、(107.26±25.36)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临床实践证明,我们增加胃管插入长度10 cm,胃管可到达胃体与胃窦部,可以减少鼻饲并发症,准确反映胃残留量.
作者:陆娟;毛春美;夏艳梅;张陈梅;陈美娟;杨春燕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伤科接骨片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骨折的疗效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5月收治的120例老年性骨质疏松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骨折内固定术外复方丹参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则接受骨折内固定术外伤科接骨片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分别就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进行对比.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5.00%,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80.00%,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得知,在老年性骨质疏松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在其接受骨折内固定术后,给予其伤科接骨片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马宽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脑苷肌肽对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月接受治疗的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依照入院先后顺序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脑苷肌肽进行治疗.分析两组血清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观察组各项血清水平指标(PAF、MCP)均低于于对照组,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脑苷肌肽更能提高治疗效率,还能减低血清PAF、MCP水平,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作者:郭晓红 刊期: 2018年第31期
探讨肩关节外展支具在临床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的应用.总结我科2018年04月~2018年08月行肩袖修补术术后10例患者应用肩外展支具的观察.发现及早正确佩戴和使用肩关节外展支具,可使患者在睡觉、卧床、移动、下床、活动、康复等运动状态下仍然保持有效的肩关节外展角度,降低修补术后钉子脱落的风险,缓解肩关节的疼痛、肿胀、麻木等都有很大的改善,增加患者的舒适度,使损伤的肩袖组织在无张力的状态下愈合良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王元琼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小儿腹股沟斜疝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6月收治的58例腹股沟斜疝患儿并进行等比例分组:对照组中29例患儿,实施传统手术;观察组同样29例,采用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指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自主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术口长度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治疗中采用腹腔镜手术,疗效理想、安全性高、创伤小,对于促进患儿术后恢复意义重大,建议推广.
作者:马月红 刊期: 2018年第31期
随着先进分子遗传学检测技术的发展,常用的二代测序技术和拷贝数检测技术日益成熟,其检测价格有所下降,并得以大量用于临床诊断与治疗中,基于此,儿科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水平取得飞速的发展.但这些新技术的使用,也会带来一定的挑战和问题,例如:如何挑选恰当的检测技术、如何解读检测结果等.因此,本文针对相关检测技术做一个总结,以期为类似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黄云峰;黄致敬;罗燕飞;陆霜霜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探索中医护理方案在盆腔炎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3月22日~2018年3月22日收治的盆腔炎70例患者,采用计算机分组模式,观察组进行中医护理方案,有3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有35例.结果 观察组下腹坠痛评分、带下增多评分、神疲乏力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盆腔炎患者实施中医护理方案效果明显.
作者:张蒙蒙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对糖尿病肾病以及合并心血管慢性疾病患者的中医本虚证候分布情况进行相应的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290名,这些患者中有一半属于糖尿病肾病非合并疾病,将这部分患者称为基础组,另一半属于糖尿病肾病合并疾病的患者,将这些患者称为实验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中医本虚证候分布特征.结果 对两组患者的情况进行对比与分析,发现两组患者在中医本虚证候分布特点方面存在较大的区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基础组患者的中医本虚证候有气阴两虚和气血两虚两种特点,另外,实验组患者的中医本虚证候有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的特点,并且伴有气阴两虚、气血两虚的情况.结论 在对糖尿病肾病及合并心血管慢性疾病患者进行治疗时,可以分析患者的中医本虚证候分布特点,通过分析找出相应的治疗方法,这对疾病的治疗有着积极作用.
作者:李铁英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研究分析对糖尿病患者实施中药熏眼联合腧穴按摩在预防视网膜病变中的效果,同时对护理方式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糖尿病常规治疗及护理,研究组60例则联合给予中药薰眼联合腧穴按摩,对两组患者的具体诊疗及施护措施进行分析,同时在连续干预两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眼底情况进行评定比较.结果 治疗两个月后,研究组患者眼底微血管瘤数、眼底出血量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中药熏眼联合腧穴按摩,能够显著改善眼底情况,从而降低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
作者:葛正懿;陈露;婷婷杨;佳任玲 刊期: 2018年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