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合理运用遗传病检测新技术提高儿科神经系统疾病诊治水平

黄云峰;黄致敬;罗燕飞;陆霜霜

关键词:遗传病检测技术, 儿科, 神经系统疾病, 诊治
摘要:随着先进分子遗传学检测技术的发展,常用的二代测序技术和拷贝数检测技术日益成熟,其检测价格有所下降,并得以大量用于临床诊断与治疗中,基于此,儿科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水平取得飞速的发展.但这些新技术的使用,也会带来一定的挑战和问题,例如:如何挑选恰当的检测技术、如何解读检测结果等.因此,本文针对相关检测技术做一个总结,以期为类似研究提供参考.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益气活血法对非ST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目的 探究益气活血法对非ST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3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组68例患者,在传统抗凝、降脂、抗血小板聚集、ACEI、β受体阻滞剂等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再联合益气活血法(50 ml/d方药人参山楂饮)治疗,对照组67例患者,仅采用同实验组相同的西药治疗.治疗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对患者心率变异性的营销.结果 经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SDNN、SDANN、RMSSD、PNN50等指标提升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益气活血法治疗非ST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以显著提高患者治疗疗效,并改善心率变异性各项指标,从而减少心脏突发、恶性心律失常等事件的发生.

    作者:乔东波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Carelink远程随访在心脏植入性电子装置中的应用评价

    目的 评价Carelink远程随访系统在心脏植入性电子装置中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03月~2013年07月植入具有Carelink远程随访功能的心脏植入性电子装置的患者33例.对通过远程随访系统数据传输操作过程相关信息进行评价,评价该系统的使用难易度、患者可接受度.结果 对33例入组患者进行了3年的数据传输评价.期间共有309次数据传输,其中213次传输记录到传输时间,平均传输时间7.6±4.3 min.随访医生通过互联网对所接收到的传输数据进行查看,其平均花费时间5.8±1.9 min.同时对患者的传输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整个传输过程比较容易,绝大多数患者通过该系统传输数据比较满意.结论 Carelink远程随访系统因其使用过程简便,在患者中表现出较高的满意度和可接受度.此外,Carelink随访系统是一项便捷、省时的随访手段,有望帮助随访医生改善植入心脏电子装置患者术后临床随访.

    作者:任飞;韩燕如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体质辨识在中医妇科临床中的应用

    在中医临床治疗中很多医生都非常关注人体体质,并且中医表明在疾病发展的过程中体质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由此可见,体质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疾病的预防与治疗.直至20世纪70时代以后,我国中医体质学说逐渐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并且被运用到妇科临床治疗中.因此,本文就体质辨识在中医妇科临床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与分析.

    作者:田玉良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小儿秋季腹泻整体护理干预对患儿症状改善的影响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对小儿秋季腹泻临床症状改善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8月~2018年9月收治的120例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在随机原则指导下将本次研究的120例腹泻患儿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个60例.给予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给予实验组患儿实施整体护理,并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退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一是组间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是组间临床症状消退时间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组明显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是组间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秋季腹泻患儿实施整体护理,可以让患儿的治疗效果得到提高、可以加快患儿临床症状消退的时间,也可以提升患儿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这对于患儿尽早康复意义重大,在临床中应该大力推广.

    作者:郑珍珍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儿科护理人员继续教育的实践与探讨

    继续教育作为在职护理人员更新自身知识积累、增强护理水平及拓展知识面的主要途径,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及作用.然而,从目前我国儿科护理人员继续教育情况来看,仍存在着较多问题亟待解决,例如:学习盲目、缺少时间及认知错误等,直接影响护理人员广泛产于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及主动性,无法保证儿科护理服务质量.本文以继续教育为切入点分析儿科护理人员实行继续教育的必要性,就提出具体的实践措施进行深入探究,旨在为相关从业人员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

    作者:赵丽英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合并甲状腺癌的超声诊断意义

    目的 探讨超声在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合并甲状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12月收治的经病理诊断确诊的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合并甲状腺癌患者52(101个病灶,良性32个、恶性69个)例,对其使用超声进行诊断.结果 52(101个病灶)例患者中超声诊断病灶95个,其中良性30个,恶性65个,诊断准确率为94.06%,超声诊断结果同病理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在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合并甲状腺癌诊断中的应用,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因此,临床大范围的使用予以推荐.

    作者:熊小祥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热射病患者疑似急性心梗的救治体会

    目的 探讨热射病患者疑似急性心梗的救治体会.方法 观察患者热射病3例,年龄73~84岁,平均79.66岁,男2例,女1例.温度40~42度,均伴有心电图ST段上移表现.结果 热射病患者疑似急性心梗,死亡率高.结论 热射病患者引起心肌损伤,引起心肌酶学的改变,心电图疑似急性心梗的特征.

    作者:刘巧玲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良性频发性室性早搏患者的护理干预探讨

    目的 探讨良性频发性室性早搏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良性频繁性室性早搏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护理组,前组患者给予一般护理措施,后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措施.在护理一段时间后,要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在两组患者接受临床护理干预一段时间后,护理组的总有效率为95.83%,显著高于对照组81.25%;护理组患者的总护理满意度为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良性频繁性室内性早搏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期间,除了注意治疗外,还要注意采取一些综合护理干预手段,确保可以改善治疗效果,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邢雪梅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改进护理人员继续教育途径的探讨

    护理继续教育既是护理事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在职护理人员渴望提升的诉求,其教育成果会受到护理人员认知程度、继续教育时间及考核方式的影响.现阶段,我国护理继续教育体系尚未完善,要想保证教育质量,应树立阶段化继续教育理念,采用多层次继续教育方式,同时优化继续教育流程.

    作者:刘景慧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疼痛护理干预用于新生儿护理的效果探讨

    目的 观察疼痛护理干预用于新生儿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接收的64例伴有疼痛症状新生儿为本次研究对象,在征得患儿家属同意的情况下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32例:常规护理)与实验组(32例:常规护理联合疼痛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干预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儿护理干预24小时、48小时、72小时后新生儿疼痛评分(NIPS)得分同一时间段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伴有疼痛症状新生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疼痛护理可有效降低新生儿疼痛症状.

    作者:董晓飞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的介入手术护理与配合探讨

    目的 研究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的介入手术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8年1月所接收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实施腔内隔绝术的患者50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分成两组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主要将患者分成常规组与对照组,各25例,分别进行常规护理以及全面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各项指标的恢复情况.结果 患者在使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后,护理效果有显著的变化,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完成时间、患者生存质量要显著优于常规组的患者.结论 在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进行腔内介入手术实施有效的护理方法,能够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还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作者:张玉梅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胺碘酮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伴心力衰竭的室性心律失常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胺碘酮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伴心力衰竭的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选择急性冠脉综合征伴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104名作为研究的对象,在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和心力衰竭进行治疗的基础上,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对患者进行胺碘酮的注射和口服,统计各项观察指标.结果 显效患者有70名,有效患者有22名,整体质量效果理想,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后,心功能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改善,同时患者在用药期间并没有出现,由于胺碘酮导致心衰发生更加严重的现象.结论 在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当中,使用胺碘酮的治疗的疗效比较理想,同时安全性也比较突出,是首选的治疗药物.

    作者:徐凤;田敏;韩金丽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对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的疗效探讨

    目的 就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2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数均为60例.单独利用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则接受美托洛尔缓释片与参松养心胶囊的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缺血发生次数、缺血总时间和B型脑钠肽(BNP)水平未有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各项指标均改善明显,但观察组改善效果明显比对照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冠心病治疗过程中施以美托洛尔缓释片与参松养心胶囊联合治疗,可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且未有不良反应,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朱俊先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在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治疗中应用倍他乐克、通心络胶囊联合治疗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在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治疗中应用倍他乐克、通心络胶囊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11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所有患者均在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以及降脂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使用倍他乐克治疗,观察组使用倍他乐克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经治疗后,对照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观察组患者要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治疗中应用倍他乐克、通心络胶囊联合治疗,具有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邵现伟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探讨蒙医传统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喷酒按摩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性

    目的 分析蒙医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联合按摩方法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12月接受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80例,将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常规组和蒙医组,各4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手术治疗,蒙医组给予蒙医手法复位外固定联合按摩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治疗后3个月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和骨折愈合时间状况.结果 两组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没有统计学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蒙医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比常规组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蒙医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联合按摩方法可促进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提高骨折愈合速度,且该方法操作便捷,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佟呼格吉乐图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护理干预.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40例心脏骤停患者实施心肺复苏,同时为患者实施全面细致的护理干预,积极预防心脏复苏后并发症.结果 40例心脏骤停患者中,28例患者心肺复苏成功,成功率为70%;复苏成功后的患者均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对心脏骤停患者实施心肺复苏和综合细致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降低复苏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可作为挽救患者生命和改善预后的有效方案.

    作者:胡成美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环孢霉素A在治疗重症干眼中的意义

    目的 探析环孢霉素A在重症干眼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科收治的重症干眼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双眼患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6例(92眼).参照组予以单纯人工泪液滴眼治疗,实验组加用环孢霉素A治疗,对比二组疗效.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泪液分泌值、泪膜破裂时间均大于参照组,实验组泪河弯曲面的曲率半径超过0.2 mm的占比高于参照组,泪膜干涉成像分级优于参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应用环孢霉素A治疗重症干眼具有显著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姚桂娟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辨证护理体会

    强直性脊柱炎作为慢性进展性风湿疾病,容易复发、较长的病程、难以治疗、较高的致残率,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中西医结合治疗作为公认的治疗方向,在治疗的同时予以中医护理对提升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予以的中医特色治疗及中医辨证护理进行梳理,为中医护理的临床应用提供借鉴.

    作者:杨金轩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欣母沛联合宫腔填纱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

    目的 观察欣母沛联合宫腔填纱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宫腔填纱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欣母沛联合宫腔填纱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SBP(105.20±9.41)mmHg、DBP(81.50±5.41)mmHg、P(82.92±3.28)次/min、SPO2(94.25±1.90)%.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 h出血(142.26±18.52)mL、术后24 h出血(298.76±24.18)mL、治疗有效率97.56%.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欣母沛联合宫腔填纱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能够有效减少出血量,提高治疗有效率.

    作者:李芳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关系探析

    目的 探究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50例哮喘急性发作患儿,MPDNA检查阳性为例20(40.00%),阴性为30例(60.00%),分别观察阳性和阴性患儿IL-4、TNF-α、IgE、hs-CRP.结果 肺炎支原体感染阳性性患儿IL-4、TNF-α、IgE、hs-CRP检测值均大于肺炎支原体感染阴性患儿(33.31±7.23>16.94±4.12;213.32±35.12>102.31±39.21;391.24±32.71>279.22±21.21;8.91±2.17>5.02±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是导致儿童产生支气管哮喘的关键因素,该因素能够对患儿免疫系统产生巨大影响,促进炎症反应诱发哮喘出现.

    作者:郑佳 刊期: 2018年第31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