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荣;苏梦
目的 探究在药品检验过程中控制好检验质量的重要意义及采取相关控制措施的效果.方法 对药品检验过程中会影响检验结果 真实性的因素分析,为保证各阶段药品检验科学、精准,分为检验前、检验中及检验后质量控制.结果 影响药品检验结果的因素众多,全过程控制及监督、分阶段因素控制可减少检验过程中失误及漏洞,提高检验工作质量.结论 药品检验质量控制十分必要,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分阶段控制药品检验质量,实现预期的质量控制目标.
作者:金成花;李超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早期患者生活方式干预成功经验.方法 回顾1例代谢综合征早期患者,就其健康意识转变、饮食、运动、健康指导等方面的健康管理干预过程进行分析.结果 代谢综合征患者发病早期对其进行健康宣教、饮食指导、运动指导干预,大大降低了发病风险.结论 只有持续有效的跟踪管理才能使患者的健康状况得到改善.
作者:牛磊萍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治疗观察.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数字随机的方式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单纯西药治疗,实验组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对照组患者创面愈合总有效率为70.0%,明显的低于实验组患者的87.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愈合时间为(17.76±6.49)d,明显的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3.47±7.57)d,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并无患者因病而截肢,对照组患者中一共有3例患者因病情恶化而截肢,截肢发生率为7.5%,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效果较为显著,还能缩短治疗时长、降低截肢发生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滕馨慧;董学刚;于方举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 分析肺表面活性物质在新生儿重症肺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我科收治的新生儿重症肺炎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26例,对照组行常规通气,观察组加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 h后,观察组氧合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新生儿重症肺炎提供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可有效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改善患儿肺部氧合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卢祎;华琼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 了解望都县乙型肝炎的发病情况,并对其流行病学开展分析,从而为有效防治乙型肝炎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 从传染病报告管理系统选择研究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望都县2007~2017年乙型肝炎的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7~2017年望都县报告乙型肝炎病例389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4.4/10万.高发年龄为20~30岁,以青壮年为主,农民占主体.发病率高的地点在望都镇.结论 望都县乙肝发生率居高不下,儿童常规乙肝疫苗接种必须严格执行,同时,还应该应提高易感人群的免疫接种,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免疫力提升,有效预防乙肝的发生,做好乙肝预防控制工作.
作者:魏福爱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 观察难治性高血压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01月~2018年01月在我院内科收治确定以难治性高血压为诊断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跟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马来酸依那普利片+硝苯地平控释片,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联合天麻钩藤饮或半夏白术天麻汤.将两组患者血压水平、降压疗效、血压达标率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明显低于且平稳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临床有效率为96%,血压达标率为98%,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86%,血压达标率为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难治性高血压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可获得较为平稳的血压水平,较高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的血压达标率,效果理想.
作者:江杏娟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 分析临床应用阿司匹林后所致的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使用阿司匹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41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引起的不良反应.结果 41例患者中,17例出现胃肠道反应,11例出现过敏反应,6例出现水杨酸反应,5例出现瑞士综台征,2例出现肝损害.所有不良反应在停药、并给予相应的对症处理后,均消失,未出现严重躯体损害及死亡病例.结论 临床使用阿斯品林时,应严格把握其适应症,确保用药正确、剂量合理,避免长时间应用,可有效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李立新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 对82例患有儿童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出现的营养不良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患有儿童先天性巨结肠患儿8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两组,各41例,分别利用常规护理方法和针对性护理方法对患儿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儿护理效果.结果 儿童先天性巨结肠术护理期间,护理人员选择常规护理方法,护理效果一般,选择针对性护理方法,可避免患儿出现营养不良问题.结论 对患儿进行针对性护理,可巩固手术治疗效果,增强患儿体质,利于患儿身体健康的恢复.
作者:李荣;苏梦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 对医院手术室的接送流程进行优化,并让工作效率实现全面的提升.方法 对接送流程完成再造.其中包括对识别带的制作、查对环节的改进,取消病房里的留置导尿管等流程,对患者准备的环节进行重组.结果 对流程再造后医院的每日手术量、手术间台次、间隔时间与改造前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讨论经过流程再造后的接送流程可以让医疗服务以及管理的质量得到提升,可以让资源成本得到节约,同时提升工作的实效.
作者:王艳杰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 对中医辨证治疗颈椎病患者疗效进行研究探讨.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颈椎病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明确患者颈椎病性质后,实施针对性的不同中医疗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同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评价.结果 观察组的总体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辨证治疗颈椎病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阅秋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护理品管圈在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护理效果.方法 对于我院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1月~4月患者80例进行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进行调查,之后运用品管圈对5月~8月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管理,干预后再次调查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结果 干预后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的时间明显早于干预前的下床活动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临床护理工作中使用品管圈护理工作方法,能够缩短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时间,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贾凡;孙家莉;丁娜;张文娟;尹庆会;王玥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 研究叶酸联合甲钴胺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营养、对症、支持、补充维生素治疗,治疗组应用叶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结果 经过1个月治疗后,治疗组血浆Hcy水平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叶酸联合甲钴胺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治疗效果理想,而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文祥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 观察厄贝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予厄贝沙坦片口服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结果 观察组显效29例(占59.18%),有效18例(占36.73%),无效2例(占4.08%),总有效率为95.92%;对照组显效19例(占38.77%),有效20例(占40.82%),无效10例(占20.41%),总有效率为79.59%.两组比较,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厄贝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作者:郑艳玲;侯玉龙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阶段性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4月收治的高热惊厥患儿12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6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阶段性护理干预,评估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8.41%(62/63),明显高于对照组82.54%(52/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热惊厥患儿实施阶段性护理干预,能够迅速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体征,促进康复,建议临床采用.
作者:温利娜 刊期: 2018年第33期
对于肝硬化患者来说,门脉压力症状通常表现为门脉高压,即门脉系统压力病理性增高.作为一种常见的疾病,肝硬化门脉高压的治疗一直是临床研究与实践过程中关注的重点课题.文章在对肝硬化门脉高压的病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当前中药治疗该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介绍,以丰富中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状的发展路径.
作者:鮑大为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 评估小儿腹泻中应用整体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18年7月收治的腹泻患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是96.67%(58/60),明显高于对照组71.67%(4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整体护理干预应用于儿科腹泻患儿中,能够减轻患儿的临床症状,止泻效果明显,具备推广价值.
作者:林伟玲 刊期: 2018年第33期
肌骨超声操作简便、价格低廉,具有无创性特点,短期内可重复多次利用,对于细微组织结构处可予以清晰显示,并实现了实时动态性观察和评估运动状态下肌腱以及肌肉的情况,在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中应用极为广泛,是目前为止非常具有研究价值的治疗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的重要措施之一.
作者:慈丽娜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 分析整理护理对躁狂症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躁狂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分别施以常规护理与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护理依从性改善情况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整体护理应用于躁狂症患者的治疗中,可对患者治疗依从性起到有效改善作用,加快患者康复.
作者:柴守平;吴廷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8月收治的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前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观察组实施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对比两组术后胸腰段疼痛的评分、Cobb角、伤椎高度及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伤椎高度、Cobb角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胸腰段疼痛评定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效果显著,可改善临床症状,促进康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钟;张源林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 研究血浆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2月于我院经冠脉造影证实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的患者295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血尿酸、hs-CRP水平与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冠脉病变重的B组,尿酸水平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病变重的B组,hs-CRP水平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酸、hs-CRP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有密切相关性,二者共同参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生与发展过程.
作者:李梅;魏乾坤 刊期: 2018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