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剂量活血化瘀中药治疗脑出血后迟发性脑水肿疗效观察

王雪

关键词:活血化瘀中药, 脑出血, 迟发性脑水肿
摘要:目的 分析大剂量活血化瘀中药治疗脑出血后迟发性脑水肿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的6月~2018年的6月来院就诊的脑出血迟发性脑水肿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增加大剂量活血化瘀中医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和水肿体积在接受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总有效率更高,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出血迟发性脑水肿应用大剂量活血化瘀中药,能提高水肿消退效率,改善患者的身体机能,保障佳的治疗效果.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护理联合中药内服在肩周炎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和探讨中医护理联合中药内服在肩周炎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18年6月在我院就诊住院治疗的肩周炎患者119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达法与治疗及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常规对症治疗护理组)和观察组59例(中药内服配合中医护理干预组).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肩部形态及疼痛程度等肩关节活动能力进行比较,同时对其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肩部形态及疼痛程度等肩关节活动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58例/96.6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1例/86.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治疗措施及护理相比较,给予肩周炎患者口服中药联合相应的中医护理,可有效帮助患者提高治疗效果,同时改善了患者的疼痛感及关节活动能力,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属的认可和肯定,值得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买豫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53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予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结果 观察组53例中,显效26例,有效2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0.57%;对照组53例中,显效19例,有效23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79.25%.两组效果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韩锋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白蛋白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白蛋白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10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者52例对数据进行处理,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各26例,对照组予以蓝光照射联合培菲康治疗,观察组则采用白蛋白联合蓝光照射治疗,对比不同方法应用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血清胆红素水平以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黄疸采用白蛋白联合蓝光照射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症状,应用安全可靠.

    作者:胡永明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心衰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均分为两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实施胺碘酮治疗,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心功能指标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心功能无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研究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效果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心衰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实施胺碘酮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相关症状,提高心功能,值得应用.

    作者:廖征泉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基层医院鼻内镜系统辅助下儿童腺样体切除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我院鼻内镜系统辅助下儿童腺样体切除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对68例儿童腺样体肥大患儿行鼻内镜系统辅助下手术切除,分析该方法的有效性、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68例患儿术后症状完全消失或明显好转,复查鼻咽部腺样体无残留,咽鼓管咽口无瘢痕.术后随访6~12个月,腺样体无复发,并发症少.结论 鼻内镜系统辅助下行儿童腺样体切除手术安全有效.

    作者:徐艳辉;王荣坤;杜涛;杨莉;余利波;余远洪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浅析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发生了较大变化,不良生活因素逐步增加,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在逐步升高,对患者的身心健康有着严重影响.因此,加强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以本单位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优质护理过程进行观察,以分析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顾晓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术前访视与术后随访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作用

    目的 探究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应用术前访视以及术后随访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成两组,各38例,常规组采取手术室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术前访视以及术后随访.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情况以及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应用术前访视以及术后随访,具有良好的效果,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手术后的焦虑情绪,同时更能够极大的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值得临床上的普遍推广.

    作者:王艳杰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冠心病患者中采用不同血液检验指标进行检验的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中采用不同血液检验指标进行检验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而后选择同期入院体检的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血液检验指标结果.结果 观察组RDW、cTn、PLT、PCT、MPV和CK-M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选择不同血液指标予以检验,可为患者临床治疗以及预后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邹建学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关于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湿包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目的 对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湿包原因进行探讨,并找出解决对策.方法 对医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的灭菌锅次2875次,灭菌包一共47542件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其中有405件灭菌包是湿包,湿包率达到0.85%.讨论需要保证规范操作,尤其是消毒员,要保证操作的规范合理,正确进行包装和装载,这样是湿包率才能有效降低,提升灭菌的效率.

    作者:齐灵玉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社区干预联合地塞米松雾化吸入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运动耐力及肺功能的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采取社区干预与地塞米松雾化吸入联合对运动耐力与肺功能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COPD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取地塞米松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则加用社区干预处理,均进行6个月随访,比较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症状(日间咳嗽与夜间咳嗽症状积分)、运动耐力(6 min步行距离)、肺功能(FEV1和FEV1/FVC)及临床疗效与随访时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日间咳嗽与夜间咳嗽症状评分、6 min步行距离、FEV1和FEV1/FV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随访期间均无严重肝肾功能异常、不良事件等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采取社区干预与地塞米松雾化吸入联合治疗除了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使得症状更好改善,从而提高临床疗效,同时安全性高,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力,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小飞;彭雪萍;朱解方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中医辅助护理对下肢丹毒疗效和炎症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研究

    目的 分析和探讨中医辅助护理对下肢丹毒疗效和炎症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研究.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6月在我院就诊住院治疗的下肢丹毒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及数字表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对症治疗组)和观察组(中医辅助护理治疗组),各53例.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s-CRPC、白细胞计数以及中性粒细胞进行比较,同时对其疗效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统计学结果显示hs-CRPC、白细胞计数以及中性粒细胞两组患者数据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学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s-CRPC、白细胞计数以及中性粒细胞各项数据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疗效及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49例/92.45%总有效率、51例/96.22%总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2例/79.24%总有效率、44例/83.01%总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下肢丹毒患者对症治疗的同时辅以中医护理,可有效改善其炎症情况,提高了其治疗效果,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属的认可,值得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作者:赵伟丽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肾结石术后泌尿系感染与结石复发的临床情况探讨

    目的 探讨肾结石术后泌尿系感染与结石复发的影响因素以及相关性,并总结出临床应做好防治要点.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6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泌尿系原发性肾结石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接受碎石术后碎石效果令人满意,依据术后是否有泌尿系统感染划分为两组,并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泌尿系统感染与结石复发之间的相关性,并总结其影响因素.结果 年龄、术前尿WBC以及住院时间均是术后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的单因素(P<0.05),与术后泌尿系感染有相关性(P<0.05);术前尿WBC、术后泌尿系感染是肾结石复发的单因素(P<0.05),与肾结石复发有相关性(P<0.05).结论 针对具有肾结石术后泌尿系感染以及结石复发危险因素的患者,临床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做好术后必要的防范措施,减少术后泌尿系感染以及结石复发.

    作者:陈晓明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碳酸镧联合骨化三醇冲击治疗血液透析合并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碳酸镧联合骨化三醇冲击治疗血液透析合并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血液透析中心收治的血液透析合并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以骨化三醇联合碳酸钙进行治疗;观察组以骨化三醇联合碳酸镧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甲状旁腺激素、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甲状旁腺激素、碱性磷酸酶水平均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钙治疗后均有上升,对照组较观察组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磷水平下降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碳酸镧联合骨化三醇冲击治疗血液透析合并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效果显著,同时还可促进血磷水平下降.

    作者:孙强;周雪娟;郁丽霞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胆固醇酯转运蛋白-D442G的研究

    研究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胆固醇酯转运蛋白-D442G,探讨其保护因素.通过分组研究,得出结论:CETP D442G基因位点DG基因型可能引起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增高;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保护因素可能为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携带G等位基因.

    作者:宋金梅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来本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各75例.对照组给曲美他嗪,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阿托伐他汀,比较两组生活质量和用药疗效.结果 实验组生活质量中社会功能(14.05±2.15)分、躯体功能(13.78±3.21)分、情绪功能(14.23±2.81)分、角色功能(15.74±2.78)分均比对照组高,且实验组总有效率96.00%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心绞痛用曲美他嗪与阿托伐他汀联合用药有很好的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在临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中具一定价值.

    作者:方亮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阐述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5月~10月我院收治的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采血诊断,观察组采用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分析两组患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价值.结果 两组患儿诊断精准率对比,观察组诊断率为83.33%,对照组诊断率为67.67%,观察组更优,患儿白细胞计数、全血C反应蛋白浓度呈正相关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血C反应蛋白属于临床试验项目,不会受到血流动力的影响,具有检验便捷、灵敏的特点,可为临床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提供医学参考.想要实现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效率,为后期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医学信息,加速患儿恢复速度,应当强化全血C反应蛋白检验手段的应用,全面提升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质量.

    作者:王中野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颅脑外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 观察分析颅脑外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 of lower extremity)形成的预防及护理.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和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各44例.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颅脑外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肺栓塞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护理前后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FDP[纤维蛋白(原)降解物浓度]、D-D(D-二聚体)、AT(抗凝血酶).结果 两组颅脑外伤患者护理前APTT、FDP、D-D、AT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颅脑外伤患者护理后APTT、FDP、D-D、AT等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颅脑外伤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肺栓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颅脑外伤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颅脑外伤术后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方法能够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作者:李晓娟;刘国跃;何成江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肠道息肉电凝治疗前行肠道清洁的日常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肠道息肉电凝治疗前行肠道清洁的日常护理方法,总结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在我院行电凝治疗的肠道息肉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两组患者术前均行肠道清洁准备,对照组按照常规流程实施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肠道清洁效果与电凝治疗过程中出血情况.结果 观察组肠道清洁度分布为:甲级16例(64.0%)、乙级9例(36.0%),清洁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则有2例出现少量渗血,出血率为8.0%,对照组有7例出现出血,包括术中5例,术后2例,出血率为28.0%,观察组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各指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肠道息肉电凝治疗前行肠道清洁并配合一定的护理对提高肠道清洁效果,减少出血,提高手术效果有一定帮助,值得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陈晓芬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卵巢子宫内膜样癌及其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卵巢子宫内膜样癌及其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卵巢子宫内膜样癌患者35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病理特征的差异将其分为A组1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患者)与B组17例(原发性卵巢子宫内膜样癌患者),再选取同期原发卵巢浆液性囊腺癌患者17例作为C组,分析三组的病理特点、临床特征和预后.结果 三组的年龄、阴道不规则出血、腹部胀痛、盆腔包块、包块持续>1/2年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患者的年龄较小,医生应该根据患者的病理特点和临床特征综合考虑,以提高早期诊断率.

    作者:陈琴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中医汤剂及护理路径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疗效及细胞因子氧自由基的影响研究分析

    目的 研究和探讨中医汤剂及护理路径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及细胞因子氧自由基的影响研究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8月~18年2月在我院就诊住院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143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及数字表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71例(常规对症治疗护理组)和观察组72例(中医汤剂联合护理路径组).对两组患者疗效、护理满意度以及治疗前后的IL-6、IL-1、TNF-α的细胞因子进行比较.结果 统计学结果显示两组患者IL-6、IL-1、TNF-α的细胞因子数据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学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以及IL-6、IL-1、TNF-α的细胞因子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对症治疗及护理相比较,给予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医汤剂联合护理路径对其进行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IL-1、TNF-α等细胞因子,由此可见疗效较好,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属的认可,值得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作者:尹悦 刊期: 2018年第34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