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心理状态及肺功能的影响

杨华

关键词:康复护理干预, 支气管哮喘, 老年, 心理状态, 肺功能
摘要:目的 研究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心理状态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商丘市肺结核病防治所诊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一般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和肺功能状况.结果 观察组SAS与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功能指标FVC、FEV1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老年支气管患者的心理状况和肺功能,值得推广.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胸腔镜和开胸手术在临床Ⅰ期肺癌淋巴结清扫中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egery,VATS)与开胸手术在临床Ⅰ期肺癌淋巴结清扫中的效果差异.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作者参于均行肺叶切除手术治疗的77例Ⅰ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实施VATS治疗,对照组39例实施开胸手术治疗.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置管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总数(N1+N2)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在治疗Ⅰ期肺癌中,VATS治疗非小细胞癌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康复速度快等优势,淋巴结清扫能达到传统开胸手术清扫效果,本次研究结果仍需更多高质量样本进行对照实验与验证.

    作者:兰志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心理状态及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心理状态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商丘市肺结核病防治所诊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一般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和肺功能状况.结果 观察组SAS与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功能指标FVC、FEV1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老年支气管患者的心理状况和肺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杨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心血管疾病患者在介入诊疗过程中辐射剂量分析

    目的 分析不同心血管疾病患者在介入诊疗过程中辐射剂量及其防护的必要性和对策.方法 采用临床资料查证法,选取我院2014年~2016年心脑血管科收治的80例行心血管介入术的患者,按照介入方法的不同,分为冠状动脉造影术组(研究组)32例、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组(观察组)35例、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组(对照组)13例,临床比较三组患者辐射程度.结果 三组患者辐射整体程度较大,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心血管疾病患者在介入诊疗过程中辐射剂量不同,提高诊疗技术水平(透视实践和累积入射剂量),是减少辐射实践安全检测的根本措施.

    作者:郭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的治疗方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能显著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高思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腹膜前间隙补片修补术治疗高龄嵌顿性腹股沟疝的临床观察

    目的 关于腹膜前间隙补片修补术治疗高龄嵌顿性腹股沟疝的临床治疗效果研究分析.方法 选取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3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予以腹膜前间隙补片修补术,进行治疗,详细记录其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以及并发症情况.并对患者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调查.结果 38例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8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发生率为21.05%,经过及时的治疗,患者痊愈,经过半年的随访调查,患者并无异常情况发生.结论 在对高龄嵌顿性腹股沟疝患者的治疗中,使用腹膜前间隙补片修补术,效果好,安全性高,有助于患者尽快恢复,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使用.

    作者:富强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效果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效果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探讨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患者的影响效果.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30例,总有效率75.0%;观察组总有效37例,总有效率92.5%.统计分析发现观察组显著较优,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有效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肖文彦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医沙参麦冬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60例,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统一用西医常用方法治疗,实验组所有患者应用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 在对慢性支气管炎进行治疗时,患者服用中医的沙参麦冬汤的治疗效果理想,应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汪正良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针灸、天麻钩藤饮联合治疗高血压(肝阳上亢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针灸及天麻钩藤饮联合治疗高血压(肝阳上亢型)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4年~2016年收治的高血压(肝阳上亢型)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患者60例和观察组患者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西药疗法,为观察组患者进行针灸及天麻钩藤饮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且进行对比.结果 通过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两组患者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及天麻钩藤饮联合治疗高血压(肝阳上亢型)具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张晓红;元新华;孙履东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磁共振弥散成像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磁共振弥散成像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确诊之后治疗的50例短暂性脑缺血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的磁共振检查,实验组患者使用磁共振弥散成像扫苗进行检查.并分别比较两组患者在病发期、缓解期和治疗期不同的脑缺血病灶和阳性检出率.结果 经过研究分析,实验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病灶检出数量也明显高于常规组,病灶的直径也长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磁共振弥散成像技术具有较高的检出确诊率,将其应用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检查中具有明显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鹏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初级创伤救治原则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

    目的 初级创伤救治,以下简要称之为PTC,通过对PTC原则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探讨PTC规范化的安全可靠性,在临床上提供参考性建议.方法 以本中心2015年5月~2016年6月收治的患者为例,患者共计140例,按年限法进行分组,分为A、B两组,A组为2015年10月以后未经PTC急救,应用基础院前急救的外伤患者,B组为2015年10月以后经PTC院前急救外伤患者,每组均为70例患者,将数据整理,总结经不同方法急救后患者的满意程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在院前行PTC急救后,患者的病情得以控制,大大减低了死亡的发生概率,二者存在差异,统计学有意义(P<0.05);两组患者从急救的专业水平(18.52±3.53)、应急能力(13.92±3.31)、处置措施(17.93±3.24)、服务态度(14.08±4.12)四个方面,B组明显高于A组,P值小于0.05,组间对比有效.结论 PTC行院前急救,能够深化提升患者满意度;PTC在急救措施应用中,能够有效提高预后治疗效果,可以广泛推广与应用.

    作者:秦吉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BiPAP呼吸机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患者主观睡眠质量的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BiPAP呼吸机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主观睡眠质量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及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80例患者在使用BiPAP呼吸机之前进行PSQI量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分析,随机将所有患者分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BiPAP呼吸机治疗,对两组患者睡眠质量进行评估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1个月之后睡眠质量明显比对照组优异,并且睡眠治疗改善情况比对照组良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iPAP呼吸机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主观睡眠质量具有明显改善效果.

    作者:王雁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浅述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CT诊断眼外伤的临床价值

    目的 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CT检查对眼外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6年3月至2016年9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眼外伤患者共80名,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40名(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对照组40名(应用CT检查),对比两组对眼眶骨折、视神经损伤、积血、眼球突出现破裂损伤及异物正确诊断的准确率.结果 CT检查对眼眶骨折、视神经损伤、积血、眼球突出现破裂损伤及异物正确诊断的准确率显著的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两组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CT检查方法对眼外伤的临床诊断价值高,在临床应用上更知道广泛应用.

    作者:李蔚;高峻;叶悄红;冯肖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浅析活血化瘀法在中医内科临床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活血化瘀法在中医内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接收治疗中医内科患者65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32例患者采用西医治疗,为西医组,另外33例患者采用活血化瘀法治疗,为中医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中医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医组(P<0.05).且中医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活血化瘀法在中医内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作者:董娟;张又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不同雾化吸入方式治疗小儿哮喘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不同雾化吸入方式治疗小儿哮喘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小儿哮喘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给予患儿雾化吸入治疗,并根据雾化吸入的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儿45例,对照组患儿实施超声雾化吸入,观察组患儿实施压缩泵雾化吸入,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记录,分析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78%相比于对照组的84.44%,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更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压缩泵雾化吸入与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均有一定的疗效,两者相比较,前者的疗效更佳,症状改善更好,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冯艺;赵鸣然;王彦彦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初探胃脘痛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

    目的 初探胃脘痛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胃脘痛患者10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结果 对照组患者非常满意10例,满意9例,基本满意15例,不满意19例,满意率为64.15%;观察组非常满意18例,满意20例,基本满意10例,不满意5例,满意率为90.57%.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胃脘痛患者能够有效巩固治疗效果,复发几率小,患者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肖仁凤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探讨近五年高血压发病对克山病区患者高血压检出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近五年高血压发病对克山病区患者高血压检出率的影响.方法 对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共和乡达呼甸村作为高血压监测点,以该村内常住人口为调查对象(连续居住时间不少于5年),所有监测人口均18岁,连续监测5年,分析疾病检出率和发病率.结果 检出率的走势发现克山地区高血压发病率逐年升高.但是发病率基本稳定在5%左右.结论 克山病区高血压检出率逐年升高,发病情况基本处于稳定.

    作者:庞瑞发;张久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产程护理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产程护理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于我院分娩的86例足月妊娠产妇为研究对象,对比采取常规产程护理(对照组43例)与中西医结合产程护理(观察组43例)在产程时间方面的差异性.结果 观察组产妇在接受了中西医结合产程护理措施后,其在第1产程、第2产程、总产程方面所用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中西医结合产程护理措施可显著缩短产程时间,降低产妇的宫缩时长及疼痛感,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可予以推广应用.

    作者:张立敏;王金莲;刘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用于进展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用于进展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的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2011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治疗的进展性脑梗塞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各项恢复指标、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NIHSS、ADL、FMA、HAMD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08%,明显较对照组的80.39%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用于进展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效果显著,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早期修复,改善肢体运动能力和生活能力,提升护理有效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贫血患者60例中进行抽样,设实验组为贫血患者60例,对照组为健康的成年人60例.用血液检验的方法检验两组血液中各项生化指标,从而比较出贫血患者与健康成人的不同.结果 根据血液的检验结果得出,MCV、MCH、RDW-CV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正常人群,而RBC、RBC/MCV明显比正常健康人数值低得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的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十分明显,在临床上对贫血患者的确诊可行性也高.并且还可以鉴别不同的贫血疾病类型.

    作者:张威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来我院进行检查的36例被诊断为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对全部患者进行常规的超声检查,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对两组的检查的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检出率为94.44%,明显高出常规超声检查的7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过程中,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临床效果好,检出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丁玲玲;陈铭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