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梅
目的 探讨对甲状腺手术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模式施以围术期护理干预后获得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甲状腺手术患者112例作为实验对象;所有甲状腺手术患者通过数字奇偶法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于围术期护理工作期间,对应采用的护理模式分别为基础护理模式以及优质护理模式;对终患者的心理状态、出现创口感染概率以及出现出血概率等回顾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患者非常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创口感染概率以及出血概率等少于对照组患者非常显著(P<0.05).结论 优质护理模式的佳化应用,可以使得甲状腺手术患者出现创口感染概率以及出血概率获得显著降低,并且使得负面心理状态理想化改善,从而使得甲状腺手术患者的生活能力得以有效优化.
作者:林佳;王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中医益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的效果.方法 在来我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15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疗法,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医益气活血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值.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LVEF高于对照组,且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67%略低于对照组的5.33%(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应用中医益气活血法治疗是安全可行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用药方法简单,值得推广.
作者:张祖强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和分析康复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6例,按照数字表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采用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AM)及生活能力评分量表(BI)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进行评分比较.结果 护理前观察组的FAM(24.81±2.62)及BI(33.58±3.17)与对照组FAM(25.16±2.75)及BI(32.63±3.22),组间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观察组的FAM(58.27±4.09)及BI(67.21±4.15)与对照组FAM(41.66±3.78)及BI(42.86±3.71),组间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康复护理措施对其进行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得到了患者的认可,提高了生活质量.
作者:冯盼盼;杨暖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心力衰竭联合应用多巴胺与硝普钠的疗效.方法 以抽签的方式对2016年全年间本科接诊的68例心力衰竭病患进行分组:A组、B组各34例.两组都予以常规治疗,A组同时加用多巴胺+硝普钠治疗方案.分析并比较两组LVEF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A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06%,明显比B组的82.35%高(P<0.05).A组用药后的LVEF与LVDD水平均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 采取多巴胺+硝普钠的治疗方式对心力衰竭病患进行治疗,可显著改善其心功能,提高用药效果.
作者:朱丽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果糖二磷酸钠对冠心病患者血清炎性炎性影响因子的水平变化.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5年7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87例,随机分为研究组93例,对照组94例.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果糖二磷酸钠治疗,治疗30天疗程后采静脉血检测患者血清炎性炎性影响因子的水平变化.结果 研究组血清炎性炎性影响因子水平均低于用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果糖二磷酸钠对改善患者动脉硬化和心肌损伤程度,从而减少因冠心病而引起的一系列心血管事件.值得在我院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王丽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参松养心胶囊对冠心病室性早搏疗效及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200例,依据随机分配将其分为参松组(100例)与参照组(100例).对参松组患者给予参松养心胶囊进行治疗,参照组患者则给予心律宁片进行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4周后,参松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复发率要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使用参松养心胶囊对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进行治疗,疗效确切,有助于显著地改善患者的心脏自主神经的功能,且治愈后不易复发,因此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邹耀宗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玉屏风颗粒联合匹多莫德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131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玉屏风颗粒联合匹多莫德治疗方法.比较两组的疗效,IgG及IgM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1%比对照组76.92%高;IgG、IgM水平高于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玉屏风颗粒联合匹多莫德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显著,免疫功能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邱静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对阵发性房颤应用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方案治疗的有效性进行评析.方法 抽选2015年5月至2017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阵发性房颤患者50例,简单随机分组为两组,胺碘酮治疗为对照组,在其基础上联合缬沙坦治疗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左心房内径明显较治疗前降低,且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疾病复发次数较对照组少,临床总好转概率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高(P<0.05).结论 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方案治疗阵发性房颤的疗效显著.
作者:冯有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在幽门螺杆菌(Hp)感染慢性胃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患者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依据,分为单纯西医治疗的对照组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观察组,各4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在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2.5%与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p转阴率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5%与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用药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的效果十分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马淑彦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综合护理干预对ICU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术后的疗效影响.方法 研究选自我院2015年1月~2016年7月接收的冠心病患者7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术后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综合护理干预后,干预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ICU冠心病患者PCI治疗后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术后生存质量,临床意义较大.
作者:付尚雪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调查分析不同类型及预后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心电图变化.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经过颅脑CT、MRI检查诊断为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90例作为样本人群,通过观察不同类型患者在入院后12小时内的心电图,分析比较预后患者的心电图变化.结果 患者有80例出现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为88.89%,其中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分别为89.19%、90.32%、86.36%.结论 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发生心电图异常的情况过高,可把心电图异常与否作为对病情评估的手段之一.
作者:钟鸣悦 刊期: 2017年第07期
当前,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们承担的压力也在持续增加,加上很多人对心理健康不重视,导致抑郁症的发病率不断升高.青年少正处于学校环境向社会环境过渡的阶段,这一时期其人际关系、择业压力等都比较大,容易出现抑郁症的倾向,严重者还会危及生命.抑郁不仅会抑制人的情感,还会影响人的注意力、思维、想象、社会关系、行为等.为此,应当加强对青少年抑郁症的心理干预,帮助其重塑健康,为其后期发展清除障碍.
作者:李颖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究在心血管疾病中医治疗时,采取人性化的护理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愿参与研究的患者110例,然后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正常普通护理方式;观察组在这一基础上采用人性化的护理.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更好,患者也更加满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血管疾病进行中医治疗时,采用人性化的护理,能够加强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可以进行推广.
作者:晋婷;汪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临床评估单纯阿托伐他汀治疗和阿托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治疗对脑脑梗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的疗效差异,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的临床用药提供新的指导.方法 选择我院诊断治疗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引发脑梗死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普罗布考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脂改善情况、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厚度和面积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中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普罗布考联合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可以有效地降低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血清LDL-C水平,联合用药能够明显逆转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降低血脂水平.阿托伐他汀常规剂量治疗组逆转冠状动脉粥样斑块进展的程度不明显.
作者:热衣汗古丽·尤力达西;卡米力江·艾尔肯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我院2016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用药不合理之处,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6年住院患者病历2850份,分析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包括抗菌药物使用金额,抗菌药物使用率,病原学检查情况和使用抗菌药物品种数.结果 抗菌药物使用金额占药品总收入的12.51%,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金额占抗菌药物使用金额的67.84%,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6.67%,抗菌药物单独用药率为55.74%,二联用药39.22%,三联用药4.67%,4种药物联用0.37%.结论 2016年我院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6.67%,明显高于《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指导原则》中要求的低于60%的标准.临床存在术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普遍存在经验用药和习惯用药的现象,同时,联合用药指征掌握不严,多种药物联合应用比较普遍.
作者:朱振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评估个性化心理护理在胆囊炎患者临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4月收治的胆囊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60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比较2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改善情况.结果 2组患者护理后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护理后组间统计比较,干预组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个性化心理护理可显著改善胆囊炎患者的不良心理,进一步提高疗效,值得临床使用和积极推广.
作者:贾艳;郑巧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索神经介入动脉导管溶栓治疗脑梗死的临床应用观察.方法 选取2016年4月19日至2017年1月19日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00例,将其抽签化分组,各5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静脉溶栓和神经介入动脉导管溶栓.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FIB(3.69±1.05)g/L、PT(11.47±1.63)s、TT(15.38±2.47)s、NIHSS评分(5.41±1.78)分、BI指数(95.63±2.14)分、并发症发生率(2.00%)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神经介入动脉导管溶栓在脑梗死患者治疗中效果显著.
作者:艾克拜尔·加马力;关玉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60例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环丙沙星片配合氨茶碱片治疗,实验组予以盐酸氨溴索治疗,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住院时间较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晶 刊期: 2017年第07期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心脏病患病率明显增加,心力衰竭的发生率亦相应增加,利尿药是治疗心力衰竭的主要治疗用药,再加上心衰时老年人饮食差,常导致电解质紊乱.由于老年人多器官功能衰退,各器官代偿能力下降,对低钠血症的耐受性差,老年人突然出现的意识障碍要警惕低钠性脑病.
作者:薛丽;鲍宏刚;杨溢彬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对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在功能锻炼指导中实施循证护理模式,分析其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78例,以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实施不同的护理,分别给予循证护理(护理组)和常规护理(对照组),分析护理后患者的病情变化指标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护理后,护理组患者的病情变化指标和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直性脊柱炎对患者的影响较大,功能锻炼中给予循证护理模式可以促进患者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明显.
作者:刘芳菲 刊期: 201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