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血压脑出血的高危因素调查及应用研究

张丽华

关键词:高血压, 脑出血, 高危因素, 应用研究
摘要:大量研究表明,高血压人群脑出血的几率比较大,本文为研究高血压患者脑出血的高危因素,选择了100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查他们身体各项指标,力求得出增加高血压患者脑出血概率的因素和相关的预防措施.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硬联合麻醉术后头痛的疗效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腰硬联合麻醉术后头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66例腰硬联合麻醉术后病例,按照随机分配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实施单一的西医治疗方式,观察组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对比两组病例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后得知,观察组治疗满意度、临床疗效比对照组明显更优,两组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针对腰硬联合麻醉术后头痛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明显提升临床疗效,缓解患者头痛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董帅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临床分析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0例,按照随机分配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性护理,观察组采取个性化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护理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经过护理,观察组入院时间、急救时间与反应时间比对照组明显更短,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个性化护理方式,能够争取抢救时间,缩短患者入院时间和反应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郎敏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基层医院妇产科护理存在的隐患

    随着我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不断推广,医院妇产科基层的工作量也在不断地加大,需要承担的责任和风险也随着增加.妇产科是基层医院中发生安全事故多的科室之一,也是医院领导和人民非常关注的,所以,要加大对护理人员和妇产科的管理力度,还要分析妇产科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制定出具体的解决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

    作者:刘志巧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动态血压检测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并心血管事件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动态血压监测对于老年人在原发性高血压、心血管事件中造成非常大的影响的并发症进行检测,能够将影响因素降低和把控.方法 从2012年1月~2014年1月中间医院收治的30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病例,将病例分成两组,主要为低舒张压组、中高舒张压组、高舒张压组.通过两年的深入访问和调查数据对比和发病情况进行比较,将发病人员和未发病人员分为两组,分别是事件组和非事件组,两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事件组与非事件组分别进行比较,事件组的白天宇夜晚的SBP、DBP都要高于非事件组.在24小时以内的血压变化情况都没有明显的差异.另外,三组舒张压组的心血管发病率都随着舒张压的升高而明显提高.结论 病患的动态血压监测情况显示,血压高尤其是舒张压增高的老年高血压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发病情况频繁,需要严格进行控制.

    作者:代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造模方法的研究进展

    股骨头坏死是骨科领域常见及难治的疾病,为研究其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学者们在该疾病的动物模型研究做出了很多研究,本文就近几年来国内外对其动物造模方法进行分析整理,从中了解动物造模的新的发展,发现新的、合适的造模思路,为将来股骨头坏死研究以及建立更好的动物模型提供参考.

    作者:李明;李钊炜;唐保明;李泽清;张渊;任荣;胡一博;HU Yi-bo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芪参益气滴丸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心功能与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目的 探究芪参益气滴丸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以及对患者心功能、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收治的80例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参与研究,将80例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为4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西药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芪参益气滴丸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BV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6 min步行距离.结果 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HBV、LVEF以及6 min步行距离均得到明显提高,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更佳,较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芪参益气滴丸对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具有良好的作用,能够提高患者HBV,并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推荐.

    作者:孙丽霞;姬延平;苏军;牛红梅;宋秀芝;张素文;张振国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高血压脑出血的高危因素调查及应用研究

    大量研究表明,高血压人群脑出血的几率比较大,本文为研究高血压患者脑出血的高危因素,选择了100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查他们身体各项指标,力求得出增加高血压患者脑出血概率的因素和相关的预防措施.

    作者:张丽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中医辨证施治治愈1例声带结节的全程

    声带结节是耳鼻喉科常见病之一,主要表现为间歇性的声音嘶哑、发音疲劳,后为持续性嘶哑,病人难以唱歌,不能高声说话.在治疗上首选手术切除治疗,但术后仍有部分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声音嘶哑等症状.笔者近几年来在门诊通过中医辨证施治治愈几十例由声带结节引起的声音嘶哑患者,现将典型1例的辨证施治过程报道如下.

    作者:冉德祝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关于胰岛素在脑内作用的研究进展

    胰岛素作为一种重要的调节能量代谢的肽类激素,其在外周的作用被广泛深入地研究,但胰岛素在脑内的来源和生理意义一直不为人透彻了解.近些年研究发现在脑内,胰岛素不仅可以通过调节下丘脑神经元分泌摄食相关的激素,引起机体食欲减退,体重下降.胰岛素通过抑制神经元凋亡,调节离子型谷氨酸受体.胰岛素还可抑制tau样蛋白过磷酸化、淀粉样蛋白沉积,从而促进神经元的生存、调节突触重塑,改善认知功能.此外,胰岛素可介导脑血管的舒张与收缩功能,并调节血脑屏障对某些物质的选择透过.探讨胰岛素在脑内的作用,研究胰岛素影响认知功能的机制,将为神经退行性疾病提供治疗新思路.

    作者:王舒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接受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后的左心收缩功能变化

    目的 评估国人接受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在血流动力学得到恢复的情况下,左心收缩功能的变化.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入选接受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30例,对其术前、术后7天、术后30天的超声心动图结果进行分析,评价患者接受TAVR治疗后左心收缩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 本研究共计入选30例患者,研究显示在接受TAVR治疗的患者中,原有左心收缩功能不全的患者术后LVEF较术前明显改善(38.5±7.5%vs55.28±6.8%,P<0.001).结论 接受TAVR治疗可明显改善合并左心收缩功能下降的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的LVEF.

    作者:牛冠男;吴永健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缺血性卒中的疗效及脑血流动力学变化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缺血性卒中的疗效及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 收取我院100例缺血性卒中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将缺血性卒中分为两组,收取时间为2013年4月到2015年6月期间,观察组患者使用丹红注射液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拜阿司匹林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基底动脉收缩峰值流速(Vp)值、NIHSS评分及ADL评分、总有效率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BA(57.45±9.21)cm/s、RVA(50.23±9.11)cm/s、LVA(50.16±9.11)cm/s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总有效率96.00%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及AD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丹红注射液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缺血性卒中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脑供血.

    作者:唐红梅;白雪;段超;张德绸;江云东;杨云芳;董丽;谷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浅析急诊医疗护理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通过对医疗事故的认定与处理,充分了解医疗事故的概念,划分等级,正确区分医疗事故与非医疗事故,区分其法律责任,同时明白紧急处置方法.通过对医疗事故的陈述,从理论上进行了解其发生的可能性,为医护人员在行医的实践中提供理论上的帮助和借鉴.

    作者:屈志丹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急性脑梗塞康复期中药烫熨治疗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塞康复期中药烫熨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74例脑梗塞患者,按照随机分配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中医烫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经过护理后得知,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比治疗前得到明显改善,研究组效果更加明显.结论 针对脑梗塞患者,实施中药烫熨护理,有利于患者功能恢复,减少临床致残率,促进患者预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崇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诊治的研究

    目的 关于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诊治的研究.方法 随机抽取人民医院消化内科2016年4月~2016年12月接收治疗的100例上消化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患者的临床诊治情况.结果 100例患者治疗有效50例,治疗好转45例,治疗无效5例,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5.0%.结论 针对上消化出血患者的不同临床表现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能够显著提升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作者:严得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在脑卒中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工作当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院前急救护理,以此为前提,观察组加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的护理情况.结果 观察组抢救的成功率是94.0%,对照组抢救的成功率是82.0%;观察组的睁眼反应(GC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Barthel指数评分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脑卒中患者在院前急救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大大提高抢救的成功率与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作者:郭丽静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小儿消化不良应用整体护理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在小儿消化不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取2015年6月~2016年3月医院收治的消化不良患者6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整体护理后恶心、腹胀、早饱、嗳气及食欲下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整体护理用于消化不良患者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金荣;杨启花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恢刺、关刺法、常规针刺法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 对火针与常规针刺法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2015年1月~2016年5月之间100例我院中风后上肢痉挛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观察组患者予以火针治疗,对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针刺法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痉挛程度低于对照组患者,患肢运动功能与徒手肌力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火针治疗对中风后上肢痉挛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减轻患者的痉挛程度并提高患者的患肢运动功能与徒手肌力,有利于促进中风后上肢痉挛患者康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朋源凤;贾泽坤;贾新燕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普罗帕酮与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效果对比研究

    目的 对心律失常患者非别实施普罗帕酮与碘胺酮进行治疗,对两种药效治疗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 自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70例心率失常患者根据硬币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5例患者予以普罗帕酮进行治疗,研究组35例患者予以胺碘酮进行治疗,经过治疗后对两种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经过不同的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1.4%,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68.6%,组间比较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律失常患者使用胺碘酮进行治疗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李科;魏义勇;曹嵩;邓文文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心内科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分析

    目的 临床分析心内科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96例心内科患者,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粗给予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采取风险管理方式,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护理后,对照组出现风险事件6例,风险事件发生率12.5%,对照组仅出现风险事件1例,风险事件发生率2.0%,两组风险事件发生率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针对心内科患者,采取风险管理方式,能够有效减少风险事件发生,提升临床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锡淑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脑血栓治疗后的康复护理

    目的 临床分析脑血栓治疗后的康复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74例脑血栓患者,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采取康复护理方式,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护理后,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高达97.3%,比对照组64.8%明显更优,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针对脑血栓患者,采取康复护理方式,能有效促进患者预后,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且护理效果比单一的常规护理更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庆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