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晓娟
目的 实施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动静平衡康复训练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行胫骨平台骨折钢板内固定术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20例.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患者采用动静平衡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肌肉恢复程度与膝关节康复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肌肉恢复程度与膝关节功能康复效果均优于参照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应用动静平衡康复训练,达到动态平衡,可使关节与肌肉功能得到有效恢复,康复效果良好.
作者:王朝刚;胡文奎;王龙;范中文 刊期: 2017年第22期
在我国社会治理体系中,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占据着重要地位,直接关系到城市形象和市民生活质量.在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实践中,存在诸多难点,如何有效构建管理体系,提升卫生监督质量,是相关工作人员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立足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实际情况,分析存在的具体难点,同时寻求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
作者:潘新颖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比较不同厂家尼群地平片中有关物质的含量.方法 采用2015年版《中国药典》项目下该药物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通过HPLC的方法测定不同厂家尼群地平片的有关物质.结果 通过对3个不同厂家尼群地平有关物质的测定,采用自身面积对照法说明了不同厂家片剂中有关物质的含量及归属.结论 检测结果对于尼群地平片的杂质分析、质量控制具有重要作用,并为尼群地平片的生产和用药安全提供检测方法和判断依据.
作者:赵娟;施润杰;张煌;孔美江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索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他汀类药物序贯疗法的作用.方法 随机从某个医院中挑选心血管疾病患者100例分为A(观察组)、B(对比组)两组,其中A组40例,而B组则是60例,通过对两组住院观察来比较.首先,通过赋予A组以常规的治疗措施,而B组则是提供他汀类药物序贯疗法的措施,通过两组在此两种方法中的病理情况及其家人和患者的满意情况进行调查比较.结果 在治疗后其病理情况为两组的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都有趋于好的趋势,但B组明显要好于A组,再而对于心血管疾病中心血管的发生率也是B远远小于A组(P<0.05).结论 因此,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时,加入他汀类药物序贯疗法是很关键的.
作者:韩东赫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不同方法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并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急性心肌梗塞并心力衰竭患者作为样本,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联合给予患者卡维地洛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6.77%、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3.87%.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将卡维地洛联合应用到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中,提高治疗有效率.
作者:马瑞琴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耐药性肺结核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6年1月接诊的住院耐药性肺结核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合并中医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痰菌阴转率为88.4%,胸片病灶吸收率为83.2%,空洞闭合率为34.6%;对照组患者以上三项指标分别为66.9%、62.4%和2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者的细胞免疫性指标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出现了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耐药性肺结核,疗效十分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伟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讨论卡维地洛和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的效果以及对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现随机选取2015年6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美托洛尔)39例,实验组(卡维地洛)39例,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和观察.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明显下降,实验组下降较对照组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在胰岛素、血糖以及血脂水平改善上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维地洛能够有效的治疗高血压,同时能够调节血脂和血糖,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冯一平;樊霞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心血管病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并发静脉血栓的相关因素,提供有效的护理对策以减少静脉血栓的发生.方法 选取2010年9月~2016年8月PICC并发静脉血栓患者24例的护理方法,包括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适当抬高并限制患肢剧烈活动,遵医嘱抗凝治疗,局部热敷治疗等.结果 24例患者均血管再通,无严重并发症,并顺利拔管.结论 高龄、意识不清患者是PICC并发静脉血栓预防和观察的重点对象;规范PICC的护理操作,可以减少或者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吴纹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对比下肢静脉曲张的静脉腔内激光治疗与传统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80例,随机分为A组(n=40)与B组(n=40),A组行静脉腔内激光治疗,B组行传统手术治疗,对比疗效.结果 A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B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1年复发率、2年复发率少于B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腔内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效果显著,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更值得在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苏权厚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感染特点,并提出预防对策.方法 对4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考察感染特点.结果 48例患者中呼吸系统感染39例,颅内感染感染7例(手术后),其他2例,感染的病菌主要为革兰阳性菌及革兰阴性菌;患者的年龄、基础病、吸烟史等均为导致患者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蛛网膜下腔出血为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应结合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严格的监控,制定相应的对策.
作者:郭振辉;苗少辉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属于一种肺部慢性疾病,根据相关资料得知,这种疾病的发病率在我国呈显著上升的趋势,该病在发病的初期并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表现,在治疗过程中西医治疗方法主要采用糖皮质素以及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但是从治疗效果上来看,仅仅能对患者的气道炎症进行控制,但是并没有抗纤维化的作用,并且患者治疗后不良作用较多,预后效果不佳.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疾病的临床致死率较高,从近年来的临床治疗病历分析,患者确诊后存活5年以上的患者仅仅只有30%到50%左右,近年来国内许多中医专家学者致力于中医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疾病的研究,并且取得了相应的进展,本次研究主要分析在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疾病治疗中的中医治疗方法的运用效果与研究概况.
作者:刘莎莎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析脑血管疾病经临床神经介入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脑血管疾病患者84例,依据随机原则将其平分成对照组42例,接受内科保守治疗,观察组42例,选择神经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动脉狭窄改善有效率为90.48%,对照组动脉狭窄改善有效率64.29%(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14%,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9.05%(P<0.05).结论 临床神经介入治疗脑血管疾病能够改善颈动脉和椎动脉狭窄情况,同时能够降低并发症,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任斌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价值.方法 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病毒性心肌炎患者90例作为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分组,各45例.对照组进行西医治疗,中西医组采纳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心肌酶谱正常时间、心电图正常时间;干预前后患者心肌钙蛋白T、CKMB、LDH.结果 中西医组病毒性心肌炎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中西医组心肌酶谱正常时间、心电图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心肌钙蛋白T、CKMB、LDH(P>0.05);干预后中西医组心肌钙蛋白T、CKMB、LDH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价值高,可加速症状消退,改善心功能和心肌酶谱,缩短疗程,值得推广.
作者:王春华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究胫腓骨骨折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早期观察及护理重点.方法 选取我院骨科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胫腓骨骨折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患者2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情况及预后,结合相关文献,总结对此类患者早期观察与护理的重点,提高护理水平,改善患者预后及生存质量.结果与讨论23例患者全部痊愈后出院,无患者截肢或肢体坏死,在患者胫腓骨骨折后,应密切注意患者的体征,患肢的肿胀情况,及肢端循环情况,患者自身的感受等,这些都有利于在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早期发现,有利于及时给予患者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岳雪;赵宿宿;刘媛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分析CT检查在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 回顾性探讨分析2012年4月~2017年5月期间本医院门诊收录的150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基础资料及头颅CT诊断结果,根据脑梗死患者所处年龄段不同分为50例中青年组(年龄均介于30~59岁之间)和100例老年组(年龄均≥60岁),对全部患者均进行2次CT检查,分别于发病后24 h内、48 h后.比较两组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发病特征、CT检查影像学表现及诊断结果.结果 中青年组患者的活动中发病和进展型脑梗死的发生率均高于老年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静息态状况下发病、完全型脑梗死、严重意识障碍、精神症状以及痴呆等发生率均低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T诊断结果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检查可及早明确诊断脑梗死病变灶的具体分布和大小等情况,必要时应二次复查,以提高诊断符合率及准确性,并且其对观察病情进展、采取有效控制治疗措施和预后质量的提高均有重要意义.
作者:付裕 刊期: 2017年第22期
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使得在医院的药事管理重点也从传统的物转变为人的管理.而药品库房管理作为医院药事管理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其也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医院的管理水平.本文就药品库房管理在医院药事管理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与研究.
作者:光旭峰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对骨伤科护理管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骨伤科患者88例,按照随机划分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分别给予一般护理、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与护理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率.结果 护理满意率观察组97.73%(43/44)高于对照组81.82%(36/44),依从率观察组95.45%(42/44)高于对照组79.55%(35/44),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伤科患者护理管理中,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应用可使患者治疗与护理依从性提高,且有助于良好护患关系的构建,应在临床护理管理实践中推广应用.
作者:阮莉娜 刊期: 2017年第22期
输血之后产生的免疫反应和患者的愈后关系非常紧密,因此人们越来越关注输血的安全和有效.本文主要从输血者和受血者角度分析输血后免疫反应的影响和临床应对方式,其主要为临床输血决策提供帮助.
作者:王春环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对针刺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进行观察研究.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6年12月在宜昌市中医医院接受治疗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并1:1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51例.对常规药物治疗和针刺治疗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就治疗总有效率而言,实验组患者明显高于参照组[92.16%vs72.55%];就MMSE评分而言,实验组患者明显高于参照组;就ADL评分、ADAS-cog评分而言,实验组患者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陈雨萌;叶攀;谭爱华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在产科临床护理中应用.方法 以我院产妇84例为研究对象,通过电脑随机分组的方式,平分为两组,即常规组(n=42)与研究组(n=42),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结果 研究组产妇对护理模式的总满意度为95.24%,显著高于常规组78.57%的总满意度,组间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产科临床护理中,人性化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理想,且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古丽其玩尔·阿不力克木;布左拉·买买提明 刊期: 2017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