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动静平衡康复训练的实施

王朝刚;胡文奎;王龙;范中文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 动静平衡康复训练, 实施效果
摘要:目的 实施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动静平衡康复训练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行胫骨平台骨折钢板内固定术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20例.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患者采用动静平衡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肌肉恢复程度与膝关节康复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肌肉恢复程度与膝关节功能康复效果均优于参照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应用动静平衡康复训练,达到动态平衡,可使关节与肌肉功能得到有效恢复,康复效果良好.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青光眼手术患者的护理体会

    青光眼是一组以眼压异常升高,视功能减退和眼组织的损害,引起视神经凹陷性萎缩,视野缺损为特征的眼病.青光眼是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若能及早诊治,大多数患者可避免失明.我科自2007年开展此手术以来,通过对患者实施手术护理指导,收到良好效果.现将手术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春燕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针刺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对针刺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进行观察研究.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6年12月在宜昌市中医医院接受治疗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并1:1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51例.对常规药物治疗和针刺治疗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就治疗总有效率而言,实验组患者明显高于参照组[92.16%vs72.55%];就MMSE评分而言,实验组患者明显高于参照组;就ADL评分、ADAS-cog评分而言,实验组患者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陈雨萌;叶攀;谭爱华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略谈超声检查在妇科急腹症中的应用

    目的 对妇科急腹症临床诊断中超声检查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分析医院收治的妇科急腹症患者145例,均做病理检查确定急腹症表现,同时采用超声检查诊断,对超声检查结果符合率进行分析.结果 妇科急腹症患者145例,病理检查异位妊娠破裂106例,超声诊断结果符合率99.06%(105/106);卵巢囊肿扭转病理检查16例,超声诊断结果符合率87.50%(14/16);急性盆腔炎病理检查14例,超声诊断结果符合率85.71%(12/14);流产病理检查结果5例,超声检查符合率100%;卵巢黄体破裂,病理检查4例,超声诊断检查符合率75.00%(3/4).妇科急腹症超声检查结果,符合率95.86%(139/145).结论 妇科急腹症诊断中,超声检查方法应用下可取得显著效果,但需注意对于不确诊情况,应做病理检查,保证超声检查结果准确性,将其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作者:孟炜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合理护理对乳腺肿瘤切除后的积极影响

    目的 探讨合理护理对乳腺肿瘤切除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乳腺癌手术切除术后患者8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合理护理包括:心理指导,交流沟通,乳腺肿瘤相关知识宣传.结果 实施合理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在日常生活能力,社会生活能力评分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2.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理护理对乳腺肿瘤切除后的患者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乳腺癌手术切除术后患者实施合理护理后,可以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其生活质量,这将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刘小娜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Statin治疗前后以及停药对血脂影响

    动脉粥状硬化(atherosclerosis)是造成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动脉粥状硬化班当中含有脂肪核心以及纤维组织,从过去的动物实验以及临床研究已经证实高胆固醇血症会造成血管动脉粥状硬化斑块的产生.血管生物医学的进步,更进一步探索细胞激素与生长因子在动脉粥状硬化的病理机转,近已经将动脉粥状硬化的过程,认为是血管内壁发炎反应的结果.内皮细胞功能异常,平滑肌细胞的增生,乃至于动脉粥状硬化斑的增厚,会进一步使得血管内腔狭窄,阻碍血流的运行.然而,动脉粥状硬化斑若不稳定,便可能破裂,造成短时间内大量的血栓形成,完全阻塞住血管,而产生临床上急性心肌梗塞或急性脑中风等急性并发症.

    作者:冯小丽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急进高原部队官兵血常规指标分析

    目的 探讨急进高原部队官兵血常规正常参考范围,更好的实施部队高原驻训卫勤保障.方法选取我部216名男性官兵为受试对象,分别在进入高原前(海拔1600 m)、急进高原后(海拔4200 m)7 d和30 d进行静脉采血,分析进驻高原后各时间点及返回驻地后血常规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与上高原前比较,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和进驻高原时间的延长,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PLT)值都显著增加,但白细胞(WBC)值、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值、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值、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C)值未发生显著变化.结论掌握急进高原驻训官兵血常规相关指标的正常值参考范围以及在不同时间节点的分布特点和变化规律,对我军卫勤保障措施的制定和高原病防治有重要意义.

    作者:何存盛;雷乃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CT在脑梗死患者中的诊断意义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CT检查在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 回顾性探讨分析2012年4月~2017年5月期间本医院门诊收录的150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基础资料及头颅CT诊断结果,根据脑梗死患者所处年龄段不同分为50例中青年组(年龄均介于30~59岁之间)和100例老年组(年龄均≥60岁),对全部患者均进行2次CT检查,分别于发病后24 h内、48 h后.比较两组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发病特征、CT检查影像学表现及诊断结果.结果 中青年组患者的活动中发病和进展型脑梗死的发生率均高于老年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静息态状况下发病、完全型脑梗死、严重意识障碍、精神症状以及痴呆等发生率均低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T诊断结果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检查可及早明确诊断脑梗死病变灶的具体分布和大小等情况,必要时应二次复查,以提高诊断符合率及准确性,并且其对观察病情进展、采取有效控制治疗措施和预后质量的提高均有重要意义.

    作者:付裕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感染临床特点与预防研究

    目的 分析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感染特点,并提出预防对策.方法 对4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考察感染特点.结果 48例患者中呼吸系统感染39例,颅内感染感染7例(手术后),其他2例,感染的病菌主要为革兰阳性菌及革兰阴性菌;患者的年龄、基础病、吸烟史等均为导致患者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蛛网膜下腔出血为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应结合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严格的监控,制定相应的对策.

    作者:郭振辉;苗少辉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衍生物滴眼剂在治疗干眼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衍生物滴眼剂在治疗干眼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特选取2015年2月~2017年1月我院眼科门诊收治的干眼患者50例,按照双盲法分成观察组25例(50眼)和对照组25例(50眼).对照组给予硫酸软骨素治疗,观察组给予金因舒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0%,相比较对照组的80%,明显较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将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衍生物滴眼剂于干眼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可有效的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因此,可于临床实践中应用于推广.

    作者:袁鹏华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三甲复脉汤治疗心阴虚型快速性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运用三甲复脉汤治疗心阴虚型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心阴虚型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74例,其中,运用常规西药治疗的37例为对照组,运用三甲复脉汤治疗的另37例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的中医症候积分、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三甲复脉汤治疗心阴虚型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效果显著,可推广.

    作者:吕本林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循证护理在急性胃炎患者的临床体会

    目的 分析和探究在急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为其提供循证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了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胃肠科接受治疗的160例急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投硬币的方式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而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又给予了系统性的循证护理,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健康行为和焦虑情况等数据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8.75%)、健康行为评分(96.58±2.3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1.25%、(78.54±4.53)分,而实验组患者的焦虑情况评分(32.34±3.45)分低于对照组(48.52±4.31)分,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急性胃炎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不仅可以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得到明显的改善,而且还能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杜妲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不同时间段急诊溶栓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近期及 远期康复的疗效评估

    目的 分析在脑卒中患者的近期与远期治疗中行不同时间段急诊溶栓治疗对患者康复影响.方法 选在我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92例,依据溶栓时间段不同分成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患者46例,参照组溶栓时间为0~3 h,研究组溶栓时间为3~4.5 h,观察治疗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总值与参照组患者相比,数值明显要比参照组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脑卒中患者的近期与远期治疗中行0~3 h的急诊溶栓治疗,能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值得应用.

    作者:余晓娟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急性心肌梗塞并心力衰竭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不同方法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并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急性心肌梗塞并心力衰竭患者作为样本,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联合给予患者卡维地洛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6.77%、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3.87%.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将卡维地洛联合应用到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中,提高治疗有效率.

    作者:马瑞琴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中的难点与问题剖析

    在我国社会治理体系中,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占据着重要地位,直接关系到城市形象和市民生活质量.在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实践中,存在诸多难点,如何有效构建管理体系,提升卫生监督质量,是相关工作人员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立足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实际情况,分析存在的具体难点,同时寻求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

    作者:潘新颖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临床神经介入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析脑血管疾病经临床神经介入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脑血管疾病患者84例,依据随机原则将其平分成对照组42例,接受内科保守治疗,观察组42例,选择神经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动脉狭窄改善有效率为90.48%,对照组动脉狭窄改善有效率64.29%(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14%,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9.05%(P<0.05).结论 临床神经介入治疗脑血管疾病能够改善颈动脉和椎动脉狭窄情况,同时能够降低并发症,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任斌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144例阑尾炎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阑尾炎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为临床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阑尾炎手术患者14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本组患者围手术期的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00%,其中预防性用药率为96.53%,应用率较高的抗菌药物有奥硝唑、依替米星、头孢地嗪、五水头孢唑林钠和甲硝唑,在联合用药中,二联用药约占91.67%.结论 本院阑尾炎手术患者围手术抗菌药物应用较为合理,但部分二联药物组合情况还有待改善.

    作者:周永兵;谷建光;李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护理干预对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患者的应用效果探析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的胸腔积液患者109例,随机分成2组:研究组55例,予以全面护理干预,参照组54例,予以一般护理干预,对2组应用效果作比对.结果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3.64%,明显比参照组14.81%低(P<0.05);2组住院天数、引流管留置时长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的胸腔积液患者予以护理干预,可在有效防治并发症的基础上,明显缩减住院时间,可推荐.

    作者:曾秀莲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硫酸镁及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高症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 本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硫酸镁及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高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研究范围限定在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妊高症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分组的方式进行分组,观察组48例采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对照组48例采用硫酸镁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P<0.05);观察组治疗后患者无不良反应情况发生,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有5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P<0.05).结论 对妊高症患者采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进行治疗具有显著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戴锦中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输血相关免疫反应的研究进展

    输血之后产生的免疫反应和患者的愈后关系非常紧密,因此人们越来越关注输血的安全和有效.本文主要从输血者和受血者角度分析输血后免疫反应的影响和临床应对方式,其主要为临床输血决策提供帮助.

    作者:王春环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浅议优质护理服务在骨伤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对骨伤科护理管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骨伤科患者88例,按照随机划分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分别给予一般护理、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与护理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率.结果 护理满意率观察组97.73%(43/44)高于对照组81.82%(36/44),依从率观察组95.45%(42/44)高于对照组79.55%(35/44),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伤科患者护理管理中,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应用可使患者治疗与护理依从性提高,且有助于良好护患关系的构建,应在临床护理管理实践中推广应用.

    作者:阮莉娜 刊期: 2017年第22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