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活络除痹胶囊制备工艺的研究

丰东蒙;王瑛

关键词:活络除弊胶囊, 制备工艺, 成分
摘要:近年来,腰间盘突出等疾病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传统的资料方法并不能起到理想的治疗效果.现研制有活络除弊胶囊能够对这类疾病进行治疗,活络除弊胶囊中包含的桂枝、川芎、续断、防己等,能够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散寒止痛,在临床治疗中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但关于活络除弊胶囊的制备还有待完善,制备工艺的研究已经成为广大学者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本课题通过剂型改革,研制成剂型实用、工艺合理、疗效好、副作用小的中药复方制剂活络除弊滴丸,以满足临床需求.活络除弊胶囊以生药入药,兼顾了水溶性和脂溶性成分,明确其药效物质基础,对其各种极性化学成分做深入系统的研究,为活络除弊胶囊的基础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布地奈德、异丙托溴胺与特布他林联合氧气雾化治疗 小儿喘息性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 讨论布地奈德、异丙托溴胺与特布他林联合氧气雾化治疗小儿喘息性肺炎的效果.方法 现随机选取2015年7月~2016年8月我院儿科收治的小儿喘息性肺炎78例,分成对照组39例,实验组39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布地奈德、异丙托溴胺与特布他林联合氧气雾化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61%,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喘息性肺炎的治疗中,采用布地奈德、异丙托溴胺与特布他林联合氧气雾化治疗方案明显提高了治疗的有效率,临床症状改善较快,住院时间较短,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姜昆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确诊的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54例为2组,30例单独以常规方法治疗展开治疗为对照组,24例以常规方法治疗、急诊抢救联合展开治疗为观察组,观察组,对照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显效率62%、总有效率97%显著比对照组43%、77%优越(P<0.05).结论 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孙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衍生物滴眼剂在治疗干眼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衍生物滴眼剂在治疗干眼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特选取2015年2月~2017年1月我院眼科门诊收治的干眼患者50例,按照双盲法分成观察组25例(50眼)和对照组25例(50眼).对照组给予硫酸软骨素治疗,观察组给予金因舒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0%,相比较对照组的80%,明显较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将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衍生物滴眼剂于干眼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可有效的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因此,可于临床实践中应用于推广.

    作者:袁鹏华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5年2月~2017年5月收治的4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传统规护与优质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复发次数均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明显少于患者的住院时间及减少复发次数,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丛红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体检儿童指血5种微量元素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体检儿童指血5种微量元素检测结果.方法 选择2016年4月~2017年4月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儿童200例,利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5种微量元素进行科学的检测,在此基础上对检测结果进行系统的分析.结果 镁和铜元素并未因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婴儿组缺锌和缺铁的发病率高,其次为幼儿组;学龄组缺钙率高,其次为学龄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为了能够让儿童能够得到更好的生长发育,除了及时的添加辅食和合理膳食之外,还应该通过对微量元素的及时检测,来实时的补充所需要的微量元素.

    作者:彭国英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单药希罗达治疗中晚期胃肠道肿瘤的疗效观察和安全性

    目的 探讨采用单药希罗达治疗中晚期胃肠道肿瘤的化疗效果和用药安全性.方法 将近几年来的中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64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单药希罗达化疗,对照组采用希罗达联合紫杉醇和顺铂化疗;观察两组的化疗效果,分析用药安全性药物.结果 两组在总缓解率、收益率、生活质量评价、中位进展时间和中位生存时间等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的药物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采用单药希罗达治疗中晚期胃肠道肿瘤,能显著控制肿瘤发展,改善疾病预后,药物不良反应较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于志琴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新疆某地区居民全民健康体检结果分析及预防干预

    目的 了解新疆某地区居民总体健康状况及疾病谱,为进一步健康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开展全民健康体检,为辖区14911名居民进行全民健康体检.结果 体检阳性指标前十位为体质指数、腰围、血脂-总胆固醇、血脂-低密度脂蛋白、B超异常、血压、甘油三酯、血糖、总胆红素、血红蛋白.结论 体检异常指标与慢性病危险因素息息相关,积极控制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作者:周莉娟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价值及优势探析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价值.方法 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病毒性心肌炎患者90例作为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分组,各45例.对照组进行西医治疗,中西医组采纳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心肌酶谱正常时间、心电图正常时间;干预前后患者心肌钙蛋白T、CKMB、LDH.结果 中西医组病毒性心肌炎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中西医组心肌酶谱正常时间、心电图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心肌钙蛋白T、CKMB、LDH(P>0.05);干预后中西医组心肌钙蛋白T、CKMB、LDH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价值高,可加速症状消退,改善心功能和心肌酶谱,缩短疗程,值得推广.

    作者:王春华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感染临床特点与预防研究

    目的 分析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感染特点,并提出预防对策.方法 对4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考察感染特点.结果 48例患者中呼吸系统感染39例,颅内感染感染7例(手术后),其他2例,感染的病菌主要为革兰阳性菌及革兰阴性菌;患者的年龄、基础病、吸烟史等均为导致患者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蛛网膜下腔出血为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应结合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严格的监控,制定相应的对策.

    作者:郭振辉;苗少辉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藏药消痛贴膏治疗高原急性痛风性关节炎24 h疗效观察

    目的本文就藏药消痛贴膏对于高原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在24 h内的治疗效果进行了研究.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所收治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60例,给予常规计量秋水仙碱与布洛芬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60例,给予低剂量秋水仙碱与藏药消痛贴膏来进行治疗,就两组患者治疗24 h后的疼痛缓解程度以及副作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其疼痛缓解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副作用发生率也要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于高原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治疗时,通过藏药消痛贴膏的应用,其能够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并降低药物副作用的发生,因此值得进行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桑吉才让;仁青措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CT在脑梗死患者中的诊断意义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CT检查在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 回顾性探讨分析2012年4月~2017年5月期间本医院门诊收录的150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基础资料及头颅CT诊断结果,根据脑梗死患者所处年龄段不同分为50例中青年组(年龄均介于30~59岁之间)和100例老年组(年龄均≥60岁),对全部患者均进行2次CT检查,分别于发病后24 h内、48 h后.比较两组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发病特征、CT检查影像学表现及诊断结果.结果 中青年组患者的活动中发病和进展型脑梗死的发生率均高于老年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静息态状况下发病、完全型脑梗死、严重意识障碍、精神症状以及痴呆等发生率均低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T诊断结果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检查可及早明确诊断脑梗死病变灶的具体分布和大小等情况,必要时应二次复查,以提高诊断符合率及准确性,并且其对观察病情进展、采取有效控制治疗措施和预后质量的提高均有重要意义.

    作者:付裕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高频振荡通气对新生儿肺炎合并气胸患儿氧合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高频振荡通气对新生儿肺炎合并气胸患儿氧合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肺炎合并气胸患儿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与对照组(25例).对照组采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观察组实施高频振荡通气.比较两组患儿的氧合功能、机械通气和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氧合指数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新生儿肺炎合并气胸患儿,应用高频振荡通气利于降低氧合指数,缩短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

    作者:周莹莹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胰岛素注射适宜技术的推广对社区2型糖尿病管理模式的影响

    目的 本实验的课题在于探讨推广胰岛素注射适宜技术对社区2型糖尿病管理模式产生的影响.方法 先根据随机数字法对2015年2月到2017年3月安吉县孝丰镇管辖社区26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组,再对实验组130例患者采用胰岛素注射适宜技术推广模式,对照组130例采用常规管理模式,对比两组血糖控制及治疗依从性.结果 实验组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可通过胰岛素注射适宜技术推广模式显著提高,血糖指标能够得到改善,值得推广.

    作者:朱云;朱冰;梅宏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替格瑞洛在冠心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极大的威胁着人们的健康.替格瑞洛的产生和应用,弥补了传统氯吡格雷等药物在治疗冠心病中的不足.本文对这一新型口服抗血小板药物的特点以及临床研究展开了探讨.

    作者:付伟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中的难点与问题剖析

    在我国社会治理体系中,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占据着重要地位,直接关系到城市形象和市民生活质量.在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实践中,存在诸多难点,如何有效构建管理体系,提升卫生监督质量,是相关工作人员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立足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实际情况,分析存在的具体难点,同时寻求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

    作者:潘新颖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捏脊疗法治疗疳积机理探讨

    目的 分析在疳积治疗中捏脊疗法治疗效果与机理.方法 对北京中医院使用捏脊疗法治疗的23例小儿疳积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治疗后,23例小儿疳积症状明显好转或消失.结论 在疳积治疗中捏脊疗法治疗,能够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促进患儿康复,值得应用.

    作者:徐全江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两种按压方法的护理观察

    目的 探讨脐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LMWH)后两种按压方法对注射点皮下瘀斑的影响.方法 把脐周皮下注射用药低分子肝素的60例病例作为对象,以住院时间差异对其分组,实验组30例用药后按压10 min,对照组30例用药后按压5 min,比较2组局部皮下瘀斑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注射点瘀斑发生率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 脐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后按压10分钟可有效地减少注射部位的皮下瘀斑,从而确保机体满意度的升高.

    作者:张秀娟;冯艺;蔡岩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社区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康复的影响

    目的 针对社区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康复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脑梗死后遗症患者50例.对患者进行社区康复护理.对比患者护理前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躯体功能、认知功能.结果 经过社区康复护理,患者MBI(43.47±8.58VS72.36±6.40)、FCA(55.64±12.05VS 81.09±7.49)评分均显示出明显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康复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其躯体功能和认知功能,对患者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影响.

    作者:许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循证护理影响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 术后髋关节功能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的影响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与我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骨折的老年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均在此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进行跟踪随访后分别在术后的第1、3个月进行VAS评分的测定,并在术后第6、12个月进行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的测定.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Harris评分和VAS评分,两组患者术后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同期相比实验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术后12个月的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老年股骨与粗隆骨折患者的循证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宿宿;刘媛媛;岳雪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64排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运用于冠状动脉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探讨64排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在诊断冠状动脉疾病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到2017年5月间收治的冠状动脉疾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64排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回顾分析患者的诊断影像学图像,记录其各主要血管段的狭窄情况、狭窄程度等.结果 60例患者经64排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共检出93段血管段狭窄的情况,以LAD和RCA狭窄率高,分别占53.33%和56.67%.其中单支病变患者35例(58.33%),2支病变患者17例(28.33%),3支病变患者8例(8.33%),以单支病变为主.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的分别有55支(22.92%)、64支(26.67%)、30支(12.50%),以中度狭窄为主.结论 64排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疾病不仅操作无创、简单,而且扫描范围广、速度快、检测灵敏度高,能对冠脉病变进行有效定位、定性,为患者的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程立伍 刊期: 2017年第22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