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抗氧化、抗血小板和降脂三联疗法治疗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研究

曾莉梅

关键词:抗氧化、抗血小板和降脂三联疗法, 脑梗死,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 对抗氧化、抗血小板和降脂三联疗法治疗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抽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164例,以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2例,并且分别采用抗氧化、抗血小板和降脂三联疗法和常规治疗,对两种治疗方式的效果进行观察及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斑块面积为(0.50±0.41)cm2,对照组患者的斑块面积为(0.66±0.27)cm2,观察组斑块面积小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抗氧化、抗血小板和降脂三联疗法应用于对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的治疗,能够促进患者斑块的缩小,有利于患者身体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应用和推广.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贫血鉴别诊断中血液检验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在贫血疾病的鉴别诊断中,应用血液检验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50例地中海患者分成A组,50例缺铁性贫血分成B组,50例健康受检者为对照组.三组均行血液检验,比较三组血红蛋白(Hb)、血红细胞(RBC)、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技术与平均红细胞容积比值(RBC/MCV)、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等指标情况.结果 B组Hb、RBC值均小于A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RDW值大于A组与对照组(P<0.05);B组与对照组RBC/MCV和RBC小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MCV与MCH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贫血疾病的鉴别与诊断中,通过测定血液指标中的Hb、RBC、MCH、RBC/MCV、RDW可获得准确及可靠的信息.

    作者:易桂莲;涂秋华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止嗽散加减联合针灸疗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在开展慢性支气管炎疾病治疗工作中,观察止嗽散加减+针灸疗法施治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01月~2017年03月收治的82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实验对象;由数字奇偶法分组;对照组(41例):应用止嗽散加减疗法施治;观察组(41例):应用止嗽散加减+针灸疗法施治;终就两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用药疗效评价结果展开对比.结果 同对照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用药疗效评价结果(68.29%)对比,观察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患者(97.56%)获得显著性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合理应用止嗽散加减+针灸疗法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施治,对于终疗效评价结果的良好可以做出充分保证,从而优化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生活能力.

    作者:赵秀霞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改进法洗胃的临床应用及教学实践

    为了对改进法洗胃的效果进行进一步分析,提高急诊洗胃的安全性.从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接收的洗胃的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用改进法洗胃,做好常规护理工作,记录好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显示患者经过改进法洗胃之后,身体得到了有效恢复,其中有38例没有出现并发症,2例死亡,轻微影响6例,总有效率为95.6%.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改进法洗胃的效果比较显著,可以使细微工作进行得更加彻底,提高了这一过程的安全性.

    作者:吴晓燕;刘娟丽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在临床糖尿病诊断中的价值比较分析

    目的 对比在临床糖尿病的诊断中应用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本院于2016年2月~2017年5月接受的糖尿病患者9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尿液检验的方法,观察组则应用生化尿液检验的方法,观察并比较两组诊断有效率.结果 应用生化检验的观察组诊断有效率明显高于应用常规尿液检验的对照组(P<0.05).结论 糖尿病的临床诊断中,相比常规尿液检验,应用生化检验能够获得更好的诊断率,临床诊断价值更高.

    作者:涂秋华;戴玥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肺动脉漂浮导管应用于心血管危重症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对肺动脉漂浮导管应用于心血管危重症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以供参考.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本人在进修期间,选取进修医院2012年10月1日~2015年10月1日期间,接受治疗的46例心血管危重症患者,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对参与研究患者分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法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基础上,采取肺动脉漂浮导管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以及心功能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改善情况以及心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对心血管危重症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对患者采取肺动脉漂浮导管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情况以及心功能,可有效促进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研究价值.

    作者:崔豫贵;周龙威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细节护理对提高急诊内科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细节护理对提高急诊内科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7月将我院急诊内科收治的患者15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研究组给予细节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3.3%相对于对照组72.0%更高,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节护理在急诊内科患者护理中具有积极的应用效果,能显著提升其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作者:鲁丹丹;赵鑫萁;张琪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肛门湿疡病个案分析

    肛门湿疡病即肛周湿疹,肛周湿疹是发生于肛门及其周围的一种过敏性皮肤炎症性疾病.多数局限于肛门发病,少数可蔓延至会阴、臀、阴囊、阴唇等处.以肛门及其周围出现红斑、脱屑、丘疱疹、渗出和苔藓化等多种类型皮疹伴严重瘙痒为主要表现.常反复发作,任何年龄均可发病.此种类型皮肤不具备传染性,但反复发作、经久不愈和逐年上涨的高发病率严重困扰着人们的工作、学习甚至影响人们正常生活.

    作者:孙敬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健康教育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取2016年1月至11月阶段在我院治疗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84研究对象,按国际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个研究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患者.两组患者均给予慢性支气管炎常规临床护理干预,观察组额外实施健康教育.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慢性支气管炎疾病知识掌握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生活质量项目的评分均在同一水平,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疾病知识知晓率,并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实践价值极高.

    作者:岳卫英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频发心律失常伴心源性晕厥起搏器植入患者预见性护理干预成效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模式对频发心律失常伴心源性晕厥起搏器植入患者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心内科收治的频发心律失常伴心源性晕厥起搏器植入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起搏器植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出院时生活质量评分、平均住院时间、舒适度、并发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舒适度、护理满意度、平均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模式能明显提高频发心律失常伴心源性晕厥起搏器患者生活质量和舒适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有效保障患者安全,改善护患关系.

    作者:殷宁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老年呼吸内科感染的因素及预防措施探析

    目的 探讨老年呼吸内科感染的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老年呼吸内科感染患者120例,对患者的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在本组120例患者中,出现泌尿系感染的有17例;消化系统感染的有33例;呼吸系统感染的有66例.与其它类型比较,呼吸系统感染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在经过治疗后,病情均有明显好转.结论 由于老年患者抵抗力较差,容易受到病菌感染,因此治疗起来难度较大,本文就呼吸内科中,老年病患受感染的因素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提出了相对的预防措施,以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孙欣彤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护理路径研究

    目的 探究护理路径与常规护理对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差异研究.方法 总计纳入60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前者给予常规护理,后者在相同基础上给予护理路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及满意度评价.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与平均住院费用均显著高于研究组,(P<0.05);ADL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分别为(48.6±10.2)分、(30.8±5.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评价中对照组患者整体满意度为76.7%,显著低于研究组患者,其整体满意度为96.7%.结论 本研究结果初步证实对于出血性脑卒中患者通过护理路径能够显著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同时改善患者的日常行为能力,提高住院主观感受,因此值得临床应用和实践推广.

    作者:翟梦丽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丹红注射液联合硝酸酯类药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不同药物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2014年~2016年收治的9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为观察组(实施丹红注射液联合硝酸酯类药物治疗,n=48)和对照组(实施硝酸酯类药物治疗,n=48),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观察指标变化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3.75%和7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临床观察指标变化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互比较,观察组所得结果明显比对照组更为理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硝酸酯类药物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王泽学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肺部感染患者肺功能和血气指标的临床影响研究

    目的 探究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肺部感染时对患者肺功能和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 随机挑选8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肺部感染患者为治疗对象,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结束后分析两组肺功能和血气指标,并比较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02%)高于对照组(5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肺功能、血气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肺部感染疗效极佳,可于临床上推广.

    作者:张磊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冠心病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研究

    目的 总结冠心病护理中优质护理实施方案以及价值.方法 选择11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优质护理组以及基础护理组,组间例数一致.对比两组冠心病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前后情绪评分、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护理前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对比,优质护理组均明显优于基础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提高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改善负性情绪,整体上提高治疗预后,具有实施价值.

    作者:田辉丽;郁会敏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吡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对脑梗塞后血管性痴呆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脑梗塞后血管性痴呆采用吡拉西坦、尼莫地平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脑梗塞后血管性痴呆的患者7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加用吡拉西坦治疗.结果 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率,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脑梗塞后血管性痴呆采用吡拉西坦、尼莫地平治疗,疗效显著.

    作者:张凌云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PICC置管后并发上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PICC置管患者发生上肢深静脉血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我科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行PICC置管患者中3例发生上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护理全过程,分析血栓发生的原因,总结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PICC置管49例,其中3例发生了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对减少静脉血栓的形成、延长PICC留置时间.结论 置管术前给予有效的干预,置管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置管术后指导患者正确做置管侧肢体功能锻炼,给予有效的预防与处理,可有效降低静脉血栓形成.报告如下.

    作者:钟慧娟;骆芹莉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特殊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的影响

    目的 分析特殊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主要针对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一年间收治的冠心病患者,随机选取5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特殊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采取不同护理干预后,通过焦虑量表和抑郁量表计算两组患者的评分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焦虑评分为(35.35±6.54),抑郁评分为(15.52±3.68),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焦虑评分为(51.20±7.58),抑郁评分为(22.86±4.58).比较两组焦虑和抑郁情况可见,观察组患者焦虑问题改善情况要明显好于对照组;此外,从抑郁评分情况来看,特殊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总体抑郁改善情况也较对照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平均住院时间对比,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特殊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冠心病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同时还可以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蒲云;张红鸽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阿奇霉素+阴道栓剂治疗非淋菌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阿奇霉素+阴道栓剂治疗非淋菌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5月非淋菌性宫颈炎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4)对比研究,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对照组则采用阿奇霉素+阴道栓剂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经观察统计,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患者无任何不良反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028,P<0.05)结论 阿奇霉素+阴道栓剂治疗非淋菌性宫颈炎有较好的临床效果,给予患者更高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申亚楠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宫外孕患者进行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予以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β-HCG恢复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β-HCG恢复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宫外孕疗效显著,可有效缩短病程,保证患者的健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曲琳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头孢哌酮与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 针对老年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患者的诊疗现状,对比头孢哌酮与左氧氟沙星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患者88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4例,采用头孢哌酮治疗,对照组44例,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白细胞水平和中胜粒细胞百分比等指标明显改善,其中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更加良好(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5.45%高于对照组77.27%且不良反应率2.27%低于对照组18.18%(P<0.05).结论 与左氧氟沙星治疗方案对比,头孢哌酮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不良反应更少,可以作为老年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患者治疗的首选药物.

    作者:张红霞;张斌;董建强;张毅 刊期: 2017年第29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