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霞;张斌;董建强;张毅
目的 研究对体检者加强护理干预对采血后形成皮下血肿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取100位健康体检人员,随机均分两组后观察组强调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皮下血肿发生率以及体检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 对照组皮下血肿总发生率为14%,观察组仅为2%;满意度方面,对照组为84%,观察组达到100%.结论 在体检过程中强调对采血的有效护理干预可预防皮下血肿的形成,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升.
作者:熊廷莲 刊期: 2017年第29期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逐渐提高,人们更加关注自身健康状况的发展,十分关注心血管内科护理等问题.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工作,实质上存在很多的风险因素,这些风险因素主要涉及:护理人员因素、患者因素以及医院因素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对患者的护理效果.本文将简要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因素及防范对策方面的相关内容,旨在有效的提高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工作质量,给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的护理服务.
作者:曾国栋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原发性高血脂的效果.方法 采用2014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原发性高血脂患者10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氨氯地平+健康生活教育治疗,治疗组则采用氨氯地平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健康生活教育,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患者均完成随访2个月.结果 治疗组血压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血脂水准低于治疗前,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6.0%高于对照组80.0%(P<0.05).结论 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原发性高血脂的疗效显著,血压达标率高,血脂达标率高,降低了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巩永胜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探究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肺部感染时对患者肺功能和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 随机挑选8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肺部感染患者为治疗对象,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结束后分析两组肺功能和血气指标,并比较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02%)高于对照组(5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肺功能、血气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肺部感染疗效极佳,可于临床上推广.
作者:张磊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对肺结核合并肺心病心律失常进行临床分析并探讨.方法 将从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肺结核合并肺心律失常诊治的患者3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心律失常发生率进行统计.结果 经过检查后发现,肺结核结合肺心病心律失常的主要几种类型分别为窦性心律不齐16.67%、窦性心动过速33.33%、室性早搏13.33%、室性心动过速10%、心房颤动6.67%、室上性早搏20%.结论 经过动态心电图检查及相应的治疗后,肺结核合并肺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提高,此综合方法具有被推广至临床上的价值.
作者:裴爱香;高磊;高飞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老年呼吸内科感染的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老年呼吸内科感染患者120例,对患者的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在本组120例患者中,出现泌尿系感染的有17例;消化系统感染的有33例;呼吸系统感染的有66例.与其它类型比较,呼吸系统感染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在经过治疗后,病情均有明显好转.结论 由于老年患者抵抗力较差,容易受到病菌感染,因此治疗起来难度较大,本文就呼吸内科中,老年病患受感染的因素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提出了相对的预防措施,以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孙欣彤 刊期: 2017年第29期
高职高专中医专业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后,不能很快熟练临床技能操作和适应医院的各种环境,为了让中医专业学生很快适应,笔者通过对中医专业135名学生,进行临床实习前的技能培训和考核,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让学生更快的适应医院的各种环境.
作者:李新鹍;杨朝丽;戈云芳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不同药物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2014年~2016年收治的9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为观察组(实施丹红注射液联合硝酸酯类药物治疗,n=48)和对照组(实施硝酸酯类药物治疗,n=48),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观察指标变化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3.75%和7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临床观察指标变化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互比较,观察组所得结果明显比对照组更为理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硝酸酯类药物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王泽学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对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行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接收的78例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分组研究,随机分为循证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分别为39例.常规护理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循证护理组接受循证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存活率.结果 循证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37例(94.87%)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30例(76.92%),循证护理组的生存率38例(97.44%)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32例(82.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行循证护理指导,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同时,还能够满足患者所提出的护理需求.
作者:史臻;马会勤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分析口腔健康宣教对拔除阻生智齿患者牙科焦虑的影响.方法 2016年6月~2017年6月,于我院拔除阻生智齿的患者中选取358例,将其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就诊处理,给予观察组患者术前35 min口腔健康宣教,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相对于术前40 min,观察组患者术前5 min的MDAS评分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术前5 min的MDAS评分相对于术前40 min没有降低,反而升高.结论 口腔健康宣教能够降低拔除阻生智齿患者的牙科焦虑,在临床上值得对其进行广泛推广.
作者:刘朝祥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针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通过护理干预以后,对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在本院所接受的冠心病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挑选70例(2015年2月1日~2016月2月1日),对其中35例患者采取常规性的护理工作,记为常规组(A组),剩下35例患者在采取常规性护理工作的基础上还采取了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记为干预组(B组),后通过观察记录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焦虑情况和对护理的满意度,从而得出结论.结果 A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前SAS的评分为(56.0±5.7),护理后的评分为(51.3±2.4),满意度为60%(21/35);B组进行整体护理前SAS的评分为(56.6±5.3),护理后的评分为(41.2±3.9),满意度94.29%(33/35),差异有统计学以(P<0.05).结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通过护理干预后,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理情况和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邵红旭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旨在分析主动脉夹层破裂伴发心包积液的临床特征及表现.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6月收治的主动脉夹层破裂伴发心包积液的患者5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随机抽取同期住院的不伴发心包积液的主动脉夹层患者13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的方式综合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 主动脉夹层破裂伴心包积液的男女比例为2.5:1.0,有82%患者出现剧烈的胸背部撕裂样疼痛,其中患者收缩压、脉压分别为(138.8±35.7)mmHg、(52.9±19.9)mmHg,平均住院其间总死亡率为74%,而相比之下无心包积液患者的收缩压、脉压、住院期间总死亡率分别为(164.2±35.7)mmHg、(71.2±23.9)mmHg、30.7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回顾性综合评定患有主动脉夹层破裂伴发心包积液的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高,且收缩压、脉压均明显低于无心包积液患者,男性患病情况明显高于女性患者,采取早期确诊,控制高血压患者血压稳定并积极进行介入手术是治疗此病和降低死亡率的关键举措.
作者:程振华;高波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分析心血管内科护士的工作压力并探讨相应的解决措施.方法 按照随机抽取的原则,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的6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护理人员以自评与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压力情况评估,对结果进行分析比对,针对心血管科的主要压力源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从中选取30名护士作为观察组,采取情绪压力干预的方案,选择30名护士为对照组,不作干预,对比干预前后两组护理人员的心理情况.结果 血管内科护理人员主要的压力来源是巨大的工作量、工资待遇与社会地位较低,观察组护理人员在进行情绪压力干预后的负面情绪与心理压力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评分对比P<0.05.结论 情绪压力干预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人员的心理压力,使护理人员建立一个有效的情绪管理模式,具备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马会勤;史臻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对人性化护理应用于心内科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医院心内科收治的患者86例,采用随机划分模式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心内科一般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护理引入人性化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护理满意情况对比研究.结果 观察组SDS、SAS评分,在护理工作开展前无明显差异(P>0.05),而护理后心理评分观察组相比对照组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97.67%(42/43)高于对照组81.40%(35/43),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模式应用于心内科患者护理中,对帮助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推动良好护患关系构建可发挥重要作用,应在护理实践中推广应用.
作者:辛晓兰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在开展慢性支气管炎疾病治疗工作中,观察止嗽散加减+针灸疗法施治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01月~2017年03月收治的82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实验对象;由数字奇偶法分组;对照组(41例):应用止嗽散加减疗法施治;观察组(41例):应用止嗽散加减+针灸疗法施治;终就两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用药疗效评价结果展开对比.结果 同对照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用药疗效评价结果(68.29%)对比,观察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患者(97.56%)获得显著性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合理应用止嗽散加减+针灸疗法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施治,对于终疗效评价结果的良好可以做出充分保证,从而优化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生活能力.
作者:赵秀霞 刊期: 2017年第29期
肛门湿疡病即肛周湿疹,肛周湿疹是发生于肛门及其周围的一种过敏性皮肤炎症性疾病.多数局限于肛门发病,少数可蔓延至会阴、臀、阴囊、阴唇等处.以肛门及其周围出现红斑、脱屑、丘疱疹、渗出和苔藓化等多种类型皮疹伴严重瘙痒为主要表现.常反复发作,任何年龄均可发病.此种类型皮肤不具备传染性,但反复发作、经久不愈和逐年上涨的高发病率严重困扰着人们的工作、学习甚至影响人们正常生活.
作者:孙敬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联合小切口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方法 青州市人民医院肛肠外科2015年2月至2015年6月将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100例按照入院奇偶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各50例,对照组小切口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小切口手术+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数据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长短.结果 观察组总满意率96.00%,较对照组总满意率82.00%占有明显优势(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5%;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2%;并发症指数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号住院天数为(13.22±1.02)天,对照组病号的(17.31±3.17)天,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 综合护理联合小切口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效果比单纯的小切口+常规护理治疗效果好,可以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大面积推广.
作者:王玲云;徐薇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评估白细胞介素-24基因用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发病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筛选本市三甲医院2015年6月~2016年4月接收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发病患者46例,设置为研究组(实验标本:膝关节滑膜标本);同时筛选同期在本市三甲医院体检的健康人45例,设置为参照组(实验标本:膝关节滑膜组织),提取机体RNA,以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来检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滑膜组织中白细胞介素-24基因表达.结果 研究组白细胞介素-24基因表达值(0.051±0.006),参照组白细胞介素-24基因表达值(0.940±0.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检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发病患者过程中,白细胞介素-24基本表达降低,可为临床确诊及救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提供依据.
作者:李洪强;刘伟;赵立强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建立一种用流式细胞术筛查血小板抗体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临床治疗中.方法 将78例需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的患者进行AB两组试验,分别用常规处理法和流式细胞术来进行检测,观察两组的检测结果.结果 A组的检出率为25.65%,而B组的检出率为35.90%,相比而言,B组的检出率明显高于A组,而且检测的时间也要短于A组,但是两者的阳性率无明显差异.经检测,B组中还发现有10例含抗HLA抗体,有1例含抗HPA-5b抗体,有9例为自身抗体.结论 对于筛查血小板的抗体,流式细胞术的建立以及应用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该方法不仅检测速度快,操作简单,还实现了标准化,非常适用于临床检测.
作者:韩博文 刊期: 2017年第29期
为了对改进法洗胃的效果进行进一步分析,提高急诊洗胃的安全性.从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接收的洗胃的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用改进法洗胃,做好常规护理工作,记录好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显示患者经过改进法洗胃之后,身体得到了有效恢复,其中有38例没有出现并发症,2例死亡,轻微影响6例,总有效率为95.6%.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改进法洗胃的效果比较显著,可以使细微工作进行得更加彻底,提高了这一过程的安全性.
作者:吴晓燕;刘娟丽 刊期: 2017年第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