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循证护理对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的应用效果

史臻;马会勤

关键词:循证护理, 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患者, 护理满意度, 生存率
摘要:目的 探讨对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行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接收的78例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分组研究,随机分为循证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分别为39例.常规护理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循证护理组接受循证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存活率.结果 循证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37例(94.87%)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30例(76.92%),循证护理组的生存率38例(97.44%)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32例(82.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行循证护理指导,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同时,还能够满足患者所提出的护理需求.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复方曲肽治疗血栓闭塞性血管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复方曲肽治疗血栓闭塞性血管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血栓闭塞性血管炎68例,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3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复方曲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血浆粘度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较对照组76.47%显著较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血浆粘度水平较对照组显著较低(P<0.05).结论 复方曲肽联合常规治疗能通过改善患者血液高凝状态抑制血栓,治疗血栓闭塞性血管炎疗效较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李峰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人性化护理模式在脑外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脑外科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脑外科2016年6月~2017年6月接收的患者124例,按照随机方式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外科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后,有利于提升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促使患者尽早痊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高婷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心绞痛患者护理干预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对心绞痛患者行护理干预对于生活质量的临床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接收的88例心绞痛患者进行对照分析,按照患者的个人意愿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护理指导,护理组行综合护理指导,观察并比较两组生活质量以及心理症状.结果 护理组的各项生活质量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护理组的心理症状水平均优于对照组,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绞痛患者行综合护理指导,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同时,还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

    作者:郁会敏;田辉丽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中医骨科综合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治疗效果

    目的 探讨中医骨科综合治疗方案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给予中药汤剂活血止痛汤和中医骨科理疗按摩治疗)和对照组(术后静注甘露醇治疗),每组40例,均治疗1周后评估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肿胀消除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肿胀消除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骨科综合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疗效显著,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李伟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埃索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评估

    目的 研究分析埃索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接收的消化性溃疡患者92例,依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埃索美拉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效率.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3.9%,低于观察组患者91.3%,两组患者治疗效率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治疗消化性溃疡,应用埃索美拉唑方法可提高治疗效率,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祎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加强中医专业学生实习前技能培训和考核-提高临床实践能力

    高职高专中医专业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后,不能很快熟练临床技能操作和适应医院的各种环境,为了让中医专业学生很快适应,笔者通过对中医专业135名学生,进行临床实习前的技能培训和考核,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让学生更快的适应医院的各种环境.

    作者:李新鹍;杨朝丽;戈云芳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心悸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本文随机抽取在南通市中医院接受治疗且确诊属心悸的病人进行探讨分析.通过治疗一部分患者痊愈,还有一部分患者明显好转.利用中医药治疗对心悸在症状好转方面有明显的改善,具有可行性.本文主要阐述心悸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行临床辨证分型、治疗及病因病机分析.

    作者:孙飞虎;高想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流式细胞术筛查血小板抗体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目的 建立一种用流式细胞术筛查血小板抗体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临床治疗中.方法 将78例需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的患者进行AB两组试验,分别用常规处理法和流式细胞术来进行检测,观察两组的检测结果.结果 A组的检出率为25.65%,而B组的检出率为35.90%,相比而言,B组的检出率明显高于A组,而且检测的时间也要短于A组,但是两者的阳性率无明显差异.经检测,B组中还发现有10例含抗HLA抗体,有1例含抗HPA-5b抗体,有9例为自身抗体.结论 对于筛查血小板的抗体,流式细胞术的建立以及应用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该方法不仅检测速度快,操作简单,还实现了标准化,非常适用于临床检测.

    作者:韩博文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细节护理在健康管理中心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析健康管理中心护理服务贯彻细节护理理念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2017年间在本健康管理中心进行健康管理用户相关资料,从中选取80例,编序并随机数字表将其每组40例分为常规组(健康管理中心常规护理服务)与细节组(联合细节护理干预).比较不同护理服务下用户各方面体验差异.结果 细节组健康管理依从度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节组对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健康管理中心护理中以细节护理为指导,对用户提供更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有利于保障用户健康管理依从性,提高对护理内容满意程度,更好的降低时间成本,值得于健康管理中心广泛推广.

    作者:陈梦兰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不良生活习惯对甲状腺结节的影响

    目的 调查不良生活习惯对甲状腺结节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6年5月来济阳县人民医院查体的2178例,问卷调查了解其生活习惯、压力等.结果 甲状腺结节患病率为47.61%,饮酒、吸烟的人群患病率分别为60.9%、6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是甲状腺结节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吸烟者患甲状腺结节率较高.

    作者:宋希福;刘敏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微课在《急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微课教学法在急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两个年级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5级的210名学生作为观察组,使用微课教学法进行教学,2014级的276名学生作为对照组,使用常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教学完成后对学生理论考试的成绩进行比较,以问卷形式了解学生对微课教学法的认可度.结果 观察组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学生对微课教学法的认可度较高.结论 微课教学法能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能显著提升急救护理学教学质量.

    作者:杨朝丽;李新鹍;戈云芳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左心耳封堵术7例临床病例报告

    心房颤动是引起缺血性中风的主要原因之一.一旦发生脑卒中,轻者致残,重者致死.因此治疗房颤的主要目标是预防脑卒中.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缺血性脑卒中年发生率约5%[1].而房颤引起的脑卒中,其栓子90%~100%源自左心耳,左心耳是房颤血栓栓塞的主要来源[2].故左心耳封堵术可以有效的预防脑卒中,同时又可以有效降低房颤患者长期口服华法令等抗凝药物所致的出血等并发症.我科室在2015年的5月份率先在内蒙古自治区进行试验,到目前为止已经为7例患者置入了左心耳封堵器.

    作者:聂龙文;阿拉腾其木格;齐万涛;王智勇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参附注射液+稳心颗粒治疗48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效果观察

    目的 探寻缓慢性心律失常佳的治疗方案,以参附注射液、稳心颗粒为例.方法 本次所选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96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8例,观察组48例,分别接受稳心颗粒单独治疗和参附注射液+稳心颗粒联合治疗方式.结果 通过不同临床治疗方案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心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各级医院应学习参附注射液+稳心颗粒治疗方法,并尝试运用于临床实践中.

    作者:管淑英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探讨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5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治疗组与参照组各29名.治疗组应用贝那普利与氨氯地平治疗,参照组应用贝那普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血压改善情况以及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参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9.31%,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5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均得到改善,但是治疗组患者的血压改善效果更加理想.结论 贝那普利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较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提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且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作者:张效霁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美多心安联合厄贝沙坦片对血清中MMPs及B型钠尿肽水平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分析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美多心安联合厄贝沙坦片对血清中MMPs及B型钠尿肽水平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从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来我院就诊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厄贝沙坦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美多心安联合厄贝沙坦片治疗,比较分析经过治疗后患者血清中MMPs及B型钠尿肽水平的变化情况以及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概率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和B型钠尿肽水平明显改善,且总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例数均较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美多心安联合厄贝沙坦片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清中MMPs及B型钠尿肽水平,减轻患者病痛伤害,缩短治疗周期,提高治疗稳定性和可靠性,在临床上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应用空间.

    作者:肖娇;朱俐俐;朱曦;姚静静;黄新星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心血管专科临床实习现状及教学模式初探

    心血管疾病患病率、死亡率逐年持续上升,心血管内科专业迅猛发展,高素质的医学人才汲缺,对于心血管专业临床实习生的培养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将一名医学生培养成为一名合格的临床医生的关键阶段,那么如何实现临床实习生将基础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培养科学的临床思维和过硬的临床技能,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刘志强;马晓芸;木胡牙提;何鹏义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小儿心脏横纹肌瘤的超声心动图诊断及分析其与结节性硬化症的关系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应用在小儿心脏横纹肌瘤(CRM)的价值及其与结节性硬化症(TSC)的关系.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确诊为结节性硬化症患儿3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组对象家属愿意配合研究,均有完整的超声心动图资料,回顾性分析他们的资料,结合临床特征与辅助检查,探讨其心脏横纹肌瘤情况,并分析二者的关系.结果 30例结节性硬化症患儿经临床检查,证实有心脏横纹肌瘤18例,其中多发部位肿瘤有14例,左心室多,形态主要为椭圆形或圆形、强回声结节.结论 超声心动图诊断小儿结节性硬化症时应考虑有无心脏横纹肌瘤,根据其超声特点可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更可靠的依据,便于尽早检出心脏横纹肌瘤情况.

    作者:厉玉彬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频发心律失常伴心源性晕厥起搏器植入患者预见性护理干预成效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模式对频发心律失常伴心源性晕厥起搏器植入患者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心内科收治的频发心律失常伴心源性晕厥起搏器植入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起搏器植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出院时生活质量评分、平均住院时间、舒适度、并发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舒适度、护理满意度、平均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模式能明显提高频发心律失常伴心源性晕厥起搏器患者生活质量和舒适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有效保障患者安全,改善护患关系.

    作者:殷宁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

    目的 针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通过护理干预以后,对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在本院所接受的冠心病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挑选70例(2015年2月1日~2016月2月1日),对其中35例患者采取常规性的护理工作,记为常规组(A组),剩下35例患者在采取常规性护理工作的基础上还采取了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记为干预组(B组),后通过观察记录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焦虑情况和对护理的满意度,从而得出结论.结果 A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前SAS的评分为(56.0±5.7),护理后的评分为(51.3±2.4),满意度为60%(21/35);B组进行整体护理前SAS的评分为(56.6±5.3),护理后的评分为(41.2±3.9),满意度94.29%(33/35),差异有统计学以(P<0.05).结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通过护理干预后,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理情况和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邵红旭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时机及中转开腹影响因素的探讨

    目的 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时机及中转开腹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方法 研究中纳入我院2015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86例,根据就诊顺序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于症状出现48 h后行手术治疗,观察组于症状出现48 h内行手术治疗;将患者各项临床资料详细整理后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转率低,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单因素分析影响中转开腹因素为:症状出现时间以及胆囊壁厚度、白细胞数目、胆囊周围渗出、腹肌紧张;多因素分析影响中转开腹因素为:症状出现时间、胆囊周围渗出.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时需在患者症状出现48 h内行手术治疗,症状出现时间、胆囊周围渗出为影响中转开腹独立危险因素,临床治疗时需全面评估.

    作者:王兴军 刊期: 2017年第29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