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频发心律失常伴心源性晕厥起搏器植入患者预见性护理干预成效

殷宁

关键词:心律失常, 心源性晕厥, 起搏器, 预见性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模式对频发心律失常伴心源性晕厥起搏器植入患者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心内科收治的频发心律失常伴心源性晕厥起搏器植入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起搏器植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出院时生活质量评分、平均住院时间、舒适度、并发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舒适度、护理满意度、平均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模式能明显提高频发心律失常伴心源性晕厥起搏器患者生活质量和舒适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有效保障患者安全,改善护患关系.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蠲痹汤加减联合甲氨喋呤及来氟米特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阻证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蠲痹汤+甲氨喋呤+来氟米特对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抽取至我院就诊的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02例,收治时间为2015年6月15日~2016年6月15日,其中一组采取西药治疗,另外一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与常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12%与7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疼痛程度与晨起僵硬程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上述评分均有所下降,且以实验组的下降程度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采取蠲痹汤+甲氨喋呤+来氟米特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疼痛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采纳.

    作者:冯彦飞;常增伟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护理路径研究

    目的 探究护理路径与常规护理对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差异研究.方法 总计纳入60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前者给予常规护理,后者在相同基础上给予护理路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及满意度评价.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与平均住院费用均显著高于研究组,(P<0.05);ADL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分别为(48.6±10.2)分、(30.8±5.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评价中对照组患者整体满意度为76.7%,显著低于研究组患者,其整体满意度为96.7%.结论 本研究结果初步证实对于出血性脑卒中患者通过护理路径能够显著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同时改善患者的日常行为能力,提高住院主观感受,因此值得临床应用和实践推广.

    作者:翟梦丽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口腔健康宣教对拔除阻生智齿患者牙科焦虑的影响

    目的 分析口腔健康宣教对拔除阻生智齿患者牙科焦虑的影响.方法 2016年6月~2017年6月,于我院拔除阻生智齿的患者中选取358例,将其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就诊处理,给予观察组患者术前35 min口腔健康宣教,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相对于术前40 min,观察组患者术前5 min的MDAS评分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术前5 min的MDAS评分相对于术前40 min没有降低,反而升高.结论 口腔健康宣教能够降低拔除阻生智齿患者的牙科焦虑,在临床上值得对其进行广泛推广.

    作者:刘朝祥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药物结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焦虑症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探讨认知行为疗法结合药物治疗焦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1月来我院治疗的焦虑症患者66例分为两组,药物治疗组和综合治疗组,每组33例.药物治疗组采用盐酸万拉法新胶囊治疗,综合治疗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认知行为疗法进行治疗.结果 在本研究中,药物治疗组显效率为57.58%,综合治疗组显效率为87.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焦虑症患者,采用认知行为疗法结合药物治疗有着良好的疗效,对患者的社会功能、生活质量有着显著的提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周瑞华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在临床糖尿病诊断中的价值比较分析

    目的 对比在临床糖尿病的诊断中应用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本院于2016年2月~2017年5月接受的糖尿病患者9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尿液检验的方法,观察组则应用生化尿液检验的方法,观察并比较两组诊断有效率.结果 应用生化检验的观察组诊断有效率明显高于应用常规尿液检验的对照组(P<0.05).结论 糖尿病的临床诊断中,相比常规尿液检验,应用生化检验能够获得更好的诊断率,临床诊断价值更高.

    作者:涂秋华;戴玥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血府逐瘀汤治疗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血清SOD、MDA、NO水平的影响

    目的 分析探讨血府逐淤汤治疗老年心肌梗死对于患者血清SOD、MDA、NO水平的影响.方法 针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82例进行研究,将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血府逐瘀汤进行治疗.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不同,对照组为95.1%.而观察组为68.2%,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SOD、MDA、NO指标对比无差异(P>0.05),但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心肌梗死患者采取血府逐瘀汤治疗,能有有效的改善患者氧化应激反应,从而将应激反应对患者心肌以及心血管的伤害降至低.

    作者:樊晓东;孙建军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小议手足口病的流行概况和预防措施

    目的 分析总结手足口病的流行概况和预防措施,为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经验依据.方法 比较我市医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和2013年1月~2015年12月,实施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措施前后,手足口病的流行状况,总结预防控制措施的效果.结果 2013年1月~2015年12月之间实施疾病预防措施后,手足口病报告病例数较预防措施实施前显著减少.结论 手足口病实施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对控制手足口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卢丽君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头孢哌酮与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 针对老年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患者的诊疗现状,对比头孢哌酮与左氧氟沙星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患者88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4例,采用头孢哌酮治疗,对照组44例,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白细胞水平和中胜粒细胞百分比等指标明显改善,其中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更加良好(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5.45%高于对照组77.27%且不良反应率2.27%低于对照组18.18%(P<0.05).结论 与左氧氟沙星治疗方案对比,头孢哌酮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不良反应更少,可以作为老年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患者治疗的首选药物.

    作者:张红霞;张斌;董建强;张毅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试论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模式的构建

    医院信息管理作为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能够帮助管理人员全面以及客观的了解医院运行和管理现状,还能够帮助其正确和及时的做出决策和判断,是提高医院管理效能和服务质量的重要措施,其管理的完善情况也将直接影响医院的整体发展水平.但由于我国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起步较晚,其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不完善的地方.本次研究将就我国目前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构建模式进行分析综述,并提出相应的构建措施.

    作者:黄文娟;包宇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复方曲肽治疗血栓闭塞性血管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复方曲肽治疗血栓闭塞性血管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血栓闭塞性血管炎68例,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3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复方曲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血浆粘度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较对照组76.47%显著较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血浆粘度水平较对照组显著较低(P<0.05).结论 复方曲肽联合常规治疗能通过改善患者血液高凝状态抑制血栓,治疗血栓闭塞性血管炎疗效较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李峰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康复运动对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康复运动对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BNP)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40例HFpEF患者随机分为康复运动组及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康复运动组辅以6分钟步行运动训练.8周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浆脑钠肽水平(BNP)及6分钟步行距离(6-MWD).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浆脑钠肽水平(BNP)均有改善(P<0.05);康复运动组血浆脑钠肽水平(BN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6 min步行运动可明显降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浆脑钠肽水平(BNP),对提高患者的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是有好处的.6 min步行运动训练治疗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是有效的和安全的.

    作者:薛菊娥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经桡动脉与股动脉行PCI术治疗高龄冠心病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对比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与股动脉行PCI术治疗高龄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5年8月~2016年8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高龄冠心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行股动脉PCT术治疗,观察组行桡动脉PCT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桡动脉与股动脉行PCI术治疗高龄冠心病临床疗效相当,但行桡动脉PCT术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行股动脉PCT术治疗.

    作者:刘子畅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改进法洗胃的临床应用及教学实践

    为了对改进法洗胃的效果进行进一步分析,提高急诊洗胃的安全性.从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接收的洗胃的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用改进法洗胃,做好常规护理工作,记录好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显示患者经过改进法洗胃之后,身体得到了有效恢复,其中有38例没有出现并发症,2例死亡,轻微影响6例,总有效率为95.6%.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改进法洗胃的效果比较显著,可以使细微工作进行得更加彻底,提高了这一过程的安全性.

    作者:吴晓燕;刘娟丽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联用磷酸肌酸钠和大剂量的维生素C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采用磷酸肌酸钠联合大剂量的维生素C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53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予以观察组磷酸肌酸钠联合大剂量的维生素C治疗,予以对照组一般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通过治疗发现,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6.29%,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4.61%,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采用磷酸肌酸钠联合大剂量的维生素C治疗,能够有效地缓解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柏丹丹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人性化护理模式在脑外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脑外科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脑外科2016年6月~2017年6月接收的患者124例,按照随机方式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外科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后,有利于提升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促使患者尽早痊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高婷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氨氯地平与阿托伐他汀联用治疗高血压合并原发性高血脂的效果

    目的 探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原发性高血脂的效果.方法 采用2014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原发性高血脂患者10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氨氯地平+健康生活教育治疗,治疗组则采用氨氯地平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健康生活教育,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患者均完成随访2个月.结果 治疗组血压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血脂水准低于治疗前,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6.0%高于对照组80.0%(P<0.05).结论 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原发性高血脂的疗效显著,血压达标率高,血脂达标率高,降低了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巩永胜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中的护理研究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中护理效果.方法 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自愿到我院进行治疗脑出血患者282例,根据入院时间分为两组,每组1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1个月Fugl-Meyer和Barth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用于脑出血患者中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霞;刘明欣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抗氧化、抗血小板和降脂三联疗法治疗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研究

    目的 对抗氧化、抗血小板和降脂三联疗法治疗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抽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164例,以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2例,并且分别采用抗氧化、抗血小板和降脂三联疗法和常规治疗,对两种治疗方式的效果进行观察及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斑块面积为(0.50±0.41)cm2,对照组患者的斑块面积为(0.66±0.27)cm2,观察组斑块面积小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抗氧化、抗血小板和降脂三联疗法应用于对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的治疗,能够促进患者斑块的缩小,有利于患者身体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应用和推广.

    作者:曾莉梅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细节护理对提高急诊内科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细节护理对提高急诊内科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7月将我院急诊内科收治的患者15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研究组给予细节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3.3%相对于对照组72.0%更高,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节护理在急诊内科患者护理中具有积极的应用效果,能显著提升其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作者:鲁丹丹;赵鑫萁;张琪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浅谈跖筋膜炎

    本文首先对跖筋膜炎的定义及流行病学进行了简要论述,其次从中医的角度对其病因病机进行了探讨,后分析了跖筋膜解剖特点、在足底生物力学的作用与炎症形成的关系.

    作者:张洫;罗庆金;欧阳建彬 刊期: 2017年第29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