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桡动脉与股动脉行PCI术治疗高龄冠心病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对比

刘子畅

关键词:高龄冠心病, 桡动脉, 股动脉, PCI术, 安全性
摘要: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与股动脉行PCI术治疗高龄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5年8月~2016年8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高龄冠心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行股动脉PCT术治疗,观察组行桡动脉PCT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桡动脉与股动脉行PCI术治疗高龄冠心病临床疗效相当,但行桡动脉PCT术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行股动脉PCT术治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抗氧化、抗血小板和降脂三联疗法治疗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研究

    目的 对抗氧化、抗血小板和降脂三联疗法治疗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抽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164例,以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2例,并且分别采用抗氧化、抗血小板和降脂三联疗法和常规治疗,对两种治疗方式的效果进行观察及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斑块面积为(0.50±0.41)cm2,对照组患者的斑块面积为(0.66±0.27)cm2,观察组斑块面积小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抗氧化、抗血小板和降脂三联疗法应用于对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的治疗,能够促进患者斑块的缩小,有利于患者身体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应用和推广.

    作者:曾莉梅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合并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 对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合并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患者肾功能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以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4月1日至2017年4月1日接受治疗的高血压合并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患者114例,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对参与研究患者分组,对照组患者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使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血压、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微量白蛋白以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血压情况、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尿微量白蛋白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血压合并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情况、以及胆固醇各项指标,且对患者的肾功能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加强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研究价值.

    作者:刘伟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埃索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评估

    目的 研究分析埃索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接收的消化性溃疡患者92例,依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埃索美拉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效率.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3.9%,低于观察组患者91.3%,两组患者治疗效率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治疗消化性溃疡,应用埃索美拉唑方法可提高治疗效率,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祎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初探新医改下医院药剂管理模式的转变

    近年来,我国深入落实了医疗体制改革,新医改的实施,对医院药剂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药剂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时期医院的发展需求,在这种情况下,积极转变传统医院药剂管理模式势在必行.鉴于此,本文首先对新医改背景下医院药剂管理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并对新医改背景下药剂管理的转变模式展开了详细探讨,以供参考.

    作者:吴英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孕三烯酮联合腹腔镜下电凝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采取孕三烯酮+腹腔镜下电凝治疗的方案进行治疗后的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10例(2016年1月12日~2017年1月12日期间),将其依据计算机随机原则分两组,55例为一组.一组给予腹腔镜下电凝治疗(对照组),另一组使用孕三烯酮(观察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和安全系数.结果 观察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总有效率92.73%、总不良反应发生概率10.91%,和对照组相比有优势,P<0.05.结论 腹腔镜下电凝治疗同时联合孕三烯酮方案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治疗,效果理想.

    作者:金彩卿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联用磷酸肌酸钠和大剂量的维生素C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采用磷酸肌酸钠联合大剂量的维生素C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53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予以观察组磷酸肌酸钠联合大剂量的维生素C治疗,予以对照组一般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通过治疗发现,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6.29%,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4.61%,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采用磷酸肌酸钠联合大剂量的维生素C治疗,能够有效地缓解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柏丹丹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右美托咪啶联合瑞芬太尼在ERCP+EST取石术中运用

    目的 观察因胆总管结石疾病行ERCP+EST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啶联合瑞芬太尼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实验,选择因胆总管结石行ERCP+EST取石术患者38例,A组患者采用清醒无痛麻醉(右美托咪啶联合瑞芬太尼),而B组因患者采用咪唑安定、杜冷丁、氟哌利多的药物组合进行麻醉.结果 A组19例因胆总管结石疾病行ERCP+EST取石术患者各个时间点HR、MAP、RR、SPO2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幅度比B组小,患者术中生命体征更加平稳,安全性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右美托咪啶联合瑞芬太尼在因胆总管结石疾病行ERCP+EST取石术患者的围手术期能取得更好的缓解疼痛的效果.

    作者:黄刚红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细节护理对提高急诊内科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细节护理对提高急诊内科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7月将我院急诊内科收治的患者15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研究组给予细节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3.3%相对于对照组72.0%更高,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节护理在急诊内科患者护理中具有积极的应用效果,能显著提升其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作者:鲁丹丹;赵鑫萁;张琪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浅谈跖筋膜炎

    本文首先对跖筋膜炎的定义及流行病学进行了简要论述,其次从中医的角度对其病因病机进行了探讨,后分析了跖筋膜解剖特点、在足底生物力学的作用与炎症形成的关系.

    作者:张洫;罗庆金;欧阳建彬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健康教育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取2016年1月至11月阶段在我院治疗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84研究对象,按国际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个研究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患者.两组患者均给予慢性支气管炎常规临床护理干预,观察组额外实施健康教育.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慢性支气管炎疾病知识掌握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生活质量项目的评分均在同一水平,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疾病知识知晓率,并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实践价值极高.

    作者:岳卫英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对健康体检管理的意义及运用效果

    目的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对健康体检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不同时期我院进行体检的人员各200例,根据时段段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分析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前后的情况.结果 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对医护人员满意程度显著提升.结论 在健康体检科中采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能够促进接受检查人员的护理满意程度.

    作者:任伟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肺部感染患者肺功能和血气指标的临床影响研究

    目的 探究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肺部感染时对患者肺功能和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 随机挑选8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肺部感染患者为治疗对象,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结束后分析两组肺功能和血气指标,并比较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02%)高于对照组(5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肺功能、血气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肺部感染疗效极佳,可于临床上推广.

    作者:张磊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参附注射液+稳心颗粒治疗48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效果观察

    目的 探寻缓慢性心律失常佳的治疗方案,以参附注射液、稳心颗粒为例.方法 本次所选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96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8例,观察组48例,分别接受稳心颗粒单独治疗和参附注射液+稳心颗粒联合治疗方式.结果 通过不同临床治疗方案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心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各级医院应学习参附注射液+稳心颗粒治疗方法,并尝试运用于临床实践中.

    作者:管淑英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中医骨科综合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治疗效果

    目的 探讨中医骨科综合治疗方案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给予中药汤剂活血止痛汤和中医骨科理疗按摩治疗)和对照组(术后静注甘露醇治疗),每组40例,均治疗1周后评估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肿胀消除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肿胀消除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骨科综合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疗效显著,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李伟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流式细胞术筛查血小板抗体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目的 建立一种用流式细胞术筛查血小板抗体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临床治疗中.方法 将78例需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的患者进行AB两组试验,分别用常规处理法和流式细胞术来进行检测,观察两组的检测结果.结果 A组的检出率为25.65%,而B组的检出率为35.90%,相比而言,B组的检出率明显高于A组,而且检测的时间也要短于A组,但是两者的阳性率无明显差异.经检测,B组中还发现有10例含抗HLA抗体,有1例含抗HPA-5b抗体,有9例为自身抗体.结论 对于筛查血小板的抗体,流式细胞术的建立以及应用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该方法不仅检测速度快,操作简单,还实现了标准化,非常适用于临床检测.

    作者:韩博文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PICC置管后并发上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PICC置管患者发生上肢深静脉血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我科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行PICC置管患者中3例发生上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护理全过程,分析血栓发生的原因,总结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PICC置管49例,其中3例发生了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对减少静脉血栓的形成、延长PICC留置时间.结论 置管术前给予有效的干预,置管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置管术后指导患者正确做置管侧肢体功能锻炼,给予有效的预防与处理,可有效降低静脉血栓形成.报告如下.

    作者:钟慧娟;骆芹莉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药物结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焦虑症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探讨认知行为疗法结合药物治疗焦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1月来我院治疗的焦虑症患者66例分为两组,药物治疗组和综合治疗组,每组33例.药物治疗组采用盐酸万拉法新胶囊治疗,综合治疗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认知行为疗法进行治疗.结果 在本研究中,药物治疗组显效率为57.58%,综合治疗组显效率为87.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焦虑症患者,采用认知行为疗法结合药物治疗有着良好的疗效,对患者的社会功能、生活质量有着显著的提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周瑞华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神经外科手术中预存自体血输血技术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 主要通过研究神经外科手术中预存自体血输血技术的效果,展现其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6月之间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根据患者自身的意愿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0例患者进行预存自体血输血技术进行治疗;对照组40例患者进行异体输血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围手术期所用异体血用量进行对比,同时观察患者手术前和麻醉诱导前血红蛋白、红细胞的变化情况,由此判断其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异体血液的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二者之间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应用预存自体血输血技术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围手术期异体血输入量,能够有效避免血源性疾病的传播,在临床上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高华;李悦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探讨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5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治疗组与参照组各29名.治疗组应用贝那普利与氨氯地平治疗,参照组应用贝那普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血压改善情况以及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参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9.31%,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5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均得到改善,但是治疗组患者的血压改善效果更加理想.结论 贝那普利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较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提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且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作者:张效霁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肺动脉漂浮导管应用于心血管危重症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对肺动脉漂浮导管应用于心血管危重症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以供参考.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本人在进修期间,选取进修医院2012年10月1日~2015年10月1日期间,接受治疗的46例心血管危重症患者,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对参与研究患者分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法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基础上,采取肺动脉漂浮导管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以及心功能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改善情况以及心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对心血管危重症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对患者采取肺动脉漂浮导管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情况以及心功能,可有效促进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研究价值.

    作者:崔豫贵;周龙威 刊期: 2017年第29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