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霞;刘明欣
目的 研究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在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7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63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31例实施雷贝拉唑治疗,实验组3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康复新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治愈率、症状缓解率、生活质量评分及临床症状评分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在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较为显著,安全性较高,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周青美 刊期: 2017年第29期
青光眼为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其病机较为复杂.当前,临床上治疗青光眼的方法较多,但相比较来说,中药安全性更高,通过其制剂,以进一步控制视神经萎缩发展,让人体视力得以恢复.
作者:张秋丽;姜岩;王为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分析探讨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采取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的降压效果以及对患者左心室肥厚度的影响效果.方法 针对我院2017年1月~6月收治的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50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采取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进行治疗.分析对比本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情况以及左心室肥厚度的改变.结果 所有患者均用药一个月后,根据评定标准发现,用药效果达显效患者40例(80.0%),效果达有效患者4例(8.0%),用药后无效患者6例(12.0%),总有效率为88.0%(44/50).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左室舒张功能指标,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氢治疗老年收缩期高血压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并且安全性也较为显著,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华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因胆总管结石疾病行ERCP+EST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啶联合瑞芬太尼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实验,选择因胆总管结石行ERCP+EST取石术患者38例,A组患者采用清醒无痛麻醉(右美托咪啶联合瑞芬太尼),而B组因患者采用咪唑安定、杜冷丁、氟哌利多的药物组合进行麻醉.结果 A组19例因胆总管结石疾病行ERCP+EST取石术患者各个时间点HR、MAP、RR、SPO2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幅度比B组小,患者术中生命体征更加平稳,安全性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右美托咪啶联合瑞芬太尼在因胆总管结石疾病行ERCP+EST取石术患者的围手术期能取得更好的缓解疼痛的效果.
作者:黄刚红 刊期: 2017年第29期
通过构建专业化的体检中心,可以充分发挥医院健康管理的作用,并且促进医院的发展.在实践中,需要落实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这样才能把体检工作做好,为受检者提供全方面、多层面、方便快捷的体验服务,本文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武慧敏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模式对频发心律失常伴心源性晕厥起搏器植入患者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心内科收治的频发心律失常伴心源性晕厥起搏器植入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起搏器植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出院时生活质量评分、平均住院时间、舒适度、并发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舒适度、护理满意度、平均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模式能明显提高频发心律失常伴心源性晕厥起搏器患者生活质量和舒适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有效保障患者安全,改善护患关系.
作者:殷宁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宫外孕患者进行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予以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β-HCG恢复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β-HCG恢复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宫外孕疗效显著,可有效缩短病程,保证患者的健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曲琳 刊期: 2017年第29期
肛门湿疡病即肛周湿疹,肛周湿疹是发生于肛门及其周围的一种过敏性皮肤炎症性疾病.多数局限于肛门发病,少数可蔓延至会阴、臀、阴囊、阴唇等处.以肛门及其周围出现红斑、脱屑、丘疱疹、渗出和苔藓化等多种类型皮疹伴严重瘙痒为主要表现.常反复发作,任何年龄均可发病.此种类型皮肤不具备传染性,但反复发作、经久不愈和逐年上涨的高发病率严重困扰着人们的工作、学习甚至影响人们正常生活.
作者:孙敬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分析探讨认知行为疗法结合药物治疗焦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1月来我院治疗的焦虑症患者66例分为两组,药物治疗组和综合治疗组,每组33例.药物治疗组采用盐酸万拉法新胶囊治疗,综合治疗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认知行为疗法进行治疗.结果 在本研究中,药物治疗组显效率为57.58%,综合治疗组显效率为87.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焦虑症患者,采用认知行为疗法结合药物治疗有着良好的疗效,对患者的社会功能、生活质量有着显著的提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周瑞华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对比在临床糖尿病的诊断中应用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本院于2016年2月~2017年5月接受的糖尿病患者9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尿液检验的方法,观察组则应用生化尿液检验的方法,观察并比较两组诊断有效率.结果 应用生化检验的观察组诊断有效率明显高于应用常规尿液检验的对照组(P<0.05).结论 糖尿病的临床诊断中,相比常规尿液检验,应用生化检验能够获得更好的诊断率,临床诊断价值更高.
作者:涂秋华;戴玥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微课教学法在急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两个年级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5级的210名学生作为观察组,使用微课教学法进行教学,2014级的276名学生作为对照组,使用常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教学完成后对学生理论考试的成绩进行比较,以问卷形式了解学生对微课教学法的认可度.结果 观察组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学生对微课教学法的认可度较高.结论 微课教学法能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能显著提升急救护理学教学质量.
作者:杨朝丽;李新鹍;戈云芳 刊期: 2017年第29期
本文随机抽取在南通市中医院接受治疗且确诊属心悸的病人进行探讨分析.通过治疗一部分患者痊愈,还有一部分患者明显好转.利用中医药治疗对心悸在症状好转方面有明显的改善,具有可行性.本文主要阐述心悸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行临床辨证分型、治疗及病因病机分析.
作者:孙飞虎;高想 刊期: 2017年第29期
随着现代护理观念的不断更新,目前在很多医院里,护士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变得越来越重要,而且护士与患者之间的有效沟通越来越受到医院的重视.尤其是在妇科的护理工作中,护士一定要加强与女性患者之间沟通的有效性,了解女性患者的心理的特征和担心,能够帮助女性患者及时处理焦虑与恐慌感,鼓励女性患者要有战胜病魔的勇气,这些都是妇科护理工作中涉及到的有效沟通的合理应用.
作者:杨秋粟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临床检验指标对急性胰腺炎并发症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急性胰腺炎患者224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并发症发生与临床相关指标及预后评估.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急性胰腺炎并发症,血白细胞(WBC)、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红细胞分布宽度(RDW)、C反应蛋白(CRP)、凝血酶原时间(PT)为主要危险因素,同时WBC为导致急性胰腺炎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 PT、WBC、CRP、APTT、ALb等临床指标为急性胰腺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具有很高的预后评估价值.
作者:戴玥;易桂莲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研究综合护理对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方法 选自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然后任意的分成参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参考组采用传统的临床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参考组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措施进行临床护理干预,同时患者在接收以及康复出院的过程中,所有患者均符和我国高血压定义标准,给这些患者康复后的生活质量完成测评.结果 采取了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治疗方法后,实验组患者的所有考察项的分数值都明显高于参照组,同时实验组患者的服药依从率达到了97.5%,明显高于参考组的82.5%.结论 针对患有各种高血压患者适当合理的采取综合护理的临床干预,能够非常好的提高患者的生理、心理以及生活功能的康复率,有助于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康复后的生活质量,应该大力的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霞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研究乡镇卫生服务中心儿童预防接种的管理及护理.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乡镇卫生服务中心接收的儿童预防接种儿童13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儿童采用传统护理管理方法,观察组儿童采用全面护理管理方法.对比两组儿童接种后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并对比两组儿童家属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儿童接种后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为6.13%,低于对照组儿童的15.37%(P<0.05).观察组儿童家属的总满意率为93.87%,高于对照组儿童家属的84.63%(P<0.05).结论 在乡镇卫生服务中心儿童预防接种当中,采取全面护理管理的方法,能够减少儿童接种后的不良反应,提高儿童家属的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金淑玲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效果,探索提高普外科护理质量的有效之路.方法 比较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前后,普外科在护理满意度、质控评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三项指标数据的差异.结果 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普外科护理满意度是71.48%;实施后普外科护理满意度上升至97.12%,两组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普外科护理质控评分为85.27±1.1;实施后护理质控评分为94.3±0.6,这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普外科不良事件发生率高达11.36%,实施后普外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将至2.81%,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普外科护理工作中,护理风险管理措施,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和科室声誉,取得了社会经济效益双收的良好效果.
作者:徐薇;王玲云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与股动脉行PCI术治疗高龄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5年8月~2016年8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高龄冠心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行股动脉PCT术治疗,观察组行桡动脉PCT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桡动脉与股动脉行PCI术治疗高龄冠心病临床疗效相当,但行桡动脉PCT术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行股动脉PCT术治疗.
作者:刘子畅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组合腹膜透析在慢性肾衰竭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7年6月自愿到科室接受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82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41例)和观察组(n=41例).对照组采用腹膜透析治疗,观察组加用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治疗不同时间点肾功能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肌酐、尿素氮、白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血液透析组合腹膜透析用于慢性肾衰竭患者中有助于改善患者肾功能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夏庆华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对肺动脉漂浮导管应用于心血管危重症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以供参考.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本人在进修期间,选取进修医院2012年10月1日~2015年10月1日期间,接受治疗的46例心血管危重症患者,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对参与研究患者分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法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基础上,采取肺动脉漂浮导管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以及心功能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改善情况以及心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对心血管危重症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对患者采取肺动脉漂浮导管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情况以及心功能,可有效促进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研究价值.
作者:崔豫贵;周龙威 刊期: 2017年第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