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晓东;孙建军
目的 分析特殊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主要针对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一年间收治的冠心病患者,随机选取5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特殊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采取不同护理干预后,通过焦虑量表和抑郁量表计算两组患者的评分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焦虑评分为(35.35±6.54),抑郁评分为(15.52±3.68),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焦虑评分为(51.20±7.58),抑郁评分为(22.86±4.58).比较两组焦虑和抑郁情况可见,观察组患者焦虑问题改善情况要明显好于对照组;此外,从抑郁评分情况来看,特殊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总体抑郁改善情况也较对照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平均住院时间对比,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特殊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冠心病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同时还可以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蒲云;张红鸽 刊期: 2017年第29期
随着现代护理观念的不断更新,目前在很多医院里,护士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变得越来越重要,而且护士与患者之间的有效沟通越来越受到医院的重视.尤其是在妇科的护理工作中,护士一定要加强与女性患者之间沟通的有效性,了解女性患者的心理的特征和担心,能够帮助女性患者及时处理焦虑与恐慌感,鼓励女性患者要有战胜病魔的勇气,这些都是妇科护理工作中涉及到的有效沟通的合理应用.
作者:杨秋粟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在贫血疾病的鉴别诊断中,应用血液检验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50例地中海患者分成A组,50例缺铁性贫血分成B组,50例健康受检者为对照组.三组均行血液检验,比较三组血红蛋白(Hb)、血红细胞(RBC)、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技术与平均红细胞容积比值(RBC/MCV)、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等指标情况.结果 B组Hb、RBC值均小于A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RDW值大于A组与对照组(P<0.05);B组与对照组RBC/MCV和RBC小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MCV与MCH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贫血疾病的鉴别与诊断中,通过测定血液指标中的Hb、RBC、MCH、RBC/MCV、RDW可获得准确及可靠的信息.
作者:易桂莲;涂秋华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分析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情况及其相关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9月~2017年6月收治的72例肿瘤化疗且接受PICC置管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研究对象,每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予以精细化管理.观察两组患者PO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6.11%和5.56%,对照组明显高于实验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包括穿刺点渗血、穿刺点感染、静脉炎、导管堵塞、导管脱落、血栓形成等,予以精细化管理的情况下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毛丽芳;谢燕;袁婷婷 刊期: 2017年第29期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的异常而引起的冠状动脉血流的减少,而导致的心肌持续的缺血缺氧,终出现心肌梗死[1].心肌梗死作为循环系统的常见病,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上升.积极有效的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的成功率及预后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我们的研究中,通过护理干预,对急性心梗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和预后进行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白丽云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PICC置管患者发生上肢深静脉血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我科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行PICC置管患者中3例发生上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护理全过程,分析血栓发生的原因,总结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PICC置管49例,其中3例发生了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对减少静脉血栓的形成、延长PICC留置时间.结论 置管术前给予有效的干预,置管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置管术后指导患者正确做置管侧肢体功能锻炼,给予有效的预防与处理,可有效降低静脉血栓形成.报告如下.
作者:钟慧娟;骆芹莉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在胆囊切除术后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8月~2017年4月自愿到科室手术治疗的胆囊疾病患者84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42例)和观察组(n=42例).入组患者均行胆囊切除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采用直观模拟量表(VAS)量表对两组术前、术后疼痛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前VAS评分为(3.24±1.03)分与对照组(322±1.01)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VAS评分为(0.89±0.12)分,低于对照组(1.47±0.32)分(P<0.05).结论 将延续性护理干预用于胆囊切除术中效果理想,有助于减轻患者疼痛,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素萍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老年呼吸内科感染的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老年呼吸内科感染患者120例,对患者的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在本组120例患者中,出现泌尿系感染的有17例;消化系统感染的有33例;呼吸系统感染的有66例.与其它类型比较,呼吸系统感染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在经过治疗后,病情均有明显好转.结论 由于老年患者抵抗力较差,容易受到病菌感染,因此治疗起来难度较大,本文就呼吸内科中,老年病患受感染的因素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提出了相对的预防措施,以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孙欣彤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对健康体检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不同时期我院进行体检的人员各200例,根据时段段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分析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前后的情况.结果 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对医护人员满意程度显著提升.结论 在健康体检科中采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能够促进接受检查人员的护理满意程度.
作者:任伟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对比在临床糖尿病的诊断中应用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本院于2016年2月~2017年5月接受的糖尿病患者9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尿液检验的方法,观察组则应用生化尿液检验的方法,观察并比较两组诊断有效率.结果 应用生化检验的观察组诊断有效率明显高于应用常规尿液检验的对照组(P<0.05).结论 糖尿病的临床诊断中,相比常规尿液检验,应用生化检验能够获得更好的诊断率,临床诊断价值更高.
作者:涂秋华;戴玥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探寻缓慢性心律失常佳的治疗方案,以参附注射液、稳心颗粒为例.方法 本次所选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96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8例,观察组48例,分别接受稳心颗粒单独治疗和参附注射液+稳心颗粒联合治疗方式.结果 通过不同临床治疗方案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心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各级医院应学习参附注射液+稳心颗粒治疗方法,并尝试运用于临床实践中.
作者:管淑英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研究和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5月~2017年5月期间在我院就实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的患者,将之随机抽取的94例患者,按照数字表达法分为为47例的对照组(常规对症治疗及护理组)和47例的观察组(常规对症治疗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组).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3个月的髋关节恢复情况进行比较,同时对其两组患者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及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且对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以及出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髋关节恢复良好的例数为45例(95.7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8例(80.85%),组间比有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3例下肢静脉血栓、1例感染,脱位1例,发生率为10.63%,观察组6例下肢静脉血栓、3例感染,脱位2例,发生率为23.40%,组间比有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下床时间以及出院时间分别为(8.64±2.51、14.62±5.97),对照组为(10.23±2.65、17.59±3.28),前者明显优于后者,组间比有差异(P<0.05).结论 以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及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为目的,本次研究中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对其进行护理,发现效果较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且缩短了患者的治疗时间,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属的一致认可,值得临床上推广并应用.
作者:陈卫涛;郝艳民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研究复方曲肽治疗血栓闭塞性血管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血栓闭塞性血管炎68例,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3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复方曲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血浆粘度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较对照组76.47%显著较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血浆粘度水平较对照组显著较低(P<0.05).结论 复方曲肽联合常规治疗能通过改善患者血液高凝状态抑制血栓,治疗血栓闭塞性血管炎疗效较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李峰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分析探讨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5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治疗组与参照组各29名.治疗组应用贝那普利与氨氯地平治疗,参照组应用贝那普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血压改善情况以及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参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9.31%,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5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均得到改善,但是治疗组患者的血压改善效果更加理想.结论 贝那普利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较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提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且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作者:张效霁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研究慢性胆囊炎患者行半夏泻心汤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入我院于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前来就诊的慢性胆囊炎患者共60例,将其按照就诊时间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为30例.研究组患者行半夏泻心汤治疗,参照组患者行常规药物治疗,以30日为一治疗周期,于60日后判定两组患者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采用半夏泻心汤治疗的研究组其患者的好转情况显著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胆囊炎患者采用中药治疗的方法相对优于西药治疗更加有效,且能够提升患者满意度,临床推广价值存在.
作者:王会玲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总结泌尿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合并糖尿病的患者96例.随机分成护理组和观察组,各48例,护理组患者实施围手术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组患者满意度为91%,并发症出现率为2%,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7.0±1.5天,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79%,并发症出现率为11%,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2±2.6天.结论 泌尿外科患者合并糖尿病给予围手术期护理,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为建立良好医患关系奠定基础.
作者:孙晓莉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研究对体检者加强护理干预对采血后形成皮下血肿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取100位健康体检人员,随机均分两组后观察组强调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皮下血肿发生率以及体检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 对照组皮下血肿总发生率为14%,观察组仅为2%;满意度方面,对照组为84%,观察组达到100%.结论 在体检过程中强调对采血的有效护理干预可预防皮下血肿的形成,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升.
作者:熊廷莲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分析总结手足口病的流行概况和预防措施,为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经验依据.方法 比较我市医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和2013年1月~2015年12月,实施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措施前后,手足口病的流行状况,总结预防控制措施的效果.结果 2013年1月~2015年12月之间实施疾病预防措施后,手足口病报告病例数较预防措施实施前显著减少.结论 手足口病实施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对控制手足口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卢丽君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时机及中转开腹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方法 研究中纳入我院2015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86例,根据就诊顺序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于症状出现48 h后行手术治疗,观察组于症状出现48 h内行手术治疗;将患者各项临床资料详细整理后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转率低,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单因素分析影响中转开腹因素为:症状出现时间以及胆囊壁厚度、白细胞数目、胆囊周围渗出、腹肌紧张;多因素分析影响中转开腹因素为:症状出现时间、胆囊周围渗出.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时需在患者症状出现48 h内行手术治疗,症状出现时间、胆囊周围渗出为影响中转开腹独立危险因素,临床治疗时需全面评估.
作者:王兴军 刊期: 2017年第29期
大肠癌分为直肠癌和结肠癌.近年来,随着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及生存环境的改变,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威胁着人民身体健康.目前主要治疗手段,仍以手术、放化疗、基因治疗、分子靶向治疗等为主.祖国医学对肿瘤的诊治由来已久,结合中医药治疗,能有效改善西药治疗所产生的一系列毒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本文对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大肠癌的文献做一简单的归纳总结.
作者:周懿明;徐婧;宋怡琳 刊期: 2017年第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