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的应用效果

李小明

关键词:综合护理, 冠心病, 常规护理
摘要: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110例冠心病患者,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将2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冠心病患者血压水平、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冠心病患者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研究.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对比分析不同术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临床疗效研究及其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治疗中对比不同术式治疗的效果和机体免疫功能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从2015年7月~2017年7月所接收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60例患者实施研究,分为常规组(30例)与实验组(30例),常规组实施传统开腹式手术治疗,而实验组则实施腹腔镜联合式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VAS评分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实验组患者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采用腹腔镜联合式手术治疗,效果优于传统开腹式手术治疗,同时降低并发症率,值得运用和推广.

    作者:苏同森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综合护理对老年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对老年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 共选择6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予综合护理,观察时间为4周.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35%;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以(P<0.05).结论 综合护理可有效提高老年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杨金梅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食管癌根治术中应用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干预应用于食管癌根治术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拟行食管癌根治术的82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G组,41例)和常规组(C组,41例).C组实施常规护理,G组实施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G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干预应用于食管癌根治术中,具有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高的优点,提倡推广.

    作者:蒋春英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蒙药萨布如木洗剂坐浴混合痔术后疼痛的疗效观察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于健康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对医疗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在传统医学不断发展的情况,蒙药在当前的疾病治疗当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得到了广大医学界人士的认可.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放在了蒙药的使用方面.混合痔作为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传统的药物治疗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很难取得有效的治疗效果,这就使得许多学者将目光放在了蒙药方面,希望通过蒙药来实现混合痔治疗效果的改善.混合痔疮在目前的临床当中十分常见,主要是在肛门同一方位的齿线上下发生,由于受到静脉曲张的影响,出现了团块的情况,主要表现特点为内外相连以及无明显分界.在目前的痔疮类型当中,混合痔是其中为严重,临床表现为便血、肛门部位有疼痛坠胀的感觉.从病因方面来看,主要是患者在久坐、久站的不良习惯影响下,患者体内的血液无法得到正常的流通,使得患者出现混合痔疮.除此之外,一些不良的饮食习惯以及生活习惯,也会导致混合痔的发病.

    作者:何和平;阿日嘎太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智能模拟教学下如何强化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目的 分析智能模拟教学对提升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作用;方法 对照法与观察法相结合,选取2015年~2017年在我院实习医学生200人,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00人,对照组仍然选择传统培养教学方式,观察组则是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开展智能模拟教学.终选择真实的临床病例,借助模拟接诊方式进行考核,主要考核医学生诊疗过程、操作流程等;结果 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医学生的问诊成绩、病例分析成绩、查体成绩等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智能模拟教学应用到医学生培养中,有利于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同时为医学生未来发展提供可控制性安全平台.

    作者:王钧灏;刘霞;王疏桐;郭晟坤;苏佳楠;刘浩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分析乳腺癌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53、癌胚抗原、铁蛋白、降钙素水平的变化及临床价值

    目的 对乳腺癌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53、癌胚抗原、铁蛋白、降钙素水平的变化及临床价值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的癌变患者4800例与正常女性480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将两组患者的血清糖类抗原153、癌胚抗原、铁蛋白、降钙素水平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将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差异显著,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糖类抗原153敏感性55.01、特异性90.18、阳性似然比8.83、阴性似然比0.52;癌胚抗原敏感性41.35、特异性92.64、阳性似然比5.48、阴性似然比0.65;铁蛋白敏感性71.24、特异性68.44、阳性似然性14.81、阴性似然性0.24,降钙素水平敏感性22.53、特异性72.84、阳性似然性4.57、阴性似然性0.72.结论 对乳腺癌患者进行血清糖类抗原153、癌胚抗原、铁蛋白、降钙素水平的联合检测,对提高乳腺癌诊断敏感性便于及早进行治疗作用重大,临床应用价值较大.

    作者:袁跃中;李春雨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对精神病病房加强监管对意外事故的预防效果

    目的 研究在精神病房加强监管对意外事故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取100位精神病房收治的住院病患,随机分组后观察组强调针对意外事故的监管.对比两组意外事故发生率以及患者家属满意度差异性.结果 对照组意外事故总发生率为26%,满意度为70%;观察组总发生率为10%,满意度为86%.结论 精神病房出现的意外事故类型较多,相对而言摔伤/划伤发生率更高,需加强监管,提升患者住院安全性.

    作者:杨敏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生活方式干预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意义分析

    目的 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生活方式干预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与探究.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4月~2017年10月期间接收的5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经过基础药物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为7.3%±0.3%为探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原药物治疗方案,而观察组患者在原药物治疗基础上加以生活方式干预,3个月为一个周期,连续观察2个周期,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优良率为96.00%,对照组患者的血糖控制优良率为76.00%,两组数据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使其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药物治疗加以生活方式干预,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治疗成效十分明显,充分体现其价值意义,值得不断推广与采纳.

    作者:赖金清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纵隔淋巴结包膜外软组织受侵对ⅢA-N2期NSCLC术后放疗效果的预测作用

    目的 探讨分析纵隔淋巴结包膜外软组织受侵对ⅢA—N2期NSCLC术后放疗效果的预测所起到的作用和价值.方法 从我院选取2014年4月到2017年4月接受术后化疗的ⅢA-N2期NSCLC患者40例,按照ECE(+)、ECE(-)将其分为两组,即术后单纯化疗组和同步放化疗行亚组.结果 而通过对多因素进行分析后发现,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的PFS、OS的独立预后因素为ECE.结论 纵隔淋巴结包膜外软组织受侵是ⅢA-N2期是NSCLC的独立预后因素,他为ⅢA-N2期NSCLC的术后放疗选择提供了参考依据.

    作者:赵振华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前后血清肌钙蛋白T、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变化及与预后相关性研究

    目的 分析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前后血清肌钙蛋白T、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变化和预后相关性.方法 选44例患者对比观测.结果 介入治疗后效果显著.结论 对该病患者可行介入治疗

    作者:于丽丽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糖尿病患者全面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究对糖尿病患者应用全面护理干预模式实施护理的护理结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我院接收诊治的糖尿病患者94例作为研究样本,均为我院依据相应标准确诊的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全面护理干预模式,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结果.结果 给予对应治疗方式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3.62%,相较于对照组对应数值82.98%,提升趋势显著(P<0.05).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应用全面护理干预模式实施护理,护理结果显著,对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宫萍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损伤程度评估在脊柱脊髓损伤治疗中价值分析

    目的 对脊柱脊髓出现损伤,同时伴有多发伤的病人进行病况分析,然后治疗,探究不同病况的治疗结果.方法 我院从2015年2月~2016年10月接收的脊柱脊髓出现损伤,同时伴有多发伤的病人中随机选取90名进行本次实验,以病情为依据将其分为三组,同时进行治疗.结果 不同程度损伤的病人对于治疗的要求各不相同,治疗结果之间也存在差异.结论 通过对病人的病况进行分析,可以使病人的治疗更加具有针对性,具有极大的临床意义,应该进行推广.

    作者:郭景江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卡马西平治疗三叉神经痛致头晕的可能发病机制研究

    目的 探析卡马西平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引起头晕的可能发病机制.方法 将2015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我院接收的三叉神经痛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三组,即Ⅰ组(不给予卡马西平治疗),Ⅱ组(给予低于600mg的卡马西平)和Ⅲ组(给予不低于600 mg的卡马西平).对卡马西平导致头晕的机率作对比.结果 Ⅰ组未出现头晕,对比Ⅱ组、Ⅲ组头晕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与Ⅲ组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不构成统计学意义.结论 三叉神经痛致头晕的患病机制之一可能与是否应用卡马西平相关,但与用药剂量的多少无明显关联.

    作者:张来忠;徐鹏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移位型跟骨关节内骨折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临床对比

    目的 对比研究移位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疾病患者采用手术和非手术两种方式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过去由我院收治的102例移位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疾病患者,将其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5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保守非手术治疗;治疗组实施手术治疗.对比两组移位型跟骨关节内骨折治疗总有效率、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患者移位型跟骨关节内骨折治疗总有效率为90.2%,对照组66.7%,组间差异显著(P<0.05);术后不良反应仅有3例,少于对照组的10例,差异显著(P<0.05).结论 移位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疾病患者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能够迅速恢复跟骨功能,减少术后不良反应,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高琦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探讨血尿酸水平和冠心病慢性心功能不全的关系

    目的 进一步探讨血尿酸水平和冠心病慢性心功能不全的关系,为采取恰当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54冠心病患者.根据其心功能状况,分为心功能正常组(n=27)和心功能不全组两组(n=27).测定两组患者的血尿酸浓度,对比两组患者的高尿酸血症发生率.结果 心功能不全组的血清尿酸浓度、高尿酸血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心功能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心功能不全等级越高,血清尿酸浓度也越高,高尿酸血症发生率也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血尿酸水平明显升高,且与心功能等级呈正相关.

    作者:仲璟;罗卓卡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额颞大骨瓣减压术对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合并脑疝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对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应用额颞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方式实施救治的临床治疗结果.方法 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2月,我院接收并给予额颞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方式实施救治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36例作为研究样本,收集患者临床诊治相关资料并对资料展开回顾性整合、分析,探究对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应用额颞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方式实施救治的临床治疗结果.结果 依据ADL分级标准对临床情况进行评分,术后三个月:ADLⅠ级2例,Ⅱ级9例,Ⅲ级13例,Ⅳ级7例,V级3例,死亡情形患者2例.结论 对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应用额颞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方式实施救治,临床治疗结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合并脑疝病症的发展情况.

    作者:刘明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控制医院感染

    目的 对医院感染控制中消毒供应中心加强管理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9月~2017年8月入住的200例患有相关病症的病人来作为研究对象,并遵循随机原则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100人,对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进行观察,对两组加强管理前后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进行对比.结果 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之后,实验组中的对象出现医院感染的概率相较对照组来说较低,而且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其消毒供应中心的作业质量要求会更加高,区别具有统计学的实际意义(P<0.05).结论 对消毒供应中心的整体管理力度进行增强,能够更好的对医院感染进行控制的终效果,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得到降低,能够使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得到保障.

    作者:崔丹丹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胸腔镜胸膜纤维板剥离术治疗小儿急性脓胸效果探讨

    目的 探究胸腔镜胸膜纤维板剥离术治疗小儿急性脓胸效果.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2013年1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诊及进行就诊治疗的30例病患,根据病患入院时间进行分别回顾性研究.结果 本次30例患儿中未出现不满意病例,均为满意及非常满意.其中,10岁以上患儿满意度更高,治愈效果更好,1岁以下次之为84.62%,1岁至10岁左右的患儿非常满意率稍显低,为84.62%.结论 胸腔镜纤维板剥离术治疗小儿急性脓胸效果满意,对患儿正常发育未造成影响.

    作者:丛德友;王文生;张傲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对比

    目的 探讨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在对老年消化性溃疡治疗上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2017年患有老年性溃疡的患者8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这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的患者使用泮托拉唑对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的患者使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治疗结束之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对照组患者中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5%;观察组患者中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两组数据结果比较差异明显,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P<0.05).结论 与使用奥美拉唑对老年性溃疡进行治疗,泮托拉唑具有更加良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更加有效地对患者临床症状进行缓解,效果显著,并且安全,值得在临床治疗当中广泛推广.

    作者:金晓英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鼻内窥镜下经口径路小儿腺样体切除术的手术护理配合体会

    目的 本次实验将针对鼻内窥镜下经口径路小儿腺样体切除术的手术护理配合进行临床讨论.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2014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82例小儿腺样体切除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式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治疗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鼻内镜成像技术,随后对并发症情况进行原因分析和总结.结果 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了手术,且未出现并发症情况,在随访过程中患者尚未出现复发,治疗效果良好.从治疗满意度上看,观察组满意率为95.1%,对照组则为87.8%,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手术操作结合围手术期优质护理,能够为患者提供佳的医疗服务,提升手术的安全性,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对临床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张秀玲;祁珂 刊期: 2017年第32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