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红细胞分布宽度检验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早期诊断中的疗效观察

范景辉

关键词:红细胞分布宽度检验, 慢性心力衰竭, 早期, 诊断
摘要:目的:探索红细胞分布宽度检验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早期诊断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4年5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5例为研究对象,作为观察组,并在此段时间内,选取健康体检者25名,将其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红细胞分布宽度检验,对比两组的红细胞分布宽度以及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率。结果观察组的红细胞分布宽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率可随着红细胞分布宽度的增大而上升。结论红细胞分布宽度检验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早期诊断中疗效确切。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感染性心内膜炎小儿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血培养,根据具体的病情给患者进行抗生素治疗,观察组采用血必净注射液进行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患者的炎症因子变化情况和白细胞水平。结果与治疗前对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IL-6水平、CRP水平和白细胞水平明显降低,治疗前和治疗后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治疗后IL-6水平、CRP水平和白细胞水平明显更低,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以及推广。

    作者:左桂彦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苏子降气丸联合多索茶碱片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在慢性阻性肺气肿的临床治疗中苏子降气丸联合多索茶碱片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先后的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多索茶碱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辅以苏子降气丸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苏子降气丸与多索茶碱片联合作用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治疗中,疗效优于多索茶碱片单独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呼树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方法与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3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西医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疗效。结果经临床不同治疗方式,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患者心电图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60.0%,研究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能够弥补西医治疗的局限,提高疗效与质量,值得推荐与应用。

    作者:张富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低分子肝素和银杏达莫对急性心源性脑栓塞的疗效分析

    目的:讨论低分子肝素和银杏达莫对急性心源性脑栓塞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10月收治的急性心源性脑栓塞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配合银杏达莫治疗,对照组只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下降幅度大;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68.00%。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性心源性脑栓塞,低分子肝素联合银杏达莫治疗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金国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推拿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评价

    目的:对推拿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进行观察并探讨。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肩周炎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15例。研究组患者给予推拿治疗方式,参照组患者实施针刺的治疗方式。对两组患者均进行治疗3周时间,对总有效率以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肩关节疼痛测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经过不同的治疗方式以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参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肩关节疼痛改善情况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肩周炎患者采用推拿的治疗方式,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肩关节疼痛感,并且提升肩关节的运动功能,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纪松林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老年慢性心衰者给予舒适护理干预的作用以及相关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衰者给予舒适护理干预的作用以及相关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5年1月~10月我院接诊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65例为研究对象,探讨对老年慢性心衰者给予舒适护理干预的作用以及相关护理体会,对比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对于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对比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干预对于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以及减少复发等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邓雪琼;邓荔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研究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在原发性高脂血症治疗中的药理分析

    目的:对比研究原发性高脂血症采用辛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治疗的药理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脂血症的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组的形式将其分为辛伐他汀组与阿托伐他汀组,各33例。辛伐他汀组患者服用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组服用阿托伐他汀,对比两种方法的治疗疗效。结果阿托伐他汀组血脂水平改善幅度和疗效均明显优于辛伐他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辛伐他汀组总有效率为96.97%,高于阿托伐他汀组的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的降脂疗效更明显,更值得在临床大范围推广使用。

    作者:陈振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四君子汤在脾胃气虚证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四君子汤在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脾胃气虚住院患者92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四君子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四君子汤治疗脾胃气虚证,能有效提高疗效,降低病情复发率,且临床并发症较少,值得广泛推广及应用。

    作者:张艳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小儿心律失常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小儿心律失常的观察及护理。方法选取2015年2月~9月我院收治的小儿心律失常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原则,将患者按照挂号的编号顺序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优质护理,对两组的护理效果展开探讨。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实验组患儿的心率、舒张压以及收缩压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律失常患儿采取优质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预防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从而控制患儿疾病的进展,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丁艳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扩张性心肌病和缺血性心肌病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扩张性心肌病和缺血性心肌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心肌病(DDM)诊断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5例为扩张性心肌病(DCM组),35例为缺血性心肌病(ICM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心脏形态结构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心功能指标。结果对两组心脏形态结构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心功能进行对比,归纳如下,心尖部室壁厚度:DCM组变薄不明显,ICM组明显变薄;左室外型:DCM组球形,ICM组左室增大,形态规则;室壁运动幅度:DCM组弥漫性减低,ICM组节段性运动减低;室壁增厚率:DCM组降低,ICM组节段性运动减低;瓣膜关闭不全:DCM组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以及肺动脉瓣,ICM组二尖瓣;心功能:DCM组EF (左室射血分数)、FS(短周缩短率)降低非常明显,ICM组EF、FS有降低,不明显。结论将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扩张性心肌病和缺血性心肌病诊断中应用,可通过区分扩张性心肌病和缺血性心肌病的心尖部室壁厚度、左室外型、室壁运动幅度、室壁增厚率、瓣膜关闭不全组织以及心功能来鉴别诊断,应用价值极高。

    作者:谢建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红细胞分布宽度检验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早期诊断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索红细胞分布宽度检验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早期诊断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4年5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5例为研究对象,作为观察组,并在此段时间内,选取健康体检者25名,将其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红细胞分布宽度检验,对比两组的红细胞分布宽度以及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率。结果观察组的红细胞分布宽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率可随着红细胞分布宽度的增大而上升。结论红细胞分布宽度检验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早期诊断中疗效确切。

    作者:范景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尼可地尔对顽固性心绞痛患者心绞痛发作及心电图ST-T段的影响

    目的:探究尼可地尔对顽固性心绞痛患者心绞痛发作及心电图ST-T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顽固性心绞痛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尼可地尔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及心电图ST-T段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心电图ST-T段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顽固性心绞痛患者采用尼可地尔药物,能提高临床治疗疗效,对于心电图ST-T段无显著影响。

    作者:邱喜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血清NSE、CK-MB的检测及意义分析

    目的:对1天龄先天性心脏病(CHD)新生儿血清神经性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的浓度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CHD新生儿62例为研究对象,作为观察组,以同期在我院分娩的健康新生儿80名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NSE及CK-MB浓度。结果观察组的NSE水平为(7.91±1.26)ng/mL、CK-MB为(49.11±8.75)U/L,对照组NSE水平为(3.28±0.94)ng/mL、CK-MB为(19.07±1.37)U/L,观察组患儿的NSE及CK-M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HD新生儿血清中的NSE、CK-MB水平显著升高,可作为心肌及脑部损伤的评价的有效指标。

    作者:李秀叶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联合滋肾通阳活血方与西药治疗冠心病绞痛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冠心病绞痛病症采用西医治疗方法联合使用滋肾通阳活血方进行治疗的实际治疗疗效与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并出现绞痛症状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在西医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增加使用滋肾通阳活血方进行中西医联合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过相应的治疗病情均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滋肾通阳活血方联合西医治疗方法在短时间内给予患者相应的治疗,控制病情发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韩永刚;李秀红;单林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哮喘临床缓解期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并分析针对小儿哮喘临床缓减期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探讨其终疗效与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治疗的小儿哮喘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即抽样方法将其分别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0例。其中实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糖皮质激素药物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儿终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儿经过相应的治疗病情均有所缓减,治疗后1个月,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82.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小儿哮喘疾病一般采用西医药物治疗方法,但对小儿的身体免疫环境与肺部器官造成的破坏较大,如药量用量不佳,则会引发更加严重的并发症,而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疗效更加显著,且中药具有调节患儿功能器官的作用,可以帮助患儿后期获得更佳的恢复,因此该种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崔桂杰;孙爱荣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采用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05月~2015年12月收治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49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依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25例选择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对照组24例采用基础治疗;观察两组总有效率、TC水平以及TG水平等,以突出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疾病的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三酰甘油(TG)水平、总胆固醇(TC)水平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治疗药物选择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钙,可以将患者的血脂水平显著降低,显著提高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微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对60岁以上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研究和判定。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60岁以上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5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其中,2012年5月~2012年12月收治的25例患者为对照组,2013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25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SAS、SDS及SAQ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患者SAS、SDS及SAQ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60岁以上心肌梗死恢复期的患者采取综合性护理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实施。

    作者:吴清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冠心病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

    目的:探究冠心病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围手术期整体护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升高;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VAS评分明显降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冠心病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可减轻术后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并提高护理质量,因而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段德玲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养阴清热与活血利水中药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养阴清热、活血利水的中药组方对于狼疮性肾炎的疗效,以探讨狼疮性肾炎的中西医结合质量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狼疮性肾炎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将其随机分成中医组以及中西医结合组,各31例。中医组患者采用中药治疗,而中西医结合组则在中药的基础之上加用注环磷酰胺治疗。分别在患者治疗后的第6个月以及第12个月进行复查,并且对于复查的结果进行观察并比较。结果中医组总有效率为84.11%,显著低于中西医结合组的97.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清热养阴、活血利水的治疗具有一定的免疫抑制作用,而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能够对于狼疮性肾炎畸形有效的控制,对于提高疗效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冷少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60例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1月~2015年12收治的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经过相应的治疗方法后疾病的治愈状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相应的治疗后,疾病均有所缓减,实验组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3.3%,对照组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8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法虽然可以取得一定的疗效,但西医药物对患者的肠胃刺激作用较强,如果患者体质较弱会导致其出现其它并发症,而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的缓减其副作用,帮助患者身体的后期康复,具有极强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牟强 刊期: 2016年第07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