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英峰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扩张性心肌病和缺血性心肌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心肌病(DDM)诊断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5例为扩张性心肌病(DCM组),35例为缺血性心肌病(ICM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心脏形态结构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心功能指标。结果对两组心脏形态结构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心功能进行对比,归纳如下,心尖部室壁厚度:DCM组变薄不明显,ICM组明显变薄;左室外型:DCM组球形,ICM组左室增大,形态规则;室壁运动幅度:DCM组弥漫性减低,ICM组节段性运动减低;室壁增厚率:DCM组降低,ICM组节段性运动减低;瓣膜关闭不全:DCM组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以及肺动脉瓣,ICM组二尖瓣;心功能:DCM组EF (左室射血分数)、FS(短周缩短率)降低非常明显,ICM组EF、FS有降低,不明显。结论将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扩张性心肌病和缺血性心肌病诊断中应用,可通过区分扩张性心肌病和缺血性心肌病的心尖部室壁厚度、左室外型、室壁运动幅度、室壁增厚率、瓣膜关闭不全组织以及心功能来鉴别诊断,应用价值极高。
作者:谢建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对比研究原发性高脂血症采用辛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治疗的药理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脂血症的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组的形式将其分为辛伐他汀组与阿托伐他汀组,各33例。辛伐他汀组患者服用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组服用阿托伐他汀,对比两种方法的治疗疗效。结果阿托伐他汀组血脂水平改善幅度和疗效均明显优于辛伐他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辛伐他汀组总有效率为96.97%,高于阿托伐他汀组的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的降脂疗效更明显,更值得在临床大范围推广使用。
作者:陈振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心脏骤停复苏后低温林格液诱导亚低温治疗与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心脏骤停复苏后患者4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患者在恢复自主循环之后,马上静脉输注4℃的林格液诱导降温,让患者体温降到32~34℃;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体外降温法诱导降温;两组患者都用亚低温治疗仪维持24 h之后缓慢恢复体温;在治疗的同时,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达到目标温度的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达到目标温度的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并且达到人数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脏骤停复苏后患者实施低温林格液诱导低温治疗与护理具有很好的效果,通过患者生命体征观察护理、并发症预防护理措施的落实,可以促使患者快速康复,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仉玉范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分析活血化淤汤结合刘氏跌打酒治疗骨折后肢体肿胀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4月我院骨科治疗的骨折后肢体肿胀疼痛的患者1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复位固定后,实验组给予内服活血化淤汤配合外用刘氏跌打酒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20%甘露醇250 mL静脉滴注,连续治疗1周后,对两组治疗前后肢体肿胀程度与疼痛情况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情况比较。结果实验组在连续治疗1周后,显效31例,有效56例,总有效率为94.6%,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服活血化淤汤配合外敷刘氏跌打酒治疗骨折后肢体肿胀疼痛,比传统治疗方法疗效显著,且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褚英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1月~2015年12收治的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经过相应的治疗方法后疾病的治愈状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相应的治疗后,疾病均有所缓减,实验组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3.3%,对照组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8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法虽然可以取得一定的疗效,但西医药物对患者的肠胃刺激作用较强,如果患者体质较弱会导致其出现其它并发症,而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的缓减其副作用,帮助患者身体的后期康复,具有极强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牟强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老年髋部骨折合并脑血管意外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5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髋部骨折合并脑血管意外老年患者31例,患者均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对其治疗前后肌力自主活动能力进行比较。结果针对患者个性化的综合治疗后可以发现,患者在治疗后肌力得到提升,生活基本可以得到自理,预后得到改善。结论通过针对患者进行个性化的围术期综合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肌力,改善患者的自理生活能力,以及预后,安全有效,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玉洁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普外科老年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老年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方法,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6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88%(P<0.05)。结论普外科老年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实施综合护理方法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作者:郑淑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和福辛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福辛普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17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10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62.86%。观察组疗效具有显著优势,患者的血压比较治疗之前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舒张压以及收缩也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结论使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和福辛普利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显著,能使患者的血压水平得到有效的控制,改善患者病情。
作者:张海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工作中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老年性脑梗死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参照组,各40例。对参照组施行常规护理模式,护理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在护理优良率上,护理组各指标数据均高于参照组,护理优良率(80.00%)高于参照组(6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护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2.50%)高于参照组(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工作中采用优质护理服务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满意率,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在临床工作上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作者:李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大肠癌合并心血管疾病外科手术的护理。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大肠癌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在手术之前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增加患者的自信心,唤醒患者的求生欲望;同时严格注意患者的血压,严防患者在手术前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状况出现,告诫患者不能食用刺激性食物,同时进行手术准备;在手术之后,严格注意患者血压的高低,注意患者疼痛部位、时间等的变化,严防患者出现心肌梗、冠心病等。结果通过严格观察,以及及时的治疗,患者未因并发症而影响到疗效。结论大肠癌合并心血管疾病外科手术的护理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赵贤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细节化优质护理对脑梗塞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细节化优质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评分为(10.5±1.0)分,对照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评分为(7.2±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化优质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
作者:雷琼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感染性心内膜炎小儿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血培养,根据具体的病情给患者进行抗生素治疗,观察组采用血必净注射液进行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患者的炎症因子变化情况和白细胞水平。结果与治疗前对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IL-6水平、CRP水平和白细胞水平明显降低,治疗前和治疗后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治疗后IL-6水平、CRP水平和白细胞水平明显更低,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以及推广。
作者:左桂彦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高龄前列腺增生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128例高龄前列腺增生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4例,观察组于围手术期采取综合处理方法,对照组于围手术期采取一般处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相关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手术前,两组患者在心率、ST-T段下移以及血压指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上述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高龄前列腺增生患者,在临床明确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情况下,有必要加强围手术期处理,以此使患者的心血管情况更加稳定,进一步使患者手术疗效得到有效改善。
作者:张晓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尼莫通结合复方丹参与右旋糖酐治疗脑梗塞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92例脑梗塞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作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6例,试验组予以尼莫通+复方丹参+左旋糖酐治疗,对照组予以复方丹参+左旋糖酐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5%、71.7%,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通结合复方丹参与右旋糖酐治疗脑梗塞的疗效确切,安全可行,具有极高的临床选择和推广价值。
作者:张贵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对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并探讨其防治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心血管内科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护理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不安全因素。结果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包括院方因素、护理人员因素以及患者自身因素。结论不安全因素包括院方、护理人员以及患者本身,因此,提高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提高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给予患者健康知识教育,是减少不安全因素的根本方法。
作者:李楠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方法与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3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西医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疗效。结果经临床不同治疗方式,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患者心电图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60.0%,研究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能够弥补西医治疗的局限,提高疗效与质量,值得推荐与应用。
作者:张富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针对小儿哮喘临床缓减期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探讨其终疗效与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治疗的小儿哮喘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即抽样方法将其分别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0例。其中实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糖皮质激素药物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儿终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儿经过相应的治疗病情均有所缓减,治疗后1个月,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82.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小儿哮喘疾病一般采用西医药物治疗方法,但对小儿的身体免疫环境与肺部器官造成的破坏较大,如药量用量不佳,则会引发更加严重的并发症,而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疗效更加显著,且中药具有调节患儿功能器官的作用,可以帮助患儿后期获得更佳的恢复,因此该种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崔桂杰;孙爱荣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对60岁以上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研究和判定。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60岁以上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5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其中,2012年5月~2012年12月收治的25例患者为对照组,2013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25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SAS、SDS及SAQ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患者SAS、SDS及SAQ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60岁以上心肌梗死恢复期的患者采取综合性护理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实施。
作者:吴清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讨论低分子肝素和银杏达莫对急性心源性脑栓塞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10月收治的急性心源性脑栓塞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配合银杏达莫治疗,对照组只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下降幅度大;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68.00%。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性心源性脑栓塞,低分子肝素联合银杏达莫治疗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金国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对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的施行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及血压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生存质量各指标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舒张压及收缩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施行价值明显,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盖永芹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