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湿疹的中西药防治与护理的有效性分析

丁艳瑜

关键词:小儿湿疹, 防治, 护理
摘要:目的:分析小儿湿疹的有效防治和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于本院就诊的湿疹患儿28例,对其采用复方氟米松软膏涂抹患处治疗,并配合以全面护理干预,观察患儿的疗效。结果28例湿疹患儿经过治疗与护理干预后,治愈9例,显效11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43%。结论对湿疹患儿进行积极的预防和治疗,并配合以全面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促进患儿的康复,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0月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213例,将其分为试验组107例与对照组106例。对照组采取替普瑞酮治疗方案,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胃复春治疗方案。观察两组的疗效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20%、77.36%,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接受治疗后,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且试验组的(49.23±3.35)高于对照组(32.16±3.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显著,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王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二甲双胍与诺和灵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10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将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单用诺和灵30 R治疗,研究组给予二甲双胍联合诺和灵30 R治疗;对比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 h血糖(2 hPG)、空腹血糖(FBG)、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的FBG、2 hPG、HbA1c水平显著优于治疗之前;治疗后,研究组的HbA1c、2 hPG、FBG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与诺和灵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十分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徐振良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对妊高症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妊高症应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30例妊高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参照组以及研究组,各15例。参照组实施常规硫酸镁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总体治疗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的红细胞比容以及脐动脉阻力指数、血粘度实施比较。结果研究组和参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66.67%,研究组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在经过不同方式治疗以后,两组患者的红细胞比容以及脐动脉阻力指数、血粘度同治疗前相比较均下降,但研究组下降情况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高症,能够获得理想的疗效。同单纯应用硫酸镁治疗相比较,更能有效的改善患者体征以及症状,同时推动血压的恢复。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周桂香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评估

    目的:分析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2月~12月我院收治的65例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25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常规区域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半个月内颅高压、脑组织切口疝发生率情况;按GOS评判标准,伤后3个月评定患者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半个月内颅高压、脑组织切口疝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预后良好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率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可以使患者的疗效更为良好,并且相关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元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观察组实施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疗效。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0.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有显著疗效,可改善患者血压水平及血糖水平,进而提高临床疗效;因此,值得在临床中采纳应用。

    作者:王铁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黄连及黄连复方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通过对近年来代表性的黄连及其复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演绎,从黄连的主要成分小檗碱,黄连多糖,黄连碱治疗糖尿病的作用机制论述,以及黄连代表性复方,黄连解毒汤,黄连温胆汤分别论述其治疗糖尿病的相关作用机制。对黄连主要成分及黄连复方的降糖机制进行综述,为临床和实验研究提供参考。同时,提出黄连及其复方新的研究方向。

    作者:王烨;周琦;朱向东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梗死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脑梗死患者102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仅采取传统治疗,实验组患者在传统治疗的方法上联合使用他汀类药物,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总体疗效,治疗后IMT面积,动脉斑块面积。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疗效要好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梗死应用于临床,疗效显著,对于治疗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金国英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240例,依据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与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护理方式对冠心病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通过比较以上两组护理方式得出,观察组的应用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冠心病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服务,能大幅度提高患者满意度,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忧虑程度,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李建英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探讨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在脑血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在脑血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脑血栓患者98例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与常规护理的治疗方法,实验组则给予奥扎格雷钠、心理护理以及康复护理干预措施,记录两组患者的疗效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1.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59%,且实验组的住院时间为(13.9±7.4)天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为(81.2±8.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7.1±8.2)天、(59.6±9.5)。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血栓患者,在采用奥扎格雷钠治疗的同时,对其实施心理护理以及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提高其效果。

    作者:赖珊;雷存香;王芳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静脉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麻醉期间血压控制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静脉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麻醉期间血压控制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单纯硬膜外麻醉,观察组患者采用静脉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结果两组患者入室时和硬膜外麻醉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基本一致,观察组患者术中1 h和术后清醒时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手术治疗中应用静脉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可显著降低患者手术中的应激反应,有效控制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增加手术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柳跃滨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稳心颗粒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和用药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行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对照组行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疗效和用药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整体治疗疗效为96.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用药不良反应4例(7.27%),对照组出现2例(3.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应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稳心颗粒治疗,疗效肯定,安全性高,具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魏永民;夏慧丽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妊娠合并心脏病妇女的围产期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围产期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5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47例,所有孕妇根据其自身身体状况实施综合护理。结果经过治疗以后,孕妇均顺利生产,在分娩过程中未出现心力衰竭的现象,且只有1例出现产后严重的并发症,经过抢救后康复。母婴均健康。结论对所有孕妇制定特殊的护理方式对于避免孕妇死亡,母婴健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葛志聪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中药配伍与辩证用药体会

    中药配伍是中药研究中的重要部分,在长达几十年的研究中也没有出现统一的中药配伍机制,中药的方是在证的基础上进行合理配伍和加减而建立的,配伍的意义在于多物质介导的整合作用发挥终末效应,为此研究重要配伍与辩证用药需要在实验药理的基础上融合相应的生物信息学综合理解,本文将从重要配伍的基本理念入手,分析研究中药的辨证用药。

    作者:王路坤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冠心病心绞痛合并抑郁障碍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的研究

    目的:观察冠心病心绞痛合并抑郁障碍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探讨该类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合并抑郁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冠心病心绞痛诊断与抑郁诊断的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析,探讨各中医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结果中医证候要素频率降序排列为:血瘀>肝郁>肾虚>气虚>痰浊>阴虚>气滞>脾虚>阳虚>火(热)>寒凝。中医证候聚类分析结果,肝郁肾虚、痰瘀阻络证>肾虚血瘀、气滞痰阻证>肾精亏虚、肝郁血瘀证>肾阳亏虚、痰瘀阻络证。结论冠心病心绞痛合并抑郁障碍患者中医证候要素,以血瘀、肝郁、痰浊、肾虚、气虚、阴虚为主。

    作者:崔俊峰;任重;梁宏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中医祛腐生肌法促进肛周脓肿及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医祛腐生肌法对患者肛周红肿以及肛瘘手术后的创面愈合观察。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肛周脓肿以及肛瘘手术之后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的患者采用祛腐生肌法来进行治疗,具体的操作方式为在初期采用生肌红粉膏来进行换药治疗,待到患者的创面红活而且腐肉脱落之后用生肌玉红膏来进行换药治疗。对照组的患者则始终只采用生肌玉红膏来进行换药治疗。两组患者的治疗疗程均为28天。结果治疗组患者中有24例患者痊愈(96%),1例显效(4%)。对照组的患者痊愈21例(84%),有效4例(16%)。在2周的创面减少情况、患者腐肉脱落的实践、创面愈合天数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祛腐生肌法进行术后的换药治疗对于促进患者感染性创面的愈合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王海东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7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进行记录与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晚期胃癌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可取得一定的疗效,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石自刚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中药毒副作用的预防对策及药理分析

    目的:探讨中药毒副作用的药理并探讨其预防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4月服用中药药方的患者90例,所有患者所服用的药房均经过各种中药炮制法精心处理,观察并分析患者服药后的毒副作用。结果采用适当方法炮制过的中药保留了大部分的有效成分,减轻了毒性成分。患者服药后临床症状均有好转或治愈,仅4例出现轻微不良反应,其余患者无明显毒副反应。结论中药的各种炮制方法可以保持或增强药性,减轻或消除中药的毒性,是预防中药毒副作用的有效手段。

    作者:张艳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干预效果研究

    目的:对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观察组采取系统化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两组患儿的RR、HR、LVEF及心衰纠正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的RR、HR、LVEF及心衰纠正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系统化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肺功能及心功能指标,其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曹莹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高龄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高龄冠心病患者实施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5年4月收治的高龄冠心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编号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行经股动脉介入治疗,研究组行经桡动脉介入治疗,评定治疗后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预后的并发症上来看,对照组多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针对高龄冠心病患者实施经桡动脉介入疗法作用突出,可缩短住院时间,预防并发症,值得借鉴。

    作者:谭尚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优质护理中采用PDCA循环管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优质护理中采用PDCA循环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患者应用PDCA循环管理的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优质护理中采用PDCA循环管理的效果较理想,能改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谭雪红 刊期: 2016年第11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