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社区门诊对5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早期干预效果分析

李云娟

关键词:社区门诊, 老年冠心病, 早期干预
摘要:目的 观察社区门诊早期干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56例为研究组,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另抽取56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健康行为情况.结果 研究组各项健康行为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门诊早期护理干预老年冠心病患者后,可促使患者形成健康行为,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羚羊角汤加减联合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羚羊角汤加减联合缬沙坦氨氯地平在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观察组联合羚羊角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前舒张压、收缩压及平均脉动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舒张压、收缩压及平均脉动压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00%与对照组的12.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患者在缬沙坦氨氯地平基础上联合羚羊角汤加减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姚旭东;卢益中;朱春海;陈小芬;黄胜强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价值研究

    目的 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甲、乙两组,各50例.甲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乙组采用单纯的西医进行治疗.而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甲组的总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乙组的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明显低于乙组的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取得的疗效颇为显著,且患者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任建军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提高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中的作用,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方法 选择冠心病PCI术后患者7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4周后对比护理前后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测评量表评分情况.结果 护理前两组自我护理能力测评分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JP>0.05);护理后,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测评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PCI术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高洁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玉龙散外敷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玉龙散外敷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肩周炎患者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推拿、理疗及药物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玉龙散外敷,治疗2周后观察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但治疗组的愈显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VAS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而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玉龙散外敷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莫兴骝;张兆华;陈淑萍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探讨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4月~2016年3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00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颈动脉板块积分,将其分为2分组202例、4分组176例及6分组222例.回顾分析浆同型半胱氨酸和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结果 不同颈动脉板块积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尿酸、血肌酐、LDL、HDL、胆固醇、三酰甘油、空腹血糖等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指标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除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和吸烟史等,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也是诱发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一项主要因素,应该得到临床医师的关注.

    作者:王志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连续护理模式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连续护理模式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老年COPD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连续护理模式.结果 观察组心理状态各维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老年COPD患者实施连续护理模式,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作者:王晨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扶正解毒汤与放疗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中的效果

    目的 分析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中应用扶正解毒汤与放疗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利用单纯放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利用扶正解毒汤与放疗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毒副反应发生率为80%、6.67%,对照组为56.67%、23.33%.结论 扶正解毒汤与放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能够提高疗效,减少毒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王相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低分子肝素联合盐酸纳络酮治疗急性加重期肺心病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盐酸纳络酮治疗急性加重期肺心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使用低分子肝素联合盐酸纳络酮治疗.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患者PaO2 (50.8±10.6) mmHg、PaCO2 (76.5±5.3) mmHg,对照组患者PaO2 (50.3±13.5) mmHg、PaCO2 (76.9±8.7) mmHg,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aO2 (85.8±15.6) mmHg、PaCO2 (49.7±14.0) mmHg,对照组患者PaO2 (63.0±12.3) mmHg、PaCO2(59.3±10.5) mmHg,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联合盐酸纳络酮治疗急性加重期肺心病,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王婧雯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7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予行气化瘀汤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为1个疗程.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张洋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观察中药蝉龙止嗽散对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疗效

    目的 观察蝉龙止嗽散对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8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西药干预组与中药干预组,各51例.西药组采用阿莫西林胶囊直列;中药干预组选用蝉龙止嗽散作为治疗用药.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中药干预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西药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确定基础方的基础上,结合患者证型行准确辨证,实施加减,是该方获得较满意疗效的关键.

    作者:纪耀雨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血液病化疗患者整体护理对其心理及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研究和探讨整体护理对血液病化疗患者在心理以及治疗依从性方面的临床影响情况.方法 选取2014年01月~2016年01月我院收治的血液病化疗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并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护理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心理评分、总依从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血液病化疗患者进行整体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临床依从性.

    作者:畅晓丹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浅谈CT在先天性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针对惠有先天性心血管方面疾病的患者行以CT诊断的应用价值展开分析和总结.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先天性心血管疾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先后行以64层螺旋CT扫描以及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分别为CT组以及超声组),观察两种检测方式的准确率以及发生漏诊的类型,对结果数据做以对照.结果 64层螺旋CT扫描的准确率为96%,超声心动图准确率为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在漏诊类型上,主要包括心脏畸形以及连接部、大血管畸形等,两组漏诊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诊断先天性心血管疾病的过程当中,CT扫描的结果好于超声检查的结果,可以将其作为对先天性的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复杂的畸形病例)进行术前诊断以及术后随访首选的检查方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徐建伟;梁晓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全面腹部超声检查在急腹症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目的 研究全面腹部超声检查在急腹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患者136例,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8例.研究组进行全面腹部超声检查,对照组则进行传统选择性腹部超声检查,对两组诊断结果与随访状况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相对于对照组的诊断结果,研究组较优.结论 尽管全面腹部超声检查时期较长,但可以有效提高急腹诊断结果的精准性,缩短临床诊断时间,存在一定的价值优势.

    作者:罗凝春;任瑶;况又支;陈远瞩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患者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自2015年3月~2016年3月所收治的急性心绞痛患者48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4例.在两组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均应用常规方法治疗,在观察组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增加氯吡格雷治疗,将其行不同疗法治疗后的疗效进行对此分析.结果 经对应性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患者应用常规治疗加氯吡格雷治疗的疗效较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王雪飞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PBL教学法在肛瘘合并高血压患者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迅猛,与此同时,生活环境和压力的不断变化,我国肛瘘合并高血压患者越来越多,为了能够更好的掌握肛瘘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技术,其临床实习教学变得尤为重要,PBL教学法在肛瘘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实习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就我国肛瘘合并高血压患者临床实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并且就此提出了加强PBL教学法在肛瘘合并高血压患者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的具体强化措施,希望对加强我国肛瘘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实习教学质量能够有所帮助.

    作者:凤兰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丹红注射液治疗颈性眩晕疗效观察

    目的 对比分析丹红注射液与其他药物治疗颈性眩晕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5月收治的颈性眩晕患者42例,平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予以盐酸氟桂嗪胶囊口服治疗,观察组丹红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椎动脉血流速度、血液流变学变化及综合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10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显著优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同期(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联合治疗可全面改善患者各项血流指标及综合病情.

    作者:张昌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 研究对比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82例,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胺碘酮治疗,治疗组采用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7.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5.36%,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具有比较明显的效果,且不良反应的发生较少,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海燕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酚妥拉明联合多巴胺在老年典型左心衰竭治疗中疗效评估

    目的 探讨评估酚妥拉明联合多巴胺在老年典型左心衰竭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典型左心衰竭老年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实行抗心衰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酚妥拉明联合多巴胺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1.88% (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各项心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酚妥拉明联合多巴胺治疗典型左心衰竭老年患者,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王琳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活血通脑汤加减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活血通脑汤加减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6年2月收治的缺血性中风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西医治疗,实验组患者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活血通脑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高于对照组的68%;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医血通脑汤治疗效果较好,不仅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了神经功能的恢复,更加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亚丽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慢性心力衰竭的系统化护理体会

    目的 研究探讨慢性心力衰竭的系统化护理方法,总结归纳进行临床推广.方法 选取我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45例,随机分成对照组(22例)和治疗组(23例).两组患者均采取相同的治疗方案,对照组采取一般常规护理干预内容.实验组在对照组一般护理内容的基础上加用专科护理、预见性护理、心理护理及运动康复护理等内容.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6 min步行试验平均距离无显著差别(P>0.05);护理干预后实验组6 min步行试验平均距离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我科采取的系统化护理干预内容全面细致、效果确切,不但促进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康复,也有效提高了心内科的临床护理水平,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张云 刊期: 2016年第20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