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面腹部超声检查在急腹症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罗凝春;任瑶;况又支;陈远瞩

关键词:全面腹部超声检查, 急腹症, 价值
摘要:目的 研究全面腹部超声检查在急腹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患者136例,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8例.研究组进行全面腹部超声检查,对照组则进行传统选择性腹部超声检查,对两组诊断结果与随访状况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相对于对照组的诊断结果,研究组较优.结论 尽管全面腹部超声检查时期较长,但可以有效提高急腹诊断结果的精准性,缩短临床诊断时间,存在一定的价值优势.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MSCT血管成像在肺动脉吊带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总结肺动脉吊带(pulmonary artery sling,PAS)的MSCT血管成像特点,探讨该检查对PAS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5年12月收治的PAS患儿11例,所有惠儿均行DR平片及CT检查.结果 本组患儿临床表现为呼吸急促,咳嗽及间断发热;DR表现为两肺血增重,两肺斑片影及心影增大;MSC血管成像显示主肺动脉扩张,左肺动脉起自右肺动脉,沿左主支气管后壁向后外侧延伸.结论 MSCT血管成像可直观、准确的显示心外大血管的形态及气管受压程度,对本病的临床诊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聂磊;郑彬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的并发症(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发生率、死亡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死亡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护理,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孔庆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肺炎的效果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在重症肺炎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治疗,干预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评估有效率分别为93.6%、6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也结合治疗在重症肺炎患者中的疗效更为理想.

    作者:陈乐生;刘洪;吴洪兵;杨虹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观察中药蝉龙止嗽散对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疗效

    目的 观察蝉龙止嗽散对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8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西药干预组与中药干预组,各51例.西药组采用阿莫西林胶囊直列;中药干预组选用蝉龙止嗽散作为治疗用药.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中药干预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西药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确定基础方的基础上,结合患者证型行准确辨证,实施加减,是该方获得较满意疗效的关键.

    作者:纪耀雨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价值研究

    目的 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甲、乙两组,各50例.甲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乙组采用单纯的西医进行治疗.而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甲组的总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乙组的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明显低于乙组的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取得的疗效颇为显著,且患者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任建军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银杏达莫联合奥扎格雷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塞经银杏达莫与奥扎格雷联合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急性脑梗塞患者112例进行研究,并根据其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银杏达莫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奥扎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64%,高于对照组的80.36%;治疗后两组评分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银杏达莫与奥扎格雷联合治疗急性脑梗塞可以明显提高疗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预后良好,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滕岳青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性胃病的效果

    目的 观察并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性胃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性胃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予以莫西沙星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益气养阴活血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性胃病的疗效较单一予以西药治疗显著,且性价比较高,值得临床稚广.

    作者:张秋霞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血NT-proBNP、cTnT、hs-CRP联合检测在慢性心衰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研究探讨血NT-proBNP、cTnT、hs-CRP联合检测在慢性心表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2015年我院收治的慢性心表患者100例作为实验组,另外选取10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的NT-proBNP、cTnT、hs-CRP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NT-proBNP、cTnT、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NT-proBNP、hs-CR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但cTnT水平没有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心衰患者的NT-proBNP、cTnT、hs-CRP水平显著升高,三者联合检测有利于疾病的诊断.

    作者:张凯明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连续护理模式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连续护理模式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老年COPD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连续护理模式.结果 观察组心理状态各维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老年COPD患者实施连续护理模式,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作者:王晨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康复护理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冠脉搭桥患者术后恢复效果研究

    目的 探究康复护理对冠心病并糖尿病冠脉搭桥患者术后恢复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冠心病并糖尿病冠脉搭桥患者12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研究组7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康复护理,观察两组心理状态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研究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康复护理应用于冠心病并糖尿病冠脉搭桥患者能有效提高患者术后恢复.

    作者:李珊珊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血清脂蛋白a水平与老年性心血管疾病相关性探讨

    目的 探讨分析血清脂蛋白a水平与老年性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 5年1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老年高脂血症、老年心肌梗塞患者各50例为研究对象,以同期前来体检的健康老年对象120例为对照组,测定四组患者血清脂蛋白a水平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对比.结果 老年高血压组患者血清脂蛋白a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老年高脂血症组患者血清脂蛋白a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老年心肌梗塞组患者血清脂蛋白a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清脂蛋白a水平与老年性高血压、高脂血症、心肌梗塞等老年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病情发生、发展均有密切联系,同时不同类型的老年性心血管疾病患者体内血清脂蛋白a水平也各不相同,医生可以以此为标准判定患者病症类型及病情治疗情况.

    作者:王利文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社区门诊对5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早期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社区门诊早期干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56例为研究组,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另抽取56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健康行为情况.结果 研究组各项健康行为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门诊早期护理干预老年冠心病患者后,可促使患者形成健康行为,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李云娟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清热调血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清热调血汤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方法 对本院2015~2016年间妇科门诊慢性盆腔炎的患者,经中医辨证、四诊合参后,以清热调血汤为主方加减化裁进行治疗.结果 痊愈12例,显效9例,好转1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24%.结论 清热调血汤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

    作者:刘志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疗效

    目的 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2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其疗效并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动脉血氧饱和度.结果 经过治疗,24例患者中,痊愈18例,好转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1.67%.患者治疗后的动脉血氧饱和度(84.98±6.54)%明显比治疗前(62.73±4.47)%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良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成伟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中西医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分析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中西医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 5年7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行鼓膜穿刺术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两组均实施西医常规护理,对实验组再实施中医临床护理,分析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4.34%,75.4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临床护理是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行鼓膜穿刺术治疗期间的佳护理方法,该方法能够促进患者快速康复,而且还能提高满意度,应用价值极高.

    作者:陈倩倩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急性左心衰竭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以急性左心衰竭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机制与临床特征,为该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6年4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抽样原则,所有患者的临床主要表现均为急性左心衰竭,通过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临床表现特征、心功能变化情况,探讨该病的发病机制.结果 150例以急性左心衰竭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52例,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98例,其中,合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85例.结论 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左心衰竭的急性心肌梗死,多为非ST段抬高型、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此外,急性左心衰竭症状的发病机制为左心室舒张功能、收缩功能受损.

    作者:米日班·阿不都热依木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提高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中的作用,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方法 选择冠心病PCI术后患者7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4周后对比护理前后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测评量表评分情况.结果 护理前两组自我护理能力测评分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JP>0.05);护理后,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测评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PCI术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高洁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分析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

    目的 分析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5月~2016年5月来我院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去骨瓣减压术,观察组患者采取标准的去骨瓣减压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后1天、3天、1周后的颅内压.结果 观察组手术后1天、3天、1周后的颅内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后颅内压,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章龙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探究临床药学干预对高脂血症患者依从性和疗效的影响

    目的 分析临床药学干预后对高脂血症患者依从性和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收治的高脂血症患者100例,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仅常规进行发药,不实施临床药学干预)和观察组(常规发药的基础上实施临床药学干预),各50例.研究来两组患者在干预后用药依从性和血脂的变化.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用药总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空腹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85±0.54)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8±0.19)mmol/L、甘油三酯(1.72±0.46) mmol/L、血清总胆固醇(4.12±0.69) mmol/L,各指标较之前明显降低,且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药学干预有益于提高高脂血症患者用药的依从性,以及有效的控制血脂在适当水平.

    作者:孙兰珍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急诊与治疗

    目的 分析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急诊与治疗方法,为临床急诊与治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积极采取急诊处理与治疗,分析后结果.结果 46例患者中,显效23例,有效1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1.30%.结论 针对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需要积极做好急诊与治疗,积极合理采取急诊与治疗措施,降低死亡率.

    作者:顾俊文;阿迪力·阿不都热合曼 刊期: 2016年第20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