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孔庆梅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护理路径, 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的并发症(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发生率、死亡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死亡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护理,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银杏达莫联合奥扎格雷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塞经银杏达莫与奥扎格雷联合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急性脑梗塞患者112例进行研究,并根据其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银杏达莫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奥扎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64%,高于对照组的80.36%;治疗后两组评分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银杏达莫与奥扎格雷联合治疗急性脑梗塞可以明显提高疗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预后良好,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滕岳青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急性心肌梗死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的效果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及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近两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7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则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孙野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补阳还五汤防治心血管病研究进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临床研究者也在心血管治疗上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力争药物从根本上降低引起心血管疾病发生的概率,在临床工作者的研究下,发现补阳还五汤在防治心血管疾病中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介绍的是补阳还五汤的基本成分及作用,其次讲述了补阳还五汤在临床疾病上所起的作用.

    作者:陈玥璇;张志明;雍文兴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浅谈CT在先天性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针对惠有先天性心血管方面疾病的患者行以CT诊断的应用价值展开分析和总结.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先天性心血管疾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先后行以64层螺旋CT扫描以及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分别为CT组以及超声组),观察两种检测方式的准确率以及发生漏诊的类型,对结果数据做以对照.结果 64层螺旋CT扫描的准确率为96%,超声心动图准确率为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在漏诊类型上,主要包括心脏畸形以及连接部、大血管畸形等,两组漏诊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诊断先天性心血管疾病的过程当中,CT扫描的结果好于超声检查的结果,可以将其作为对先天性的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复杂的畸形病例)进行术前诊断以及术后随访首选的检查方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徐建伟;梁晓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在小儿泌尿外科围手术期的应用探讨

    目的 研究在护理小儿泌尿外科围手术期惠儿中实行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泌尿外科围术期患儿6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3例.参照组予以我院常规护理,实验组予以有效、综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儿经不同护理干预后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术后护理满意度96.96%、术后1天焦虑评分(46.31±3.27)、术前1天焦虑评分(54.28±4.21)均显著优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72.72%、术后1天焦虑评分(54.67±3.19)、术前1天焦虑评分(65.29±3.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将有效护理干预应用在小儿泌尿外科围手术期患儿中具有显著效果,可以缓解患儿焦虑情绪,提升患儿与家属的满意度,改善临床护理依从性.

    作者:赵胜男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血液病化疗患者整体护理对其心理及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研究和探讨整体护理对血液病化疗患者在心理以及治疗依从性方面的临床影响情况.方法 选取2014年01月~2016年01月我院收治的血液病化疗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并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护理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心理评分、总依从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血液病化疗患者进行整体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临床依从性.

    作者:畅晓丹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多层螺旋CT诊断冠心病的应用及可行性研究

    目的 研究总结多层螺旋CT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和可行性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内科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作为标准评价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 多层螺旋CT检测冠状动脉近段的敏感度、特异性和准确性都特别高,检测冠状动脉中段的临床意义也良好,但是检测冠状动脉远段的临床意义相对较差(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检查冠心病具有一定临床价值,可以作为临床冠心病诊断和预后的一种检查方法.

    作者:张学伟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盐酸贝那普利、酒石酸美托洛尔单用与联用治疗高血压疗效对比

    目的 针对单用盐酸贝那普利以及酒石酸美托洛尔以及联用分别对高血压患者起到的疗效展开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1组、2组、3组,各20例.1组单用盐酸贝那普利治疗,2组单用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3组两种联用,对照分析三组患者治疗之后的血压情况.结果 经过不同的药物治疗,3组(联用组)的疗效较1、2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当中对惠有高血压的患者行以酒石酸美托洛尔同盐酸贝那普利联合的治疗干预方式,疗效理想,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孟祥奎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随机尿ACR与血清CysC早期诊断高血压肾病的价值

    目的 探讨随机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ACR)、血清胱抑素C(Cys C)诊断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100例,将其纳入观察组,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无肾损害患者100例,将其纳入对照组,选取健康体检者100例,将之纳入健康体检组.结果 由以上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血清CR水平稍高于对照组和健康体检组,但是三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随机尿ACR及血清Cys 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健康体检组(P<0.05).结论 随机尿ACR、血清Cys C检测均有利于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的早期诊断.

    作者:魏小勤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常见药物的安全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 研究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常见药物给药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安全用药的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口服降血压药物的用药情况进行分析,此外统计所有患者的长期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 80例患者在长期服用降压药的过程中所发生的不良反应包括低血压1例,水肿1例,心动过缓1例,支气管痉挛1例,恶心头晕1例,低血压1例,咳嗽2例,低血钾症2例,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结论 通过研究老年高血压在长期服用降压药物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而分析安全用药的方式方法,这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朱小燕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早期加强中医康复对脑卒中预后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析脑卒中早期加强患者中医康复对其预后所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单双号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两组患者均取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于早期加强中医康复,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和运动功能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为(78.6±5.8)分,运动功能评分为(47.9±11.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的中医康复可以对患者的后遗症起到预防作用,减轻患者躯体的受损程度,进而强化后期疗效,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陈红萍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急性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心内科急性心绞痛患者应用氯吡格雷药物干预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3月我院心内科住院部收治的急性心绞痛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编号奇偶性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心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氯吡格雷药物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内科急性心绞痛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之上联合氯吡格雷药物干预可显著改善疗效,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田伟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探讨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采用中医内科治疗手段的治疗

    目的 探讨中医内科治疗手段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2同在我院收治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100例,按照住院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用中医内科手段治疗,对照组用西医治疗手段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96.0%优于对照组84.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通过中医内科的治疗手段来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良好,有效率提升很明显,应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李新民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析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各35例.参照组应用常规方式进行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7.14%,参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00%,试验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尿激酶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进行溶栓治疗,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作者:姚蕾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关于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采用卡维地洛治疗对其血浆活性醛类物质指标的影响研究

    目的 本次主要对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采用卡维地洛治疗对其血浆活性醛类物质指标的影响进行观察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并已确诊的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50例,给予卡维地洛治疗,分析患者的疗效.结果 1治疗三个月后,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且患者4-羟基壬烯醛与血浆丙二醛的水平对比治疗前降低明显(P<0.05).结论 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采用卡维地洛治疗的效果确切.

    作者:王文龙;黄潇慧;张金盈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玉龙散外敷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玉龙散外敷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肩周炎患者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推拿、理疗及药物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玉龙散外敷,治疗2周后观察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但治疗组的愈显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VAS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而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玉龙散外敷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莫兴骝;张兆华;陈淑萍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MSCT血管成像在肺动脉吊带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总结肺动脉吊带(pulmonary artery sling,PAS)的MSCT血管成像特点,探讨该检查对PAS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5年12月收治的PAS患儿11例,所有惠儿均行DR平片及CT检查.结果 本组患儿临床表现为呼吸急促,咳嗽及间断发热;DR表现为两肺血增重,两肺斑片影及心影增大;MSC血管成像显示主肺动脉扩张,左肺动脉起自右肺动脉,沿左主支气管后壁向后外侧延伸.结论 MSCT血管成像可直观、准确的显示心外大血管的形态及气管受压程度,对本病的临床诊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聂磊;郑彬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为深入探究高血压心脏病采用缬沙坦与氢氯噻嗪联合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心脏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缬沙坦口服治疗用于对照组,观察组接受缬沙坦治疗的同时加用氢氯噻嗪治疗,对比两组疗效与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1.8%,高于对照组78.9%,患者血压有下降趋势,不良反应也有所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表明对患者采用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聂恒德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全面腹部超声检查在急腹症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目的 研究全面腹部超声检查在急腹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患者136例,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8例.研究组进行全面腹部超声检查,对照组则进行传统选择性腹部超声检查,对两组诊断结果与随访状况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相对于对照组的诊断结果,研究组较优.结论 尽管全面腹部超声检查时期较长,但可以有效提高急腹诊断结果的精准性,缩短临床诊断时间,存在一定的价值优势.

    作者:罗凝春;任瑶;况又支;陈远瞩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急诊与治疗

    目的 分析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急诊与治疗方法,为临床急诊与治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积极采取急诊处理与治疗,分析后结果.结果 46例患者中,显效23例,有效1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1.30%.结论 针对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需要积极做好急诊与治疗,积极合理采取急诊与治疗措施,降低死亡率.

    作者:顾俊文;阿迪力·阿不都热合曼 刊期: 2016年第20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