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民
目的 探讨全方位护理对合并冠心病骨折老年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合并冠心病骨折老年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全方位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 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护理满意度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合并冠心病骨折老年患者实施全方位护理干预,能够明显减少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李梦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探究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惠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各50例.参照组采取普通的西医疗法,试验组则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的疗效.结果 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8.00%,显著高于参照组的8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小儿肺炎,可以得到明显的疗效,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李晓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急诊与治疗方法,为临床急诊与治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积极采取急诊处理与治疗,分析后结果.结果 46例患者中,显效23例,有效1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1.30%.结论 针对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需要积极做好急诊与治疗,积极合理采取急诊与治疗措施,降低死亡率.
作者:顾俊文;阿迪力·阿不都热合曼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24 h动态血压监测在老年及老年前期高血压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7月我院老年高血压及老年前期高血压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老年组与老年前期组,各3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不同时期血压及血压负荷状况.结果 老年组患者24 hSBP、24 hSBPL、24 hDBPL与老年前期组患者相比明显较高(P<0.05).老年组患者24 hDBP与老年前期组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4 h动态血压监测在老年及老年前期高血压诊治中运用效果显著,可有效了解患者血压及血压负荷状况,辅助患者的疾病诊治.
作者:赵燕霞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及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近两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7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则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孙野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5月~2016年5月来我院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去骨瓣减压术,观察组患者采取标准的去骨瓣减压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后1天、3天、1周后的颅内压.结果 观察组手术后1天、3天、1周后的颅内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后颅内压,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章龙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对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进行观察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硝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片进行治疗,给予观察组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片进行治疗,观察分析两组的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显著,具有在临床推广与应用的价值.
作者:徐俊凤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中西医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 5年7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行鼓膜穿刺术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两组均实施西医常规护理,对实验组再实施中医临床护理,分析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4.34%,75.4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临床护理是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行鼓膜穿刺术治疗期间的佳护理方法,该方法能够促进患者快速康复,而且还能提高满意度,应用价值极高.
作者:陈倩倩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玉龙散外敷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肩周炎患者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推拿、理疗及药物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玉龙散外敷,治疗2周后观察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但治疗组的愈显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VAS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而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玉龙散外敷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莫兴骝;张兆华;陈淑萍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心绞痛伴抑郁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2015年5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女性心绞痛伴抑郁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取西医治疗,实验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疗效对比分析.结果 经临床不同治疗,实验组患者心绞痛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且治疗后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中给予心绞痛伴抑郁患者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荐.
作者:岳媛媛;孔慧婷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比较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在诊断冠心病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7例.参照组应用心电图进行诊断,研究组则应用冠状动脉造影实施诊断.将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参照组与研究组的阳性率分别为27.03%和32.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参照组的阴性率分别为67.57%和72.9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均能对冠心病进行诊断,但并不能保证诊断的准确性,因此临床治疗时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判断.
作者:王吉丽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以急性左心衰竭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机制与临床特征,为该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6年4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抽样原则,所有患者的临床主要表现均为急性左心衰竭,通过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临床表现特征、心功能变化情况,探讨该病的发病机制.结果 150例以急性左心衰竭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52例,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98例,其中,合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85例.结论 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左心衰竭的急性心肌梗死,多为非ST段抬高型、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此外,急性左心衰竭症状的发病机制为左心室舒张功能、收缩功能受损.
作者:米日班·阿不都热依木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活血通脑汤加减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6年2月收治的缺血性中风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西医治疗,实验组患者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活血通脑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高于对照组的68%;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医血通脑汤治疗效果较好,不仅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了神经功能的恢复,更加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亚丽 刊期: 2016年第20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临床研究者也在心血管治疗上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力争药物从根本上降低引起心血管疾病发生的概率,在临床工作者的研究下,发现补阳还五汤在防治心血管疾病中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介绍的是补阳还五汤的基本成分及作用,其次讲述了补阳还五汤在临床疾病上所起的作用.
作者:陈玥璇;张志明;雍文兴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甲、乙两组,各50例.甲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乙组采用单纯的西医进行治疗.而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甲组的总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乙组的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明显低于乙组的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取得的疗效颇为显著,且患者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任建军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和分析运动平板试验对青年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青年冠心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0例,女5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和运动平板试验,分析患者的诊断效果.结果 青年男性患者的运动平板试验诊断的准确性(95.7%)与青年女性患者(94.3%)相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青年男性患者的运动平板试验诊断的特异性、敏感性(83.2%、92.8%)与青年女性患者(47.6%、59.9%)相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 平板试验对青年男性冠心病患者的诊断特异性、敏感性高于青年女性冠心病患者,需要引起重视.
作者:高敬亭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心衰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 5年1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心衰患者10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进行治疗.统计各项数据之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SF-36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BNP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心表的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对老年股骨颈骨折合并冠心病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合并冠心病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发生并发症2例(6.67%),对照组发生8例(2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股骨颈骨折合并冠心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张洁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手术的麻醉方法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自2015年1月~2016年1月的接收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手术孕妇120例,随机分为甲、乙两组,每组60例.甲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乙组采用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孕妇术中血压变化、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及麻醉效果的优良率.结果 甲组孕妇术中血压变化、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明显低于乙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甲组麻醉效果的优良率明显高于乙组的麻醉效果的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是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行剖宫产手术为理想的麻醉方法,且临床麻醉效果较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中大力应用和推广.
作者:李月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在护理小儿泌尿外科围手术期惠儿中实行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泌尿外科围术期患儿6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3例.参照组予以我院常规护理,实验组予以有效、综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儿经不同护理干预后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术后护理满意度96.96%、术后1天焦虑评分(46.31±3.27)、术前1天焦虑评分(54.28±4.21)均显著优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72.72%、术后1天焦虑评分(54.67±3.19)、术前1天焦虑评分(65.29±3.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将有效护理干预应用在小儿泌尿外科围手术期患儿中具有显著效果,可以缓解患儿焦虑情绪,提升患儿与家属的满意度,改善临床护理依从性.
作者:赵胜男 刊期: 2016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