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立群
目的 观察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玻璃体腔内注射Conbercept后视力改善程度及黄斑下脉络膜新生血管隆起度及视网膜厚度变化情况.方法 总结我院2015年1月~10月诊断为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并接受玻璃体腔内康柏西普(Conbercept)注射的患者52例(52眼),其中男性23例,女性29例,年龄45~76岁,比较注射前后患者的视力及黄斑下脉络膜新生血管吸收的程度.结果 注射后2周,31例(60%)患者佳矫正视力有>2行的增长,OCT显示脉络膜新生血管隆起度及视网膜厚度较注射前均有下降.19例患者(38.5%)患者佳矫正视力有<2行的增长,OCT显示脉络膜新生血管隆起度及视网膜厚度较注射前无明显变化,2例(1.5%)患者无应答.但于注射后1个月复查时18例(38%)患者视力较注射后2周降低,需再次注射.结论 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效果显著,但部分患者需重复注射.
作者:巩慧;张贵森;刘晓琳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 探究负荷深呼吸训练治疗中老年烟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中老年烟民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70例.针对对照组,进行常规日常活动,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负荷深呼吸训练.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肺功能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中老年烟民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通过负荷深呼吸训练,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王戈 刊期: 2016年第30期
我国的老龄化逐渐显现,老年患者的心血管疾病也日益加剧,特别是心脏疾病呈剧增模式,如何提高心梗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成为医务工作者日益关注的焦点,医院对此引进先进的设备,提高专业人员业务水平,但是好多乡镇医院的患者由于院前延迟,到达医院时已经错过了PCI、溶栓治疗的关键时期,导致患者死亡.为此,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导致心梗患者死亡相关因素进行探究.
作者:姜麟波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 对比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有效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阿托伐他汀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瑞舒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脂指标均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改善,并且观察组患者的血脂指标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瑞舒伐他汀较阿托伐他汀在治疗冠心病上的调脂作用更加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刘宗燕;商艳芬 刊期: 2016年第30期
随着医学的进步,相关专家和学者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大.对于新生儿而言,有专家和学者认为,对其进行适当的抚触是必要的,可刺激其中枢神经系统,对新生儿健康发展发挥重要影响.因此,在本文研究中,作者主要介绍新生儿抚触的好处,为充分发挥其优势,阐述系列有效的抚触方法,并深入分析其在实践中的有效应用.作者相信,通过对新生儿的抚触,能够进一步提高医院儿科的服务水平.
作者:申泓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住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和西药治疗,观察组60例则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分组治疗后随访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1.67%和8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通过分组临床研究,标本兼治的同时安全性较高,在改善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方面有着独特的临床作用.
作者:刘波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后行放射性治疗的整体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我院胸外科2011年10月至今收治的102例食管癌术后行放射治疗的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对患者放疗不同阶段护理方法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102例食管癌术后患者全部按计划完成放疗,发生放射性皮炎1例、放射性食管炎5例、放射性肺炎1例、放射性骨髓抑制1例,经过针对性治疗及护理,患者相关症状均痊愈.
作者:孔庆雪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临床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赴我院进行诊治的脑出血偏瘫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两组病例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4周后对两组患者的肌力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4.0%,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0%,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出血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有利于其肢体运动功能康复,该护理模式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徐留庄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 观察盐酸替罗非班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行PCI术治疗的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抗凝治疗)及观察组(盐酸替罗非班治疗),各40例,比较两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血流变、心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PCI术后应用盐酸替罗非班可收获理想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工作中推广使用.
作者:后世翔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 分析急性脑出血治疗中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于2015年0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11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方式,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57例,全部患者均予以脱水降颅内压、控制血压、防治并发症等基础治疗,常规组患者在基础治疗方案之上接受胞二磷胆碱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基础治疗方案之上接受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mRS、NIHSS评分.结果 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1.22%,常规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75.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之前,两组mRS、NIHS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RS、NIHSS评分均得到显著改善,优于治疗前(P<0.05),但研究组患者改善状况显著优于常规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应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疗效突出,可作为临床治疗急性脑出血的首选药物.
作者:孔久玲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 为了探究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治疗急性肾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5年12月~2016年12月确诊的急性肾损伤患者35例,将其分为观察组18例与对照组17例,对两组患者进行区别性的医学治疗,即观察组的患者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的治疗方式,而对对照组的患者则仅给予传统的医学治疗方式,一段时间的治疗结束之后,记录有关数据,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尿量情况、血容量情况以及发热情况的变化,并进行相关数据分析.结果 一段时间的治疗结束之后,观察组的尿量情况好转人数占观察组患者总数的100%,血容量情况好转人数占观察者总数的94%,发热情况好转人数占观察者总人数的83%,治疗总有效率为96%,远远高于对早组的总有效率10%,可以看出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远远好于比对照组.结论 加用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病情,解除患者的相关病症,建议临床上广泛使用.
作者:赵清华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现代社会快速发展,人口进入老龄化.心血管疾病患者中老年人占有大半比例.老年人器官逐渐衰退,所患疾病特点多样化、突发性.威胁着老年患者生命安全.手术室是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场所.手术过程中存在不安全隐患,找出不安全因素原因,做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手术室内患者是主体,要求医生具有高超的技术,也需要护士优质护理.
作者:徐建平 刊期: 2016年第30期
对吕德教授治疗心律失常的临证经验进行总结.吕德教授将本虚标实以及虚实夹杂作为心律失常发生的基本的病因.治疗心律失常时常常以宣肺化痰,活血化瘀,益气养阴为基本的法则.认为于临证加减的时候应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总的以辨证作为主导,并且可恰当地运用一些现代医学成果,将中西医相互结合.
作者:张曙光;吕德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 观察X线平片在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其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就诊的111例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X线平片影像学及临床表现进行研究,总结其规律.结果 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胀或呕吐表现;常见急腹症疾病具有不同的X线影像学特征表现.结论 X线平片应用于急腹症患者诊断过程中具有安全无创、简便实用、诊断准确性高的优点,只要掌握其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其可行性强,值得在基层推广使用.
作者:张健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应用于高血压性脑血管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72例高血压性脑血管患者,按照随机分配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护理后,观察组临床效果比对照组明显更优,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针对高血压性脑血管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提升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李霞;赵强;吕丽梅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 分析阿尔茨海默症病患者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转化酶活性的方式.方法 分析经临床诊断为阿尔茨海默症病患者血液1 mL,经过抗凝处理之后,在离心作用下获取血浆.分别取出2.5μL,5μL,7.5μL和10μL血浆并放置于96孔板中,从而在加入定量反应液与酶底物后,采用荧光酶标仪观察血浆内部的TACE在37℃下与底物酶反映的速度.结果 通过对比7.5μL的血浆反应体系及其他反应体系,发现TACE的酶反映速度快.结论 检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浆内部的TACE活性适宜的血浆剂量是7.5μL.
作者:王维生;李桂芹;白琳;李明伟;肖静;李真玉;马志强;赵敏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 总结颅脑损伤患者手术室护理干预方法.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手术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各34例.68例患者均行颅脑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2.8%,对照组护理效果有效率为62.1%,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果 颅脑损伤手术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配合整体护理干预护理效果显著.提高护理有效率.
作者:陈庆华 刊期: 2016年第30期
试探法是主要应用于疾病处在疑似之间,一时难以决断之时;病情复杂,病势危机的情况下的一种诊疗方法.现代医学中某些疾病如肠伤寒,疟疾等,在实验室检查、血液病诊断依据一时不足时也往往采用试探法进行诊治.早在1700多年前,我国医学大家张仲景就在其著作《伤寒杂病论》中具体运用了试探法,为后世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王黎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分析祛风止痒汤内服联合左旋西替利嗪治疗皮肤瘙痒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皮肤瘙痒症患者145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73例和对照组72例.对照组采用左旋西替利嗪治疗,观察组采用祛风止痒汤内服联合左旋西替利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78%与观察组91.78%相比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祛风止痒汤内服联合左旋西替利嗪治疗皮肤瘙痒症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刘俊国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 探究氨氯地平阿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行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的观察组与行氨氯地平治疗的对照组,各40例.针对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两组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5%)比对照组(82.5%)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5%)与对照组(5.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通过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后,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应推广应用.
作者:高学刚 刊期: 2016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