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刍议新生儿抚触好处及方法

申泓

关键词:新生儿, 抚触方法, 应用
摘要:随着医学的进步,相关专家和学者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大.对于新生儿而言,有专家和学者认为,对其进行适当的抚触是必要的,可刺激其中枢神经系统,对新生儿健康发展发挥重要影响.因此,在本文研究中,作者主要介绍新生儿抚触的好处,为充分发挥其优势,阐述系列有效的抚触方法,并深入分析其在实践中的有效应用.作者相信,通过对新生儿的抚触,能够进一步提高医院儿科的服务水平.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胎儿心脏超声筛查在先天性心脏病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究胎儿心脏超声筛查在先天性心脏病(CHD)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于我院健康检查的孕妇985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480例)与研究组(505例),对照组行常规超声检查,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胎心检查,比较两组检查结果.结果 研究组胎儿CHD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检出12例CHD中,室间隔缺损4例、法洛四联症3例、单心室2例、心室发育不良2例、三房心1例;对照组检出3例CHD,分别为:室间隔缺损1例、心室发育不良1例、三房心1例.结论 CHD检测应用胎儿心脏超声进行筛查可有效提升检出准确率,可于产前筛查中推广.

    作者:申兰泰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老年人低骨密度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探讨

    目的 研究探讨老年人低骨密度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不同位置的骨密度进行测定,并选择同期收治的非冠心病老年患者作为对照,行相同测定,比较其低骨密度发生率,并分析其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腰椎L1-4、左股骨颈骨密度测定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两组患者的低骨密度发生率分别为92.67%和75.00%,则有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冠心病与低骨密度发生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可见其β=2.67,OR=11.32,95%CIwei[3.17,45.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明显相关性.结论 老年人低骨密度是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以对冠心病的发生进行预测,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吴兴华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

    我国的老龄化逐渐显现,老年患者的心血管疾病也日益加剧,特别是心脏疾病呈剧增模式,如何提高心梗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成为医务工作者日益关注的焦点,医院对此引进先进的设备,提高专业人员业务水平,但是好多乡镇医院的患者由于院前延迟,到达医院时已经错过了PCI、溶栓治疗的关键时期,导致患者死亡.为此,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导致心梗患者死亡相关因素进行探究.

    作者:姜麟波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临床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临床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赴我院进行诊治的脑出血偏瘫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两组病例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4周后对两组患者的肌力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4.0%,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0%,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出血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有利于其肢体运动功能康复,该护理模式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徐留庄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探讨侧支代偿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治中的类型及意义

    目的 分析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治中侧支代偿的类型及意义.方法 选取与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本院进行CT检查的缺血性脑血管患者42例的临床资料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在本院的检查结果,对应用的侧支代偿的类型及应用意义进行研究.结果 在本院进行CT检查,结果显示,锁骨下动脉2支(3.85%),基底动脉7支(13.46%),椎动脉9支(17.31%),大脑后动脉2支(3.85%),颈内动脉19支(36.53%),大脑中动脉3支(5.77%),颈总动脉6支(11.54%),大脑前动脉4支(7.69%).经Willis环开放代偿15例(36%),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8例(19%),颈外椎动脉与锁骨下动脉肌间支吻合的患者共3例(5%);经软脑膜动脉吻合代偿7例(17%),外动脉、颈内代偿3例(7%).结论 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所应用的侧支代偿有很多种,而侧支代偿的建立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邹蔷薇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全麻术毕小剂量瑞芬太尼对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预防效果

    目的 对全麻术毕持续泵注小剂量瑞芬太尼对预防气管拔管时产生心血管的反应的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将本院在2015~2016年收治的ASAⅠ-Ⅱ级腹部手术全麻患者80例作为研究资料,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瑞芬太尼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手术完毕,观察组持续泵注0.05μg/(kg·min)瑞芬太尼一直到拔管,对照组泵注等量的生理盐水一直到拔管完毕,对两组患者在手术前、手术结束时、拔管之前、拔管之后的1 min、3 min、5 min等各时段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拔管之前的潮气量(VT)、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比较,还要把手术结束到拔管的时间进行详细的记录,还要仔细的观察患者拔管以后10 min内发生呛咳、呕吐等副作用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手术时间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麻醉恢复时间、拔管前潮气量和氧饱和度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的呼吸频率要比对照组少,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拔管之前、拔管之后的1 min、3 min、5 min的SBP、DBP、HR都有升高的趋势,(P<0.05).两组患者比较,对照组增高的比较明显(P<0.05).手术完毕到拔管之后10 min,对照组疼痛、躁动情况发生率显著的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麻手术完毕为患者泵注小剂量的瑞芬太尼可以有效的预防拔管时患者的心血管应激反应,不会对麻醉苏醒时间和潮气量产生影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马利平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刍议新生儿抚触好处及方法

    随着医学的进步,相关专家和学者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大.对于新生儿而言,有专家和学者认为,对其进行适当的抚触是必要的,可刺激其中枢神经系统,对新生儿健康发展发挥重要影响.因此,在本文研究中,作者主要介绍新生儿抚触的好处,为充分发挥其优势,阐述系列有效的抚触方法,并深入分析其在实践中的有效应用.作者相信,通过对新生儿的抚触,能够进一步提高医院儿科的服务水平.

    作者:申泓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中医综合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作用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行中医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综合组和单一组,各43例.单一组行基础护理干预,综合组行中医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总体有效率以及康复情况.结果 综合组总体有效率41例(95.35%)显著高于单一组33例(76.74%),两组护理前的Barthel评分、运动能力评分(M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Barthel评分、MAS评分均高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行中医综合护理,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活动能力,同时,还能够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获取良好的预后效果.

    作者:乌兰格日勒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房间隔缺损的心电图表现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房间隔缺损的心电图表现及临床意义,为房间隔缺损的心电图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房间隔缺损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彩超诊断进行确诊,然后进行心电图检查,对比心电图与彩超的检查结果,分析心电图表现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心电图表现为窦性心律患者56例,占93.33%,心房颤动4例,占6.67%;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32例,占53.33%;完全性右束支阻滞14例,占23.33%;下壁导联R波切迹18例,占30.00%;电轴右偏20例,占33.33%;房颤、房速8例,占13.33%,正常患者12例,占20.00%.结论 房间隔缺损的心电图表现及临床意义对于房间隔缺损的诊断有着积极的作用,在诊断过程中值得应用.

    作者:张天静;施露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进展性脑梗塞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分析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进展性脑梗塞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100例作为实验组,其中完全性脑梗塞患者和进展性脑梗塞患者均分为50例,并选择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三组研究对象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进展性脑梗塞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完全性脑梗塞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会形成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导致供血动脉狭窄,侧支循环代偿障碍,加重脑梗塞症状,终形成进展性脑梗塞.

    作者:韩冰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

    目的 研究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试验中选取2014年8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68例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将全部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均为34例;对照组在治疗中实施吸氧、营养支持、支气管舒张及抗感染等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应用无创呼吸机,观察分析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等.结果 全部入选患者的治疗均完成后,分析比较组间的心率、血气指标及呼吸指标的改善情况,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将组间的不良反应情况及住院时间等分析比较,研究组较对照组也明显减少(P<0.05).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中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临床疗效显著,能够对患者的症状体征进行有效的改善,且还能将不良反应减少.

    作者:茅敏华;秦璐璐;蔡红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尿病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尿病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监测分析2016年1月~12月期间我院临床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51例与同期进行糖尿病筛查的健康者51例,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和清早空腹的血糖值,并统计学分析两组的测定结果.结果 经对比于健康者,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值均明显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化血红蛋白的合成特点为不可逆性,其不会受血浆葡萄糖浓度的波动而变化,也不因机体运动和饮食结构的影响而改变,因此,糖化血红蛋白是一种准确性很高的实验室指标,对糖尿病诊断及血糖控制效果的评估监测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努尔孜亚·吐尔孙;吾热古力·马木提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浅议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

    目的 总结分析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风险因素.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 依据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工作经验,结合有关文献资料.分析影响手术室术室护理人员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结果 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中存在风险因素,应加强防范.结论 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来自生理、物理、化学及工作压力.通过科学管理、规范操作加强自我防范措施降低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

    作者:倪红娟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不同清洗方式对腹腔镜手术器械清洗和灭菌效果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究采用不同清洗方式在腹腔镜手术器械清洗和灭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中重度污染的腹腔镜手术器械100套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区组随机化法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在器械酶液浸泡后进行清洗,实验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超声的方法进行清洗,对比2组腹腔镜器械的清洗和灭菌效果.结果 实验组腹腔镜手术器械的目测合格率96.00%以及潜血试验合格率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目测合格率82.00%、潜血试验合格率80.00%(P<0.05).结论 在腹腔镜手术器械清洗中采用超声与多酶溶液联合的方式进行清洗,可以将腹腔镜器械的清洗度提高,达到灭菌彻底的效果,从而对腹腔镜手术器械的使用安全性进行保证.

    作者:赵淑云;张丽莉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急性脑出血治疗中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急性脑出血治疗中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于2015年0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11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方式,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57例,全部患者均予以脱水降颅内压、控制血压、防治并发症等基础治疗,常规组患者在基础治疗方案之上接受胞二磷胆碱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基础治疗方案之上接受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mRS、NIHSS评分.结果 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1.22%,常规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75.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之前,两组mRS、NIHS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RS、NIHSS评分均得到显著改善,优于治疗前(P<0.05),但研究组患者改善状况显著优于常规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应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疗效突出,可作为临床治疗急性脑出血的首选药物.

    作者:孔久玲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负荷深呼吸训练治疗中老年烟民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效果

    目的 探究负荷深呼吸训练治疗中老年烟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中老年烟民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70例.针对对照组,进行常规日常活动,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负荷深呼吸训练.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肺功能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中老年烟民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通过负荷深呼吸训练,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王戈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参附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参附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自2015年12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84例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并采用不同药物进行治疗,并在治疗后对评价指标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采用参附注射液治疗的心衰主要指标BNP/NT-proBNP的变化显著优于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的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平均HR、平均DBP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心力衰竭患者在进行改善原发病病情基础上使用参附注射液进行治疗,可以显著改善心衰主要指标,并且可提高患者的心血管功能,具有极高的临床用药价值.

    作者:米达辉;吴才;孙建东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参麦注射液联合米力农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米力农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乳酸米力农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予参麦注射液静脉滴注,两组均治疗20天为1个疗程.结果 经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显效16例,有效1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4.62%,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16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69.23%,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参麦注射液联合米力农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疗效较好,故值得推广.

    作者:张影;王奎刚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探讨细化基础护理对提升优质护理质量的效果

    目的 探讨完善基础护理服务对提高优质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10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患者110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其中常规护理应用于对照组的患者,细化基础护理应用于实验组患者,终对护理满意度情况综合评价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率达到94.6%,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率仅仅为83.6%;对照组明显低于实验组,两组患者满意度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化基础护理服务效果明显,可以有效提高优质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赵玉洁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黄连温胆汤联合西药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气虚痰瘀互阻型)心绞痛65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黄连温胆汤联合西药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气虚痰瘀互阻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3月于本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合并(气虚痰瘀互阻型)心绞痛门诊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治疗组32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心绞痛临床症状积分、心电图及用药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经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显效13例,有效15例,无效4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7%(显效9例,有效12例,无效12例),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患者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心绞痛临床症状积分、心电图明显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本研究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或意外事件.结论 黄连温胆汤联合西药可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气虚痰瘀互阻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控制患者病情发展,明显提高疗效.

    作者:曹丽云 刊期: 2016年第30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