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哮喘治疗中中药平喘药应用的效果分析

张涛

关键词:哮喘, 中药平喘药, 效果
摘要:目的 分析哮喘治疗中中药平喘药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内收治的哮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的方法划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法;研究组给予中药平喘药治疗方法,并对终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 (1)两组治疗总体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组30例治疗总体有效率为83.3%,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17例、8例、5例;研究组30例治疗总体有效率为93.3%,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26例、2例、2例.(2)两组治疗不良反应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组30例出现不良反应5例,不良反应率为16.7%;30例研究组出现不良反应1例,不良反应率为3.3%.结论 中药平喘药在哮喘治疗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效果显著,大大的降低了患者的不良反应率,该治疗方法值得患者的信赖并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和应用.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康复护理干预结合高压氧治疗对脑损伤患者疗效的临床观察

    目的 临床分析康复护理干预结合高压氧治疗对脑损伤患者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80例脑损伤患者,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康复护理干预,研究组实施康复护理与高压氧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5.0%,研究组临床疗效比对照组明显要高,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针对脑损伤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和高压氧联合治疗,能够提升临床疗效,减少致残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张保兰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高龄经产妇妊娠结局的临床观察

    目的 临床观察高龄经产妇妊娠结局.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分娩的100例高龄经产妇作为研究组,同期选择100例高龄初产妇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的妊娠结局.结果 对照组出现1例胎儿窘迫、1例子宫肌瘤、1例产后出血,并发症发生率3%,研究组出现出现1例胎儿窘迫、1例子宫肌瘤、1例产后出血,1例新生儿窒息和1例胎膜早破,并发症发生率发生率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剖宫产75例,剖宫产率75.0%,自然分娩25例,自然分娩率25.0%.对照组剖宫产49例,剖宫产率49.0%,自然分娩51例,自然分娩率51.0%,研究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针对高龄产妇,尤其是流动人口高龄经产妇,必须强化围产期保健,做到定期产前检查,适度放宽剖宫产指标,鼓励自然分娩,对并发症进行积极预防和积极处理.

    作者:李春霞;孙娟;胡世堂;张涛;袁华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盐酸替罗非班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PCI术后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盐酸替罗非班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行PCI术治疗的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抗凝治疗)及观察组(盐酸替罗非班治疗),各40例,比较两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血流变、心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PCI术后应用盐酸替罗非班可收获理想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工作中推广使用.

    作者:后世翔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尿病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尿病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监测分析2016年1月~12月期间我院临床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51例与同期进行糖尿病筛查的健康者51例,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和清早空腹的血糖值,并统计学分析两组的测定结果.结果 经对比于健康者,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值均明显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化血红蛋白的合成特点为不可逆性,其不会受血浆葡萄糖浓度的波动而变化,也不因机体运动和饮食结构的影响而改变,因此,糖化血红蛋白是一种准确性很高的实验室指标,对糖尿病诊断及血糖控制效果的评估监测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努尔孜亚·吐尔孙;吾热古力·马木提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全麻术毕小剂量瑞芬太尼对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预防效果

    目的 对全麻术毕持续泵注小剂量瑞芬太尼对预防气管拔管时产生心血管的反应的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将本院在2015~2016年收治的ASAⅠ-Ⅱ级腹部手术全麻患者80例作为研究资料,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瑞芬太尼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手术完毕,观察组持续泵注0.05μg/(kg·min)瑞芬太尼一直到拔管,对照组泵注等量的生理盐水一直到拔管完毕,对两组患者在手术前、手术结束时、拔管之前、拔管之后的1 min、3 min、5 min等各时段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拔管之前的潮气量(VT)、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比较,还要把手术结束到拔管的时间进行详细的记录,还要仔细的观察患者拔管以后10 min内发生呛咳、呕吐等副作用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手术时间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麻醉恢复时间、拔管前潮气量和氧饱和度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的呼吸频率要比对照组少,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拔管之前、拔管之后的1 min、3 min、5 min的SBP、DBP、HR都有升高的趋势,(P<0.05).两组患者比较,对照组增高的比较明显(P<0.05).手术完毕到拔管之后10 min,对照组疼痛、躁动情况发生率显著的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麻手术完毕为患者泵注小剂量的瑞芬太尼可以有效的预防拔管时患者的心血管应激反应,不会对麻醉苏醒时间和潮气量产生影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马利平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实施前后,对比护理满意度与急诊护理质量,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未实施急诊分诊模式护理作为对照组,再研究分析急诊分诊的安全管理观念,采取可行性、切实性的管理方式,采取分诊安全安全管理方式.实施急诊分诊模式护理作为研究组.结果 对比两个时段急诊护理质量,研究组护理质量比对照组明显跟高,实施安全管理模式前,护理满意度仅为77.3%,实施后,护理满意度提升到97.4%,比之前护理满意度数值明显要高,差异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选择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能够明显提升急诊护理工作效率,保证护理质量基础上,可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袁兆芬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急性脑出血治疗中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急性脑出血治疗中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于2015年0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11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方式,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57例,全部患者均予以脱水降颅内压、控制血压、防治并发症等基础治疗,常规组患者在基础治疗方案之上接受胞二磷胆碱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基础治疗方案之上接受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mRS、NIHSS评分.结果 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1.22%,常规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75.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之前,两组mRS、NIHS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RS、NIHSS评分均得到显著改善,优于治疗前(P<0.05),但研究组患者改善状况显著优于常规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应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疗效突出,可作为临床治疗急性脑出血的首选药物.

    作者:孔久玲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吕德教授治疗心律失常临证经验总结

    对吕德教授治疗心律失常的临证经验进行总结.吕德教授将本虚标实以及虚实夹杂作为心律失常发生的基本的病因.治疗心律失常时常常以宣肺化痰,活血化瘀,益气养阴为基本的法则.认为于临证加减的时候应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总的以辨证作为主导,并且可恰当地运用一些现代医学成果,将中西医相互结合.

    作者:张曙光;吕德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中医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 本次主要对中医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治疗的中风后遗症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的编号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8例,实验组给予中医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55%,对照组为8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治疗中风后遗症具有显著效果,对于患者的疾病具有良好的价值,应当积极采用.

    作者:宫波;文静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施行强化护理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 探讨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施行强化性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9月内蒙古包钢医院康复院区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5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异同分为对比组与实验组,各129例.其中在对比组中要施与常规性的传统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对比组的基础上施与强化性的护理干预,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心脏功能改善情况,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患者的死亡率,并通过各类数据对比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脏功能及生活治疗改善得分情况,可见实验组都要远远明显好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可有对比组为(15.4±4.8)天,实验组为(6.2±2.7)天,可见在平均住院时间上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比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可有对比组为14%,实验组为5.4%,比较两组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施与强化性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的改善,而且在住院期间可以大大缩短住院时间,更可以降低慢性心力衰竭带来的死亡率.

    作者:卢红丹;黄秀萍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脉血康胶囊治疗中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脉血康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10月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则接受冠心病二级预防的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冠心病二级预防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脉血康胶囊,评估两组治疗方案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相比对照组心电图ST段、心绞痛症状改善明显.结论 脉血康胶囊能够显著缓解冠心病心绞痛,明显改善心肌缺血症状.

    作者:饶和平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超声在冠心病颈动脉粥样斑块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研究超声在冠心病颈动脉粥样斑块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归为观察组,然后再选取同时期我院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归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超声检查,对其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Ⅴ型、Ⅳ型、Ⅲ型例数显著多于对照组,Ⅱ型、Ⅰ型例数显著多于对照组;观察组溃疡斑、硬斑、软斑、扁平斑的发生率显著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IMT值为(1.38±0.19)mm,显著大于对照组的(0.32±0.02)mm.结论 超声在冠心病颈动脉粥样斑块诊断中的价值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刘红荣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寐对老年性高血压患者晨峰血压的影响

    目的 通过对不寐的治疗,观察老年性高血压患者晨峰血压的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9月老年性高血压不寐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案和西医治疗方案,各43例,观察晨峰血压及安全性情况.结果 中西医结合方案组与西医治疗方案组对老年性高血压患者晨峰血压控制均有疗效,但中西医结合方案组疗效更佳,两组方案治疗安全性均较高.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寐能明显控制老年性高血压晨峰血压.

    作者:胡明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辨证施治体会

    目的 分析中医辨证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及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近两年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87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97例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对照组90例采用常规西药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2.78%,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5.56%,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孙野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浅议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

    目的 总结分析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风险因素.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 依据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工作经验,结合有关文献资料.分析影响手术室术室护理人员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结果 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中存在风险因素,应加强防范.结论 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来自生理、物理、化学及工作压力.通过科学管理、规范操作加强自我防范措施降低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

    作者:倪红娟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进展性脑梗塞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分析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进展性脑梗塞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100例作为实验组,其中完全性脑梗塞患者和进展性脑梗塞患者均分为50例,并选择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三组研究对象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进展性脑梗塞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完全性脑梗塞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会形成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导致供血动脉狭窄,侧支循环代偿障碍,加重脑梗塞症状,终形成进展性脑梗塞.

    作者:韩冰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浅谈试探法在《伤寒论》中的运用

    试探法是主要应用于疾病处在疑似之间,一时难以决断之时;病情复杂,病势危机的情况下的一种诊疗方法.现代医学中某些疾病如肠伤寒,疟疾等,在实验室检查、血液病诊断依据一时不足时也往往采用试探法进行诊治.早在1700多年前,我国医学大家张仲景就在其著作《伤寒杂病论》中具体运用了试探法,为后世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王黎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冠心病心绞痛利用益气活血通脉汤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冠心病心绞痛利用益气活血通脉汤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9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为西药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加用益气活血通脉汤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DL-C、LDL-C、TG、TC等血脂指标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心绞痛发生次数少于对照组.结论 冠心病心绞痛利用益气活血通脉汤治疗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肖惟丹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浅谈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运用

    目的 总结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经验,患者舒适的接受手术治疗.方法 80例手术患者应用舒适护理,术前探访、手术中舒适护理、手术后舒适护理.结果 80例手术患者给予舒适护理,患者心理和生理都有改善.满意率100%.结论 舒适护理运用于手术室,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提高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大幅提高.

    作者:李跃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益气活血法在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 临床分析益气活血发在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20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实施洛汀新降糖治疗,研究组给予中药益气活血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过治疗后得知,研究组护理效果比对照组明显更优,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针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益气活血法治疗,能够起到活血通络和益气养阴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素亮 刊期: 2016年第30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