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脉血康胶囊治疗中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饶和平

关键词:脉血康胶囊, 心绞痛, 冠心病
摘要:目的 探讨脉血康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10月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则接受冠心病二级预防的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冠心病二级预防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脉血康胶囊,评估两组治疗方案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相比对照组心电图ST段、心绞痛症状改善明显.结论 脉血康胶囊能够显著缓解冠心病心绞痛,明显改善心肌缺血症状.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在门诊护理工作中行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 将2016年1月~6月我院收治的门诊患者19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门诊号码分为常规组和护理组,各99例.护理组行优质护理干预,常规组行基础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门诊候诊时间、辅助检查时间、焦虑评分以及护理质量.结果 护理组总体满意度97例(97.98%)显著高于常规组86例(86.87%),护理组门诊候诊时间、辅助检查时间、焦虑评分以及护理质量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门诊患者行优质护理干预,不仅能够缩短门诊候诊时间以及辅助检查时间,同时,还能够缓解患者的焦虑心理情绪,提高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邬晓慧;康士萍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Conbercept)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玻璃体腔内注射Conbercept后视力改善程度及黄斑下脉络膜新生血管隆起度及视网膜厚度变化情况.方法 总结我院2015年1月~10月诊断为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并接受玻璃体腔内康柏西普(Conbercept)注射的患者52例(52眼),其中男性23例,女性29例,年龄45~76岁,比较注射前后患者的视力及黄斑下脉络膜新生血管吸收的程度.结果 注射后2周,31例(60%)患者佳矫正视力有>2行的增长,OCT显示脉络膜新生血管隆起度及视网膜厚度较注射前均有下降.19例患者(38.5%)患者佳矫正视力有<2行的增长,OCT显示脉络膜新生血管隆起度及视网膜厚度较注射前无明显变化,2例(1.5%)患者无应答.但于注射后1个月复查时18例(38%)患者视力较注射后2周降低,需再次注射.结论 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效果显著,但部分患者需重复注射.

    作者:巩慧;张贵森;刘晓琳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麻用于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麻应用于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60例老年患者,根据自愿选择的不同麻醉方式分为观察组(G组)和对照组(D组)两组,每组30例.G组患者实施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麻,D组单纯实施喉罩全麻.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结果 G组患者全身麻醉药物用量明显少于D组,苏醒时间、拔出喉罩时间明显早于D组,术中肌肉松弛情况明显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麻应用于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具有麻醉用量少、苏醒早、术中肌肉松弛情况满意的优点,提倡联合应用.

    作者:焦富荣;王宏伟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8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以抛硬币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3),对照组采取单纯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磷酸西格列汀治疗,而后对比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结果 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后,观察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效果显著,很好的控制了患者的血糖情况,临床治疗该疾病时值得借鉴.

    作者:苏冬雪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超声在冠心病颈动脉粥样斑块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研究超声在冠心病颈动脉粥样斑块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归为观察组,然后再选取同时期我院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归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超声检查,对其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Ⅴ型、Ⅳ型、Ⅲ型例数显著多于对照组,Ⅱ型、Ⅰ型例数显著多于对照组;观察组溃疡斑、硬斑、软斑、扁平斑的发生率显著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IMT值为(1.38±0.19)mm,显著大于对照组的(0.32±0.02)mm.结论 超声在冠心病颈动脉粥样斑块诊断中的价值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刘红荣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护理干预对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对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33%(P<0.05).结论 综合护理在急性阑尾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王娟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临床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临床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赴我院进行诊治的脑出血偏瘫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两组病例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4周后对两组患者的肌力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4.0%,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0%,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出血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有利于其肢体运动功能康复,该护理模式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徐留庄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全麻术毕小剂量瑞芬太尼对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预防效果

    目的 对全麻术毕持续泵注小剂量瑞芬太尼对预防气管拔管时产生心血管的反应的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将本院在2015~2016年收治的ASAⅠ-Ⅱ级腹部手术全麻患者80例作为研究资料,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瑞芬太尼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手术完毕,观察组持续泵注0.05μg/(kg·min)瑞芬太尼一直到拔管,对照组泵注等量的生理盐水一直到拔管完毕,对两组患者在手术前、手术结束时、拔管之前、拔管之后的1 min、3 min、5 min等各时段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拔管之前的潮气量(VT)、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比较,还要把手术结束到拔管的时间进行详细的记录,还要仔细的观察患者拔管以后10 min内发生呛咳、呕吐等副作用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手术时间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麻醉恢复时间、拔管前潮气量和氧饱和度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的呼吸频率要比对照组少,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拔管之前、拔管之后的1 min、3 min、5 min的SBP、DBP、HR都有升高的趋势,(P<0.05).两组患者比较,对照组增高的比较明显(P<0.05).手术完毕到拔管之后10 min,对照组疼痛、躁动情况发生率显著的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麻手术完毕为患者泵注小剂量的瑞芬太尼可以有效的预防拔管时患者的心血管应激反应,不会对麻醉苏醒时间和潮气量产生影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马利平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脉血康胶囊治疗中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脉血康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10月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则接受冠心病二级预防的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冠心病二级预防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脉血康胶囊,评估两组治疗方案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相比对照组心电图ST段、心绞痛症状改善明显.结论 脉血康胶囊能够显著缓解冠心病心绞痛,明显改善心肌缺血症状.

    作者:饶和平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胎儿心脏超声筛查在先天性心脏病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究胎儿心脏超声筛查在先天性心脏病(CHD)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于我院健康检查的孕妇985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480例)与研究组(505例),对照组行常规超声检查,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胎心检查,比较两组检查结果.结果 研究组胎儿CHD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检出12例CHD中,室间隔缺损4例、法洛四联症3例、单心室2例、心室发育不良2例、三房心1例;对照组检出3例CHD,分别为:室间隔缺损1例、心室发育不良1例、三房心1例.结论 CHD检测应用胎儿心脏超声进行筛查可有效提升检出准确率,可于产前筛查中推广.

    作者:申兰泰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不同清洗方式对腹腔镜手术器械清洗和灭菌效果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究采用不同清洗方式在腹腔镜手术器械清洗和灭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中重度污染的腹腔镜手术器械100套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区组随机化法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在器械酶液浸泡后进行清洗,实验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超声的方法进行清洗,对比2组腹腔镜器械的清洗和灭菌效果.结果 实验组腹腔镜手术器械的目测合格率96.00%以及潜血试验合格率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目测合格率82.00%、潜血试验合格率80.00%(P<0.05).结论 在腹腔镜手术器械清洗中采用超声与多酶溶液联合的方式进行清洗,可以将腹腔镜器械的清洗度提高,达到灭菌彻底的效果,从而对腹腔镜手术器械的使用安全性进行保证.

    作者:赵淑云;张丽莉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巴曲酶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价值

    目的 分析和探究巴曲酶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耳鼻喉科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然后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而实验组患者给予了巴曲酶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耳聋症状改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8.33%)高于对照组的(88.33%),同时实验组患者耳鸣症状改善情况(96.67%)明显好于对照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突发性耳聋实施巴曲酶治疗,不仅可以对患者的耳聋症状进行有效的改善,而且还能确保患者病情的康复.

    作者:朱雍鸣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脑血栓形成的临床诊断与内科治疗研究

    目的 临床分析脑血栓形成的临床诊断与内科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6月收治的40例脑血栓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后,40例患者临床疗效良好,23例痊愈、13例显效、3例有效、1例无效,总有效率92.5%.结论 针对脑血栓患者,选择科学、正确的诊断、治疗方法,能够调节患者情绪,提高康复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秀文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房间隔缺损的心电图表现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房间隔缺损的心电图表现及临床意义,为房间隔缺损的心电图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房间隔缺损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彩超诊断进行确诊,然后进行心电图检查,对比心电图与彩超的检查结果,分析心电图表现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心电图表现为窦性心律患者56例,占93.33%,心房颤动4例,占6.67%;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32例,占53.33%;完全性右束支阻滞14例,占23.33%;下壁导联R波切迹18例,占30.00%;电轴右偏20例,占33.33%;房颤、房速8例,占13.33%,正常患者12例,占20.00%.结论 房间隔缺损的心电图表现及临床意义对于房间隔缺损的诊断有着积极的作用,在诊断过程中值得应用.

    作者:张天静;施露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稳心颗粒治疗老年心肌梗塞后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目的 对老年心肌梗塞后室性心率失常患者使用稳心颗粒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研究.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老年科接收的心肌梗塞后室性心律失常住院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不同的治疗方案,将入组的所有患者分为对比组与研究组.对比组采用常规的心肌梗塞后室性心律失常治疗方案,研究组的治疗方案为在对比组的方案基础上给患者加口服稳心颗粒.一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 一个月治疗期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QT间期离散度,血浆的超敏反应蛋白C,血清的白介素17等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可知对比组各类指标的改善情况都要弱于研究组,各类指标两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可有对比组为要明显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稳心颗粒治疗梗塞后室性心率失常不仅可以有效改善各项治疗指标的恢复,而且可以显著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增加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闫锐晶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脑梗死后偏瘫患者早期系统化康复治疗的观察

    目的 探讨脑梗死后偏瘫患者行早期系统化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12月就诊于我院的脑梗死后偏瘫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行常规治疗的对照组与行早期系统化康复治疗的观察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在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1.43%和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脑梗死后偏瘫患者早期系统化康复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疗效,值得广泛开展于临床中.

    作者:冀杨威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赵继福教授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临床经验

    赵继福教授运用几十年积累的临床经验,总结出了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的有效汤剂.我有幸跟随老师,受益颇深,现将赵老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的宝贵经验整理如下.1 小儿腺样体肥大的诊疗现状小儿腺样体肥大系咽扁桃体的增生.其解剖位置在鼻咽顶部与咽后壁处,表面类似桔瓣样,属于人体的淋巴组织.由于反复感染引起病理性增生而出现的一系列的临床症状,称为腺样体肥大[1].本病常见于儿童,出生后随着孩子年纪的逐渐增长而长大,2~6岁时为增殖旺盛时期, 10~12岁左右逐渐萎缩,成人基本消失.在正常的生理生长期时,大部分孩子不会出现打鼾、鼻塞等症状,但当腺样体组织出现病理性增生肥大时,可堵塞后鼻孔及咽鼓管咽口,从而引起耳鼻咽喉等多种疾病的发生[2].堵塞了上呼吸道,引起呼吸道阻塞、分泌性中耳炎及夜惊等症状,严重的影响生长发育,甚至形成腺样体面容,导致智力低下及右室心力衰竭等,给孩子及家长造成了极大的痛苦,因此受到广大医护人员及家长的高度重视.

    作者:陈希;曹亚丽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临床护理干预联合常规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临床分析临床护理干预联合常规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干预联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护理后,观察组各项生活指标比对照组明显更优,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于糖尿病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干预联合常规护理,可明显提升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莉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刍议新生儿抚触好处及方法

    随着医学的进步,相关专家和学者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大.对于新生儿而言,有专家和学者认为,对其进行适当的抚触是必要的,可刺激其中枢神经系统,对新生儿健康发展发挥重要影响.因此,在本文研究中,作者主要介绍新生儿抚触的好处,为充分发挥其优势,阐述系列有效的抚触方法,并深入分析其在实践中的有效应用.作者相信,通过对新生儿的抚触,能够进一步提高医院儿科的服务水平.

    作者:申泓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中药外敷治疗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后的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中药外敷治疗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后的效果.方法 选取近两年我院收治的接受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术的股骨颈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甲组仅采用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乙组在基础基础上应用中药外敷进行治疗,对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甲组的不良反应率为7.5%,乙组的不良反应率为2.5%,乙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少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采用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的股骨颈骨折应用中药外敷再次进行治疗,其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谢远胜;阮崇铭;周顺吉 刊期: 2016年第30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