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稳心颗粒治疗老年心肌梗塞后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闫锐晶

关键词:稳心颗粒, 心肌梗塞, 室性心律失常
摘要:目的 对老年心肌梗塞后室性心率失常患者使用稳心颗粒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研究.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老年科接收的心肌梗塞后室性心律失常住院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不同的治疗方案,将入组的所有患者分为对比组与研究组.对比组采用常规的心肌梗塞后室性心律失常治疗方案,研究组的治疗方案为在对比组的方案基础上给患者加口服稳心颗粒.一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 一个月治疗期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QT间期离散度,血浆的超敏反应蛋白C,血清的白介素17等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可知对比组各类指标的改善情况都要弱于研究组,各类指标两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可有对比组为要明显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稳心颗粒治疗梗塞后室性心率失常不仅可以有效改善各项治疗指标的恢复,而且可以显著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增加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影响

    目的 探讨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6年10月我科诊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26例.由电脑随机数表排列法完成随机分组,对63例采用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的老年患者设为老年1组,对63例采用贝那普利治疗的老年患者设为老年2组,对比老年高血压患者分组治疗的差异性效果.结果 在血压水平的下降程度上,老年1组优于老年2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总有效率上,老年1组同样高于老年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影响要显著优于仅采用贝那普利,因此,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积极选择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进行针对治疗,可得到满意的血压控制效果,此药物方案具有重要的疗效影响意义.

    作者:阮明世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益气宣痹汤治疗冠心病绞痛51例疗效观察尝试

    目的 观察尝试益气宣痹汤治疗冠心病绞痛51例疗效.方法 在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接受诊治的冠心病绞痛患者中抽取出102例,按照随机原理把102例冠心病绞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者,对照组患者应用西药欣康(单硝酸异山梨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应用益气宣痹汤与西药欣康(单硝酸异山梨酯)进行治疗,疗程为2个月,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血脂变化情况及心绞痛发作次数,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治疗后,观察者患者的硝酸甘油剂量、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心绞痛发作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应用西药与益气宣痹汤治疗冠心病绞痛,可有效减少绞痛次数,明显降低患者的血脂水平,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魏艾贞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心血管科临床应用中成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目的 研究心血管科临床应用中成药存在的问题.方法 随机抽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心血管科诊治患者120例.按照先后顺序分为A、B、C三组;A组患者40例使用通心络胶囊药方;B组患者40例用脑心通胶囊药方;C组患者40例用血塞通滴丸药方.结果 使用脑心通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优于通心络、血塞通滴丸;使用脑心通的患者用药量减少率优于使用通心络、血塞通滴丸的患者.结论 脑心通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更有效.

    作者:刘朋云;高永强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刍议新生儿抚触好处及方法

    随着医学的进步,相关专家和学者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大.对于新生儿而言,有专家和学者认为,对其进行适当的抚触是必要的,可刺激其中枢神经系统,对新生儿健康发展发挥重要影响.因此,在本文研究中,作者主要介绍新生儿抚触的好处,为充分发挥其优势,阐述系列有效的抚触方法,并深入分析其在实践中的有效应用.作者相信,通过对新生儿的抚触,能够进一步提高医院儿科的服务水平.

    作者:申泓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观察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在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80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及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作者:卢菊萍;赵琴;程春桃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冠心病心绞痛利用益气活血通脉汤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冠心病心绞痛利用益气活血通脉汤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9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为西药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加用益气活血通脉汤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DL-C、LDL-C、TG、TC等血脂指标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心绞痛发生次数少于对照组.结论 冠心病心绞痛利用益气活血通脉汤治疗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肖惟丹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浅议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和防范措施

    随着人们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和普及,患者维权意识增强.医疗护理纠纷事件逐渐增多.手术室工作具有特殊性,要求医护人员安全完成医疗护理工作.万一发生护理差错.给患者带来伤害,也会影响医院在社会声誉,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为避免和减少纠纷发生,我们将手术护理工作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防范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兰玉凤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全程质控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效果及其价值分析

    目的 探究全程质控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效果及其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2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20名成立质量控制小组,并实施全程质控管理.比较实施前后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及灭菌质量.结果 实施全程质控管理后工作质量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全程质控管理后灭菌质量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程质控管理能够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及灭菌质量.

    作者:丁倩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中药金银花药用成分及药理作用分析

    通过网络与医学书籍,查阅了大量有关资料,对不同来源的资料进行整理,并对其加以考证,采用生物学研究等方法,对中药金银花药用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了分析,证实了金银花在消炎散热、抑菌止血等方面的价值.

    作者:郑雪峰;李振玉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中药外敷治疗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后的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中药外敷治疗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后的效果.方法 选取近两年我院收治的接受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术的股骨颈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甲组仅采用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乙组在基础基础上应用中药外敷进行治疗,对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甲组的不良反应率为7.5%,乙组的不良反应率为2.5%,乙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少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采用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的股骨颈骨折应用中药外敷再次进行治疗,其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谢远胜;阮崇铭;周顺吉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寐对老年性高血压患者晨峰血压的影响

    目的 通过对不寐的治疗,观察老年性高血压患者晨峰血压的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9月老年性高血压不寐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案和西医治疗方案,各43例,观察晨峰血压及安全性情况.结果 中西医结合方案组与西医治疗方案组对老年性高血压患者晨峰血压控制均有疗效,但中西医结合方案组疗效更佳,两组方案治疗安全性均较高.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寐能明显控制老年性高血压晨峰血压.

    作者:胡明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中医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 本次主要对中医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治疗的中风后遗症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的编号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8例,实验组给予中医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55%,对照组为8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治疗中风后遗症具有显著效果,对于患者的疾病具有良好的价值,应当积极采用.

    作者:宫波;文静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赵继福教授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临床经验

    赵继福教授运用几十年积累的临床经验,总结出了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的有效汤剂.我有幸跟随老师,受益颇深,现将赵老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的宝贵经验整理如下.1 小儿腺样体肥大的诊疗现状小儿腺样体肥大系咽扁桃体的增生.其解剖位置在鼻咽顶部与咽后壁处,表面类似桔瓣样,属于人体的淋巴组织.由于反复感染引起病理性增生而出现的一系列的临床症状,称为腺样体肥大[1].本病常见于儿童,出生后随着孩子年纪的逐渐增长而长大,2~6岁时为增殖旺盛时期, 10~12岁左右逐渐萎缩,成人基本消失.在正常的生理生长期时,大部分孩子不会出现打鼾、鼻塞等症状,但当腺样体组织出现病理性增生肥大时,可堵塞后鼻孔及咽鼓管咽口,从而引起耳鼻咽喉等多种疾病的发生[2].堵塞了上呼吸道,引起呼吸道阻塞、分泌性中耳炎及夜惊等症状,严重的影响生长发育,甚至形成腺样体面容,导致智力低下及右室心力衰竭等,给孩子及家长造成了极大的痛苦,因此受到广大医护人员及家长的高度重视.

    作者:陈希;曹亚丽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稳心颗粒治疗老年心肌梗塞后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目的 对老年心肌梗塞后室性心率失常患者使用稳心颗粒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研究.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老年科接收的心肌梗塞后室性心律失常住院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不同的治疗方案,将入组的所有患者分为对比组与研究组.对比组采用常规的心肌梗塞后室性心律失常治疗方案,研究组的治疗方案为在对比组的方案基础上给患者加口服稳心颗粒.一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 一个月治疗期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QT间期离散度,血浆的超敏反应蛋白C,血清的白介素17等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可知对比组各类指标的改善情况都要弱于研究组,各类指标两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可有对比组为要明显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稳心颗粒治疗梗塞后室性心率失常不仅可以有效改善各项治疗指标的恢复,而且可以显著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增加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闫锐晶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负荷深呼吸训练治疗中老年烟民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效果

    目的 探究负荷深呼吸训练治疗中老年烟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中老年烟民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70例.针对对照组,进行常规日常活动,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负荷深呼吸训练.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肺功能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中老年烟民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通过负荷深呼吸训练,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王戈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氧自由基、心肌细胞凋亡和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氧自由基、心肌细胞凋亡和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方法 制作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对比缺血期与再灌注期的心律失常发生机率、STT段改变状况、平均持续时间,分析心机丙二醛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力,了解心肌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 缺血期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为7.8%,室性早搏发生率为15.3%,室速发生率为10.6%.再灌注之后,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为30.5%,室性早搏发生率为68.1%,室速发生率为32.7%,再灌注指标明显比缺血期增高.缺血期的室速的平均发作时间上升,上升至(496±104)s,再灌注之后,室颤持续时间平均为(199±23)s.与缺血组相比较,在灌注之后心机丙二醛含量增高,并且呈现逐渐递增的趋势,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降低,再灌注2小时后呈现下降趋势,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去接学再灌注心肌损伤过程中,心律失常发生机率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变化呈现负相关关系,心肌细胞凋亡变化和心机丙二醛变化呈现正相关关系.结论 心肌缺血再灌注后的心律失常与氧自由基和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冯旭光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浅谈试探法在《伤寒论》中的运用

    试探法是主要应用于疾病处在疑似之间,一时难以决断之时;病情复杂,病势危机的情况下的一种诊疗方法.现代医学中某些疾病如肠伤寒,疟疾等,在实验室检查、血液病诊断依据一时不足时也往往采用试探法进行诊治.早在1700多年前,我国医学大家张仲景就在其著作《伤寒杂病论》中具体运用了试探法,为后世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王黎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胺碘酮、艾司洛尔对快速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 观察快速恶性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胺碘酮、艾司洛尔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快速恶性心律失常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给药种类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比分析两组快速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满意度、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快速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与对照组快速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快速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快速恶性心律失常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胺碘酮在快速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能显著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取得更好的疗效,改善快速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张秀芬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护理风险管理用于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的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护理风险管理用于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头皮静脉输液治疗的患儿80例,将其计算机随机分为2组,40例/组.其中,一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另一组在此基础上加强护理风险管理(观察组).对比两组患儿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评分.结果 观察组头皮静脉输液患儿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更优(P<0.05).结论 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时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可减少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患儿的安全.

    作者:陈静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中医药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中医药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接诊的小儿哮喘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糖皮质激素吸入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疗程为3个月,观察两组患儿在1年内哮喘发作次数和疗效.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95.65%vs73.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哮喘发作次数方面,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能够收获良好的临床疗效,减少小儿哮喘的发病次数,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宏亮 刊期: 2016年第30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