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波
目的 对膝骨关节炎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治疗,探究其在临床护理上的可行性.方法 抽取本院的膝骨关节炎患者98例,将其平均分组,即对照组以及观察组进行分析对比,对比两组患者在进行不同的护理后,膝骨关节的恢复程度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 通过对比,观察组的患者在进行干预护理后,其膝骨关节的恢复明显好于对照组,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对比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膝骨关节炎患者进行干预护理,在临床护理上具有相当高的使用价值,可以帮助患者明显改善膝关节的受损程度,恢复膝关节的正常功能.
作者:唐洁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研究优质护理在心肌梗塞急性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12月1日~2016年9月30日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期心肌梗塞患者,将68例患者计算机随机分为2组,34例/组.其中,一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另一组在其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模式(观察组).对比两组心肌梗塞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心肌梗塞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8.82%)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在心肌梗塞患者急性期采取优质护理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李春方 刊期: 2016年第35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胃类癌患者给予胃镜及超声内镜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4年1月~2016年1月间我院被诊断为胃类癌的患者抽出,随机选取4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胃镜治疗,而实验组给予超声内镜治疗,观察并分析胃类癌患者的临床表现.结果 实验组的胃类癌患者经切除患处后,仅有2例发生穿孔现象,并且无任何并发症;而对照组经手术切除后,有8例发生穿孔,并且有3例产生并发症.两组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胃类癌患者采取超声内镜治疗,可以减少穿孔、并发症现象,有助于患者的治疗和身体健康,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崔佳宾;于巍巍;聂莹莹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本研究的主题是对老年心血管临床护理不安全因素的排查,以期通过此研究帮助提升临床对老年心血管患者的安全护理质量,进一步减少不良医疗护理纠纷事例的发生而提供实践参考依据.方法 就近年的老年心血管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总结有效排查的实践经验.结果 老年心血管临床护理不安全因素包括了患者生理机能下降、治疗药物的影响、专业护理能力及环境影响因素,排查的对策有重视病情分析、强化安全用药护理、专业化护理服务及健康安全教育指导等.结论 有效的排查老年心血管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可显著提升老年心血管患者的临床安全护理质量,有效规避纠纷案例的发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作者:武月梅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探究分析美托洛尔与非洛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在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非洛地平治疗,对比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72.5%),且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托洛尔联合非洛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显著,其舒张压和收缩压水平均表现较为稳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先义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研究结核性心包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结核性心包炎患者49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临床基本资料,了解其临床表现及实验室、影像学诊断结果 ,分析其抗结核治疗后的预后效果.结果 30例ETBP患者经治疗后,24例好转(80.0%),6例发展为CTBP(20.0%);19例CTBP及6例由ETBP发展成的CTBP患者中,13例好转(52.0%),9例改善不明显(36.0%),3例死亡(12.0%).结论 早期发现、诊断、治疗结核性心包炎是获得良好预后的关键.
作者:梁峰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观察中药温阳养心汤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6年9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76例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均为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治疗的效果和EP1和BNP水平.结果 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温阳养心汤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EP1和BNP水平低于对照组,而心功能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西药结合温阳养心汤,对治疗心功能不全患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汪海苗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解毒化瘀颗粒治疗重型肝炎的效果和价值.方法 以2015年6月~2016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重型肝炎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对症治疗,观察组采用解毒化瘀颗粒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 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76.9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仅为51.2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仅为7.69%,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达到了35.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再重型肝炎疾病的治疗中应用解毒化瘀颗粒,效果优越,值得推广.
作者:刘长生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探究心内科住院高龄患者合并感染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将我院心内科收治的高龄住院患者460例临床医院感染资料.结果 患者医院感染率为8.70%,感染部位大多为呼吸、消化等系统;感染病原菌多为铜绿假单细胞菌,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经过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发现侵入性操作、心功能分级、使用抗生素药物,是患者医院感染的主要相关因素,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针对于高龄住院患者,积极展开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可保证医院感染防控以及护理措施的针对性,继而更好的保证治疗效果.
作者:杨海燕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临床分析个体化护理在门诊输液室儿童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9月在输液室100例患儿,根据随机分配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门诊常规性护理,研究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满意度状况.结果 经过护理,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明显更高,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针对门诊输液患儿,采取个性化护理方式,可有效提升护理满意度,降低患儿痛苦度,减少医患纠纷发生事件,具有显著性效果,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张会娟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探析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加减六味地黄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5年7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84例2型糖尿病患者予以分组研究,根据抽签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予以加减六味地黄丸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2%,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相较于对照组的78.6%、19.0%,组间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加减六味地黄丸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加确切,能够明显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是一种值得临床全面应用与推广的治疗药物.
作者:李金华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对比美托洛尔、非洛地平治疗高血压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社区内2015年1月~2016年9月就诊的7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研究组给予非洛地平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对照组经美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8.5%(31/35)显著高于对照组74.2%(26/35),且研究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也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美托洛尔,非洛地平治疗高血压可使患者获得更为理想的临床疗效,对高血压治疗效果更佳.
作者:王冰心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评价在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时应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的疗效.方法 利用抽签法将2016年1月~2016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76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对照组仅应用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压、TC、TG、LDL-C、HDL-C及TC/HDL-C间不存在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压、TC、TG、LDL-C、HDL-C及TC/HDL-C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时,应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的疗效显著,有行临床推广的价值.
作者:韩秋玲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冠心病心律失常施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2015年2月~2016年4月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84例,根据就诊编号随机分两组.对照组实施普通护理,整体护理组实施整体护理.比较两组冠心病心律失常控制效果;心电图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护理后射血分数.结果 整体护理组冠心病心律失常控制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整体护理组心电图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后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冠心病心律失常施行整体护理干预的效果确切,可辅助改善病情,缩短疗程,改善心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刘东梅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探析神经内科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患者84例为研究资料,医护人员通过对患者住院期间出现的影响因素、抑郁及焦虑等情况的观察,并做好详细记录.结果 在本研究84例患者中,伴有抑郁病症患者20例,伴有焦虑病症患者46例,伴有抑郁及焦虑病症患者18例.就神经内科患者而言,不同因素条件都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抑郁及焦虑病症,其中包括:家庭支持程度和生活自理能力、人格倾向和报销医疗费用方式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等,数据存在显著差异性.结论 神经内科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抑郁与焦虑表现,医护人员需通过对其影响因素分析,制定合理的护理及治疗方案,从而能加快患者恢复.
作者:曲波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探讨中西医结合法在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冠心病)治疗时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36例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增加中医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患者在心电图表现方面也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冠心病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和血脂水平,提高其治疗效果.
作者:陈斯明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探究早期护理干预对于预防产后出血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8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实验组则提供早期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产后出血情况.结果 实验组产妇中有2例发生产后出血,产后出血率为5%,产后2 h出血量为(94.28±19.51)mL,产后24 h出血量为(182.53±35.71)mL;对照组产妇中有5例发生产后出血,产后出血率为12.5%,产后2 h出血率为(179.36±28.14)mL,产后24 h出血量为(291.92±58.91)mL;实验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产妇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可以减少其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和出血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嵘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月来我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患者66例,采用随机数字发分为两组,对照组(n=33)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n=33)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 h、48 h和72 h疼痛程度、术后72 h内镇痛药物使用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24 h疼痛VAS评分为(4.17±1.24)分,对照组为(5.97±1.13)分(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48 h疼痛VAS评分为(3.59±0.87)分,对照组为(5.13±1.02)分(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72 h疼痛VAS评分为(3.01±0.96)分,对照组为(4.67±1.05)分(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72 h内镇痛药物使用率为60.61%,对照组为81.82%(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97%,对照组为84.85%(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对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辛玲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文献并回顾从前的疗法.方法 在近5年现代中医期刊中搜索相关材料,结合论述目前中医对RA的治疗进展.结论 中医在病因病机上的研究完成度很高,治疗手段大概分为外治法、内治法、综合疗法,近年来综合疗法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中西医结合治疗.
作者:姜承华;赵文海 刊期: 2016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