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波
目的 分析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护理方法 .方法 选择2015年5月~2016年2月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60例并随机分组.常规组进行常规护理,优质组则进行优质护理.比较两组病毒性心肌炎缓解率;住院时间、家长满意度评价、护理质量评分.结果 优质组病毒性心肌炎缓解率高于常规组(P<0.05);优质组住院时间、家长满意度评价、护理质量评分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进行优质护理可有效缓解患儿不良情绪,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提升家长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马文丽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冠心病心绞痛内科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在2015年10月~2016年9月期间于本院治疗的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加以应用内科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期间平均心绞痛发作次数以及发作持续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冠心病心绞痛者在实施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利于减少其心绞痛发作次数,缩短发作持续时间,利于抑制病症发展,临床应用以及普及价值高.
作者:武黎娟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对手术患者发生压疮的相关原因及护理对策进行分析,以供参考.方法 选择于2015年8月1日~2016年9月31日期间,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且手术时间在4 h以上的的212例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发生压疮的患者人数,以及出现压疮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根据原因提出有效的护理方法 .结果 在本次调查中发现,发生压疮的患者为21例,占患者总数的9.8%,造成压疮的主要诱因有手术体位、体质质量、以及麻醉方式等原因.结论 对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采取有效的手术室护理模式,可有效预防患者压疮的出现,减少压疮对患者带来的影响和不适,对今后接受手术的患者,应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
作者:陈巧巧 刊期: 2016年第35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通过多方面原因的影响使得糖尿病患者的人数呈现日益上升的趋势,而且糖尿病的发病人群也逐渐的向着年轻化发展,由此影响了我国居民的整体健康水平.但是很多糖尿病患者都没有接受专项治疗.导致糖尿病发病的主要原因就是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而且人们的运动量比较少,体重超重的人口比较多,再加上高热量物质的摄入直接导致了患病率的增加.有研究表明引发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就是引发的心血管疾病的加重,也就是说如果患者患有糖尿病,会直接增加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死亡率.本文中研究的是糖代谢异常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作者:王泽彪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横切口腹膜外单层缝合用于阑尾切除术临床评价.方法 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10月~2016年9月收治的阑尾炎患者60例,按照不同的缝合方法 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常规麦氏(或横)切口分层缝合,研究组予横切口腹膜外单层缝合,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水平、术后情况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以及手术时间等相关指标均较优与对照组相比,二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镇痛药使用率、术后感染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二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睡眠质量、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四维度评分情况均较优,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横切口腹膜外单层缝合治疗阑尾炎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感染率,改善生活质量,具实际应用价值.
作者:王波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双相障碍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抽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8月收治的双相障碍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完全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喹硫平+丙戊酸钠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柴胡汤,观察两组疗效及生存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及生存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双相障碍患者小柴胡汤治疗,可增强疗效,提高生存质量水平,值得推广.
作者:何颖贤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骨手外科患者的心理反应及相应对策.方法 通过对骨手外科患者心理反应进行分析,发现患者术前反应的主要心理问题为:焦虑、恐惧、紧张、悲观、绝望.结果 针对患者心理问题,在护理中要给患者更多的安全感,消除患者恐惧心理,让患者自己讲出更多的真实信息,对患者和家属的心理安慰,加强语言艺术,掌握交流技巧,以文雅、和善、感人的语言给患者鼓励、信任、体贴和关怀,从而能够拉近护患之间的关系.结论 护士要善于应用心理护理和相应对策才能让患者在佳心境下接受手术,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作者:吕秀平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探究急性心肌梗死应用瑞替普酶与尿激酶溶栓治疗效果.方法 针对30例患者,首先进行对照组和观察组的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组给予瑞替普溶栓治疗,两组患者均为我院2013年5月~2016年5月间收治.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再通率、4周病死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血管再通率为80.0%,生存率为93.3%,对照组分别为60.0%和73.3%,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替普酶溶栓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药物,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张诗义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防治方法 及效果.方法 搜集2014年6月~2015年12月我院接收附近社区的高血压患者60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给予对照组30例患者常规干预治疗,给予实验组30例患者社区管理干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压指标变化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在改善患者血压指标及治疗效果方面均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在治疗期间进行社区管理干预治疗的效果较好,能有效控制高血压的病情,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意识,改善患者日常生活习惯,值得推广.
作者:任志勇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对于不寐的患者采用中医辨证论治,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 将42例不寐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医辨证论治,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 42例患者经治疗后发现,治愈有18例,好转23例,无效有1例,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62%.结论 不寐即不能入睡、失眠,不寐的患者往往精神较差,心神不宁,给予中医辨证治疗可以有效改善其睡眠,同时对患者的身体进行调节,有利于患者的恢复,效果明显,可以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吕志华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脉搏波速度与射血分数保留性心衰舒张功能的相关性分析.方法 选取于2014年9月~2016年1月在我院心内科接收治疗的射血分数保留性心衰患者40作为观察组,将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4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脉搏波速度的测定以及心脏结构与功能的检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脉搏波速度,并对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CF-PWV(颈-股动脉脉搏波速度)、LAVi(左心房容积指数)、LADi(左心房内径指数)、E峰以及D峰等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F-PWV与患者的年龄、收缩压、舒张压、MAP(平均动脉压)、LAVi以及LADi等指标具有相关性.结论 脉搏波速度与射血分数保留性心衰舒张功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吴海军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常见的重要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DN在糖尿病人群中的发生率约为20%-40%,伴有终末期糖尿病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患者5年生存率小于20%.
作者:徐秋元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探究在快速心律失常治疗的过程中,采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静脉注射治疗的效果.方法 针对40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并归为对照组,针对另外40例患者采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静脉注射治疗,并归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为我院2015年3月~2016年9月间收治.结果 就治疗的有效率而言,观察组患者明显较高,为97.5%,对照组仅为80.0%,组间比较差异明显.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静脉注射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效果探讨发现,其能够及时改善患者临床情况,同时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减少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因此值得临床优先选择使用.
作者:江兆波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对比分析硝苯地平和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单位2014年12月~2016年9月期间长期监测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其中的42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使用氨氯地平治疗,对照组使用硝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均下降,但观察组下降更显著;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而言,采用氨氯地平治疗效果比硝苯地平更显著,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马威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探究心内科住院高龄患者合并感染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将我院心内科收治的高龄住院患者460例临床医院感染资料.结果 患者医院感染率为8.70%,感染部位大多为呼吸、消化等系统;感染病原菌多为铜绿假单细胞菌,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经过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发现侵入性操作、心功能分级、使用抗生素药物,是患者医院感染的主要相关因素,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针对于高龄住院患者,积极展开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可保证医院感染防控以及护理措施的针对性,继而更好的保证治疗效果.
作者:杨海燕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总结手术前访视对手术室护理影响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116例择期手术患者为分析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前2天进行手术前访视,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手术前准备.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前血压、心率不良情绪发生率,手术后并发症和对护理质量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前血压、心率和不良情绪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质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 手术患者进行手术前探访可以有效缓解缓和紧张、恐惧不良情绪,降低手术并发症,提高患者预后和护理工作满意度.有益于和谐医疗.
作者:董淑萍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研究认知心理治疗对改善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86例,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表平均分配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常规组,两组患者均包含43例患者.常规组患者选择传统常规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认知心理治疗.利用自编问卷、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及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8周对患者的精神病患病情况以及抑郁情况进行评分,并将评分的两组数据进行组间对比.结果 根据对比结果 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前的BPRS评分与HAMD评分情况无明显差别(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2周、4周、8周的BPRS评分与HAMD评分情况显著低于观察组患者(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认知心理治疗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不仅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精神病患病情况,并且还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抑郁状况,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陈茹 刊期: 2016年第35期
本篇围绕着精神科护理中的细节管理的价值所在及应用方式进行了分析研究,将精神疾病患者列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细节思维,对精神性疾病的护理技术进行探究.从细微处入手,对护理工作各相关环节的操作行为进行防范,对细节管理应用前后,对精神性疾病患者的护理质量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分析发现,细节管理的应用可以在护理的安全管理、急救管理、护理技能操作的质量方面,以及护理文化与护理质量方面,较实施细节管理之前有明显的提升.
作者:李宗伟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研究养神清脑颗粒联合布洛芬缓释片治疗急慢性偏头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慢性三叉神经性头痛161例,随机分为研究组81例,对照组8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布洛芬缓释片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增加使用养神清脑颗粒;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3.82%较对照组76.25%高,两组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养神清脑颗粒联合布洛芬缓释片治疗偏头痛的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缓解患者头痛,减轻头痛发作次数,值得我院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焦秀娟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研究探讨心脏超声筛查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抽取在我院进行产前超声筛查的的高危孕妇100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筛查结果 ,并对产妇的分娩或引产结果 进行追踪随访,计算心脏超声筛查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高危孕妇经产前心脏筛查共探查到先天性心脏病22例,检出率2.2%,将其与分娩或引产结果 进行对照,1例误诊,2例漏诊,总诊断符合率为91.3%(21/23).结论 产前心脏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准确率高,能够对多数先天性心脏病进行排除性诊断,有利于胎儿出生素质的提高.
作者:葛泽 刊期: 2016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