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秋元
目的 分析青年患者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 ,以减少误诊.方法 对我院17例青年急性肺栓塞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肺栓塞临床症状多种多样,缺乏特异性,临床医生对肺栓塞的认识不足,17例青年急性肺栓塞患者中,误诊为肺炎11例,肺结核3例,结核性胸膜炎1例,肺脓肿1例,肋软骨炎1例.结论 肺栓塞临床上容易误诊,尤其青年患者的肺栓塞更加容易误诊,虽然绝大部分患者没有高危因素,仍应高度警惕肺栓塞可能,胸部CTPA(胸部CT肺动脉造影)检查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梅周芳;王张生;施天昀;都勇;何炜;揭志军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探究心内科住院高龄患者合并感染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将我院心内科收治的高龄住院患者460例临床医院感染资料.结果 患者医院感染率为8.70%,感染部位大多为呼吸、消化等系统;感染病原菌多为铜绿假单细胞菌,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经过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发现侵入性操作、心功能分级、使用抗生素药物,是患者医院感染的主要相关因素,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针对于高龄住院患者,积极展开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可保证医院感染防控以及护理措施的针对性,继而更好的保证治疗效果.
作者:杨海燕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过渡期护理模式在儿科重症监护室(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PICU)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11月~2016年8月于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过渡到儿科普通病房患儿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25例.给予对照组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过渡期护理模式.观察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重返PICU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重返PICU率、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等评估结果 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科重症监护PICU患儿应用过渡期护理模式利于促进其早日康复,降低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院内整体护理质量,临床普及价值高.
作者:袁慧敏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分期护理在骨科褥疮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100例骨科褥疮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中西医结合分期护理方法 .观察2组患者的愈合时间和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愈合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分期护理能有效提高骨科褥疮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性,缩短患者的愈合时间,具有重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宇虹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方法 86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随机分为C组(43例)和P组(43例).C组患儿采用常规综合治疗;P组患儿采用常规综合治疗联合应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观察和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主要症状消失时间.结果 P组患儿总有效率明显优于C组,主要症状消失时间明显早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满意,恢复快.
作者:刘耿梅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曲美布汀联合复方消化酶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4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88例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 的不同分为数量相等的两组,44例实验组患者采取曲美布汀联合复方消化酶胶囊进行治疗,另外44例比较组患者采用单纯的口服马来酸曲美布汀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经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5%优于比较组患者的7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共2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而比较组共有10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比较组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临床症状评分以及症状改善时间也显著优于比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给予曲美布汀联合复方消化酶胶囊进行治疗,有效提高了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时间和效果,降低了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晓光;周薇;张梦琳;郭育英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小儿哮喘持续状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于2015年11月~2016年8月治疗的哮喘持续状态小儿50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为25例.给予对照组重症监护室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临床康复指标.结果 观察组呼吸困难缓解时间、哮喘持续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哮喘持续状态患儿中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效果确切,利于快速缓解患儿临床不适症状,缩短住院治疗时间,临床普及价值高.
作者:岳岚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探究康复护理干预对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8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治疗的重症病毒性脑膜炎患儿9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7例.两组均实施常规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预后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儿语言障碍、智力低下、行为异常、肢体障碍发生率均比观察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预后伤残率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李晶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探究急性心肌梗死应用瑞替普酶与尿激酶溶栓治疗效果.方法 针对30例患者,首先进行对照组和观察组的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组给予瑞替普溶栓治疗,两组患者均为我院2013年5月~2016年5月间收治.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再通率、4周病死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血管再通率为80.0%,生存率为93.3%,对照组分别为60.0%和73.3%,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替普酶溶栓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药物,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张诗义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探讨中西医结合法在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冠心病)治疗时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36例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增加中医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患者在心电图表现方面也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冠心病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和血脂水平,提高其治疗效果.
作者:陈斯明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研究结核性心包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结核性心包炎患者49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临床基本资料,了解其临床表现及实验室、影像学诊断结果 ,分析其抗结核治疗后的预后效果.结果 30例ETBP患者经治疗后,24例好转(80.0%),6例发展为CTBP(20.0%);19例CTBP及6例由ETBP发展成的CTBP患者中,13例好转(52.0%),9例改善不明显(36.0%),3例死亡(12.0%).结论 早期发现、诊断、治疗结核性心包炎是获得良好预后的关键.
作者:梁峰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分析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价值.方法 选取70例均已临床确诊为高血压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盲选平均分方法 将70例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并给予两组患者不同的治疗方法 ,研究组采用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对照组采用缬沙坦胶囊治疗,持续治疗三个月,并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经过持续三个月不同治疗方法 ,研究结束后,将对照组与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比较发现,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压更稳,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 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价值显著,可以使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情况得到显著改善,值得临床上做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作者:宋艳秋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研究心血管疾病一次预防中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的效果.方法 在我院收治的具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患者中选出15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和安慰剂心血管病一级预防,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和小剂量阿司匹林心血管病一级预防,随访2年观察两组患者出现心血管意外事件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随访2年,观察组患者的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冠心病发生率分别为1.33%、0.00、4.0%,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9.33%、6.67%、13.33%,P<0.05;观察组患者的出血不良反应发生率5.33%高于对照组的0.00%,P<0.05;过敏反应发生率两组差异不大,P>0.05.结论 小剂量的阿司匹林用于心血管病一级预防中效果明显,能有效减少各种心血管病发病,但是长期用药有出血的风险,应合理应用.
作者:高思新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研究和探讨护理干预在骨科术后疼痛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时间段内至在我院骨科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总计9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仅按照诊疗常规进行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则在相同的基础上对其行护理干预措施护理,对两组术后1~5天的疼痛程度进行比较,同时对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除术后1天两组疼痛比较无差异外,剩余天数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有差异(P<0.05);试验组对不理工作不满意率仅为1例(2.2%)与对照组7例(15.6%)相比,组间比有差异(P<0.05).结论 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有助于患者尽早康复,值得临床上推广.
作者:张耀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探究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的效果并进行比较.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4月收治的确诊为消化性溃疡的老年患者68例,将其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用泮托拉唑进行治疗,对照组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差异不大,但是泮托拉唑治疗的费用相对较低(P<0.05).结论 采用泮托拉唑治疗年消化性溃疡是一种经济高效的治疗方法 ,值得大力推荐使用.
作者:周战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消化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0例2015年2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对照组应用云南白药和去甲肾上腺素治疗,研究组采用消化内镜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显效24例,有效14例,其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显效17例,有效12例,有效率为72.5%,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 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应用消化内镜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可加强应用.
作者:王琛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通过临床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病例来确定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选用48例患有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患者,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 进行为期十天的治疗.其过程中不仅要注意患者在心功能等各方面体质特征的改变,还要记录其相关数据的值.结果 大部分患者病情已经基本改善,且其心功能等级达Ⅰ级以上.不光如此,其他病状也得到改善甚至完全消失的效果.痊愈病患高达47例,效果明显.结论 难治性心力衰竭有了更好的治疗方法 ,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 对难治性心力衰竭的医治有积极作用.难治性心力衰竭不能仅仅依靠中医或西医而完全医治,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更加显著,治愈率也更高,是适合难治性心力衰竭病患治疗的佳方案.
作者:张敏;赏永孟 刊期: 2016年第35期
本篇围绕着精神科护理中的细节管理的价值所在及应用方式进行了分析研究,将精神疾病患者列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细节思维,对精神性疾病的护理技术进行探究.从细微处入手,对护理工作各相关环节的操作行为进行防范,对细节管理应用前后,对精神性疾病患者的护理质量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分析发现,细节管理的应用可以在护理的安全管理、急救管理、护理技能操作的质量方面,以及护理文化与护理质量方面,较实施细节管理之前有明显的提升.
作者:李宗伟 刊期: 2016年第35期
中医内科学教学是进行中医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对中医内科学中较为典型的教学方法 进行总结,具体可分为:表图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指导学生总结规律、互动教学法、举例教学法、与实践相结合教学法以及让学生试诊.
作者:王卫东;王建东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解毒化瘀颗粒治疗重型肝炎的效果和价值.方法 以2015年6月~2016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重型肝炎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对症治疗,观察组采用解毒化瘀颗粒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 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76.9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仅为51.2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仅为7.69%,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达到了35.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再重型肝炎疾病的治疗中应用解毒化瘀颗粒,效果优越,值得推广.
作者:刘长生 刊期: 2016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