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脂检验应用在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检验中的临床分析

王薇

关键词:血脂检验, 冠心病, 糖尿病
摘要:目的 分析在冠心病并发糖尿病患者的检验中应用血脂检验的效果.方法 搜集在我院治疗的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38例,并作为合并症组,选取同期在我院治疗的单纯糖尿病患者37例作为糖尿病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结果 合并症组患者总胆固醇、载脂蛋白B、低密度脂蛋白的胆固醇、三酰甘油与糖尿病组患者相比,各项数值之间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 在冠心病并发糖尿病患者的检验中应用血脂检验,能够清楚显示各项指标,值得应用.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以及对心电图PR间期和QRS时限的影响

    目的 研究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以及对心电图PR间期和QRS时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9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12例,经抽签随机将上述入选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胺碘酮,观察组提供常规治疗+胺碘酮、门冬氨酸钾镁,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和对心电图PR间期和QRS时限的影响.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心功能增强效果,发现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心电图PR间期和QRS时限,发现治疗前后变化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不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若加用门冬氨酸钾镁、胺碘酮可显著提高冠心病心律失常(室性)患者临床疗效.

    作者:林邹琼;魏贵红;杨启才;王婷;李勤;夏云鹤;李菊英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腹腔间室综合症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分析腹腔间室综合症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抽取病例是2016年1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腹腔间室综合症患者100例,分为M组(n=50)和N组(n=50).N组进行常规手术治疗,M组在N组的基础上进行无创呼吸机治疗.对比M、N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相对于N组的治疗效果,M组的较好,P<0.05;相对于N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M组的较低,P<0.05.结论 腹腔间室综合症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取得的临床疗效显著,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极低,值得借鉴和推广.

    作者:崔德军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硝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 对比分析硝苯地平和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单位2014年12月~2016年9月期间长期监测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其中的42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使用氨氯地平治疗,对照组使用硝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均下降,但观察组下降更显著;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而言,采用氨氯地平治疗效果比硝苯地平更显著,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马威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神经内科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析神经内科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患者84例为研究资料,医护人员通过对患者住院期间出现的影响因素、抑郁及焦虑等情况的观察,并做好详细记录.结果 在本研究84例患者中,伴有抑郁病症患者20例,伴有焦虑病症患者46例,伴有抑郁及焦虑病症患者18例.就神经内科患者而言,不同因素条件都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抑郁及焦虑病症,其中包括:家庭支持程度和生活自理能力、人格倾向和报销医疗费用方式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等,数据存在显著差异性.结论 神经内科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抑郁与焦虑表现,医护人员需通过对其影响因素分析,制定合理的护理及治疗方案,从而能加快患者恢复.

    作者:曲波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中西医结合用于治疗肝癌患者肝功能的量变指标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用于治疗肝癌患者肝功能的量变指标观察.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原发性肝癌患者203例,随机分为试验组101例和对照组102例.对照组采取中西医结合加常规化疗治疗方案,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射频消融术辅助治疗,观察肝功能变化指标.结果 经过3个月治疗,研究组AFP的水平下降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AST、ALT和LDH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射频消融术辅助治疗可有效调节身体免疫系统的促进作用,提高生存率,疗效确切值得在我院大力推广.

    作者:封小强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社区高血压预防及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防治方法 及效果.方法 搜集2014年6月~2015年12月我院接收附近社区的高血压患者60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给予对照组30例患者常规干预治疗,给予实验组30例患者社区管理干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压指标变化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在改善患者血压指标及治疗效果方面均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在治疗期间进行社区管理干预治疗的效果较好,能有效控制高血压的病情,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意识,改善患者日常生活习惯,值得推广.

    作者:任志勇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加减六味地黄丸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析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加减六味地黄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5年7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84例2型糖尿病患者予以分组研究,根据抽签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予以加减六味地黄丸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2%,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相较于对照组的78.6%、19.0%,组间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加减六味地黄丸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加确切,能够明显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是一种值得临床全面应用与推广的治疗药物.

    作者:李金华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导管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

    目的 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态与留置导管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我院血液净化中心2016年1月~2016年9月间留置导管透析患者151人的一般资料.将收集资料分为感染组(A组)和非感染组(B组).结果 两组患者入组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1年后两组的各项临床指标和生化检查分别进行分析.两组在C-反应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检测方面存在差异(P<0.05).结论 血透留置导管的感染与营养不良及微炎症状态等因素有关.

    作者:张玉峡;岳改燕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横切口腹膜外单层缝合用于阑尾切除术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横切口腹膜外单层缝合用于阑尾切除术临床评价.方法 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10月~2016年9月收治的阑尾炎患者60例,按照不同的缝合方法 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常规麦氏(或横)切口分层缝合,研究组予横切口腹膜外单层缝合,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水平、术后情况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以及手术时间等相关指标均较优与对照组相比,二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镇痛药使用率、术后感染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二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睡眠质量、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四维度评分情况均较优,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横切口腹膜外单层缝合治疗阑尾炎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感染率,改善生活质量,具实际应用价值.

    作者:王波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后并发吸入性肺炎的研究

    目的 观察临床对比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后并发吸入性肺炎的疗效.方法 将脑出血并发吸入性肺炎患者46例,按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大柴胡汤加减鼻饲治疗,分别于用药前和用药后2、4、6天监测患者肺部症状、体温、胸部CT.定时复查患者血常规指标.结果 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治疗第6天症状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后并发吸入性肺炎更有助于患者改善肺部症状及实验室指标的恢复,能在一定范围内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许康;朱小明;张毅;畅涛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漏诊、误诊原因分析

    目的 分析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漏诊、误诊原因.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6年9月收治的孕妇71例作为样本,均采用超声诊断方法 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将检查结果 与产后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对比.观察产前超声检查误诊与漏诊情况.结果 71例产妇中,共5例误诊,6例漏诊.结论 超声因素、母体与胎儿因素、人为因素及疾病因素,都是导致漏诊与误诊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应在提高医务人员素质的基础上,加强对各项因素的控制,降低漏诊与误诊的发生几率,提高新生儿健康水平.

    作者:薛洁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丹红注射液联合体外反搏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炎症因子的影响探究

    目的 分析体外反搏联合DHI对炎症因子产生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2015年2月~2016年4月治疗的114例ACS患者,在PCI术后应用DHI及体外反搏.结果 术后第1 d的MMP-P9、IL-6、IL-18、TNF-α高于术后第7天.结论 在PCI术后联合应用DHI与体外反搏疗法可减少炎症因子.

    作者:陈慧贞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疗效对比

    目的 探究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的效果并进行比较.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4月收治的确诊为消化性溃疡的老年患者68例,将其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用泮托拉唑进行治疗,对照组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差异不大,但是泮托拉唑治疗的费用相对较低(P<0.05).结论 采用泮托拉唑治疗年消化性溃疡是一种经济高效的治疗方法 ,值得大力推荐使用.

    作者:周战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中西医结合分期护理在骨科褥疮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分期护理在骨科褥疮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100例骨科褥疮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中西医结合分期护理方法 .观察2组患者的愈合时间和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愈合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分期护理能有效提高骨科褥疮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性,缩短患者的愈合时间,具有重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宇虹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对肝衰竭治疗作用机制的探讨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主要特点包括:多向分化、免疫调控作用好以及自主更新能力强等.在肝衰竭治疗过程中,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此次在对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进行概述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对肝衰竭治疗作用机制,以期为肝衰竭的临床治疗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

    作者:宫千淳;蔡莹莹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小儿哮喘持续状态中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小儿哮喘持续状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于2015年11月~2016年8月治疗的哮喘持续状态小儿50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为25例.给予对照组重症监护室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临床康复指标.结果 观察组呼吸困难缓解时间、哮喘持续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哮喘持续状态患儿中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效果确切,利于快速缓解患儿临床不适症状,缩短住院治疗时间,临床普及价值高.

    作者:岳岚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护理干预在膝骨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对膝骨关节炎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治疗,探究其在临床护理上的可行性.方法 抽取本院的膝骨关节炎患者98例,将其平均分组,即对照组以及观察组进行分析对比,对比两组患者在进行不同的护理后,膝骨关节的恢复程度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 通过对比,观察组的患者在进行干预护理后,其膝骨关节的恢复明显好于对照组,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对比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膝骨关节炎患者进行干预护理,在临床护理上具有相当高的使用价值,可以帮助患者明显改善膝关节的受损程度,恢复膝关节的正常功能.

    作者:唐洁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心脏超声筛查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研究探讨心脏超声筛查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抽取在我院进行产前超声筛查的的高危孕妇100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筛查结果 ,并对产妇的分娩或引产结果 进行追踪随访,计算心脏超声筛查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高危孕妇经产前心脏筛查共探查到先天性心脏病22例,检出率2.2%,将其与分娩或引产结果 进行对照,1例误诊,2例漏诊,总诊断符合率为91.3%(21/23).结论 产前心脏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准确率高,能够对多数先天性心脏病进行排除性诊断,有利于胎儿出生素质的提高.

    作者:葛泽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骨科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和探讨护理干预在骨科术后疼痛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时间段内至在我院骨科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总计9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仅按照诊疗常规进行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则在相同的基础上对其行护理干预措施护理,对两组术后1~5天的疼痛程度进行比较,同时对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除术后1天两组疼痛比较无差异外,剩余天数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有差异(P<0.05);试验组对不理工作不满意率仅为1例(2.2%)与对照组7例(15.6%)相比,组间比有差异(P<0.05).结论 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有助于患者尽早康复,值得临床上推广.

    作者:张耀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优质护理对老年性脑梗塞患者康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老年性脑梗塞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性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D组和G组,每组40例.D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G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G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D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D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老年性脑梗塞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护理效果,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莹 刊期: 2016年第35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