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芳
目的 对膝骨关节炎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治疗,探究其在临床护理上的可行性.方法 抽取本院的膝骨关节炎患者98例,将其平均分组,即对照组以及观察组进行分析对比,对比两组患者在进行不同的护理后,膝骨关节的恢复程度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 通过对比,观察组的患者在进行干预护理后,其膝骨关节的恢复明显好于对照组,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对比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膝骨关节炎患者进行干预护理,在临床护理上具有相当高的使用价值,可以帮助患者明显改善膝关节的受损程度,恢复膝关节的正常功能.
作者:唐洁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心血管合并呼吸内科护理中的危险因素及对策研究.方法 对心血管合并呼吸内科护理工作中潜存的危险因素来源进行全面分析探讨,以及时有效地采取合理性的预防对策措施.结果 危险因素来源较包括患者自身因素、药品与设备因素、医源性因素、护患沟通因素、护理文书因素以及其他,而通过合理性的预防对策措施可大大降低安全隐患,提高整体安全护理的质量.结论 在心血管合并呼吸内科护理中的危险因素较多,通过合理性、针对性的安全护理对策的实施干预,可极大降低风险的可能发生.
作者:张艳丽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对肺癌化疗患者在实施PICC置管过程中给予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03月~2016年07月收治的肺癌化疗患者70例作为主要对象;所有肺癌化疗患者凭借抽签展开分组;对照组:基础护理方案;观察组:基础护理方案+PICC置管护理方案;对比PICC置管留置时间以及置管成功率等.结果 在PICC置管留置时间方面,观察组长于对照组肺癌化疗患者极为明显(P<0.05);在PICC导管留置成功率方面,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肺癌化疗患者极为明显(P<0.05).结论 对于肺癌化疗患者的基本表现等加以了解,合理选择PICC置管护理的方法 进行干预,终可以将肺癌化疗患者临床实施PICC置管的成功率显著提高,可以将置管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显著减少,从而将肺癌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成功改善.
作者:吕澜;白翠凤;巩捷;马维聪;赵璐萍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对老年人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特点进行探讨以及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今后更好治疗老年人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提供出一定的指导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9月我院诊治的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老年人患者33例进行回顾性探析分析,针对其发病特点进行有效的干预治疗,并观察其病症的终改善效果.结果 经过抗菌消炎、祛痰平喘、扩张冠状动脉、抗凝、利尿等对症干预治疗后,本组患者的显效率为57.58%,有效率为36.36%,无效率为6.06%.结论 老年人肺心病合并冠心病在临床上的病症表现及发病高危诱因较多,要根据老年人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病症表现特点及发病因素进行确切诊断及有效干预治疗,降低其死亡率,以提高对预后生活质量的改善.
作者:杨延志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临床对比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后并发吸入性肺炎的疗效.方法 将脑出血并发吸入性肺炎患者46例,按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大柴胡汤加减鼻饲治疗,分别于用药前和用药后2、4、6天监测患者肺部症状、体温、胸部CT.定时复查患者血常规指标.结果 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治疗第6天症状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后并发吸入性肺炎更有助于患者改善肺部症状及实验室指标的恢复,能在一定范围内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许康;朱小明;张毅;畅涛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冠心病心绞痛内科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在2015年10月~2016年9月期间于本院治疗的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加以应用内科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期间平均心绞痛发作次数以及发作持续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冠心病心绞痛者在实施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利于减少其心绞痛发作次数,缩短发作持续时间,利于抑制病症发展,临床应用以及普及价值高.
作者:武黎娟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分析温胆汤加减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门诊收治的高血压病患者56例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全部病例均采用温胆汤加减治疗,该汤药中药构成有陈皮、半夏、茯苓、竹茹及甘草等).对于形体胖且嗜睡乏力患者来说,应加上佩兰、川芎、菊花;对于形体瘦且失眠多梦患者来说,应加用磁石、川芎、远志与菊花.观察分析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患者临床症状消失,血压下降到正常水平20例(36.4%);31例(54.6%)临床症状减轻、血压显著降低;无效5例(9%),总有效率为91%.有效的51例病人均作了随诊观察,其中复发10例,41例均未见复发.结论 温胆汤加减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较好,有效减轻了患者临床病症,提高了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值得使用与推广.
作者:武桂霞;邓慧敏;杨彬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对肝胃不和型胃脘痛以疏肝健脾和胃法实施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胃脘痛(肝胃不和型)患者180例,分成2组,接受中医疏肝健脾和胃法治疗的95例为中医组,接受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的85例为西医组,观察、对照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后,中医组症候积分明显较西医组低,且中医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5.8%,与西医组的80.0%对照明显较高(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以疏肝健脾和胃法对胃脘痛(肝胃不和型)实施治疗效果显著,可选用.
作者:姜加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观察中药温阳养心汤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6年9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76例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均为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治疗的效果和EP1和BNP水平.结果 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温阳养心汤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EP1和BNP水平低于对照组,而心功能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西药结合温阳养心汤,对治疗心功能不全患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汪海苗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小儿哮喘持续状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于2015年11月~2016年8月治疗的哮喘持续状态小儿50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为25例.给予对照组重症监护室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临床康复指标.结果 观察组呼吸困难缓解时间、哮喘持续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哮喘持续状态患儿中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效果确切,利于快速缓解患儿临床不适症状,缩短住院治疗时间,临床普及价值高.
作者:岳岚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分期护理在骨科褥疮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100例骨科褥疮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中西医结合分期护理方法 .观察2组患者的愈合时间和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愈合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分期护理能有效提高骨科褥疮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性,缩短患者的愈合时间,具有重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宇虹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探究尼可地尔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5年2月~2016年2月间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单独使用单硝酸异山梨酯,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尼可地尔治疗,连续治疗6周为一个疗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尼可地尔与单硝酸异山梨酯能有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安全性高,值得今后在临床工作中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杜荣品;吴海波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探究在快速心律失常治疗的过程中,采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静脉注射治疗的效果.方法 针对40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并归为对照组,针对另外40例患者采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静脉注射治疗,并归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为我院2015年3月~2016年9月间收治.结果 就治疗的有效率而言,观察组患者明显较高,为97.5%,对照组仅为80.0%,组间比较差异明显.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静脉注射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效果探讨发现,其能够及时改善患者临床情况,同时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减少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因此值得临床优先选择使用.
作者:江兆波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脉搏波速度与射血分数保留性心衰舒张功能的相关性分析.方法 选取于2014年9月~2016年1月在我院心内科接收治疗的射血分数保留性心衰患者40作为观察组,将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4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脉搏波速度的测定以及心脏结构与功能的检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脉搏波速度,并对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CF-PWV(颈-股动脉脉搏波速度)、LAVi(左心房容积指数)、LADi(左心房内径指数)、E峰以及D峰等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F-PWV与患者的年龄、收缩压、舒张压、MAP(平均动脉压)、LAVi以及LADi等指标具有相关性.结论 脉搏波速度与射血分数保留性心衰舒张功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吴海军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研究观察纳洛酮联用醒脑静抢救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效果.方法 择取2015年11月~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92例,随机性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应用纳洛酮治疗,治疗组患者应用纳洛酮与醒脑静联合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30%(42/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4%(33/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纳洛酮联用醒脑静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疗效较为满意,具有较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李林勇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研究认知心理治疗对改善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86例,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表平均分配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常规组,两组患者均包含43例患者.常规组患者选择传统常规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认知心理治疗.利用自编问卷、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及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8周对患者的精神病患病情况以及抑郁情况进行评分,并将评分的两组数据进行组间对比.结果 根据对比结果 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前的BPRS评分与HAMD评分情况无明显差别(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2周、4周、8周的BPRS评分与HAMD评分情况显著低于观察组患者(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认知心理治疗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不仅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精神病患病情况,并且还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抑郁状况,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陈茹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按入院顺序抽取我院自2015年10月~2016年9月收治的老年心血管病患者91例,分为X组(n=46)和Y组(n=45).Y组进行常规护理,X组在Y组的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与Y组护理满意度比较,X组较高;与Y组生活质量比较,X组较优,差异显著(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可以显著提高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借鉴和推广.
作者:林婕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用于治疗肝癌患者肝功能的量变指标观察.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原发性肝癌患者203例,随机分为试验组101例和对照组102例.对照组采取中西医结合加常规化疗治疗方案,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射频消融术辅助治疗,观察肝功能变化指标.结果 经过3个月治疗,研究组AFP的水平下降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AST、ALT和LDH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射频消融术辅助治疗可有效调节身体免疫系统的促进作用,提高生存率,疗效确切值得在我院大力推广.
作者:封小强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主要讨论了个性化救治在心血管急诊临床就治中的价值.方法 从2016年所收治的心血管急诊患者当中选出了务实力进行观察,将他们分为两组,每一组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加入个性化治疗.然后分别对两组的治疗效果,并发症以及心脏的服跳率和死亡率进行充分的对比与研究.结果 总体治疗效果观察组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竟然高出了66.7%(P<0.05).并且相关并发症死亡以及心脏复跳的几率都远远低于对照组.结论 充分结合患者的具体表现来对其采取一定的个性化治疗,不仅可以有效的对病情进行稳定,而且还可以大大降低相关并发症和心脏服跳的几率,从而有效减少了伤残的风险和死亡的风险.
作者:张鸿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文献并回顾从前的疗法.方法 在近5年现代中医期刊中搜索相关材料,结合论述目前中医对RA的治疗进展.结论 中医在病因病机上的研究完成度很高,治疗手段大概分为外治法、内治法、综合疗法,近年来综合疗法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中西医结合治疗.
作者:姜承华;赵文海 刊期: 2016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