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抢救急性重度酒精中毒分析

李林勇

关键词:急性重度酒精中毒, 纳洛酮, 醒脑静, 抢救价值
摘要:目的 研究观察纳洛酮联用醒脑静抢救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效果.方法 择取2015年11月~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92例,随机性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应用纳洛酮治疗,治疗组患者应用纳洛酮与醒脑静联合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30%(42/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4%(33/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纳洛酮联用醒脑静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疗效较为满意,具有较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伤口造口护理组在护理品质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对伤口造口护理组在护理品质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之间148例我院伤口造口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4例,对观察组患者予以伤口造口护理,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达到100.00%,高于对照组82.4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伤口造口患者采用伤口造口护理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陈芳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导管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

    目的 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态与留置导管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我院血液净化中心2016年1月~2016年9月间留置导管透析患者151人的一般资料.将收集资料分为感染组(A组)和非感染组(B组).结果 两组患者入组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1年后两组的各项临床指标和生化检查分别进行分析.两组在C-反应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检测方面存在差异(P<0.05).结论 血透留置导管的感染与营养不良及微炎症状态等因素有关.

    作者:张玉峡;岳改燕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强化护理干预对跟骨骨折患者术后足部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探究强化护理干预对跟骨骨折患者术后足部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5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实施强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相比,对照组患者足部功能恢复情况低于观察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化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跟骨骨折患者术后足部功能恢复,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张清文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漏诊、误诊原因分析

    目的 分析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漏诊、误诊原因.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6年9月收治的孕妇71例作为样本,均采用超声诊断方法 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将检查结果 与产后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对比.观察产前超声检查误诊与漏诊情况.结果 71例产妇中,共5例误诊,6例漏诊.结论 超声因素、母体与胎儿因素、人为因素及疾病因素,都是导致漏诊与误诊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应在提高医务人员素质的基础上,加强对各项因素的控制,降低漏诊与误诊的发生几率,提高新生儿健康水平.

    作者:薛洁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康复护理干预对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究康复护理干预对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8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治疗的重症病毒性脑膜炎患儿9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7例.两组均实施常规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预后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儿语言障碍、智力低下、行为异常、肢体障碍发生率均比观察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预后伤残率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李晶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17例青年肺栓塞患者误诊原因分析

    目的 分析青年患者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 ,以减少误诊.方法 对我院17例青年急性肺栓塞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肺栓塞临床症状多种多样,缺乏特异性,临床医生对肺栓塞的认识不足,17例青年急性肺栓塞患者中,误诊为肺炎11例,肺结核3例,结核性胸膜炎1例,肺脓肿1例,肋软骨炎1例.结论 肺栓塞临床上容易误诊,尤其青年患者的肺栓塞更加容易误诊,虽然绝大部分患者没有高危因素,仍应高度警惕肺栓塞可能,胸部CTPA(胸部CT肺动脉造影)检查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梅周芳;王张生;施天昀;都勇;何炜;揭志军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中医内科学教学方法探讨

    中医内科学教学是进行中医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对中医内科学中较为典型的教学方法 进行总结,具体可分为:表图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指导学生总结规律、互动教学法、举例教学法、与实践相结合教学法以及让学生试诊.

    作者:王卫东;王建东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分析中西药联合使用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

    目的 探讨联合使用中西药导致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方法 从我院于2013年4月~2016年9月收治且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众多患者中抽取55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由本院医护人员就其接受中西药联合治疗后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深入性分析.结果 经全面研究对比发现,在该55例患者中,重度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5.45%,中度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4.55%,轻度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0.00%,且其中又以儿童、女性和老年人群以及中西药注射液联合使用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结论 尽管联合采用中西药治疗各类疾病能够有效促进临床疗效的提升,但同时亦具备了程度不一的不良反应,不仅会导致临床疗效大打折扣,甚至还会为患者埋下其他健康隐患,因此临床应对中西药联合使用出现的不良反予以高度重视并制定出相应的应对方针.

    作者:马洪妹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抢救急性重度酒精中毒分析

    目的 研究观察纳洛酮联用醒脑静抢救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效果.方法 择取2015年11月~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92例,随机性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应用纳洛酮治疗,治疗组患者应用纳洛酮与醒脑静联合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30%(42/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4%(33/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纳洛酮联用醒脑静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疗效较为满意,具有较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李林勇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护理干预在膝骨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对膝骨关节炎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治疗,探究其在临床护理上的可行性.方法 抽取本院的膝骨关节炎患者98例,将其平均分组,即对照组以及观察组进行分析对比,对比两组患者在进行不同的护理后,膝骨关节的恢复程度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 通过对比,观察组的患者在进行干预护理后,其膝骨关节的恢复明显好于对照组,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对比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膝骨关节炎患者进行干预护理,在临床护理上具有相当高的使用价值,可以帮助患者明显改善膝关节的受损程度,恢复膝关节的正常功能.

    作者:唐洁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上消化道出血运用消化内镜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消化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0例2015年2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对照组应用云南白药和去甲肾上腺素治疗,研究组采用消化内镜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显效24例,有效14例,其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显效17例,有效12例,有效率为72.5%,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 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应用消化内镜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可加强应用.

    作者:王琛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手术患者发生压疮的相关原因及护理对策分析

    目的 对手术患者发生压疮的相关原因及护理对策进行分析,以供参考.方法 选择于2015年8月1日~2016年9月31日期间,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且手术时间在4 h以上的的212例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发生压疮的患者人数,以及出现压疮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根据原因提出有效的护理方法 .结果 在本次调查中发现,发生压疮的患者为21例,占患者总数的9.8%,造成压疮的主要诱因有手术体位、体质质量、以及麻醉方式等原因.结论 对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采取有效的手术室护理模式,可有效预防患者压疮的出现,减少压疮对患者带来的影响和不适,对今后接受手术的患者,应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

    作者:陈巧巧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骨手外科患者的心理反应及相应对策

    目的 探讨骨手外科患者的心理反应及相应对策.方法 通过对骨手外科患者心理反应进行分析,发现患者术前反应的主要心理问题为:焦虑、恐惧、紧张、悲观、绝望.结果 针对患者心理问题,在护理中要给患者更多的安全感,消除患者恐惧心理,让患者自己讲出更多的真实信息,对患者和家属的心理安慰,加强语言艺术,掌握交流技巧,以文雅、和善、感人的语言给患者鼓励、信任、体贴和关怀,从而能够拉近护患之间的关系.结论 护士要善于应用心理护理和相应对策才能让患者在佳心境下接受手术,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作者:吕秀平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心血管合并呼吸内科护理中的危险因素及对策研究

    目的 心血管合并呼吸内科护理中的危险因素及对策研究.方法 对心血管合并呼吸内科护理工作中潜存的危险因素来源进行全面分析探讨,以及时有效地采取合理性的预防对策措施.结果 危险因素来源较包括患者自身因素、药品与设备因素、医源性因素、护患沟通因素、护理文书因素以及其他,而通过合理性的预防对策措施可大大降低安全隐患,提高整体安全护理的质量.结论 在心血管合并呼吸内科护理中的危险因素较多,通过合理性、针对性的安全护理对策的实施干预,可极大降低风险的可能发生.

    作者:张艳丽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室间隔缺损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针对室间隔缺损经手术治疗的患者接受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随机在2015年6月~2016年7月于我院接受室间隔缺损手术的患者80例,将其按照抽签的方式分成实验组和参照组,对参照组行以常规性的护理措施,对实验组则行以临床护理路径.对照分析两组患者对疾病的了解情况以及经过护理之后两组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 经过不同的护理,实验组的患者对于该病的熟悉程度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均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中,针对室间隔缺损患者行以手术治疗并辅以临床护理路径,能够在较大程度上起到积极影响.

    作者:冯冬;吴元元;王晓蕾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

    目的 研究多层螺旋CT技术在血管成像领域的临床治疗应用.方法 共收集本院收治的血管成像案例44例,脑动脉血管MSCTA成像的案例为12例,在此批案例中进行肺动脉相关血管的MSCTA成像为20例,肝动脉周边血管MSCTA成像的6例,其他动脉血管MSCTA成像6例.进行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测,并将采集到的图像传送至图像后处理工作站处理.结果 脑动脉血管MSCTA检查12例患者中结果 正常的为6例,在这6例进行了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的4例患有脑血管动脉瘤,1例检查得知患有动脉分叉处动脉瘤,剩余1例患有前交通血管支动脉瘤.20例多层螺旋CT肺动脉血管成像检查结果 中,发现有15例检查结果 表示正常,2例患者出现栓塞病情并且得出患病血管位于主肺动脉,1例患者的血管栓塞位于肺左下部,剩余2例患者的血管栓塞位于肺右下部.进行肝动脉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的6例中,3例显示结果 为正常,其中2例出现了肝动脉瘤,另外一例检测为肝癌,其他MSCTA检查结果 中,有1例患者为右髂总动脉瘤.结论 利用多层螺旋CT检查患者的血管情况,能够通过3D成像清楚的观察患者多部位的血管形态,还能够旋转成像多角度的观察,立体的显示出患者血管病灶状况,对临床手术治疗的具有极大的帮助.

    作者:陈涛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肺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中护理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对肺癌化疗患者在实施PICC置管过程中给予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03月~2016年07月收治的肺癌化疗患者70例作为主要对象;所有肺癌化疗患者凭借抽签展开分组;对照组:基础护理方案;观察组:基础护理方案+PICC置管护理方案;对比PICC置管留置时间以及置管成功率等.结果 在PICC置管留置时间方面,观察组长于对照组肺癌化疗患者极为明显(P<0.05);在PICC导管留置成功率方面,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肺癌化疗患者极为明显(P<0.05).结论 对于肺癌化疗患者的基本表现等加以了解,合理选择PICC置管护理的方法 进行干预,终可以将肺癌化疗患者临床实施PICC置管的成功率显著提高,可以将置管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显著减少,从而将肺癌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成功改善.

    作者:吕澜;白翠凤;巩捷;马维聪;赵璐萍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右美托咪定不同剂量对剖宫产术患者脊椎-硬膜外麻醉后寒战的预防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右美托咪定不同剂量对剖宫产术患者脊椎-硬膜外麻醉后寒战的预防效果.方法 针对90例剖宫产患者,首先将患者分为A、B、C三组,每组30例,在脊椎-硬膜外麻醉中均给予患者0.1、0.3及0.5输注.结果 三组寒战及不良反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注射0.5/kg可有效预防剖宫产患者脊椎-硬膜外麻醉寒战,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范鹏飞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糖尿病肾脏血管病变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常见的重要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DN在糖尿病人群中的发生率约为20%-40%,伴有终末期糖尿病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患者5年生存率小于20%.

    作者:徐秋元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分析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效果

    目的 观察并分析他汀类药物联合基础心血管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效果.方法 收集2015年5月~2016年6月我院诊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心血管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心血管药物基础上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观察两组对象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他汀类药物联合基础心血管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效果良好.

    作者:韩成德 刊期: 2016年第35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