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

陈涛

关键词:多层螺旋CT, 成像, 血管
摘要:目的 研究多层螺旋CT技术在血管成像领域的临床治疗应用.方法 共收集本院收治的血管成像案例44例,脑动脉血管MSCTA成像的案例为12例,在此批案例中进行肺动脉相关血管的MSCTA成像为20例,肝动脉周边血管MSCTA成像的6例,其他动脉血管MSCTA成像6例.进行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测,并将采集到的图像传送至图像后处理工作站处理.结果 脑动脉血管MSCTA检查12例患者中结果 正常的为6例,在这6例进行了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的4例患有脑血管动脉瘤,1例检查得知患有动脉分叉处动脉瘤,剩余1例患有前交通血管支动脉瘤.20例多层螺旋CT肺动脉血管成像检查结果 中,发现有15例检查结果 表示正常,2例患者出现栓塞病情并且得出患病血管位于主肺动脉,1例患者的血管栓塞位于肺左下部,剩余2例患者的血管栓塞位于肺右下部.进行肝动脉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的6例中,3例显示结果 为正常,其中2例出现了肝动脉瘤,另外一例检测为肝癌,其他MSCTA检查结果 中,有1例患者为右髂总动脉瘤.结论 利用多层螺旋CT检查患者的血管情况,能够通过3D成像清楚的观察患者多部位的血管形态,还能够旋转成像多角度的观察,立体的显示出患者血管病灶状况,对临床手术治疗的具有极大的帮助.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伤口造口护理组在护理品质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对伤口造口护理组在护理品质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之间148例我院伤口造口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4例,对观察组患者予以伤口造口护理,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达到100.00%,高于对照组82.4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伤口造口患者采用伤口造口护理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陈芳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发病、转归与季节之间的联系

    目的 分析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病、转归与季节之间存在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1964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分析当中143例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妇的临床资料,将1~12月份划分为夏季型、冬季型、过渡型,对比分析每个季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病率、并发症发生率、合并症发生率以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结果 夏季型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病率、并发症发生率、合并症发生率以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方面占比低.结论 季节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病、转归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临床应当综合参考季节因素,制定针对性的预防对策,从而有效降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病率.

    作者:张生兰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方案选择和疗效分析

    目的 对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方案进行选择,并对治疗方案进行疗效分析.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至我院门诊及住院确诊为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术前的体质检测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患者保守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进行由掌侧切开内固定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伤骨修复状况.结果 观察组93.3%相对比对照组80%临床总有效率高了1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患者术后掌倾角修复状况、以及关节面的平整度均不如观察组患者.结论 对于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由掌侧切开内固定术要优于保守治疗,且患者术后恢复状况良好,应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多加推广.

    作者:陆俊伟;卢俊杰;顾拥军;吴建国;尹律平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后并发吸入性肺炎的研究

    目的 观察临床对比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后并发吸入性肺炎的疗效.方法 将脑出血并发吸入性肺炎患者46例,按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大柴胡汤加减鼻饲治疗,分别于用药前和用药后2、4、6天监测患者肺部症状、体温、胸部CT.定时复查患者血常规指标.结果 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治疗第6天症状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后并发吸入性肺炎更有助于患者改善肺部症状及实验室指标的恢复,能在一定范围内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许康;朱小明;张毅;畅涛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心血管合并呼吸内科护理中的危险因素及对策研究

    目的 心血管合并呼吸内科护理中的危险因素及对策研究.方法 对心血管合并呼吸内科护理工作中潜存的危险因素来源进行全面分析探讨,以及时有效地采取合理性的预防对策措施.结果 危险因素来源较包括患者自身因素、药品与设备因素、医源性因素、护患沟通因素、护理文书因素以及其他,而通过合理性的预防对策措施可大大降低安全隐患,提高整体安全护理的质量.结论 在心血管合并呼吸内科护理中的危险因素较多,通过合理性、针对性的安全护理对策的实施干预,可极大降低风险的可能发生.

    作者:张艳丽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室间隔缺损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针对室间隔缺损经手术治疗的患者接受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随机在2015年6月~2016年7月于我院接受室间隔缺损手术的患者80例,将其按照抽签的方式分成实验组和参照组,对参照组行以常规性的护理措施,对实验组则行以临床护理路径.对照分析两组患者对疾病的了解情况以及经过护理之后两组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 经过不同的护理,实验组的患者对于该病的熟悉程度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均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中,针对室间隔缺损患者行以手术治疗并辅以临床护理路径,能够在较大程度上起到积极影响.

    作者:冯冬;吴元元;王晓蕾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与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索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与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和经济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6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患者78例,将其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39例.A组患者给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进行治疗,B组患者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疗效和药物的经济价值.结果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的经济价值较苯磺酸氨氯地平片高.A、B两组患者在用药后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067,P<0.05),B组患者的疗效明显较A组低.结论 使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较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好,且更经济,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袁宇峰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方法 86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随机分为C组(43例)和P组(43例).C组患儿采用常规综合治疗;P组患儿采用常规综合治疗联合应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观察和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主要症状消失时间.结果 P组患儿总有效率明显优于C组,主要症状消失时间明显早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满意,恢复快.

    作者:刘耿梅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心脏超声筛查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研究探讨心脏超声筛查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抽取在我院进行产前超声筛查的的高危孕妇100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筛查结果 ,并对产妇的分娩或引产结果 进行追踪随访,计算心脏超声筛查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高危孕妇经产前心脏筛查共探查到先天性心脏病22例,检出率2.2%,将其与分娩或引产结果 进行对照,1例误诊,2例漏诊,总诊断符合率为91.3%(21/23).结论 产前心脏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准确率高,能够对多数先天性心脏病进行排除性诊断,有利于胎儿出生素质的提高.

    作者:葛泽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减轻外科患者术后疼痛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月来我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患者66例,采用随机数字发分为两组,对照组(n=33)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n=33)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 h、48 h和72 h疼痛程度、术后72 h内镇痛药物使用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24 h疼痛VAS评分为(4.17±1.24)分,对照组为(5.97±1.13)分(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48 h疼痛VAS评分为(3.59±0.87)分,对照组为(5.13±1.02)分(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72 h疼痛VAS评分为(3.01±0.96)分,对照组为(4.67±1.05)分(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72 h内镇痛药物使用率为60.61%,对照组为81.82%(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97%,对照组为84.85%(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对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辛玲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硝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 对比分析硝苯地平和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单位2014年12月~2016年9月期间长期监测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其中的42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使用氨氯地平治疗,对照组使用硝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均下降,但观察组下降更显著;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而言,采用氨氯地平治疗效果比硝苯地平更显著,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马威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中医内科学教学方法探讨

    中医内科学教学是进行中医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对中医内科学中较为典型的教学方法 进行总结,具体可分为:表图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指导学生总结规律、互动教学法、举例教学法、与实践相结合教学法以及让学生试诊.

    作者:王卫东;王建东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胃镜及超声内镜诊治胃类癌患者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胃类癌患者给予胃镜及超声内镜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4年1月~2016年1月间我院被诊断为胃类癌的患者抽出,随机选取4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胃镜治疗,而实验组给予超声内镜治疗,观察并分析胃类癌患者的临床表现.结果 实验组的胃类癌患者经切除患处后,仅有2例发生穿孔现象,并且无任何并发症;而对照组经手术切除后,有8例发生穿孔,并且有3例产生并发症.两组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胃类癌患者采取超声内镜治疗,可以减少穿孔、并发症现象,有助于患者的治疗和身体健康,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崔佳宾;于巍巍;聂莹莹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慢性偏头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研究养神清脑颗粒联合布洛芬缓释片治疗急慢性偏头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慢性三叉神经性头痛161例,随机分为研究组81例,对照组8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布洛芬缓释片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增加使用养神清脑颗粒;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3.82%较对照组76.25%高,两组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养神清脑颗粒联合布洛芬缓释片治疗偏头痛的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缓解患者头痛,减轻头痛发作次数,值得我院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焦秀娟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硝苯地平与厄贝沙坦片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两组,实验组40例患者行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片治疗,参照组40例患者行硝苯地平治疗.对比两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情况.结果 组间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对比,实验组均优于参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血压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行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片治疗效果明显,更好地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推行价值.

    作者:姜春丽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护理方法分析与研究

    目的 分析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护理方法 .方法 选择2015年5月~2016年2月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60例并随机分组.常规组进行常规护理,优质组则进行优质护理.比较两组病毒性心肌炎缓解率;住院时间、家长满意度评价、护理质量评分.结果 优质组病毒性心肌炎缓解率高于常规组(P<0.05);优质组住院时间、家长满意度评价、护理质量评分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进行优质护理可有效缓解患儿不良情绪,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提升家长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马文丽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静脉注射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效果探讨

    目的 探究在快速心律失常治疗的过程中,采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静脉注射治疗的效果.方法 针对40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并归为对照组,针对另外40例患者采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静脉注射治疗,并归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为我院2015年3月~2016年9月间收治.结果 就治疗的有效率而言,观察组患者明显较高,为97.5%,对照组仅为80.0%,组间比较差异明显.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静脉注射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效果探讨发现,其能够及时改善患者临床情况,同时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减少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因此值得临床优先选择使用.

    作者:江兆波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用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2012年11月~2015年4月诊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划分为联合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拜阿司匹林治疗,联合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同是联合氯吡格雷来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研究对象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 联合组NIHSS评分平均差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用药治疗急性脑梗死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高、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齐逸民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漏诊、误诊原因分析

    目的 分析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漏诊、误诊原因.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6年9月收治的孕妇71例作为样本,均采用超声诊断方法 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将检查结果 与产后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对比.观察产前超声检查误诊与漏诊情况.结果 71例产妇中,共5例误诊,6例漏诊.结论 超声因素、母体与胎儿因素、人为因素及疾病因素,都是导致漏诊与误诊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应在提高医务人员素质的基础上,加强对各项因素的控制,降低漏诊与误诊的发生几率,提高新生儿健康水平.

    作者:薛洁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积极提前介入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预后恢复的效果分析

    目的 积极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预后恢复的效果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5年4月~2016年3月心肌梗死患者185例,随机分分为试验组92例和对照组9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术前介入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纠纷发生率、住院时间长短、死亡率等指标.结果 试验组的纠纷发生率显著降低,住院时间缩短,死亡率也明显降低.满意度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我院心肌梗死患者185例进行分析,实施提前介入护理的患者纠纷发生率、死亡率、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显著降低,值得我院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刘军红 刊期: 2016年第35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