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康
目的 探究甲亢性心脏病的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甲亢性心脏病患者76例的临床资料,对甲亢性心脏病的确诊,治疗过程和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3例死亡病例,死亡率为3.95%,临床总有效率为96.05%.结论 临床上治疗甲亢性心脏病效果明显,但治疗的关键在于早发现,早治疗,尽早控制甲亢.
作者:白艳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CT灌注成像联合CT血管造影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比分析TIA患者40例CT灌注成像和CT血管造影资料.结果 对比镜像区检查结果 ,患侧MTT增高,CBF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CTA显示责任血管狭窄患者中,CTP异常阳性检出率高于CTA显示血管无狭窄患者(80.6%vs25.0%).结论 CT灌注成像联合CT血管造影在TIA诊断中特异性、敏感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强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探究康复护理干预对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8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治疗的重症病毒性脑膜炎患儿9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7例.两组均实施常规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预后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儿语言障碍、智力低下、行为异常、肢体障碍发生率均比观察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预后伤残率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李晶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衰造成昏迷患者苏醒的疗效研究.方法 选取本院自2014年11月~2016年8月的急性心衰患者11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57例和对照组57例.两组都给予由急诊医护在院前接诊给予呼吸机加西药治疗,研究组给予针灸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心率恢复、呼吸恢复例数、复苏成功患者.结果 研究组恢复情况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家属满意度提高高,纠纷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对比研究,实施针灸辅助治疗的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远高于常规治疗患者,患者家属满意度提高高,纠纷率降低.值得我院在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马振勇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对手术患者发生压疮的相关原因及护理对策进行分析,以供参考.方法 选择于2015年8月1日~2016年9月31日期间,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且手术时间在4 h以上的的212例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发生压疮的患者人数,以及出现压疮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根据原因提出有效的护理方法 .结果 在本次调查中发现,发生压疮的患者为21例,占患者总数的9.8%,造成压疮的主要诱因有手术体位、体质质量、以及麻醉方式等原因.结论 对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采取有效的手术室护理模式,可有效预防患者压疮的出现,减少压疮对患者带来的影响和不适,对今后接受手术的患者,应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
作者:陈巧巧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探究右美托咪定不同剂量对剖宫产术患者脊椎-硬膜外麻醉后寒战的预防效果.方法 针对90例剖宫产患者,首先将患者分为A、B、C三组,每组30例,在脊椎-硬膜外麻醉中均给予患者0.1、0.3及0.5输注.结果 三组寒战及不良反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注射0.5/kg可有效预防剖宫产患者脊椎-硬膜外麻醉寒战,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范鹏飞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螺旋CT对中心型肺癌侵犯心脏大血管评价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66例螺旋CT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中心型肺癌病人,以层厚及层间距均为5 mm常规扫描及增强扫描,工作站利用后处理技术进行图像3D或MPR重建.结果 66例中32例有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转移,29例累及左肺动脉或主肺动脉,9例累及中心肺静脉及左心房,3例SCT显示肿块与肺动静脉存在脂肪间隙,1例SCT示肿瘤与肺动脉相邻,脂肪间隙消失,但血管壁及管腔均无异常.49例非手术者肿块均已侵犯大血管心脏或伴有纵隔广泛转移,不能手术切除.13例SCT显示肿块侵犯大血管心脏手术探查完全符合,不能切除.4例SCT显示肿块未侵犯心脏大血管,切除肿块.故本组病例SCT评价中心型肺癌侵犯肺动静脉及心房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100%、96.5%、98%.结论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特别是利用后处理技术进行MPR和三维重建,可充分显示纵隔内结构变化及肿瘤的毗邻关系,对定界肿瘤及侵犯的范围具有较高的敏感.
作者:郝凡房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乳果糖联合生物反馈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分A组和B组,各30例.给A组采用乳果糖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给B组采用生物反馈治疗,进行疗效对比.结果 治疗4周后,A组患者大便次数、粪便性状、便秘症状改善程度均好于B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乳果糖联合生物反馈对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的便秘症状,使患者的大便次数以及粪便性状均恢复正常,因此,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杨杰;韩晶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分期护理在骨科褥疮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100例骨科褥疮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中西医结合分期护理方法 .观察2组患者的愈合时间和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愈合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分期护理能有效提高骨科褥疮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性,缩短患者的愈合时间,具有重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宇虹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小儿哮喘持续状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于2015年11月~2016年8月治疗的哮喘持续状态小儿50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为25例.给予对照组重症监护室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临床康复指标.结果 观察组呼吸困难缓解时间、哮喘持续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哮喘持续状态患儿中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效果确切,利于快速缓解患儿临床不适症状,缩短住院治疗时间,临床普及价值高.
作者:岳岚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超声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的临床价值,总结具有参考指导意义的超声图像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15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160例甲状腺结节病变患者的超声诊断图像,将其与病理检查结果 进行对比.结果 超声检查发现133个良性结节,75个恶性结节,良恶性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1.7%、87.2%;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在回声、0及+++级血流信号分布、平均流速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鉴别具有重要意义,结合结节内部回声、血流分布情况可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乌亚丽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胃类癌患者给予胃镜及超声内镜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4年1月~2016年1月间我院被诊断为胃类癌的患者抽出,随机选取4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胃镜治疗,而实验组给予超声内镜治疗,观察并分析胃类癌患者的临床表现.结果 实验组的胃类癌患者经切除患处后,仅有2例发生穿孔现象,并且无任何并发症;而对照组经手术切除后,有8例发生穿孔,并且有3例产生并发症.两组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胃类癌患者采取超声内镜治疗,可以减少穿孔、并发症现象,有助于患者的治疗和身体健康,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崔佳宾;于巍巍;聂莹莹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探究精神分析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精神分裂症患者78例,按照治疗方法 设置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9例,研究组采用精神分析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精神病药物疗法,持续五周,采用PANSS、ADL评分方法 对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PANSS、ADL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神分析疗法能够有效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
作者:史清波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评价在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时应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的疗效.方法 利用抽签法将2016年1月~2016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76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对照组仅应用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压、TC、TG、LDL-C、HDL-C及TC/HDL-C间不存在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压、TC、TG、LDL-C、HDL-C及TC/HDL-C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时,应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的疗效显著,有行临床推广的价值.
作者:韩秋玲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曲美布汀联合复方消化酶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4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88例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 的不同分为数量相等的两组,44例实验组患者采取曲美布汀联合复方消化酶胶囊进行治疗,另外44例比较组患者采用单纯的口服马来酸曲美布汀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经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5%优于比较组患者的7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共2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而比较组共有10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比较组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临床症状评分以及症状改善时间也显著优于比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给予曲美布汀联合复方消化酶胶囊进行治疗,有效提高了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时间和效果,降低了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晓光;周薇;张梦琳;郭育英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积极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预后恢复的效果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5年4月~2016年3月心肌梗死患者185例,随机分分为试验组92例和对照组9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术前介入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纠纷发生率、住院时间长短、死亡率等指标.结果 试验组的纠纷发生率显著降低,住院时间缩短,死亡率也明显降低.满意度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我院心肌梗死患者185例进行分析,实施提前介入护理的患者纠纷发生率、死亡率、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显著降低,值得我院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刘军红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主要讨论了个性化救治在心血管急诊临床就治中的价值.方法 从2016年所收治的心血管急诊患者当中选出了务实力进行观察,将他们分为两组,每一组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加入个性化治疗.然后分别对两组的治疗效果,并发症以及心脏的服跳率和死亡率进行充分的对比与研究.结果 总体治疗效果观察组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竟然高出了66.7%(P<0.05).并且相关并发症死亡以及心脏复跳的几率都远远低于对照组.结论 充分结合患者的具体表现来对其采取一定的个性化治疗,不仅可以有效的对病情进行稳定,而且还可以大大降低相关并发症和心脏服跳的几率,从而有效减少了伤残的风险和死亡的风险.
作者:张鸿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研究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宫颈炎应用膦甲酸钠氯化钠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宫颈炎患者76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按治疗方法 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使用干扰素a-2b栓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加用膦甲酸钠氯化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宫颈炎指标评分、总有效率、人乳头状瘤病毒转阴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36%,人乳头状瘤病毒转阴率为94.74%,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1.58%,人乳头状瘤病毒转阴率为76.32%,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的宫颈炎指标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给予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宫颈炎患者使用膦甲酸钠氯化钠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提升治疗的总有效率,降低患者的炎症程度,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尹淑琴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观察中药温阳养心汤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6年9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76例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均为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治疗的效果和EP1和BNP水平.结果 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温阳养心汤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EP1和BNP水平低于对照组,而心功能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西药结合温阳养心汤,对治疗心功能不全患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汪海苗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探究分析美托洛尔与非洛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在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非洛地平治疗,对比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72.5%),且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托洛尔联合非洛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显著,其舒张压和收缩压水平均表现较为稳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先义 刊期: 2016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