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振勇
目的 研究观察纳洛酮联用醒脑静抢救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效果.方法 择取2015年11月~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92例,随机性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应用纳洛酮治疗,治疗组患者应用纳洛酮与醒脑静联合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30%(42/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4%(33/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纳洛酮联用醒脑静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疗效较为满意,具有较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李林勇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通过临床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病例来确定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选用48例患有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患者,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 进行为期十天的治疗.其过程中不仅要注意患者在心功能等各方面体质特征的改变,还要记录其相关数据的值.结果 大部分患者病情已经基本改善,且其心功能等级达Ⅰ级以上.不光如此,其他病状也得到改善甚至完全消失的效果.痊愈病患高达47例,效果明显.结论 难治性心力衰竭有了更好的治疗方法 ,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 对难治性心力衰竭的医治有积极作用.难治性心力衰竭不能仅仅依靠中医或西医而完全医治,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更加显著,治愈率也更高,是适合难治性心力衰竭病患治疗的佳方案.
作者:张敏;赏永孟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在冠心病并发糖尿病患者的检验中应用血脂检验的效果.方法 搜集在我院治疗的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38例,并作为合并症组,选取同期在我院治疗的单纯糖尿病患者37例作为糖尿病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结果 合并症组患者总胆固醇、载脂蛋白B、低密度脂蛋白的胆固醇、三酰甘油与糖尿病组患者相比,各项数值之间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 在冠心病并发糖尿病患者的检验中应用血脂检验,能够清楚显示各项指标,值得应用.
作者:王薇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对比美托洛尔、非洛地平治疗高血压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社区内2015年1月~2016年9月就诊的7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研究组给予非洛地平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对照组经美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8.5%(31/35)显著高于对照组74.2%(26/35),且研究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也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美托洛尔,非洛地平治疗高血压可使患者获得更为理想的临床疗效,对高血压治疗效果更佳.
作者:王冰心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对伤口造口护理组在护理品质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之间148例我院伤口造口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4例,对观察组患者予以伤口造口护理,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达到100.00%,高于对照组82.4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伤口造口患者采用伤口造口护理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陈芳 刊期: 2016年第35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探析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加减六味地黄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5年7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84例2型糖尿病患者予以分组研究,根据抽签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予以加减六味地黄丸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2%,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相较于对照组的78.6%、19.0%,组间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加减六味地黄丸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加确切,能够明显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是一种值得临床全面应用与推广的治疗药物.
作者:李金华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研究心理护理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2015年本院冠心病治疗患者164例为护理对象,分为实验组82例、对照组82例.实验组在常规护理下增加心理护理干预法;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情绪变化.结果 实验组患者忧郁分值为(1.52±0.56),躯体化分值为(1.12±0.43)、偏执分值为(1.20±0.41)、恐怖分值为(1.45±0.32)、人际关系分值为(1.31±0.26);对照组分值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心理护理干预法对高血压患者治疗具有帮助作用,缓解患者消极情绪、帮助重建治疗信心,配合治疗.
作者:艾木拉姑丽·买买提;冯冬;吴元元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对老年人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特点进行探讨以及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今后更好治疗老年人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提供出一定的指导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9月我院诊治的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老年人患者33例进行回顾性探析分析,针对其发病特点进行有效的干预治疗,并观察其病症的终改善效果.结果 经过抗菌消炎、祛痰平喘、扩张冠状动脉、抗凝、利尿等对症干预治疗后,本组患者的显效率为57.58%,有效率为36.36%,无效率为6.06%.结论 老年人肺心病合并冠心病在临床上的病症表现及发病高危诱因较多,要根据老年人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病症表现特点及发病因素进行确切诊断及有效干预治疗,降低其死亡率,以提高对预后生活质量的改善.
作者:杨延志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骨手外科患者的心理反应及相应对策.方法 通过对骨手外科患者心理反应进行分析,发现患者术前反应的主要心理问题为:焦虑、恐惧、紧张、悲观、绝望.结果 针对患者心理问题,在护理中要给患者更多的安全感,消除患者恐惧心理,让患者自己讲出更多的真实信息,对患者和家属的心理安慰,加强语言艺术,掌握交流技巧,以文雅、和善、感人的语言给患者鼓励、信任、体贴和关怀,从而能够拉近护患之间的关系.结论 护士要善于应用心理护理和相应对策才能让患者在佳心境下接受手术,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作者:吕秀平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探究康复护理干预对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8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治疗的重症病毒性脑膜炎患儿9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7例.两组均实施常规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预后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儿语言障碍、智力低下、行为异常、肢体障碍发生率均比观察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预后伤残率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李晶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临床分析个体化护理在门诊输液室儿童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9月在输液室100例患儿,根据随机分配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门诊常规性护理,研究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满意度状况.结果 经过护理,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明显更高,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针对门诊输液患儿,采取个性化护理方式,可有效提升护理满意度,降低患儿痛苦度,减少医患纠纷发生事件,具有显著性效果,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张会娟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临床对比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后并发吸入性肺炎的疗效.方法 将脑出血并发吸入性肺炎患者46例,按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大柴胡汤加减鼻饲治疗,分别于用药前和用药后2、4、6天监测患者肺部症状、体温、胸部CT.定时复查患者血常规指标.结果 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治疗第6天症状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后并发吸入性肺炎更有助于患者改善肺部症状及实验室指标的恢复,能在一定范围内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许康;朱小明;张毅;畅涛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乳果糖联合生物反馈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分A组和B组,各30例.给A组采用乳果糖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给B组采用生物反馈治疗,进行疗效对比.结果 治疗4周后,A组患者大便次数、粪便性状、便秘症状改善程度均好于B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乳果糖联合生物反馈对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的便秘症状,使患者的大便次数以及粪便性状均恢复正常,因此,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杨杰;韩晶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用于治疗肝癌患者肝功能的量变指标观察.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原发性肝癌患者203例,随机分为试验组101例和对照组102例.对照组采取中西医结合加常规化疗治疗方案,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射频消融术辅助治疗,观察肝功能变化指标.结果 经过3个月治疗,研究组AFP的水平下降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AST、ALT和LDH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射频消融术辅助治疗可有效调节身体免疫系统的促进作用,提高生存率,疗效确切值得在我院大力推广.
作者:封小强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文献并回顾从前的疗法.方法 在近5年现代中医期刊中搜索相关材料,结合论述目前中医对RA的治疗进展.结论 中医在病因病机上的研究完成度很高,治疗手段大概分为外治法、内治法、综合疗法,近年来综合疗法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中西医结合治疗.
作者:姜承华;赵文海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及可行性.方法 将14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n=70)和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n=70),对比两组患者护理依从程度、心肌梗塞、心绞痛恶化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等.结果 观察组护理依从率94.29%及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数据对比P<0.05;组间心肌梗塞、心绞痛恶化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更为理想,实验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陈芳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消化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0例2015年2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对照组应用云南白药和去甲肾上腺素治疗,研究组采用消化内镜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显效24例,有效14例,其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显效17例,有效12例,有效率为72.5%,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 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应用消化内镜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可加强应用.
作者:王琛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本研究的主题是对老年心血管临床护理不安全因素的排查,以期通过此研究帮助提升临床对老年心血管患者的安全护理质量,进一步减少不良医疗护理纠纷事例的发生而提供实践参考依据.方法 就近年的老年心血管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总结有效排查的实践经验.结果 老年心血管临床护理不安全因素包括了患者生理机能下降、治疗药物的影响、专业护理能力及环境影响因素,排查的对策有重视病情分析、强化安全用药护理、专业化护理服务及健康安全教育指导等.结论 有效的排查老年心血管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可显著提升老年心血管患者的临床安全护理质量,有效规避纠纷案例的发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作者:武月梅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用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2012年11月~2015年4月诊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划分为联合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拜阿司匹林治疗,联合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同是联合氯吡格雷来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研究对象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 联合组NIHSS评分平均差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用药治疗急性脑梗死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高、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齐逸民 刊期: 2016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