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淑琴
目的 观察临床对比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后并发吸入性肺炎的疗效.方法 将脑出血并发吸入性肺炎患者46例,按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大柴胡汤加减鼻饲治疗,分别于用药前和用药后2、4、6天监测患者肺部症状、体温、胸部CT.定时复查患者血常规指标.结果 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治疗第6天症状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后并发吸入性肺炎更有助于患者改善肺部症状及实验室指标的恢复,能在一定范围内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许康;朱小明;张毅;畅涛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月来我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患者66例,采用随机数字发分为两组,对照组(n=33)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n=33)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 h、48 h和72 h疼痛程度、术后72 h内镇痛药物使用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24 h疼痛VAS评分为(4.17±1.24)分,对照组为(5.97±1.13)分(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48 h疼痛VAS评分为(3.59±0.87)分,对照组为(5.13±1.02)分(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72 h疼痛VAS评分为(3.01±0.96)分,对照组为(4.67±1.05)分(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72 h内镇痛药物使用率为60.61%,对照组为81.82%(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97%,对照组为84.85%(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对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辛玲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小牛血与银杏叶口服液治疗脑血管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80例脑血管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小牛血组、银杏叶口服液组脑血管各30例,联用组脑血管20例.小牛血组患者入院后采用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治疗,银杏叶口服液组采用单独的治疗,联用组采用小牛血组与银杏叶口服液治疗,观察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 经过上述治疗之后,可以观察出针对脑血管病治疗或联合银杏叶口服液治疗后均有显著的改善血液流变学(P<0.05),两药联用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单用的药物治疗(P<0.05).结论 银杏叶口服液组单独使用无明显治疗作用,但与小牛血联用后疗效显著提高.
作者:孙婷;夏田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及可行性.方法 将14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n=70)和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n=70),对比两组患者护理依从程度、心肌梗塞、心绞痛恶化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等.结果 观察组护理依从率94.29%及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数据对比P<0.05;组间心肌梗塞、心绞痛恶化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更为理想,实验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陈芳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研究结核性心包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结核性心包炎患者49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临床基本资料,了解其临床表现及实验室、影像学诊断结果 ,分析其抗结核治疗后的预后效果.结果 30例ETBP患者经治疗后,24例好转(80.0%),6例发展为CTBP(20.0%);19例CTBP及6例由ETBP发展成的CTBP患者中,13例好转(52.0%),9例改善不明显(36.0%),3例死亡(12.0%).结论 早期发现、诊断、治疗结核性心包炎是获得良好预后的关键.
作者:梁峰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衰造成昏迷患者苏醒的疗效研究.方法 选取本院自2014年11月~2016年8月的急性心衰患者11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57例和对照组57例.两组都给予由急诊医护在院前接诊给予呼吸机加西药治疗,研究组给予针灸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心率恢复、呼吸恢复例数、复苏成功患者.结果 研究组恢复情况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家属满意度提高高,纠纷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对比研究,实施针灸辅助治疗的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远高于常规治疗患者,患者家属满意度提高高,纠纷率降低.值得我院在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马振勇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方法 86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随机分为C组(43例)和P组(43例).C组患儿采用常规综合治疗;P组患儿采用常规综合治疗联合应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观察和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主要症状消失时间.结果 P组患儿总有效率明显优于C组,主要症状消失时间明显早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满意,恢复快.
作者:刘耿梅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分析解郁宁心汤治疗癫狂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3月17日~2016年3月17日我院癫狂患者100例,以随机方式将其分成两个小组,并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癫狂患者则给予解郁宁心汤进行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癫狂患者的总有效率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癫狂患者给予解郁宁心汤进行治疗,可以取得显著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刘会勤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按入院顺序抽取我院自2015年10月~2016年9月收治的老年心血管病患者91例,分为X组(n=46)和Y组(n=45).Y组进行常规护理,X组在Y组的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与Y组护理满意度比较,X组较高;与Y组生活质量比较,X组较优,差异显著(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可以显著提高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借鉴和推广.
作者:林婕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总结手术前访视对手术室护理影响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116例择期手术患者为分析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前2天进行手术前访视,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手术前准备.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前血压、心率不良情绪发生率,手术后并发症和对护理质量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前血压、心率和不良情绪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质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 手术患者进行手术前探访可以有效缓解缓和紧张、恐惧不良情绪,降低手术并发症,提高患者预后和护理工作满意度.有益于和谐医疗.
作者:董淑萍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探究右美托咪定不同剂量对剖宫产术患者脊椎-硬膜外麻醉后寒战的预防效果.方法 针对90例剖宫产患者,首先将患者分为A、B、C三组,每组30例,在脊椎-硬膜外麻醉中均给予患者0.1、0.3及0.5输注.结果 三组寒战及不良反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注射0.5/kg可有效预防剖宫产患者脊椎-硬膜外麻醉寒战,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范鹏飞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在冠心病并发糖尿病患者的检验中应用血脂检验的效果.方法 搜集在我院治疗的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38例,并作为合并症组,选取同期在我院治疗的单纯糖尿病患者37例作为糖尿病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结果 合并症组患者总胆固醇、载脂蛋白B、低密度脂蛋白的胆固醇、三酰甘油与糖尿病组患者相比,各项数值之间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 在冠心病并发糖尿病患者的检验中应用血脂检验,能够清楚显示各项指标,值得应用.
作者:王薇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对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方案进行选择,并对治疗方案进行疗效分析.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至我院门诊及住院确诊为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术前的体质检测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患者保守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进行由掌侧切开内固定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伤骨修复状况.结果 观察组93.3%相对比对照组80%临床总有效率高了1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患者术后掌倾角修复状况、以及关节面的平整度均不如观察组患者.结论 对于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由掌侧切开内固定术要优于保守治疗,且患者术后恢复状况良好,应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多加推广.
作者:陆俊伟;卢俊杰;顾拥军;吴建国;尹律平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探究精神分析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精神分裂症患者78例,按照治疗方法 设置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9例,研究组采用精神分析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精神病药物疗法,持续五周,采用PANSS、ADL评分方法 对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PANSS、ADL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神分析疗法能够有效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
作者:史清波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评价在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时应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的疗效.方法 利用抽签法将2016年1月~2016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76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对照组仅应用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压、TC、TG、LDL-C、HDL-C及TC/HDL-C间不存在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压、TC、TG、LDL-C、HDL-C及TC/HDL-C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时,应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的疗效显著,有行临床推广的价值.
作者:韩秋玲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观察中药温阳养心汤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6年9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76例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均为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治疗的效果和EP1和BNP水平.结果 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温阳养心汤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EP1和BNP水平低于对照组,而心功能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西药结合温阳养心汤,对治疗心功能不全患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汪海苗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本文为了研究消化内科医院住院的患者在医院住院期间的感染情况,并对患者感染的情况进行了解与分析,找出患者在住院期间在院内感染的原因并分析出其感染特点,并且采取一定的措施与解决方案用来控制感染病情.方法 选取本院的消化内科院内的感染患者80例,采取回顾性治疗方法 进行治疗.结果 其中老年人的感染患者的人数相对较多,消化内科感染的程度随着年龄的增加病情也在随着加重.在患者中,上下呼吸道、肝肾器官等是患者感染的主要部位.在患者的体内还有大量的抗生素,抗生素在患者用药的过程中耐药性不断呈上升趋势发展.结论 在进行对消化内科患者的院内治疗时,要注意对患者的无菌操作治疗,避免感染患者再次对细菌的感染,在保护感染患者的身体健康时要及时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以来保护患者病情的恢复,正确使用有效的抗菌药物是对感染患者健康质量的保障.
作者:张玮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探究强化护理干预对跟骨骨折患者术后足部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5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实施强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相比,对照组患者足部功能恢复情况低于观察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化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跟骨骨折患者术后足部功能恢复,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张清文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对手术患者发生压疮的相关原因及护理对策进行分析,以供参考.方法 选择于2015年8月1日~2016年9月31日期间,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且手术时间在4 h以上的的212例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发生压疮的患者人数,以及出现压疮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根据原因提出有效的护理方法 .结果 在本次调查中发现,发生压疮的患者为21例,占患者总数的9.8%,造成压疮的主要诱因有手术体位、体质质量、以及麻醉方式等原因.结论 对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采取有效的手术室护理模式,可有效预防患者压疮的出现,减少压疮对患者带来的影响和不适,对今后接受手术的患者,应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
作者:陈巧巧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通过临床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病例来确定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选用48例患有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患者,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 进行为期十天的治疗.其过程中不仅要注意患者在心功能等各方面体质特征的改变,还要记录其相关数据的值.结果 大部分患者病情已经基本改善,且其心功能等级达Ⅰ级以上.不光如此,其他病状也得到改善甚至完全消失的效果.痊愈病患高达47例,效果明显.结论 难治性心力衰竭有了更好的治疗方法 ,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 对难治性心力衰竭的医治有积极作用.难治性心力衰竭不能仅仅依靠中医或西医而完全医治,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更加显著,治愈率也更高,是适合难治性心力衰竭病患治疗的佳方案.
作者:张敏;赏永孟 刊期: 2016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