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肠胃康颗粒结合常规疗法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苏慧;高卿;周树玲

关键词:小儿消化不良, 常规疗法, 小儿肠胃康颗粒, 疗效
摘要:目的 观察小儿肠胃康颗粒结合常规疗法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229例,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115例和对照组11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疗法,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结合小儿肠胃康颗粒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及胃动力学指标:胃窦收缩率、胃液体半排空功能(T1/2)、胃窦收缩幅度.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78.95%,胃窦收缩率和胃窦收缩幅度较对照组升高,T1/2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肠胃康颗粒结合常规疗法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心脏骤停患者的急救治疗体会

    目的 探究心脏骤停患者的急救治疗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0月进行急救治疗的心脏骤停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给予相关的急救治疗措施,探究疗效.结果 经过急救治疗后,52例患者中成功复苏42例,复苏成功率为80.77%.包括单纯采用心肺复苏11例,经过电复律后实施心肺复苏12例,给予胸外按压与气管插管后实施心肺复苏19例.结论 采用一系列急救方式对心脏骤停患者展开救治,包括除颤、及时建立静脉通道、给予心脏复苏、抗生素治疗等,可以有效提高救治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并应用.

    作者:韩佳坤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7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积极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积极治疗和综合性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8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49%;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性护理对于提高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及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陈丽娟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七氟烷复合丙泊酚控制性降压用于动脉瘤介入栓塞手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七氟烷复合丙泊酚用于动脉瘤介入栓塞手术中控制性降压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动脉瘤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均需要接受动脉瘤介入栓塞手术.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吸入七氟烷复合丙泊酚,对照组患者单纯吸入七氟烷.观察患者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控制性降压过程中的心电图变化情况,记录患者体内七氟烷的浓度、麻醉药物持续时间、拔管时间、低血压、术后躁动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SpO2、HR、MAP、麻醉药物持续时间、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体内七氟烷的浓度、低血压及术后躁动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七氟烷复合丙泊酚用于动脉瘤介入栓塞手术中的控制性降压的效果较好,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张碧欣;杨帅;何斌;华丽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 探究预见性护理方法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护理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采用预见性护理方式,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预见性护理方式应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殷丽颖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多层螺旋CT在冠心病诊断中应用价值及存在的问题

    目的 根据病例的非选择性基本特征,比较侵入性冠状动脉造影(ICA)和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TA),并对其敏感及准确性进行评价,以此得出伪影成因与处理方法.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可疑冠心病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并比较其在7~10天时进行ICA与CTA的检测结果.结果 全部患者经检测分析后其节段水平特异性、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敏感性分别为:84.9%、99.3%、93.9%、97.9%;患者水平依次为:85.12%、76.0%、90.4%、65.7%.结论 CTA对于患者的诊断准确性较高,特别是对判断节段水平隐形预测值,在患者水平上看,CTA诊断准的价值减小,高危患者进行常规的CTA检测无法因此受益.扫描及患者特殊情况可能对图像诊断伪影产生干扰,可以通过分析此类伪影使CTA成功率得到提升,并防止诊断出假阳性.

    作者:王振宇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护理中的实施效果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脑血栓患者7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成观察组49例与对照组2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执行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脑血栓知识知晓率、护理总满意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血栓患者获得优质护理,护理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天新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舒适护理在妊娠合并心衰患者行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分析舒适护理在妊娠合并心衰患者行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妊娠合并心表患者100例,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的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结果 观察组妊娠合并心衰患者的焦虑情况、抑郁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模式应用于妊娠合并心表患者行剖宫产手术中,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效果显著.

    作者:周红艳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中医药疗法治疗育龄期月经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医药疗法治疗育龄期月经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育龄期月经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为患者实施中医药例疗法进行治疗.为患者调配中药胶囊,并且设立专人对患者进行记录和观察,明确患者是否存在不良反应.结果 月经不调治疗有效率为94.3%,单纯性痛经治疗有效率为92.7%,间接月经治疗有效率为88.9%,月经延迟治疗有效率为87.5%,无不良反应.结论 在育龄期月经病治疗过程中应用中医药疗法,具有显著的疗效,并且安全性很高,因此,应在临床中不断推广和使用该方法.

    作者:任才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新活素在心力衰竭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本文主要探讨新活素(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在急、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效果.采用综述的方法阐明新活素作为目前治疗心力衰竭的新型药物在急、慢性心衰患者中的疗效.得出新活素作为新型抗心衰药物对急、慢性心衰患者均有明显疗效,可以迅速缓解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黄县立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61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81例与对照组8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饮食控制、降血糖治疗、增加运动量,给予维生素B、甲钴胺注射液等常规治疗;研究组加用中药穴位贴敷进行治疗.比较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评分(神经症状、神经反射、感觉功能等)及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评分(神经症状、神经反射、感觉功能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方面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评分均较低,表明疗效较好,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5%、76.3%,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穴位贴敷可有效改善周围神经病变症状,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素娟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2月吉林省辽源市龙山区福镇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社区综合护理,观察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优良率为92.5%,对照组优良率为77.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护理干预对于提高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聂永新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致眼底出血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致眼底出血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10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致眼底出血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及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 采用生活质量评定问卷GQOL-74调查表进行评定,观察组干预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对于提高高血压致眼底出血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郭冠军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37例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74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普罗帕酮治疗,观察组给予胺碘酮治疗,两组均以7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魏丽波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补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补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补气活血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ST段压低次数和ST段压低持续时间.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ST段压低次数(50.21±1.23)次和ST段压低持续时间(100.24±12.35) min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具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郭轶峰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高血压危象患者社区急救措施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高血压危象患者社区的急救措施及护理体会.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2月首诊于我中心的高血压危象患者14例,就诊后迅速明确诊断、给予急救治疗,同时配合护士给予基础护理、病情观察、心理护理及用药护理等措施进行干预.结果 本组14例患者经给予急救措施及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一定的控制,血压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未出现高血压性脑出血等危重症,全部顺利转诊至上级医院.结论 针对高血压危象患者,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给予急救措施及护理措施干预,可有效稳定病情,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兰晓辉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麻疹合并肺炎心衰患儿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

    目的 研究麻疹合并肺炎心衰患儿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麻疹合并肺炎心衰患儿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采用优质护理.观察患儿接受护理后患儿与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以及病情恢复情况.结果 对照组有效满意率为65.71%,观察组有效满意率91.43%,观察组有效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麻疹合并肺炎心衰患儿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后,其效果显著,有效满意度高.

    作者:孙玉杰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143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72例与对照组71例.所有患者均给予作息调整、饮食指导、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炎琥宁冻干粉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咽喉充血消失时间、鼻塞流涕消失时间,治疗3天后肺部X线胸片检查正常比例、白细胞总数恢复正常比例.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9%、64.8%,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咽喉充血消失时间、鼻塞流涕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天后,研究组患者肺部X线胸片检查正常比例、白细胞总数恢复正常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可有效改善各种临床症状,促进机体体征恢复正常,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作者:刘二亮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6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各30例,常规治疗组给予控制血压、血糖,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脑保护等常规治疗并选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瑞舒伐他汀钙片.观察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ESS)以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情况,并对其疗效和安全性作出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DL和ES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ADL上升的水平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ESS下降水平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脑梗死,能明显改善患者病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梁辉;李万英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循证护理在颅脑外伤患者康复期的作用分析

    目的 对康复期的颅脑外伤患者给予循证护理,总结该护理模式对患者功能康复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80例作为观察对象,将其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方法,而干预组实施循证护理.分别对比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以及患者的综合功能.结果 经过不同的护理后,所有患者生活能力及运动能力均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干预组患者的Barthel及Fugl-Meyer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干预组患者经过循证护理后认知、综合功能等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康复期的颅脑损伤患者给予循证护理可收到显著的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功能,促进疾病的转归,使患者尽快康复.

    作者:庄端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76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复智醒脑方口服及血塞通注射液治疗,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在MMSE、HDS、QL、ADL评分方面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爽;杨丽华 刊期: 2015年第29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