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会祎
目的 分析孕妇出现妊娠高血压症状对新生儿多系统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的出现妊娠高血压并发症的孕妇80例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收治的健康孕妇80名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新生儿的基本身体参数值,包括体重、身长、羊水污染、肺动脉压力、血糖、血压等.结果 对比分析两组新生儿的各项指标,发现两组新生儿的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的产前异常情况,包括宫内窘适、胎盘早剥等,与并发症出现情况,包括心肌损伤、低血糖、甲状腺功能衰退、呼吸衰退等发生率之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妊娠高血压组新生儿的发生率相对较高.结论 通过研究分析对比发现,孕母出现妊娠高血压并发症容易影响胎儿的健康成长,会导致其内分泌系统、心肺功能衰竭,甚至影响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母亲病症严重程度与新生儿身体各系统紊乱之间呈现出正比关系.
作者:张凤敏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 探究对急诊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院前急诊个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10月就诊于我院急诊科的心肌梗死患者16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急诊护理手段,实验组患者使用个性化护理手段,比较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平均急救时间、住院时间、急救的成功率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的护理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的急诊具有积极意义,极大程度的提高了患者的急救成功率以及缩短了急救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春玉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 分析急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263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急性脑血管病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1.8∶1),>60岁发病率高,寒冷季节发病率高,6:00~10:00为发病高峰,高血压病是急性脑血管病的首要危险因素.结论 急性脑血管病病死率高,与发病相关危险因素多,应加强对急性脑血管病的防治.
作者:赵荣华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定眩汤治疗美尼尔氏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就诊的美尼尔氏综合征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给予定眩汤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 治愈15例、有效2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结论 定眩汤治疗美尼尔氏综合征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罗红丽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6月~2015年8月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计算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压痛情况、肿胀度、患者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后各项指标对比表示:观察组患者的压痛情况、肿胀度、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使用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效果较为显著.
作者:杨艳芝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骨科围手术期合并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特点,进一步制定并实施有效处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骨科围手术期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了解合并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特点,进而制定有效处理措施,以此使患者的生存治疗得到有效改善.结果 合并高血压12例(40.00%);合并不稳定心绞痛8例(26.67%);合并心力衰竭5例(16.67%);合并心肌梗死3例(10.00%);合并病态窦房综合征2例(6.67%).结论 骨科围手术期合并心血管疾病种类诸多,患者临床特点特殊,需加强术前监测、术中评估以及术后监测等,并针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采取有效预防措施,进一步使围手术期的安全性得到有效提高.
作者:于会祎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 分析常规血脂检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组,并选择同时期到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者50名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均进行常规血脂检验,对比分析二者检验结果.结果 和对照纽比较,研究组患者脂蛋白A1和脂蛋白B、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以及甘油三酯水平均明显要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冠心病诊断中应用常规血脂检验,对于疾病检查诊断可提供合理的参考依据,应用价值高.
作者:刘慧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重症监护病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6月在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则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并发症、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在护理效果方面和满意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医疗花费以及并发症都有所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症监护病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循证护理能有效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降低患者的住院天数及治疗费用,改善了护理工作效率,促进了患者的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相学园;张慧娟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和分析脑血管病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脑血管疾病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5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在接受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使用综合治疗方法,结合患者的病情选择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进行治疗,结合药量添加相应的氯化钠注射液.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经过系统的治疗之后,两组患者都产生了显著的疗效,其中实验组患者有效率为93.3% (70/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3% (6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治疗方法运用在脑血管疾病患者临床治疗中能够产生显著的疗效,值得使用和推广.
作者:史广文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利胆排石汤防治取石术后胆道结石复发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9月我院收治的胆结石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下微创保胆取石术进行治疗,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的消炎、止痛处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自拟的利胆排石汤进行预防性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胆囊收缩功能恢复情况等进行比较,并对其进行两年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结石复发率.结果 观察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胆囊收缩功能恢复情况等指标,均可见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进行两年的随访,并行彩超复查可见,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结石复发率分别为2.27%和1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结石患者在行腹腔镜下微创保胆取石术后,给予利胆排石汤进行预防性治疗,不仅能促进其胃肠功能和胆囊收缩功能的恢复,而且术后胆道结石的复发率大大降低,有利于微创手术疗效的提高,具有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作者:贾宝全 刊期: 2015年第34期
不稳定型心绞痛属于临床上的高危疾病,也是常见病和高发病,据调查,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病率在2.02%左右,同时伴有其他并发症,在不稳定型心绞痛疾病发展期,对患者其他脏器器官造成损伤,甚至是诱发更为严重的情况,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较大的威胁.目的探讨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5年1月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54例,采取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观察组采用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全血还原黏度、全血黏度比、纤维蛋白、血小板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症状改善快,该种治疗方法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作者:张立伟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 针对缬沙坦治疗老年慢性肝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的疗效进行研究和判定.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2月收治的慢性肝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30例,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口服用非洛地平缓释片;观察组口服用缬沙坦胶囊,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的肝功能及血压的数据.结果 两组患者的血压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肝功能各项指标及血压数据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缬沙坦治疗老年慢性肝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的疗效显著,且对肝肾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坎友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 研究初治继发性肺结核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初治继发性肺结核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知晓并且愿意配合治疗,运用前瞻对照等分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各33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化疗治疗,以此作为基础,研究组应用中药(清肺抗痨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疗效、肺部病灶吸收情况以及痰涂片转阴情况.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9%,肺部病灶吸收率为90.9%,痰涂片转阴率为93.9%;对照纽总有效率为72.7%,肺部病灶吸收率为69.7%,痰涂片转阴率为72.7%,经比较,研究组上述指标均比对照姐高(P<0.05).结论 联合中西医对初治继发性肺结核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明显,可行性强,价值高,推荐运用.
作者:赵静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5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的治疗和非药物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法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结果 结果显示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对能有效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宋金玉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 对小骨窗及常规骨瓣清除硬膜外血肿的疗效予以对比并剖析.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4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硬膜外血肿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骨瓣清除术,观察组采取小骨富血肿清除术,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术中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中输血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采用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硬膜外血肿,疗效显著,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值得推广.
作者:李鹏 刊期: 2015年第34期
心律失常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心脏病,心律失常的病因十分复杂,有器质性和功能性之分[1].选取2008年6月~2013年1月在门诊内科就诊的心律失常患者264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伊犁尼勒克县人民医院中医内科统计的心律失常患者114例疗效观察统计.264例患者的查心电图确诊各种心律失常后,拟定山东步长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稳心颗粒治疗,疗效确切,药价实惠,值得推广.
作者:唐多效;陆冠翔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 分析头部CT应用于脑血栓临床诊断中的具体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脑血栓患者43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诊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析头部CT技术应用于脑血栓临床诊断中的准确性.结果 43例患者中18例(41.86%)为基底节血栓,15例(34.88%)为额叶梗塞血栓,6例(13.95%)顶叶梗塞血栓,4例(9.31%)颞叶梗塞血栓;将病理学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发现CT的诊断准确率为97.67%,与病理诊断的100%对比,盖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8;P> 0.05).结论 头部CT诊断脑血栓的临床价值高,有利于及时发现脑部梗塞病变范围,且操作简便、可重复性强、不会对患者造成损伤,具备临床上推广应用的意义和价值.
作者:高原福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 探究分析低位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及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行下肢及盆腔手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有无长期正规服用降压药物将其分为用药组和未用药组.另外,再选择术前不曾患有高血压合并症的下肢及盆腔手术患者65例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行以低位硬膜外麻醉,并记录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低频、高频等临床指标.结果 三组患者麻醉之后各项临床指标明显低于麻醉之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未用药组各时间点的临床指标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位硬膜外麻醉对高血压老年患者的自主神经系统有一定影响.
作者:耿峰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18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方式,实验组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护理前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的评分显著低于照组,对照组总满意率为65.59%,实验组总满意率为9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模式可使患者的心理状况得到有效改善,不仅能够大大提高护理满意度,而且还可建立良好的护患和谐关系,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拉孜依拉·达里汉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氨溴索注射液辅助治疗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6月~ 2012年2月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予以抗感染、止咳平踹、退烧退热以及α-糜蛋白酶雾化吸入等常规治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氨溴索注射液辅助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临床指标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对疗效进行评定.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溴索注射液辅助治疗支气管肺炎效果显著,能帮助患者快速恢复健康,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齐岩 刊期: 2015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