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梅;雷通光
目的 探讨门冬氨酸钾镁联合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频发室性早搏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频发室性早搏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仅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门冬氨酸钾镁联合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钾、血镁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6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频发室性早搏应用门冬氨酸钾镁联合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治疗的疗效确切,值得应用.
作者:张雪梅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7月~2015年9月收治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54例,观察组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西医方法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较高,能有效强化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宝军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64层螺旋CT在先天性主动脉缩窄诊断中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终手术确诊为先天性主动脉缩窄的患者71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64层螺旋CT检查、超声检查进行诊断,检查结果分别记为CT组、超声组.比较观察64层螺旋CT与超声检查用于先天性主动脉缩窄诊断的误诊率、漏诊率、确诊率以及两种方法的具体检查结果.结果 64层螺旋CT诊断先天性主动脉缩窄的确诊率为91.5%,明显高于超声检查的6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采用64层螺旋CT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诊断,确诊65例,包括合并其他畸形患者;漏诊房间隔缺损2例、室间隔缺损1例、主动脉弓发育不全1例,有主动脉瓣狭窄、二尖瓣狭窄各1例未诊断出.采用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查对所有患者进行诊断,确诊44例,同样包括合并各种畸形患者;误诊3例,4例未诊断出;漏诊20例;其余诊断结果与螺旋CT检验一致.结论 与超声检查相比,64层螺旋CT诊断先天性主动脉缩窄的准确率更高,在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作者:李雪庆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HICH)急诊开颅手术麻醉与脑保护中应用颅内压监测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5年9月本院收治的幕上HICH急诊开颅手术患者59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9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为非颅内压监测组;观察组为颅内压监测组;比较两组ICU监护时间、脱水剂应用及预后.结果 观察组患者预后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ICU监护时间及脱水剂使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于HICH患者进行急诊开颅手术麻醉与脑保护中应用颅内压监测可及时、准确反映患者颅内压情况,从而可更好地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韩佩青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使用利多卡因和胺碘酮治疗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心内科2013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利多卡因治疗,观察组给予胺碘酮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经1个疗程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5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是广谱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其作用十分广泛,对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能够起到多环节控制作用,从而保护心肌细胞与心脏功能,但从安全性上看,采取利多卡因治疗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要低于胺碘酮,安全性较好.
作者:郭计平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 本文通过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断进行深入探究,讨论B超对于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依据和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超声科收治的接受心脏超声检查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分析资料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经过心脏超声检查出心脏阳性比率为51%,与患者的真实程度相符度.结论 在高血压心脏病的检测中,心脏彩超的检查方式经济方便,准确率比较高,在临床上可以广泛应用.
作者:宁晓婷;肖音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门诊护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特殊护理,观察护理前后患者血糖与血压值的变化情况.结果 护理后,所有患者的血糖与血压值逐渐向正常水平趋近,护理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为96.7%.结论 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特殊护理后,患者的病情趋于好转.
作者:宋金玉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 评价中医外科“消法”治疗各种疮疡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疮疡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抗生素治疗,观察组给予中医外科“消法”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显效34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21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为62.5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各种疮疡患者,采取中医外科“消法”治疗有显著疗效,值得采纳应用.
作者:王海东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康复训练对改善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5年6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行对症治疗和常规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相应的康复训练,观察两组训练前后认知状态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观察组训练后1个月、2个月的MMSE、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患者认知障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行超然;采英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黄芪参脉汤对扩张性心肌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8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扩张性心肌病患者22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15例和对照组114例.对照组采取美托洛尔治疗方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黄芪参脉汤治疗方案.比较两组的效果和预后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9%,心肌功能异常率较对照组低,良好预后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芪参脉汤用于扩张性心肌病患者的治疗中有助于促进心功能改善,利于良好预后,效果显著.
作者:杨京美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 评价短暂性脑缺血采取磁共振弥散成像诊断的价值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短暂性脑缺血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MRI检查,观察组实施磁共振弥散成像检查,对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发作期阳性检出率为98.33%、缓解期阳性检出率为95%,明显要比对照组的71.67%、70%高,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三个星期病灶阳性检出率为7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1.67%,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年脑卒中发生率为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33%,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对于短暂性脑缺血患者,采取磁共振弥散成像诊断有显著意义,值得采纳应用.
作者:于风华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 对心脑血管病中药注射剂的药理发展、临床研究等方面进行具体的分析,为医疗事业的发展提供可参考的依据.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心脑血管疾病中运用中药注射剂的相关病例,对中药的成分、价格、安全性等问题进行了归纳整理.结果 心脑血管疾病使用中药注射剂具有较好的疗效,在销售金额上出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使用康艾注射液、血栓通、丹红注射液的用药频率较高.结论 在心脑血管疾病中加大对中药注射剂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提高疗效,加强用药的合理性,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斯琴;郭素红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重症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短期营养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重症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于急性加重期采取胃肠外营养治疗,观察组于急性加重期采取胃肠内、外营养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在治疗总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4.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387,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93,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392,P>0.0S).结论 对于重症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于急性加重期短期采取胃肠内、外营养联合治疗疗效显著,能够增强患者营养,控制并发症的发生,进而提高疗效;因此,值得采纳及应用.
作者:周春玲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 针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在中西药联用的合理性上进行归纳总结,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医院药学服务质量.方法 选取2014年6月~12月我院门诊中西药房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用药情况,并进行分类调查.结果 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其联合用药率也随之增大,此外不合理用药会直接造成患者出现不良反应,阻碍患者的康复.结论 药师自身能力的提升,有利于提高药学服务质量,能够为患者合理用药和治疗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焦艳;王东丽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哮喘合并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9月收治的哮喘合并高血压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随机方式将其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采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效率及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及治疗后肺功能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哮喘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的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周云侠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研究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对两组患者心绞痛的改善程度进行分析与对比.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心绞痛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方法的使用更加有利于患者的治疗.
作者:李峰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 研究辨证治疗风心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5年9月收治的风心病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风心病的具体类型,采用中医辨证的治疗方式对其进行治疗,分析患者的疗效.结果 62例患者中,显效32例(51.6%);有效25例(40.3%);无效5例(8.1%),总有效率为91.9%.结论 中医辨证治疗风心病的疗效十分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洪生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7月~1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扩血管药物和抗凝血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还要给予观察组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发生频率、持续时间、疼痛程度以及心电图的指标.结果 经过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生的频率比对照组要小,在心绞痛发生时患者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心电图显示ST段下移水平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张宇涛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用常规对症治疗,实验组用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疗效.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临床总有效率及hs-CRP、TC、LDL-C下降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心络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确切,可推广.
作者:孙兰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 本次实验主要是针对白芷、川芎在抗心脑血管疾病方面进行研究,为开发新的抗心脑血管疾病用药提供新思路.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使用西药进行治疗,治疗组使用白芷、川芎完成具体的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芷的主要功效是舒张动脉血管,改变血液粘稠度,而川芎能够有效地的抗血小板聚集,增加纤溶,具有较好的抗血栓作用.因此,在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方面,使用白芷、川芎具有较好的治疗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东丽;焦艳 刊期: 2015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