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岩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优质护理。对比两组对糖尿病知识的知晓情况、住院时间及出院时的血糖水平。结果两组比较,以研究组对糖尿病知识的知晓得分较高,住院时间较短,出院时的血糖水平则更低。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行优质护理可有效的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并促进对血糖的控制,加速患者的恢复。
作者:徐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云南白药粉对宫颈活检术后止血的疗效观察。方法分析2009年6月~2010年6月我院门诊取活检的患者,分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宫颈活检部位喷云南白药粉后纱布压迫及活检后直接纱布压迫止血,对比两种方法的止血效果。结果治疗组29例,24小时取出纱布有2例少量渗血,有效率达93%,对照组29例,24小时取出纱布有5例还出血,有效率达82%。结论采用云南白药粉外喷加纱布填塞对于宫颈活检后的止血,对于基层医院是一种既经济又方便且止血效果又好的方法。
作者:王海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药内服并针灸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治疗的70例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胃愈汤内服联合针灸方法进行治疗。方药组成:丹参20g,生黄芪20g,海螵蛸15g,白芨15g,土炒白术15g,木香12g,生甘草10g(好转后用炙甘草),元胡10g,白芍10g,半夏10g,陈皮10g,获菩10g,炮姜6g,三七6g(研末冲服),黄连5g。加减:胃阳虚甚者加肉桂4g,制附片10g。痞满加青皮10g,枳实10g,胃脘胀满加神曲15g,山楂15g,砂仁12g。水煎服,日2剂,早晚温服。连续治疗30d。针灸疗法:针刺公孙、气海、中脘、内关、胃俞、脾俞、足三里穴位,加艾条灸、针用补法。1次/d,连续治疗30d。结果70例患者经过治疗治愈53例,治愈率为75.7%,好转16例,好转率为22.9%,无效1例,无效率为1.4%,总有效率为98.6%。结论中药内服并针灸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冯亚斌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心电图中的碎裂QRS波(Fragmented QRS,fQRS)对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恶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3年12月在某院心内科住院的经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确诊为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患者病例381份。A组(有fQRS波)235例,B组(无fQRS波)14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以及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无差异。结果①AB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AB两组患者的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不同,A组(9.36%)高于B组(3.42%),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碎裂QRS波对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作者:万真真;赵瑞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老年习惯性便秘伴高脂血患者服药后血脂相关指标的变化,以期了解老年习惯性便秘与血脂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100例老年人习惯便秘合并血脂异常患者采用西药常规调脂治疗配合润肠通便中药治疗3个月后,患者便秘改善与血脂相关指标变化的情况。结果治疗前后患者血脂相关指标均有一定下降,而其中72例便秘改善患者相关指标下降更为显著。结论润肠通便法具有改善老年习惯性便秘患者血脂的作用,这一作用可能与便秘改善情况相关。
作者:郭玮;张玉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基层医院护理工作的应用。方法通过教育转变观念,责任护士将优质服务贯穿到患者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通过考核总结、满意度大幅度提升。结论基础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活动,保证护理质量。
作者:李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行为干预在腹部手术后疼痛护理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进行了腹部手术的病人32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为16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在腹部手术后进行疼痛护理时加入行为干预,而对照组患者在腹部手术后只进行疼痛护理。护理结束,分别从疼痛评分、对护理满意度及睡眠质量等方面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疼痛评分、对护理满意度以及睡眠质量等方面都比对照组患者要好,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比较明显。结论在病人腹部手术后的疼痛护理中进行行为干预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的疼痛程度。
作者:李豆毛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脊柱病就是脊柱的骨质、椎间盘、韧带、肌肉发生病变,进而压迫、牵引刺激脊髓、脊神经、血管、植物神经从而出现复杂多样的症状[1]。由于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巨大,长期由于不良的职业习惯造成多种职业性疾病,其中颈椎病、脊柱病更为常见,病情严重者常需手术治疗[2-3],现对我院自2010年1月以来术后脊柱病患者经过合理、恰当、有效的功能训练可以大程度的恢复脊柱功能。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艳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分析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28例股骨远端骨折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例,对照组给予普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结果术后1年膝关节功能情况,对照组总优良率为71.43%;观察组为100.00%(P<0.05);骨性愈合时间、股骨髁间骨折愈合时间均为对照组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14%,对照组为28.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疗效满意。
作者:李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CT与MRI在诊断急性颅脑损伤的临床价值和优势。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3月~2014年1月救治的5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所有患者均在就诊后立即采用全身螺旋CT扫描机常规轴位扫描进行CT检查层厚、层距均为8mm,待患者病情稳定后24~48h进行MRI检查。结果本文50例患者权组织损伤40例,发现头皮下金属异物3例,CT和MRI均显示帽状腿膜下血肿19例,均表现为头皮新月形异常信号影或密度增高影,多跨越骨缝。发现原发性出现46例,包括脑内及脑室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CT和MRI形态相符,硬膜外血肿主要表现为"双凸镜样"异常信号影,但不跨越颅缝,T1、T2及FLAIR信号降低。发现颅骨骨折34例,其中粉碎性骨折16例,线样骨折18例,CT和MRI均能正确诊断,线样骨折表现为颅骨骨缝明显增宽,MRI显示为T1、T2及FLAIR信号降低。粉碎性骨折主要表现为颅骨骨折处伴有游离的碎片。结论,CT可作为诊断急性颅脑损伤的首选检查手段,只诊治过程中,可结合MRI可以联合诊断,达到二者的互补,更能准确的做出诊断。
作者:张文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对硝酸甘油与硝普钠在控制性降压中的运用情况进行比较,了解各自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择期手术且需进行控制性降压的患者按就诊顺序分成甲组和乙组各50例。甲组使用硝酸甘油行控制性降压,乙组使用硝普钠行控制性降压。对比两组降压前(T0)、降压开始5 min后(T1)、降压结束后(T2)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室射血时间(VET)以及并发症。结果两组用药期间都无并发症发生;与组内T0时相比较,两组T1时的MAP、VET以及甲组T2时的MAP都有明显降低,而乙组T2时的MAP较T0时差别不明显;两组T2时HR较T0时都有明显减慢,而T2时则与T0差别不明显;两组T0、T1时的MAP、HR、VET及T2时的HR、VET组间比较差别不明显,两组T2时的MAP则存在差异。结论硝酸甘油与硝普钠在控制性降压中运用都有较好的疗效,且总体疗效相当。
作者:王军锋;曾荣;罗国超;彭俊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近年来,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一些疾病跟随着生活的改变其适应环境的能力也发增强,也就导致一些疾病从根本上很难治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有着严重的威胁性,本文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要点进行简要的说明,以期帮助患者脱离痛苦。
作者:陈献斯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分析胆总管囊性扩张症治疗体会。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11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胆总管囊性扩张症患者12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试验组患者10例,行Ⅰ型手术;对照组患者2例,行Ⅱ型手术。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腹痛、发热、黄疸等症状缓解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腹痛减轻时间、发热改善时间及黄疸缓解时间分别为(3.72±1.24)d、(3.34±1.13)d、(3.06±0.82)d,明显优于对照组[(5.83±2.08)d、(5.17±1.72)d、(4.95±1.36)d],且其手术优良率(90.0%)也明显高于对照组(5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Ⅰ型胆总管囊性扩张手术,即囊肿切除加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对于治疗胆总管囊性扩张症手术优良率高,疗效显著,患者腹痛、发热及黄疸缓解时间良好,有一定的临床优势,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胡喻椒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对利福平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60例患有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患儿,在口服阿奇霉素治疗的同时联合应用利福平;对照组30例患儿,给予口服阿奇霉素的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退热时间为3.35±1.20d,咳嗽消失时间为4.10±1.25d,啰音消失时间为4.30±1.51d;对照组患儿的退热时间为5.65±1.38d,咳嗽消失时间为6.50±1.37d,啰音消失时间为6.17±1.46d;可以看出,观察组患儿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及啰音消失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种治疗方法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观察组30例患儿,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30例患儿,总有效率8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种治疗方法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此外,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人数少于对照组,两种治疗方法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结论利福平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及湿啰音消失时间快,临床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全方位护理对剖宫产母乳喂养的干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0例剖宫产产妇按就诊先后顺序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实行全方位护理。对比两组对母乳喂养知识的掌握情况及住院期间的纯母乳喂养率。结果研究组健康知识掌握优良率为92%,对照组为81%,P<0.05;研究组住院期间纯母乳喂养率为84%,对照组为69%,P<0.05。结论全方位护理有助于提高剖宫产产妇对母乳喂养有关知识的了解,并提高纯母乳喂养率。
作者:张绮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数字化医院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较高层次,是现代医院的基本要素。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成熟与推广,出现了移动医、护工作站,利用PDA及可移动电脑实现了移动床旁查房(查阅病历、下达医嘱),体温、脉搏等生命体征床旁录入,实时调阅执行医嘱、跟踪医嘱执行周期,检验试管床旁采集样本,有效监控护理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失误,达到信息资源共享。但由于目前我国的护理人员仍相对不足,护理队伍整体文化水平仍不高,对计算机的应用知识缺乏等诸多因素,使得数字化设备不能发挥其正常职能。
作者:党维娜;赵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医院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其口碑的良好体现不仅需要服务质量的支持,还需要新技术的支撑。在医院系统和繁杂的工作环境下,医院新技术的开展中,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手段是必要的条件。基于此,文章从医院开展新技术管理的必要性出发,重在对医院开展新技术管理中所实施的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
作者:朱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治疗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老年患者的有效临床方法。方法选取我院从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60例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老年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通过回顾性研究这些患者的病例资料,讨论分析对于此类疾病患者为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并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这60例患者中有48例选择了手术治疗,12例选择了保守治疗(石膏外固定或骨牵引)。其中有10例出现了坠积性肺炎、深静脉血栓形成、压疮等长期卧床造成的并发症。将结果分为:死亡、生活不能自理和生活自理三类,其中死亡2例,生活不能自理者10例,生活自理者48例。结论对于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老年患者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床上较小的治疗方法,要加强健康教育的力度,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同时注意宣传骨折术后的正确护理方法,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减少病人的痛苦。
作者:张桂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表明该病的发病因素有胆道、肠道、生活因素、手术损伤等有关。对该病的治疗措施也在不断地完善中。结论对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对其治疗方案应采取综合治疗方法。
作者:吴志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对B超检查在妊娠疤痕子宫破裂中的预测价值进行探究和分析。方法采用资料回顾分析的方法对我院2012年~2013年收治的120例孕妇展开全面的研究,从患者妊娠32周开始连续的对患者开展子宫下段厚度以及子宫下段疤痕的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120例患者在妊娠32周的时候子宫下段均已经形成,其中30例患者B超检查结果显示存在子宫下段疤痕缺陷,经过手术确诊得到疤痕子宫破裂的患者有10例,先兆子宫破裂的患者有5例,诊断为子宫破裂的有1例,超声诊断的准确率为93.44%。结论 B超检查技术对于子宫下段疤痕缺陷的诊断具有可靠性,能够对先兆子宫破裂进行有效的预测。
作者:雷燕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