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献斯
目的:研究并探讨CT和X线检查对慢性肺气肿患者肺功能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间确诊收治的40例慢性肺气肿患者,同时选择同期非慢性肺气肿40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同时采用CT以及X线检查。结果研究结果显示,X线诊断仅能从肉眼中分辨慢性肺气肿患者的影像情况。而 CT 扫描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 TLC 指标以及其他肺功能指标方面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扫描对于慢性肺气肿患者的肺功能检查具有极高的诊断价值,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汤志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心血管内科患者糖代谢的异常临床表现,在了解异常的基础上,更好的治疗心血管疾病。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3年3月收治的10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进行糖代谢的检测、观察。对患者进行EPG空腹血糖和OGTT葡萄糖耐量口服性测定实验测定,从而研究心血管内科患者的糖代谢情况。结果在临床研究的10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中,糖调节受损的为35例(35%);糖尿病32例(32%)。结论相对空腹检测血糖来讲,葡萄糖耐性试验的诊断效果要更加准确,及时发现心血管内科患者的糖代谢异常进行治疗,能够防止疾病的进一步恶化,对患者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宁联;朱忠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病人的影响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2月~2014年1月治疗的80例老年冠心病合并抑郁症患者,其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62~91岁,平均年龄77.6岁,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进行护理干预。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进行抑郁情况(HAMD)评分和生活质量评估表(QQL)评分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HAMD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组经过干预后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症状、自理能力及QQL总分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老年冠心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情绪,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宋利芬;王玉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通过穿孔手术治疗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后的疗效分析。方法从我院在2009年的1月~2011年的11月期间收治的86例患有胃、十二指选取肠溃疡穿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治疗组而另外一组则为对照组,每组各43例,治疗组使用的是胃大部分切除术而对照组则使用的是修补术,对这两组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在这之中43例行胃大部分切除术之中获得疗效比较好的有39例,其总效率是90.7%;而传统修补术取得较好的效果的患者则有41例,总效率为95%。结论通过具体的实际得出,在手术之后进行的抗溃疡药物以及根除幽门螺旋杆菌,胃大部分切除以及传统的修补技术可以从临床之上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通过比较而言,传统修补技术在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之时,出血量、梗死等等情况比较少,较为适合患者。
作者:王庆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同仁眼科中心承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眼科专业学术电子期刊。本刊为双月刊,以DVD-ROM光盘附导读形式出版发行,实现了传统纸载体与电子媒体的结合,具有图文声像并茂、负载内容多样性的特征。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通过观察50例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情况,总结其护理经验和体会。方法对50例心力衰竭患者治疗过程中进行科学地观察,通过行之有效的护理手段,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然后对心衰患者进行护理分析。结果50例患者中有46例患者经过积极有效的护理治疗后症状缓解,好转出院,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4例患者死亡,3例死于充血性心力衰竭,1例合并有严重的肺部感染,心脏骤停。结论心力衰竭患者病情复杂多变,临床治疗比较棘手,通过专业、灵活而又全面的护理手段能够减少或者避免并发症的出现,提高临床效果,从而改善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病人的生存率,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
作者:唐景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利用Sanger测序技术,2001年人类基因组计划花费13年耗资近30亿美元完成了第一个人类全基因组测序;自2004年新一代测序平台商业化以来,人类全基因组测序已经实现从2-3个月低于1万美元下降到今天3天1千美元的大规模商业化服务。革命性的技术进步带来了遗传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大规模平行测序的应用,已经不局限于基础研究,开始了临床分子诊断领域的应用。对于遗传性疾病,直接的鉴定致病原因的方法是直接对已知致病基因进行测序。对于一些表型复杂的遗传性疾病或罕见病,N GS 能够提供疾病相关的基因信息,利用测序信息集合临床特征可对相关遗传性疾病做出正确的诊断。Yang等人报道了对250例疑似遗传性疾病患者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25%的病例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鉴定了致病基因,明确了临床诊断[1]。
作者:卢宇;袁慧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通过2个案例情境对年轻护士介绍基于问题的学习法在导管护理中应用的过程。同时督促年轻护士学习生理解剖,病理,临床表现,提高年轻护士的理论知识及技能水平。
作者:张苗;丁洪波;王鑫;陈巍;张琳;王玲;蒋娜;马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对中药防治小儿高热惊厥的效果进行观察与研究。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9月~2013年6月期间,门诊部所收治的高热惊厥患儿共计60例作为研究对象,数字随机表方法分组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患者以西医干预,干预组患者以中医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综合对比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防治小儿高热惊厥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作者:李蓓蓓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在肿瘤晚期合并压疮患者中的应用体会。方法本次共选择8例肿瘤晚期合并压疮的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6月收治,在救治过程中,加强整体、全面的护理干预。结果经精心的护理,压疮溃疡面愈合。结论加强肿瘤晚期合并压疮护理,对降低不良事件率,保障患者临床安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广泛重视。
作者:李岩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比较静脉留置针套管置入长度与留置时间的关系。方法对胸外科20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成人患者进行观察,随机分为两组,均使用威海洁瑞医用制品有限公司的22 G ×25 mm型号一次性使用静脉留置针进行穿刺。一组将套管全部置入皮肤,另一组不完全置入,套管外留2 mm左右,用配套的3 M透明敷贴固定,标记穿刺时间。分别记录每位患者的使用时间,比较并分析原因。结果套管不同置入长度,与留置针留置时间有明显的相关性,留置时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静脉留置针套管外留2 mm者,留置时间明显延长。
作者:董朔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究早期导泻对急性有机磷中毒的疗效影响。方法对急性有机磷充分洗胃处置患者50例,分成早期导泻组与未导泻组两组,每组患者25例。对这两组患者有机磷中毒到抢救的阶段进行观察,观察其呼吸衰竭发生例数以及胆碱酯酶的活力,并对存活病例达阿托品化用量、ChE的恢复时间进行观察。结果早期导泻组入院CHE活力为783±567,呼衰例数为13例,中间综合征例数,IMS4例,死亡2例,阿托品化量为4.6±0.6,达阿托品化时间为350±102,CHE恢复时间为13.1±2.2,阿托品总量为508±104,住院时间为16.2±3.2。结论早期对患者进行导泻可以降低急性有机磷患者达阿托品化的时间,降低阿托品用量以及CHE恢复时间以及患者住院时间。
作者:王桂丽;秦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对三种不同头皮静脉穿刺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佳方法。方法将150例患儿随机分为A组(研究一组)53例、B组(研究二组)55例和C组(对照组)42例。A组:以10°左右的角度将针进入,先平推,再稍抬针,然回平推沿静脉方向刺入;B组:采用抽有生理盐水的注射器连接头皮针穿刺;C组:采用输液器上的头皮针,沿静脉向心方向平行刺入。比较三组的回血率、穿刺成功率、疼痛率。结果研究组的穿刺回血率及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疼痛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研究组所采用的穿刺方法,能使穿刺成功率得到有效提高,减轻患儿痛苦,值得推广。
作者:何嘉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医院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其口碑的良好体现不仅需要服务质量的支持,还需要新技术的支撑。在医院系统和繁杂的工作环境下,医院新技术的开展中,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手段是必要的条件。基于此,文章从医院开展新技术管理的必要性出发,重在对医院开展新技术管理中所实施的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
作者:朱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医学院校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医务工作者,培养他们的思想政治素养,在医患矛盾依旧激烈的今天,具有重大的意义。此文结合高等医学院校的特殊情况,剖析了当前医学院校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现状,总结了一些医学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联系的正确方式。
作者:李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通过研究探讨和分析对哮喘病为有效的全科护理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哮喘患者10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实验组55例。对照组患者在住院期间按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了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内容。患者出院后随访6个月,调查两组患者的急性发作及再次住院情况,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实验组患者出院后其哮喘发作及再次住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确的全科护理方法,全面的健康指导等,可以有效的减少哮喘患者急性发作及再次住院率,因此适合在临床中推广使用,使更多哮喘患者受益。
作者:王会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味结合高压氧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1月来我院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患者20例,20例患者均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味结合高压氧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治疗,20例患者有11例患者治疗显效,8例患者治疗有效,1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5%。结论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味结合高压氧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治疗效果明显,能有效的提高治疗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琳;陈立早;汤守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表明该病的发病因素有胆道、肠道、生活因素、手术损伤等有关。对该病的治疗措施也在不断地完善中。结论对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对其治疗方案应采取综合治疗方法。
作者:吴志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门诊接受治疗的40例小儿过敏性紫癜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服用维生素C、补钙药,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钠治疗,口服1次/日,每次4mg,疗程持续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疗效及各项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各项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有较好疗效,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各项症状,减少病人治疗时间,且治疗效果比较稳定。
作者:郑秀桩;廖嫦玉;吴毅丹;薛柳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为了探讨甲状腺背侧面肿物性质诊断与鉴别诊断的方式与方法。方法对2013年4月~2013年11月行甲状腺背侧肿物患者8例进行回顾分析,均于本院行超声检查、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并送检洗脱液PTH检查。部分病人有手术后组织病理学结果。结果穿刺8例,手术明确为甲状腺来源2例,手术明确为甲状旁腺肿瘤1例,余4例患者未行手术。其中腺瘤患者洗脱液PTH检查分别为19.92pg/ml、22.89pg/ml,血清PTH分别为69.54pg/ml、69.88pg/ml;未行手术患者血清PTH分别为44.44pg/ml、49.39pg/ml、74.55pg/ml、51.2pg/ml,穿刺洗脱液PTH分别为840.2pg/ml、14.6pg/ml、57.67pg/ml、17.2pg/ml;手术明确为甲状旁腺肿瘤1例,其血清PTH为875.3pg/ml,穿刺洗脱液PTH检测为3098pg/ml,囊肿1例,囊液乳糜试验阳性,但囊液(原液未稀释)中PTH409.7pg/ml明显高于血液中PTH52.6pg/ml。结论超声在肿物筛查中有重要的作用,在穿刺时由于肿物位置较深,往往需超声引导,穿刺时质地对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及单纯甲状旁腺肥厚有一定作用,穿刺洗脱液PTH检查在鉴别是否为甲状旁腺来源中有重要作用,部分文章认为淋巴结穿刺洗脱液PTH升高是因为混入循环组织中血液成分的原因,笔者认为中央区局部的血液较周围循环组织中明显升高,且局部的淋巴组织中的PTH含量也很高,所以不建议用中央区囊肿中原液PTH值与血清PTH比较来判断是否为甲状旁腺来源。
作者:蒋贤锋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