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秀桩;廖嫦玉;吴毅丹;薛柳英
目的:研究并探讨CT和X线检查对慢性肺气肿患者肺功能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间确诊收治的40例慢性肺气肿患者,同时选择同期非慢性肺气肿40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同时采用CT以及X线检查。结果研究结果显示,X线诊断仅能从肉眼中分辨慢性肺气肿患者的影像情况。而 CT 扫描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 TLC 指标以及其他肺功能指标方面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扫描对于慢性肺气肿患者的肺功能检查具有极高的诊断价值,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汤志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便秘的预防和护理。方法各种护理干预和措施,如:合理膳食、适当运动、合理药物运用等。结果有效减少老年冠心病患者便秘的发生。结论通过减少老年冠心病患者便秘的发生,有效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生存率,减少猝死的发生。
作者:葛淑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究管道安全管理对于ICU危重病人院内转运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2年9月~2013年4月在我院进行院内转运的ICU危重病人1200例,将他们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管理组,每组600例,分别给与一般管理和管道安全管理,比较两组不同意外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数据显示,管理组静脉输液患者液体外渗的发生率、动静脉置管患者出血的发生率、留置胃管的患者胃内容反流的发生率、气管插管者呼吸困难的发生率、各种管道移位脱落的发生率(2.00%、2.67%、2.14%、1.60%、2.74%)均低于对照组(29.17%、31.25%、27.20%、33.33%、30.06%),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管道安全管理能降低不同意外事件的发生率,确保转运过程中患者的安全,在ICU危重病人的院内转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张靖雯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社区公共卫生的内容在不断地拓展,产后访视是医护人员对产妇及新生儿在出院后健康状况的延续性服务,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做好围产期保健的重要工作内容,产后访视直接关系到产妇康复,婴儿健康成长和母乳喂养的成功。
作者:何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对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进行相关的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3年10月期间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患者100例作为治疗组,非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搜集。两组患者都进行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的检查,对两组患者的颈总动脉斑块类型、颈内动脉的斑块类型以及狭窄的程度进行相应的评估与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诊断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64排螺旋CT可以有效判断症状性动脉斑块的性质和数量,同时还能对患者血管的狭窄程度以及闭塞的情况进行科学评估。因此,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上的大力推广。
作者:高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通过研究探讨和分析对哮喘病为有效的全科护理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哮喘患者10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实验组55例。对照组患者在住院期间按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了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内容。患者出院后随访6个月,调查两组患者的急性发作及再次住院情况,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实验组患者出院后其哮喘发作及再次住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确的全科护理方法,全面的健康指导等,可以有效的减少哮喘患者急性发作及再次住院率,因此适合在临床中推广使用,使更多哮喘患者受益。
作者:王会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小儿感染后出现咳嗽时采用联合治疗的方法所达到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2013年1月~2013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感染后咳嗽患儿120例,将其按住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患儿人数相等。对照组患儿采用孟鲁斯特进行治疗,治疗组患儿在此基础上,采取布地奈德和复方异丙托溴铵的雾化吸入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患儿在第3天、第5天、第10天间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患儿在第3天、第5天、第10天间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在感染后咳嗽时联合治疗方法具有较好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成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李世增教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四十余年,现为国家级第五批名老中医和北京市级第四批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对中医学许多问题都有独到见解。通过对李世增教授在行医理念、辨证精神、中医学的定位和学习等方面进行论述,反映其学术思想。
作者:李红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比较静脉留置针套管置入长度与留置时间的关系。方法对胸外科20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成人患者进行观察,随机分为两组,均使用威海洁瑞医用制品有限公司的22 G ×25 mm型号一次性使用静脉留置针进行穿刺。一组将套管全部置入皮肤,另一组不完全置入,套管外留2 mm左右,用配套的3 M透明敷贴固定,标记穿刺时间。分别记录每位患者的使用时间,比较并分析原因。结果套管不同置入长度,与留置针留置时间有明显的相关性,留置时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静脉留置针套管外留2 mm者,留置时间明显延长。
作者:董朔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全方位护理对剖宫产母乳喂养的干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0例剖宫产产妇按就诊先后顺序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实行全方位护理。对比两组对母乳喂养知识的掌握情况及住院期间的纯母乳喂养率。结果研究组健康知识掌握优良率为92%,对照组为81%,P<0.05;研究组住院期间纯母乳喂养率为84%,对照组为69%,P<0.05。结论全方位护理有助于提高剖宫产产妇对母乳喂养有关知识的了解,并提高纯母乳喂养率。
作者:张绮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对脑卒中患者家属护理知识现状的调查与健康教育思路构建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4月间与我院出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家属9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根据家属护理知识现状给予有针对性健康教育。对两组家属给予健康教育前后对疾病护理知识了解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脑卒中患者家属对于疾病护理相关知识了解较差,而给予相应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患者家属疾病护理知识掌握情况更好,P<0.05。结论在了解脑卒中患者家属护理知识掌握情况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给予相应的健康教育能改善其护理知识掌握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玲利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内镜下切除技术对食管胃连接部胃肠间质瘤的治疗方法及价值。方法选取某院胃肠间质瘤患者共计3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18例患者,干预组18例患者。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干预组给予内镜下切除治疗。对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以及预后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组18例患者手术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组18例患者随访期间未发现有复发以及远端转移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内镜下切除技术能够大限度的保留患者食管胃连接部的完整性,安全可靠,远期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律青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同仁眼科中心承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眼科专业学术电子期刊。本刊为双月刊,以DVD-ROM光盘附导读形式出版发行,实现了传统纸载体与电子媒体的结合,具有图文声像并茂、负载内容多样性的特征。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对B超检查在妊娠疤痕子宫破裂中的预测价值进行探究和分析。方法采用资料回顾分析的方法对我院2012年~2013年收治的120例孕妇展开全面的研究,从患者妊娠32周开始连续的对患者开展子宫下段厚度以及子宫下段疤痕的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120例患者在妊娠32周的时候子宫下段均已经形成,其中30例患者B超检查结果显示存在子宫下段疤痕缺陷,经过手术确诊得到疤痕子宫破裂的患者有10例,先兆子宫破裂的患者有5例,诊断为子宫破裂的有1例,超声诊断的准确率为93.44%。结论 B超检查技术对于子宫下段疤痕缺陷的诊断具有可靠性,能够对先兆子宫破裂进行有效的预测。
作者:雷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社区门诊医生的不合理用药和相应解决对策。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2013年的门诊处方2000张。按照给药方式、选药的合理性、用量、滥用药物以及药物使用方法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过调查分析发现,不合理用药的处方占总处方的3.2%,共有90张不合理用药的处方,用量不当的为14张,滥用药物的处方有20张,配伍和联用不合理的处方有30例,药物使用缺乏合理性的处方有6张,给药方式不当的处方有10张,药物使用时间不正确的处方有6例,选药不合理的处方有4张。结论要加强对医生用药正确性的监督,确保医生可以合理用药。根据不合理用药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对的政策,确保用药的合理性,保护患者的权利和利益。
作者:吴秀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行为干预在腹部手术后疼痛护理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进行了腹部手术的病人32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为16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在腹部手术后进行疼痛护理时加入行为干预,而对照组患者在腹部手术后只进行疼痛护理。护理结束,分别从疼痛评分、对护理满意度及睡眠质量等方面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疼痛评分、对护理满意度以及睡眠质量等方面都比对照组患者要好,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比较明显。结论在病人腹部手术后的疼痛护理中进行行为干预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的疼痛程度。
作者:李豆毛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躯体疾患与抑郁心理障碍关系及护理对策的作用。方法采用自评抑郁量表为90例老年慢性躯体疾病患者作抑郁症筛选严重程度评价。结果观察组患有躯体疾病的老年患者患抑郁症发病率为42.2%,健康老年人抑郁症发病率为6.9%,患有躯体疾病的老年患者抑郁症发病率明显高于健康老年人,(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较为明显的心理障碍是老年慢性躯体疾病患者的共同点,老年慢性躯体疾病在接收综合护理干预之后,能够明显提高康复率。
作者:刘乐娥;孙娜;孙萍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脊柱病就是脊柱的骨质、椎间盘、韧带、肌肉发生病变,进而压迫、牵引刺激脊髓、脊神经、血管、植物神经从而出现复杂多样的症状[1]。由于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巨大,长期由于不良的职业习惯造成多种职业性疾病,其中颈椎病、脊柱病更为常见,病情严重者常需手术治疗[2-3],现对我院自2010年1月以来术后脊柱病患者经过合理、恰当、有效的功能训练可以大程度的恢复脊柱功能。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艳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清热活血法促进肛肠术后感染性创口愈合的临床效果并探讨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142例肛肠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凡士林纱条换药治疗,观察组给予紫连膏纱条换药。结果患者创口疼痛、红肿、渗液、创口面积、上皮开始覆盖时间均为治疗后观察组小于对照组,治疗后少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D68、Lyn、VEGF、SMA阳性率均为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连膏可促进肛肠术后感染性创口的愈合,其机制可能与CD68、Lyn、VEGF、SMA因子有关。
作者:王晓莉;王吉双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心电图中的碎裂QRS波(Fragmented QRS,fQRS)对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恶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3年12月在某院心内科住院的经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确诊为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患者病例381份。A组(有fQRS波)235例,B组(无fQRS波)14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以及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无差异。结果①AB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AB两组患者的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不同,A组(9.36%)高于B组(3.42%),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碎裂QRS波对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作者:万真真;赵瑞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