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珍;何颖红;王云涛;杨勇琴
目的:研究内镜下切除技术对食管胃连接部胃肠间质瘤的治疗方法及价值。方法选取某院胃肠间质瘤患者共计3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18例患者,干预组18例患者。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干预组给予内镜下切除治疗。对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以及预后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组18例患者手术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组18例患者随访期间未发现有复发以及远端转移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内镜下切除技术能够大限度的保留患者食管胃连接部的完整性,安全可靠,远期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律青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在临床疾病中,肝硬化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目前肝硬化在中医证型的研究上呈一种多样化性,不仅有学术标准和地方标准,同时还有国家所制定的肝硬化腹水标准,这些标准在临床中均可得到相应的适用,且均可用于临床诊疗工作的指导。本文就肝硬化中医证型研究及其临床意义进行探讨。
作者:张建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究管道安全管理对于ICU危重病人院内转运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2年9月~2013年4月在我院进行院内转运的ICU危重病人1200例,将他们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管理组,每组600例,分别给与一般管理和管道安全管理,比较两组不同意外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数据显示,管理组静脉输液患者液体外渗的发生率、动静脉置管患者出血的发生率、留置胃管的患者胃内容反流的发生率、气管插管者呼吸困难的发生率、各种管道移位脱落的发生率(2.00%、2.67%、2.14%、1.60%、2.74%)均低于对照组(29.17%、31.25%、27.20%、33.33%、30.06%),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管道安全管理能降低不同意外事件的发生率,确保转运过程中患者的安全,在ICU危重病人的院内转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张靖雯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黄芪保心汤结合西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6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30例,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33例,接受黄芪保心汤结合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脏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对照组患者与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各项心脏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黄芪保心汤结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具有非常显著的临床疗效,可很好地改善患者的心脏血流动力学指标,让患者循环系统得到更好的恢复。
作者:戎寅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对脑卒中患者家属护理知识现状的调查与健康教育思路构建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4月间与我院出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家属9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根据家属护理知识现状给予有针对性健康教育。对两组家属给予健康教育前后对疾病护理知识了解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脑卒中患者家属对于疾病护理相关知识了解较差,而给予相应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患者家属疾病护理知识掌握情况更好,P<0.05。结论在了解脑卒中患者家属护理知识掌握情况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给予相应的健康教育能改善其护理知识掌握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玲利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老年习惯性便秘伴高脂血患者服药后血脂相关指标的变化,以期了解老年习惯性便秘与血脂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100例老年人习惯便秘合并血脂异常患者采用西药常规调脂治疗配合润肠通便中药治疗3个月后,患者便秘改善与血脂相关指标变化的情况。结果治疗前后患者血脂相关指标均有一定下降,而其中72例便秘改善患者相关指标下降更为显著。结论润肠通便法具有改善老年习惯性便秘患者血脂的作用,这一作用可能与便秘改善情况相关。
作者:郭玮;张玉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对硝酸甘油与硝普钠在控制性降压中的运用情况进行比较,了解各自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择期手术且需进行控制性降压的患者按就诊顺序分成甲组和乙组各50例。甲组使用硝酸甘油行控制性降压,乙组使用硝普钠行控制性降压。对比两组降压前(T0)、降压开始5 min后(T1)、降压结束后(T2)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室射血时间(VET)以及并发症。结果两组用药期间都无并发症发生;与组内T0时相比较,两组T1时的MAP、VET以及甲组T2时的MAP都有明显降低,而乙组T2时的MAP较T0时差别不明显;两组T2时HR较T0时都有明显减慢,而T2时则与T0差别不明显;两组T0、T1时的MAP、HR、VET及T2时的HR、VET组间比较差别不明显,两组T2时的MAP则存在差异。结论硝酸甘油与硝普钠在控制性降压中运用都有较好的疗效,且总体疗效相当。
作者:王军锋;曾荣;罗国超;彭俊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以下简称ISO 9001标准)[1],作为世界性重要的标准管理规范之一,在我国已经被企业广泛采用。我国医疗行业也有逐渐采用ISI 9001质量管理体系代替原有医疗行业规范的趋势。本文针对ISO 9001标准第7.5.2条款,分析护理工作中的特殊过程,针对这些特殊过程提出了相关控制措施,对维护质量体系的有效性、充分性和适宜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素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便秘的预防和护理。方法各种护理干预和措施,如:合理膳食、适当运动、合理药物运用等。结果有效减少老年冠心病患者便秘的发生。结论通过减少老年冠心病患者便秘的发生,有效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生存率,减少猝死的发生。
作者:葛淑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通过观察50例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情况,总结其护理经验和体会。方法对50例心力衰竭患者治疗过程中进行科学地观察,通过行之有效的护理手段,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然后对心衰患者进行护理分析。结果50例患者中有46例患者经过积极有效的护理治疗后症状缓解,好转出院,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4例患者死亡,3例死于充血性心力衰竭,1例合并有严重的肺部感染,心脏骤停。结论心力衰竭患者病情复杂多变,临床治疗比较棘手,通过专业、灵活而又全面的护理手段能够减少或者避免并发症的出现,提高临床效果,从而改善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病人的生存率,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
作者:唐景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通过2个案例情境对年轻护士介绍基于问题的学习法在导管护理中应用的过程。同时督促年轻护士学习生理解剖,病理,临床表现,提高年轻护士的理论知识及技能水平。
作者:张苗;丁洪波;王鑫;陈巍;张琳;王玲;蒋娜;马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影响健康传播效果的因素主要包括:传播者、信息、媒介、受者和环境。传播者是健康信息传播的主体,传播者个人及整体的素质直接影响到传播效果,我们从2008年~2013年的工作实践中得出经验更能证明这一点,为了保证传播效果,在传播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树立良好的形象:作为健康传播者,首先注意仪态、仪表,服装整洁、大方(不能穿性感、暴露服装)好选择职业装(医务人员可着白大衣)给人以亲切感,当然,也不能过于强调服装,西装革履只能让民众产生距离感。女性传播者不可浓妆,好化淡妆,可佩戴饰品(耳环、项链中只选一样,小耳钉佳)不要戴耳线、夸张耳饰及饰品。有亲和力,既得体又不浮夸,这样才更能拉近我们与群众直接的距离。
作者:赵静;乌兰巴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云南白药粉对宫颈活检术后止血的疗效观察。方法分析2009年6月~2010年6月我院门诊取活检的患者,分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宫颈活检部位喷云南白药粉后纱布压迫及活检后直接纱布压迫止血,对比两种方法的止血效果。结果治疗组29例,24小时取出纱布有2例少量渗血,有效率达93%,对照组29例,24小时取出纱布有5例还出血,有效率达82%。结论采用云南白药粉外喷加纱布填塞对于宫颈活检后的止血,对于基层医院是一种既经济又方便且止血效果又好的方法。
作者:王海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评价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肺炎的护理效果。方法以行超声雾化吸入治疗的小儿患儿25例为研究对象,给予护理措施,研究护理效果。结果本组25例患儿经过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后,治愈15例,有效9例,无效1例,总的治疗有效率为96.0%。结论在小儿急性肺炎超声雾化吸入治疗中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徐瑞霞;王琰琰;陈维秀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影像学诊断。方法对我院2009年2月~2013年1月收治的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临床治疗病例进行抽样,对100例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行三种成像技术诊断。A组采用心脏超声诊断,B组采用电子束断层扫描诊断,C组采用心血管数字造影诊断。观察三组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A组确诊78例,诊断准确率为78.00%,B组确诊86例,诊断准确率为86.00%,C组确诊95例,诊断准确率为95.00%。C组应用心血管数字造影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A、B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超声诊断价格低廉,在临床上有着极高的应用价值,但是由于心脏超声诊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心血管数字造影在诊断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方面相较于心脏超声诊断以及电子束断层扫描诊断准确率更高,可以作为终的诊断方式对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进行确诊,作为终诊断手段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刘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脊柱病就是脊柱的骨质、椎间盘、韧带、肌肉发生病变,进而压迫、牵引刺激脊髓、脊神经、血管、植物神经从而出现复杂多样的症状[1]。由于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巨大,长期由于不良的职业习惯造成多种职业性疾病,其中颈椎病、脊柱病更为常见,病情严重者常需手术治疗[2-3],现对我院自2010年1月以来术后脊柱病患者经过合理、恰当、有效的功能训练可以大程度的恢复脊柱功能。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艳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芪仙颗粒治疗寒凝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寒凝血瘀型DPN患者随机分为2组,中药组50例,给予芪仙颗粒口服。西药组48例,给予弥可保皮下注射。疗程12周,对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流变及神经传导速度进行比较。结果中药组总有效率为86%.西药组总有效率为58.6%,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芪仙颗粒能明显改善 DPN 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李雪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人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动脉硬化发生率高达93.75%;观察组患者的血流速度、下肢动脉内径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且观察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以及管腔内膜增厚、闭塞、狭窄的发生情况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进行检查,简单易行,可准确反映患者病变部位、范围及程度,为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提供了准确的参考依据。
作者:周富强;贾保霞;刘滨月;刘宇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药物的半衰期又称为药效减半期,一般是指药物在人体内发挥的作用减半所需要的时间。主要反应药物在体内转化、排泄的速度,代表药物在体内的时间与血药浓度的关系,主要决定给药剂量和次数,药物半衰期长的则表示该药物在体内排泄的慢,给药时间则间隔长些,转化排泄快的药物,则给药时间间隔短些。如药物的半衰期长,给药时间间隔短,剂量大,则会在体内蓄积引起中毒;如药物的半衰期短,给药时间间隔长,剂量小,则会由于体内血药浓度过低,达不到治疗效果。因此,掌握没种药物对半衰期,合理用药非常重要。
作者:张玉婷;许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社区公共卫生的内容在不断地拓展,产后访视是医护人员对产妇及新生儿在出院后健康状况的延续性服务,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做好围产期保健的重要工作内容,产后访视直接关系到产妇康复,婴儿健康成长和母乳喂养的成功。
作者:何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