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长春西丁联合阿斯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评价

陶贤洲;王佐

关键词:长春西丁, 阿斯匹林, 急性脑梗死
摘要:目的:探讨长春西丁联合阿斯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收治的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实验组患者给予长春西丁联合阿斯匹林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春西丁联合阿斯匹林可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颊部恶性肿瘤切除后缺损部位修复情况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创缘松解直接拉拢缝合修复、移植皮瓣修复技术,应用于颊部恶性肿瘤切除后缺损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诊治的64例颊部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32例予以创缘松解直接拉拢缝合修复术,研究组32例予以移植皮瓣修复术,分析两组患者修复期间相关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修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皮瓣移植修复对颊部恶性肿瘤患者切除后缺损修复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较低。

    作者:王世利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TGF-β1和C TGF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危险度分层的关系

    目的:通过测定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水平,探讨TGFβ1和CTGF与ACS危险度分层的关系。方法选择因胸痛入院的患者100例。所有患者进行危险分层。血清TGFβ1和CTGF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测得的数据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结果血清TGFβ1浓度在中危组、高危组均较低危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TGF浓度在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依次升高,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TGFβ1、CTGF水平在不同危险度分级间比较有差异,说明TGFβ1、CTGF能作为评价心脏恶性事件危险性的相关指标。

    作者:李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谈医院供应室人员的职业防护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事业也在快速的发展着。由于人类生存环境的复杂化,导致各种疾病困扰着人们,对于人类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医院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作为医院重要组成部分的供应室,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供应室人员,不仅要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还面临着各种危害,这就需要医院的供应室人员不断的加强自身的职业防护。本文将针对供应室人员的基本防护进行详细的分析。

    作者:何秀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空气灌肠整复对婴儿急性肠套叠的诊治价值

    目的:探讨空气灌肠整复对婴儿急性肠套叠的诊疗价值。方法选取二连市妇幼保健院2008~2013年100例急性肠套叠婴幼儿,用空气灌肠整复位方法进行整复治疗。结果治疗康复86例,无效14例。结论对急性肠套叠的婴幼儿,首选治疗方法应为空气灌肠整复方法,即用自动控制压力机,调整空气压力结合腹部按摩。此方法安全有效,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霍霆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奥林巴斯纤维内窥镜漏水故障的判断与测漏方法

    在使用纤维内窥镜的过程当中,漏水是比较常见的故障。本文主要就以奥林巴斯纤维内窥镜为例,对纤维内窥镜产生的漏水故障进行判断然后分析测漏的方法。

    作者:高伟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狂犬病暴露Ⅲ级预防处置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狂犬病暴露Ⅲ级预防处置及护理方法及心得。方法本院急诊科自2012~2013年共收治狂犬病暴露Ⅲ级患者230例,经过迅速及时彻底的清创、规范有效的狂犬病疫苗接种、足量的被动免疫制剂的应用,医护人员在一般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注意伤口换药及药物反应观察,随访1年。结果无一例狂犬病发生,亦未出现破伤风及其它伤口的严重感染。结论对暴露患者迅速彻底的冲洗清创消毒是救治成功的关键,足量准确地免疫球蛋白的应用及狂犬病疫苗的接种是预防控制狂犬病发作的保障,精心的护理决定着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刘海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护理干预

    目的:研究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研究本院于2013年12月~2014年6月收治的110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上述110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54例只单纯应用传统西医护理方法,实验组56例在对照组传统西医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加用中药保留灌肠的护理治疗方法。观察统计两组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护理效果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总结相应的护理经验,完善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体会。结果本次实验,运用中药保留灌肠联合传统西医护理方法的实验组护理后的护理效果评分为(93.46±2.45)分,患者满意度评分为(89.23±4.21)分,而单纯运用西医护理方法的对照组的护理效果评分为(79.86±5.86)分,患者满意度评分为(71.85±6.74)分。两组的护理效果评分与患者满意度评分相互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中医标本兼治的理论指导下施行的中药保留灌肠方法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使患者满意度大大提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朱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的老年低血糖患者50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的老年低血糖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的老年低血糖患者共5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以神经系统为主要表现的低血糖症状非常常见,其中入量不足、感染以及其他并发症是主要诱因,患者可能表现出不同的意识障碍或精神症状,对患者及时补充葡萄糖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症状。结论以神经系统症状为症状的低血糖患者容易出现漏诊以及误诊情况,针对于此类患者而言应当对患者的血糖进行检查,纠正患者的血糖情况。

    作者:闾万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扩大右半肝移植治疗急性肝功能衰竭的观察和护理体会

    目的:探析通过扩大右半肝移植手术对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进行治疗之后的有效观察和护理方法。方法将本院1例通过扩大右半肝移植手术对急性肝功能衰竭进行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手术之后的观察和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经过手术治疗之后,患者没有出现"小肝综合症",在手术之后的第16d,患者有明显的排斥反应,在进行激素冲击之后,患者病情有所好转,同时,供肝者在手术之后,身体恢复较好,没有出现任何并发症。结论在进行活体肝移植手术之后,胆道缺血、胆漏以及出血等是并发症中比较常见的几种,所以,在手术结束之后,一定要对患者进行全面地护理,随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一旦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从而提高活体扩大右半肝移植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刘双双;罗艳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校医对学生开展甲型H1N1流感的健康指导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校医对学生开展甲型H1N1流感的健康指导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某小学2012年09月~2013年09月期间一至三年级学生600名作为研究对象,将该组学生以抛硬币的方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00例。对照组学生不开展甲型H1N1流感健康指导,试验组开展甲型H1N1流感健康指导,对两组学生一年中的甲型H1N1流感发病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中共计8名学生发生甲型H1N1流感,其中一年级3例,二年级3例,三年级2例,甲型H1N1流感发病率为2.67%;对照组中共计22名学生发生甲型H1N1流感,其中一年级9例,二年级7例,三年级5例,甲型H1N1流感发病率为7.33%,试验组甲型H1N1流感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校医对学生开展甲型H1N1流感的健康指导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降低流感发病率,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吉日嘎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冠状动脉支架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

    目的:对冠状动脉支架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08例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4例患者以常规药物方法治疗,实验组54例患者采用冠状动脉支架治疗加用适量药物,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冠状动脉支架结合适量药物治疗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心血管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拔管反应临床探析

    目的:对引发拔管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且探讨其处理方法。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心血管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22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10例患者,甲组患者采用直接拔管的方式拔管,乙组患者采用局部麻醉的方法进行拔管,在患者拔管后采用沙袋加压的方法进行止血,比较两组患者出现拔管反应的例数和患者的心率变化情况。结果220例患者共有44例患者发生拔管反应,其中甲组出现拔管反应的例数明显多于乙组(P<0.05),针对患者的快率反应和慢率反应的不同表现进行针对性处理如药物介入、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等后,有42例患者处理效果良好,有效率达到95.45%。结论拔管反应,针对不同反应的症状采取不同处理措施,能够有效治疗因拔管而带来的综合征。

    作者:毛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参蒌宁心汤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气虚挟痰瘀证)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参蒌宁心汤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气虚挟痰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口服参蒌宁心汤,对照组口服参龙宁心胶囊。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改善临床主要症状方面均有明显的疗效,且治疗者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蒌宁心汤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气虚挟痰瘀证)安全、有效。

    作者:于清华;董谊;孙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两种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观察

    不稳定性心绞痛是新发作的休息或夜间性心绞痛或者是心绞痛症状进行性增加或时间延长,其临床表现是介于劳累性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之间。近年来,对于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研究越来越被重视。阿托伐他汀具有有调脂、降脂、保护心血管的作用,临床在选择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取得了临床效果也有较大差异,为探讨两种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差异,本文收集我院2013年3月~2014年2月治疗的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总结和分析。

    作者:王胜利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TI A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析

    目的: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合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分析。方法将2013年4月~2014年4月入住本院及于本院进行健康体检人群筛选出4组,分别为单纯OSAHS组,单纯TIA组,OSAHS合并TIA组,及对照组,应用高压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四组人群血浆Hcy水平,同时检测与OSAHS及TIA相关的各项指标。结果分别为单纯OSAHS组,单纯TIA组,OS-AHS合并TIA组,及对照组Hcy水平为(20.57±10.23)μmol/L,(16.57±9.17)μmol/L,(13.57±8.41)μmol/L,(10.57±7.32)μmol/L四组间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且各项血脂指标四组间同样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OSAHS合并TIA患者Hcy及各项血脂指标均明显高于单纯OSAHS及单纯TIA患者。

    作者:黄琳群;蔡秀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单纯激素与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63例鼓室内含有积液并伴听觉传导障碍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将其分为2组。80例为对照组,采用单纯激素治疗;83例为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行鼓膜穿刺抽液,之后向鼓室腔内注射地塞米松以及d糜蛋白酶等药物并抽取干净。治疗4周后检测患者听力水平、积液量,并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有效者81例,对照组有效者65例,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穿刺鼓膜抽取鼓室内积液,维持鼓室内压力,可有效缓解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症状,临床效果明显,并有利于患者痊愈,临床上应提倡普及。

    作者:衡戈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前列地尔联合益肾降浊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益肾降浊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DN)肾功能不全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90例DN肾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控制饮食和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再予前列地尔注射液静脉滴注、益肾降浊胶囊口服,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胱抑素C(CysC)、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hUPro)等指标的变化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经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患者治疗后Scr 、BUN 均显著下降,Ccr显著升高,但治疗组下降(升高)更为显著(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24hUPro 均下降,但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对照组治疗后 CysC 未见明显下降(P>0.05),而治疗组则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22%,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益肾降浊胶囊治疗DN肾功能不全,效果较好,可明显改善肾功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史耀勋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临床疗效

    目的: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和曲美他嗪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本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一组接受曲美他嗪治疗,一组接受阿托伐他汀和曲美他嗪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接受联合治疗的患者组,其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接受曲美他嗪治疗的患者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曲美他嗪和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提高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可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马生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氯吡格雷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的作用观察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1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镇痛、卧床休息、吸氧、钙离子拮抗剂、抗心律失常等常规对症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实施常规对症治疗的同时,应用氯吡格雷,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为82.0%,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0%,实验组为22.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确切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小,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理想药物。

    作者:张丽颖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非法行医的行政执法研究

    目的:本文分析了非法行医的行政执法情况,为今后对非法行医的行政执法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本文选取了我区卫生监督部门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查处的非法行医案例共23例,并依据相关法律对其进行了分析。结果主要处罚类型包括条诊疗活动超出登记范围、违反《处方管理办法》、使用非卫技人员、无证行医。处罚情况一般为罚款,对游医的处罚力度不足。结论当前对非法行医的行政执法力度尚有不足,特别是对游医的查处和惩罚还需要进一步加强,需要多部门的配合,加大打击力度。

    作者:黄旭杰;魏海雄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